说完,就冲着秦珏笑了笑,拉着两个孩子头也不回地进了园子,那副样子,就好像秦珏会吃了她和儿子一样。
秦珏转身离去,快步走进明远堂。
全都怕他,这些人全都怕他。
只有那个小丫头从来就没有怕过他,无论他把她扔到树上,还是藏在她的车里,或者半夜忽然出现在她的窗外,她都没有怕过他。
他是父亲口中的孽障,别人也对他避之不及,只有她没有,她不喜欢白牡丹,就会让他再换一盆,她就是对他板着脸,也没有怕过他嫌弃过他。
一一一一
第一三三章 风波起
“大小姐,顺天府衙门后面的四喜胡同,老六已经探到消息,官媒罗家的确住过一位年轻小姐,但不久之前那位小姐搬走了,据说订了亲事,回河间老家了。”
罗锦言听到鲁振平带来的消息,微微颌首。
她对罗金瓶没有兴趣,但如果罗金瓶做了赵宥的王妃,她就很感兴趣了。
赵宥,要了赵思性命,又抢了赵思江山的人,这一世,我不会再给你这个机会。
罗锦言叫来常贵媳妇:“和常贵说一声,给林丛捎个话,就说我有事找他,让他这几日来京城。”
林丛是林总管的儿子,因为林总管是李氏的陪房,可他这些年一直给罗绍打理产业,将来罗锦言出嫁,林总管应该无法跟着她,所以早在几年前,就让自己的儿子林丛学习庶务,无论罗锦言嫁到哪里,林丛都是她的陪房。
几天后,林丛便从昌平过来了,林总管亲自把他领到罗锦言面前。
“我免了他的差事,以后就让他留在京城,听小姐差遣。”林总管说道。
罗锦言点头,等到罗绍下衙,林总管便带着林丛去给罗绍磕了头,这件事也就定下来了。
又过了两日,罗锦言把林丛叫去,对他道:“这几年你一直跟着林总管,在昌平镇上人面熟吗?”
罗家是昌平的乡绅,罗绍又有官身,和昌平的父母官都会有所往来,他来京城后,这些事都由林总管打理。
林丛点头:“这几年跟着我爹,倒也认识几个人。”
“好,你回昌平去,打听一下罗武流放到哪里了,他家的宅子卖给谁了,卖了多少银子。”
这件事并不难查,没过几天,林丛便回来交差,罗武发配到云南,他走以后,妻子丁氏便将宅子卖给了罗秀,只有四间屋子的小宅子,卖了八百两。
罗锦言眉头微蹙,丁翠湖之死和罗秀、罗武都有关系,罗武发配,罗秀却脱罪了,按理说丁氏即使没有到罗秀家里吵闹,也会老死不相往来,但她居然把宅子卖给了罗秀,八百两在京城虽然不算什么,但在昌平却能买一座两进十间的宅子。
想来丁氏是借着卖宅子和罗秀狠要了一笔钱。
丁氏既然死了,那这钱就落到罗金瓶手里了。
丁氏当年有病,很可能做主卖宅子的人,并非丁氏,而是罗金瓶。
罗锦言对林丛道:“你去趟云南,花些银子打点,把罗武盯紧了,一旦罗武大赦,立刻把他拿下。”
大赦?
林丛吓了一跳,他今年十八岁了,从没听说过朝廷有过大赦的时候,即使皇帝五十大寿时,也没有大赦天下。
小姐不但让他云南,还要盯住罗武,不对,是要等到大赦时,把罗武抓了。
林丛没想到小姐交给他的差事,竟然是这件事。
但遂即就明白了,这哪里是给他的差事,分明就是给父亲的,但小姐支使不了父亲,就找到他头上。
父亲想让他在小姐面前露脸,自是会尽最大努力来帮他。
将来小姐出嫁,虽说他肯定是要跟过去的,但是这也是有讲究的,当个随从,或者当个像父亲那样的大总管,全凭各人的本事。他是林总管的儿子,但并不代表他以后也是大总管。
听说小姐要见他,父亲亲自带他过来,也是想让他能给小姐留个好印像。
就像父亲,也是跟着先前的太太陪嫁来的,即使太太过世了,老爷依然器重父亲,还把自己的产业全都交给父亲打理。
这次的差事,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办砸。
林丛去找父亲,林振兴听说以后也给吓了一跳,他早就知道小姐人小鬼大,可这次也太胆大了一些。
罗武只是罗家的旁支,小姐抓他做什么?
他想了想,对林丛道:“我给你挑两个人,你带上他们这就动身去云南,花些银子也无妨,你在那边留下耳目,小姐只说大赦后才抓人,云南艰苦,还不知罗武能不能活到大赦那一天,你不用考虑以后的事,先让人把他盯紧。”
次日,罗锦言便打发夏至找林总管要银子,她在钱庄里存了几千两,都由林总管管着。
林总管知道这银子是给林丛的,也没犹豫,第二天便给罗锦言送去二千两。
罗锦言把这些银子全都给了林丛,林丛直说用不了这么多,罗锦言心里清楚,林总管给了二千两,那么这件事怕是没有这个数是不行的。
林丛很快便离开京城,动身去了云南。
罗锦言则思忖着要不要把罗秀也控制起来,罗金瓶和罗秀之间或许也有瓜葛,否则罗秀避之不及,是不会用高于市价两三倍的价钱买下罗武宅子的。
可是这让谁去办呢?
方金牛和莫家康对于昌平不熟,让他们把罗秀绑架带回来倒还行,可罗秀不是孤家寡人,他有父有兄还有妻子,愣不丁的就这样没了,那这事就会闹大。
罗建章?更不行。他虽然是昌平的地头蛇,可他会立刻跑去告诉父亲罗绍的。
罗锦言想来想去,也没有办法,说起来还是没有可用之人。
她有些闷闷不乐,转眼便到了六月中旬,传来闽军大败前去增援的军队,江苏已是囊中之物。
但也传出闽军治军严格,每到一地从不烧杀掳掠,到了江苏之后,更由王朝明出面,邀请江苏有名的大儒,开坛讲学,痛斥同德皇帝的各种罪行,以至于江浙一带诸多学子纷纷疾书,让同德皇帝知罪知耻,退位让贤。
罗锦言听到这个消息,连连冷笑。
这些人读书读傻了吗?
她跑去问李青风:“四表哥还在金陵书院吗?”
早在闽军攻下浙江时,李毅便带同妻儿回原籍安徽避祸,虽说江苏若是失守,安徽也跑不了,但李家在安徽终归不像在扬州那么引人注目。何况宁王打着废帝行正义的旗号,自是不能弄出屠城之类的事来。
李青风见罗锦言这个时候还能关心李青越,心里不由感伤,四弟知道他错过了什么吗?
一一一一
第一三四章 七月七
“金陵书院上个月便休馆了,四弟已经动身回安徽了。”李青风还想说句勿需挂念,话到嘴边又咽下了。
罗锦言点点头:“那就好。”
李青越也不过十七八岁,难免会有激扬之举,和同窗们一起写些不该写的东西。因为王朝明的缘故,宁王之乱牵扯进来很多文人,无论如何,李青越也是自家亲戚,她不想让他因此毁了前程。
这个时候,京城里终于感受到危机,人心惶惶起来。就连一年一度的七夕节也没有往年的热闹。
每年的七月初七,京城都有女儿会。每年的这个时候,但凡是年满十二岁还没有出嫁的女儿家,都会到女儿会上走一走。官宦人家的姑娘在七姐庙,平民百姓则在七姐庙不远的仙姑祠。
到了那一天,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到女儿会上拜七姐、投针乞巧、斗巧果。求取功名的学子们则要拜魁星。因此每年的七夕节,便和上元节、中秋节一样热闹。
但今年的气氛远不如往年,直到七月初五,街上才陆续有卖七夕用的七孔针九尾针的。
罗锦言十三岁了,她去年才有资格参加女儿会,可那时她不在京城。
大户人家的小姐,大多十四五岁便要成亲,也只能参加两三次女儿会,因此格外珍惜。
前世时,罗锦言从没有参加过女儿会,今年好不容易有机会了,又逢这个时候,难免有些意兴澜珊。
早在七夕前几天,她就收到两份请帖,都是邀请她到时一起参加女儿会的,一份是霍亭儿和霍玉儿的,还有一份是罗家长房罗锦屏的。
霍亭儿的亲事定在明年,今年是她最后一次参加女儿会,她肯定是很想去的。
罗锦言也早就准备和她们姐妹一起去七姐庙了。
可没想到罗锦屏居然也来邀请她。
自从父女二人回到京城之后,长房那边虽然时有来往,但罗锦屏也只是跟着红大太太来过一次,见到罗锦言时也是带搭不理,态度十分冷淡。
因此看到她的请帖,罗锦言便觉得怪怪的。
罗锦言给罗锦屏回信,说她一早已经答应了别的姐妹,不能陪她一起去了。
可没想到,到了七夕那天,罗锦屏竟由堂弟罗建立陪着,来到杨树胡同,要和罗锦言一起去女儿会。
到了这个时候,罗锦言也明白了。
这也不怪她后知后觉,只因她从没有参加过女儿会,因此才没有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