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九重薇 完结+番外 (梨花落落)


店铺门前高大的梧桐树上,一阵喜鹊的喳喳声惊动了门帘前的罗蒹葭。人逢喜事,连鹊儿也来凑趣。她缓缓挑起那半帘,径直入了后院。
果如罗蒹葭的想像,后院里有株香椿树,已然郁郁青青。还有一挂金银花,爬满了新搭的棚架,金银两色的花朵在风中摇曳婆娑。
父母虽然不在,罗家药铺的招牌还在。罗讷言有了余力,便精心将这院落修成与老家里一模一样,期待着有朝一日与妹妹的重逢。
正房闲置,依旧是父母当日的卧房,东西厢房各有套间,兄妹二人对面而居。
推开西厢房的木门,瞅着与自己当年闺阁里一样的装扮,罗蒹葭走得小心翼翼。生怕眼前这一切是梦,眨眨眼便都烟消云散。
千言万语,竟不晓得从何说起,兄妹二人再次相拥,一时无语凝噎。
连着几日,皇太后都在就着慕容薇的话沉思,想寻合适的时机说与崇明帝,将玉屏山那块地赐给她。傍晚十分,刚好帝后联袂来给太后娘娘请安,顺带述一述朝中的大事。
崇明帝这几个月没闲着,一直在运筹帷幄,想着好好理顺群臣。他心中已有兵部尚书的人选,又怕贸然动了皇太后的人叫她心有芥蒂,便借着请安来问询皇太后的意思。
说了些家长里短,便说起兵部尚书的人选。崇明帝欠身说道:“母后,朕心里首选左将军李之方。此人追随连襟多年,忠肝义胆,是难得的人才。只是他长年在外带兵,京中人气不够。若是贸然任命,怕他束手束脚,反搓了锐气。”
以退为进才是崇明帝真实的想法,他并不属意李方之在京中任职,反而一直想把他重新调回边城。李之方在边城有累年的军功,年前又扶苏睿灵柩回京,已然在士兵中积攒下了人气,由他坐镇边城,才能更好的稳固北方的边境。
见皇太后闭目沉吟,崇明帝又道:“连襟掌了兵部多年,很难有人能望其项背,李之方尚且不行,若是换做旁人,更没有这个资历。”
崇明帝想挖皇太后手中的重臣,雄踞湖广多年的许三年。只怕母后疑心自己削减她的势力,便小心地再三暗示,只盼着皇太后能自己开口。
与有着浣碧双姝之称的皇太后动这些心思,颇有班门弄斧的嫌疑。崇明帝自然晓得,他脸上带了些迟疑与含蓄的神情,专注地望着皇太后。
皇太后倒未沉思多久,她将手中的沉香木扇子一合,扇骨轻轻敲在炕桌上,眯着眼笑道:“当了皇帝的人,还如此不实诚,与母后耍这些心机。”
崇明帝被窥存心事,难得露出一丝害羞的神情。起身向皇太后做了一揖,笑道:“什么都瞒不过母后,朕其实是想用您手里的许三年。”
皇太后赞赏地笑着:“兵部唯此人可用,哀家也觉得你的眼光不应局限在李之方身上。便依你的意思,调湖广总督许三年回京任职。这老头子即是个炮仗性子,又是只滑不溜手的泥鳅,即够资历也有人脉。也只有他这样的老人,才能抗起苏睿留下的担子。”

第二百六十二章 推心

沉吟地望着已然做了皇帝八年的女婿,皇太后依然慈爱地唤着他的复姓:“慕容,你这几年历练得不错,其他的人还有什么想法?”
崇明帝受命危难之机,本是淡泊名利、风花雪月的朝臣,却一朝成了帝君。论起统揽全局的能力,终归差了些火候。又失了陈如峻的协助,才导致被楚皇后与朝臣打压,这几年捉肘见底,日子着实不易。
八年多历练终于有了回报,尤其最近几个月,女婿越来越有了一代明君的样子,杀伐决断间不再束手束脚,多了些许君威帝气。
“朕想从边城调右将军何为任职湖广,代许尚书守好湖广大营。李之方仍回边城,听说他第二子骁勇善战,朕准备让他们父子一起领兵。”母后主动提出许三年,与崇明帝的期望吻合。主帅既然敲定,其他人选便好安置。
“外头这几处地方如此安置,甚为妥帖。那京师里头,你又是如何打算?”皇太后仔细琢磨着这般布局,到是合情合理。
外头规整明白,便余了京里这幅摊子,更要好生规划。
“至于京里,朕已晓谕钰之,要他重新组建潜龙卫,与金吾卫相机行事,这几日便要他拿出章程。许尚书做镇京中,朕十分放心。再是李之方的长子如今在禁军任指挥使,禁军这个担子,便给他继续挑着”,崇明帝似是信手拈来,实则琢磨过好长时间。
侃侃而谈,崇明帝成竹在胸,皇太后听得心里欣慰。攘外必先安内,禁军与暗卫都换成自己人,皇城里头固若金汤。外头许三年、左右将军互换,又是崭新的局面,若慕容薇所述的玉屏山矿藏真能采出,西霞的局势已大为可观。
与皇太后谈得尽兴,崇明帝最后的想法也吐露了出来:“武官安排妥当,文臣那边,户部尚书的位子也要动动。钱唯真阴奉阳违不是一日,钰之在扬州发现了他露出的马脚,这些日子户部也在自查,许尚书入京,刚好可以与他对峙。”
“慕容”,皇太后殷切地唤着他,有着父母对子女的期盼,说得推心置腹:“自你父皇禅位给你,哀家就认准了你是西霞的皇帝。不要因为哀家、因为瑶光,便束住了你的手脚,哀家更愿意看到你放下包袱,只要是对西霞有利的事情,就大胆放手去做。”
母后明着说崇明帝,暗地里指责自己,这般不留情面的话叫楚皇后红了面颊。她低低唤了一声母后,赶紧表明立场:“母后的意思女儿都晓得,如今形势越发复杂,女儿既是一国之母,就该安心把眼睛放在后宫,替陛下扫清障碍。”
太后娘娘满意地看着帝后二人,轻轻点头:“早该是这个样子,这一拖,便拖了七八年,好在为时不晚。”
寿康宫内轩窗半开,浓绿色绘兰草纹的窗纱随风轻舞,宫内遍值绿树,透过轩窗望出去,夕阳璀璨,殿外大片大片的凝碧似是镀了层金光。
五月的新绿,沐浴在绮丽的初夏时光里,细碎的阳光从大片大片叶子的缝隙间筛落,一片斑驳,又透出缕缕深浓的温馨。
楚皇后向窗外望了片刻,仔细替母后掖好靠背的墨绿缠枝花卉纹大迎枕,轻轻替母后捶着背,又说道:“母后,还有桩事,要说与您老人家知道。自打姐夫出事,暮寒这孩子话里话外提了几次,都有想立刻袭爵的意思。”
安国王爷是世袭的一品亲王位子,要正经写入宗室玉碟,自此步入朝堂。纵然苏暮寒身为世子,终究要成为下一任的安国王爷,以他十五六岁的年纪却太过年轻,根本没有承爵的资力。
前日苏暮寒随着楚朝晖入宫问安,皇太后面前丝毫没露口风,守着楚皇后,又屡屡提及,表达了自己想策马横枪远赴边城的决心。
楚朝晖当时面现尴尬,几次拿话题岔开,苏暮寒都锲而不舍绕了回去。
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觊觎那沉甸甸的王位,楚皇后心头已然添了些不虞。明明晓得自己此时根本没有资历承爵,又频频暗示想要崇明帝下旨夺情,亲外甥显得很不近情理。
楚皇后不顾亲姐姐在坐,终于沉下了脸:“暮寒,姨母虽是一国皇后,终究是后宫妇人,不得干政。若是朝堂上的事,你该依着规矩递折子,先交由内宅草阅,再呈到你姨父面前。”
楚皇后素日强势,何曾在别人面前示弱,说过自己本是后宫妇人不得干政之类的话,这是摆明了不站在自己这边的意思。苏暮寒听得恼怒,只是不能发做。他敏锐地体查了楚皇后话里的不喜,依着规矩恭谨地行礼答应。
苏暮寒前后几次言语的挤兑,楚皇后再不能拿错觉蒙蔽自己。外甥的出身横亘在心上、苏家频频异动,他又表现的这般迫切,总叫楚皇后心里扎着根刺一般。
“这件事怕是要听听朝晖的意思”,皇太后叹了口气,不如方才心情舒畅,她对帝后二人说道:“若你姐姐没有这个打算,拖得几年是为最好。若不然,他毕竟是个半大孩子,不能叫他担了王爷的身份参朝议政。”
想到除夕那夜刺眼的麻绳,皇太后心里沉甸甸地膈应。尊卑有序,早该落到实处。往年崇明帝想立太子,总有朝臣以慕容芃年纪太小为由反对,如今便先要册立太子东宫,才能考虑苏暮寒承不承爵的事。
皇太后端肃着一张脸发了话:“阿芃已满了八岁,如今每日习文练武,越发小有成就。他出身嫡长,原该早早册封太子。就让他正式入主东宫,教如峻担个太傅,另从翰林院选德才兼备的人跟着阿芃,早早学习治国之道。”
朝堂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慕容芃太子之位早立,国内有了储君,群臣自然该晓得向谁效忠。而不是像从前,慕容芃太子之位迟迟册立不了,京内又时时传出苏暮寒与慕容薇两情相悦,两家有意结秦晋之好的猜测。
假以时日,苏暮寒承袭安国王爷的高位,手里有了兵权,又以当朝驸马的身份,势力只会强过慕容芃,他未必没有染指皇位的机会。

第二百六十三章 迟暮

大约苏暮寒心里也有过这样的想法,才总会在人前做一幅与慕容薇青梅竹马的样子。也正因为有了那样渺茫的希望,他才对这安国王爷的位子势在必得,多等一刻也不耐烦。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