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梦境轻笑着摇头,“姝儿,你父皇心里有一根线。一根我不能碰,你也不能碰的线。你记住,以后出了宫,有再多的人求上门,让你向天子求情,你都不要答应。”
“他们只顾着自己的利益,哪里会管你死活呢。”郑梦境望着飘渺的月色,语气也随着这份朦胧的月色变得轻飘飘了起来,“没了你父皇对你的宠爱,你就什么都不是。一个公主的头衔顶不了什么用,大明朝多得是不受天子宠爱后落魄而死的公主。”
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
身为女子,便是步步惊心,细细经营。漏了哪一步,指不定就成了笑话。
宫外敲更的太监路过翊坤宫,梆梆地敲着。郑梦境滑进被子里,“睡吧,不早了。我今日发了一身的汗已是好些了,明儿你还要同我一道去慈宁宫给你皇祖母侍疾呢。”
朱轩姝跟着母亲一同钻进被窝里,脑子里还是混沌的。这种混沌令她无比地恐惧起来,忘记了一切的恐惧。
良久,还未合眼的郑梦境听见女儿从另一头飘来的声音,带着颤音,怕极了的模样,几乎要哭出来了。
“母妃,会不会你也有一日不喜我了?”
郑梦境转过身,将女儿冰凉的脚放在自己有些滚烫的胸口暖着。“我是傻了么?不喜欢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十月怀胎,将你辛苦养成,就是为了不喜你?我的傻姑娘。”
暖意从脚尖慢慢延了上来,就是最凉的膝盖也暖和了起来。朱轩姝抱着被子的一角,把眼睛里那一点点的泪花给眨掉。
只要母妃还疼着自己,她就无所畏惧。
郑梦境摸了摸女儿的脚,觉得开始热了,便放开了。想想还是觉得不放心,坐起身来去看看朱轩姝的被角掖好了没有,恰好看见月光下女儿脸上的泪痕。
“哭的什么。”郑梦境叹道,“我同你说这个,可不是叫你无事自愁的。不过是给你提个醒。都要嫁人了,还整日同孩子似的懵懵懂懂不知事。到时候要吃亏的,你知道不知道?”
朱轩姝用手背将泪痕抹掉,“我知道。”她带着怯意地望着郑梦境,“母妃,我怕。”
“有什么可怕的。但凡有事,只管同母妃来说。便是母妃不在了,同你兄弟们说,也是一样的。”郑梦境笑了,“瞧治儿同你那亲热劲,要说你出事了他会袖手不理,我头一个不信。”
朱轩姝想起当日自己忧心会像皇姐那样嫁给一个老头子,朱常治说会安排好带着她一起逃婚,不由笑出声来。“也是。”
郑梦境替她将被子整理好,“睡吧,别再多想了。”
朱轩姝怪道:“还不是母妃不好,大晚上的说这一大通话,我哪里能不想。”她将噘起的嘴藏进被子底下,一双眼睛溜溜地望着母亲,“母妃,以后姝儿有什么事都能同你说吗?”她想了想,觉得话说的有些不对,补充道,“如果有小人同你说我坏话,你会听我解释吗?”
“会的。”郑梦境想起了寿宁,眼睛闪过水光,“一定会的。在母妃的心里,没有谁能比你们更值得信任了。”
朱轩姝得了母亲的保证,这才乖乖闭上眼睛睡去。
这下倒是郑梦境睡不着了,一遍一遍地想着前世的事。她听信了梁盈女的话,同寿宁生隙,直到死后母女俩也没能解开这个心结。
郑梦境的手抚上自己的腹部,心中喃喃道,寿宁,这一世我们母女俩还有没有这个缘分相见呢。
太医和过世的李时珍都说过,郑梦境的身子已是很难再怀上孩子了。便是怀上了,也难以保住,若一定要保,想要母子均安也不大可能。
母女情分,竟淡薄至斯了吗?
郑梦境用被角擦了擦泪,强迫自己入睡。
因这一日大家都睡得晚,朱常溆他们没能赶得上阁里听学。朱翊钧想了想,索性就放他们一天假,“回宫去看着你们母妃,她昨日才病了,可万不能让她再上慈宁宫去侍疾了,免得累坏了身子。”
朱翊钧再三叮嘱:“风寒虽是小病,可一旦不留心就会成了大病。你们母妃身子本就不好,可别再坏了根子了。”
兄弟三人乖乖应了,可等回了宫才发现郑梦境早就领了朱轩姝上慈宁宫去了。
刘带金忧心道:“娘娘昨夜睡得晚,今日上肩舆的时候还打瞌睡呢,不知道现下在慈宁宫如何了。”她因昨日守夜,所以今晨便留在宫里,并没跟着去。
“我们去瞧瞧吧。”朱常溆嘟囔了一句,“母妃好似也闲不住。”
三人只好又跑了一趟慈宁宫,将郑梦境给请回来养病。李太后也不乐得见她,跟着几个皇子让她回去休息。“哀家瞧着姝儿也没睡好,跟你母妃一同回宫去好好歇一觉吧。反正哀家这把老骨头还顶用,且还有活头。”
这话说得并不好听,叫人脸上尴尬。不过李彩凤觉得自己如今也就这样了,索性破罐子破摔,活得自在便好。
刑云路在京中的改历推进极为艰难,而朱常溆寄去怀庆的信方到了朱载堉的手中。
第94章
朱载堉激动地在屋子里来回走着,周遭的家人看得只觉得有些眼花。他捏着信,时不时地停下来,看上一两句,又开始激动地来回走了起来。
改历!改历!!
天子要改革历法了!
朱载堉突然停脚下一转,急匆匆地朝自己书房走去。房中的桌上摆着他早就撰写完毕的《黄钟历》和《圣寿万年历》。他小心翼翼地捧起这两本书,仔细地摸了摸书皮,拂去上面并不存在的灰尘。
忽而,他想起什么来。从书房的角落里拖出一个箱子,将两本书放进箱子中去。偌大的箱子里只有这两本书,看起来空空的。
朱载堉似乎有些不满意,又将书给拿了出来,捧在怀里,来回走着,不知该怎么好。
“不!该先上疏才对!”朱载堉这才想起,自己当是该先行上疏天子,让自己的皇侄允了他出藩地前往京城才对。
落笔的手不住地抖着,原本飘逸潇洒的字迹因不断的颤抖而显得十分滑稽。
朱载堉已经顾不得再计较字迹的不妥,草草写完后吹一吹上头的墨迹,就让家人快马送去京城。
走的是驿道,快得很,短短几日这奏疏信就会到宫中。
将奏疏送走之后,朱载堉开始冷静了下来。他坐在桌前,长长地呼吸了几次,闭上眼。
等了多年,终于等到了。
不过出乎朱载堉的意料,朱家竟然还有一位这样的皇子。他轻轻笑了笑,将那信又打开细看起来。
朱常溆并不仅仅在上面写了朱翊钧决心改历的事,还提到了朱载堉多年来的一块心病——除爵。
朱载堉是已经过世的郑恭王的儿子,他的父亲当年就因直言不讳地上疏劝谏嘉靖帝不要为了追求长生而服用丹药,结果被贬为庶人,发往凤阳圈禁。在十七年后,朱翊钧的父亲隆庆帝继位后才恢复爵位。隆庆帝是个厚道人,知道当年自己父亲做的并不对,不仅给自己的皇叔复爵,还另加了四百石的岁禄。
郑恭王很是长寿,复爵之后又活了二十四年,到了万历十九年才薨逝,享寿七十四岁。
朱载堉虽贵为藩王世子,可也算得上是命运多舛。在与父亲一同圈禁的时候,他就好好想过藩王的事。随着父亲复爵,重回怀庆藩地,朱载堉终于明白了自己的想法。他不愿做一个混吃等死的藩王。
爱与士人结交的朱载堉性格更偏向于士林学子,倒不太看得上孔方君的铜臭。于他而言,成为藩王不过是对自身的一种束缚。看不惯天子所为,可为了保全己身而无法上疏这等事,与父亲性格相似的朱载堉是做不出来的。
所以在父亲薨逝之后,朱载堉就上疏要求让爵,就是礼部退让一步,让他的儿子袭爵也不答应。爵位不过是天子想给就给,不想给就能收回的东西。他在凤阳已经被关够了,不想再进去一次。
这事太过匪夷所思,所以朱翊钧一直心有疑虑,认为是自己的皇叔受了什么刺激——就没见过哪个藩王世子说不要袭爵的。拖了五年,直到现在的万历二十四年,这事儿还没商定出个章程来。
朱载堉也不计较天子皇侄答应不答应,反正就执意不承袭爵位,自己个儿关起门来只顾着做学问。
不过现在倒是有个皇侄孙愿意助他达成心愿。这很让朱载堉意外。他甚至为朱常溆的想法忍不住要拍手叫好。
朱常溆在信上说了两件事,一个便是改历,另一个则是向朱载堉询问,能不能以后让自愿除籍的皇亲也能与平民百姓一样参加科举。
踏入考场这是朱载堉从未想过的,这个梦太过遥远而不可及。大明朝的皇亲哪里有涉足科举的。现在,竟然有人敢想,还敢提出来。
他这侄孙还真是敢冒大不韪啊。
朱载堉笑着从圈椅上起身,招呼家人给自己收拾东西。他笃定了朱翊钧一定会让自己进京的。光靠手里的《黄钟历》和《圣寿万年历》,朱载堉就是朱翊钧亟需的人才。再者,想来天子还会同自己说说除爵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