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是个心细的人,宁碧云是个很高傲的人,她能和离证明她这个人本身不是一般的弱女子,她有主见也有足够的魄力,然而她对于月华的事情上却显出了十足的犹豫,认了亲并没有第一时间带她去见家人。
月华骨子里其实也是个敏感多疑的人,这一点连月华自己都没发现。
她一直以为是自己不适应多了一个娘,现在才发现这不过是因为骨子里的自卑与敏感,她心里潜意识的以为一开始以为是宁碧云不想把她带到众人面前。
月华这种人,敏感还有点儿骄傲要强,既然你不那么看得起我,我也不想跟你多亲近,所以那个时候宁碧云想要和她亲近她是有点儿抗拒的。
宁碧云跟她讲小时候的事情,给她很多东西,时不时的接她去,两人说说话什么的,直到宁碧云说出了自己迟迟不公开关系的顾虑,她才消除掉了这份敏感。
这些天跟宁碧云相处,她总有意无意的提起宁家,提起宁家对月华的好,尤其是说起月华小时候大哭大闹,宁成嗣半夜送她回去,月华也猜到,可能是因为何珩跟宁成嗣有冲突,宁碧云企图通过月华去缓和关系,为她以后认亲铺路,宁碧云这里是希望月华能够跟宁家搞好关系的。
今天去宁家,其实她骨子里也是不大愿意的,谁也不愿意送上门去让人找不痛快!但是她这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性子,真是不想跟人起冲突。
不过何珩不知道的是,月华今儿的反常还有一点顾虑:宁家本身就是一本烂帐。
宁成嗣这种人野心太大,太过狡猾,这种人不是个值得交往的人,丁夫人心思狠毒,心眼又多,宁夫人自大盲目。
她并不想跟宁家有太多的亲近。
这年头儿,孝字当头,月华不可能认了宁碧云跟宁家断绝关系,如何不近不远的处理和宁家的关系才是个问题。
“确实有那层关系,我记住了!你是我的爷们儿,我不靠你靠谁去!他们想认我,我还不想跟那头有太多往来,认他们没吃到鲜果子只怕还惹一身麻烦。”
何珩一直以为月华这样犹犹豫豫是因为不想失去宁家这层关系,毕竟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多结识一点儿权贵,月华是个聪明人,况且还是个少年磨难的人,她更懂得这个道理,也更容易迷失在这里头,殊不知,攀来的关系到了关键时刻一点儿也靠不住反而会增加很多麻烦。
其实何珩并不想介入她们母女之间的事情,他就怕她们两个考虑太多,犹犹豫豫的坏事情。
何珩不知不觉中又小瞧了月华,她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他惊喜。
月华以前不知道为什么何珩总给人一种沉稳坚毅的感觉,现在才知道那是他骨子里的那种睿智与不卑不亢的姿态。
ps:这章卡了很久,抱歉啦,下章写不完就先欠着了,实在是卡剧情~~~(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九章
“宁家的事儿,你我少参和,你推脱不掉,就交给我来办。”何珩嘱咐月华。
“嗯,还好宁都尉暂时去了西北!”月华跟丁夫人交手过几次,你有张良计,我又过墙梯,丁夫人在她这里讨不到什么便宜,她主要是担心宁成嗣,这个人太狡猾。
何珩跟月华对望了一眼,夫妻之间的默契,他也担心的是宁成嗣!
何珩早就派人去打听过海州宁家和秦家。
宁家在海州的名声可不怎么样!
宁家的宁老太爷宁三穷得吃不起饭了做了个小兵,连媳妇都娶不上,后来因为在战场上立功,在边防做个小官儿。
做了个小官儿,以他现在的小官儿身份完全可以去一个头婚的良家女子,不过这位宁老太爷是懂得盘算的人。
小官儿身份很低,也不过是比普通的当兵的强那么一点儿,所以在三十五岁的时候取了个老地主的寡妇女儿。
寡妇带了一笔银子和田产过来,宁老太爷这才发迹起来,虽说小官儿不受人尊敬,不过魏国官家免除赋税,乡里乡亲为了寻求庇佑把田产记在宁家的名下,靠这个又发了一笔,成了当地的土财主。
宁老太爷会谋算,宁太爷继承了他爹的官儿,给他取了当地有名的豪绅杨家的女儿也就是宁老夫人做夫人。
杨家虽然不做官儿,但是杨家的钱财可比宁家多了好几倍,杨老太爷又只有宁老夫人这么一个独女。
杨老太爷虽说过继了个侄子继承了杨家的产业,宁老夫人嫁过去的时候也是‘十里红妆’,光抬嫁妆的轿夫就有二十几个,从头上戴的到马桶都一应俱全,据说马桶盖上还镀了一层金(典型的土豪彰显富贵)。
宁家靠着两代经营渐渐在海州站稳了脚跟,宁太爷也是个有成算的,老早就攀上了当地的丁家,丁家虽说只是个小官儿,不过丁家人丁兴旺,家大业大,与当地许多有名望的人家都有姻亲关系,在当地也算小有名望。
本来丁家是看不上宁家的,因为宁家有个庶出的女儿嫁给丁家的嫡子做了填房夫人,丁夫人和宁成嗣算得上是表亲,丁家又瞧上了宁成嗣年纪轻轻有些出息才做得这门亲。
而宁碧云给了当地的秦家,宁太爷给儿子和女儿各攀了一门好亲事。
不过因为宁成嗣偷偷娶了宁夫人卢氏,丁家嫁了女儿吃了亏,两家就丁夫人的事儿吵起来了,宁老夫人想着反正丁夫人已经嫁过来了,有恃无恐,不仅不去给丁老夫人赔不是,丁老夫人找上门来的时候态度十分强硬,丁老夫人气得不行。
偏生丁夫人这个做了人家的媳妇的女儿为了在宁家站稳脚跟,不仅不帮着丁老夫人反而向着婆婆,丁夫人气回了家。
两家别看是亲家,几乎不来往,宁老夫人跟丁老夫人两亲家更是结仇了。
这也是为什么丁夫人作为长媳不在老家伺候公婆,反而跑到边关来,宁老夫人因为这事儿在老家名声不好,在海州被人指指点点,宁老太爷还在她却带着长熄跑到边关来跟着老大过日子。
如今,宁太爷在海边儿关防做个小官儿,顺道儿做点海上的生意。
魏国跟海外通商只开放了沿海几个关隘的几个集市,就拿海州而言,海州只有番街这一条街才准许外国商人进入,番街很小,而且商铺都把在当地的官绅手中,外国商人大部分只在海边码头收些货物,然而宁太爷正好是守码头的,宁太爷可以直接把货物弄到码头上出脱出去。
何珩觉得这位宁太爷是个人物,他从码头把客商拦截下来,损害了人家官绅的利益,一般情况下势必会引起番街上的官绅的不满,这位老太爷这样做不仅没有引起不满,反而跟当地官绅的关系处得不错,这就需要几分魄力和本事了,还需要去平衡许多利益关系。
原来这位宁太爷确实很有头脑,他知道大部分的外国客商都进不去番街,便从魏国的客商那里低价的收购外国客商求而不得的丝绸、瓷器和茶叶,起先确实引起了官绅们的警觉。
他第一步就是暗中联合部分番街的官绅,一起联手在码头出销货物,部分官绅自然暗中帮助他。
第二步,他是怎么做的呢!如果客商需要十斤茶叶,他这里只出三斤,剩下的客商仍旧的想办法去番街买!
他连同上级也就是东南海防的都尉,不过这位都尉大人不怎么管这方面的事务,海上赚钱的事儿都是宁太爷全权管理。
他们一起卡着码头的货物和外国客商的进出,官绅虽然比他有权有势,奈何货物和客商都得从码头上进出,他有上级保着,还有一些官绅暗中相帮,宁太爷也聪明,他和他的长官这里这里最多只出三成,并不打算把整个海边儿的贸易吞下去,官绅也对他毫无办法只能任由他分一杯羹。
宁太爷还懂得做人,自己得了便宜懂得低调行事,在海州没闹出什么事儿来,人人都说宁太爷有低调谦逊有儒雅之风,他懂得跟海州豪绅和官家搞好关系,时不时的送送礼,联络感情,宁太爷平日里‘乐善好施’宁家门口常年设粥棚接济穷苦人。
宁太爷别看官不大,在海州还是有些势力的。
这种表面的好人明眼人自然能看出来!比如说世家子出身,祖父和父亲、伯父都在朝中做官,他自己也历练了几年,眼光甚毒,派去的人稍微一打听,就能看出来。
宁太爷这样‘生意’也便宜了宁家的亲戚们,不少亲戚靠着宁家也发了一笔财,不过这几年宁太爷年纪大了,身子大不如前,宁家的海边上的生意都是给宁家的庶子宁成文在打理,
宁成文到底是庶子出身,目光短浅许多,只顾眼前利益,子好不容易翻身,飘了起来,人浮躁骄横,有他在,渐渐地开始打破这种利益平衡。
上梁不正下梁歪,他也带得跟着宁家一起做生意的宁家亲戚也越发贪心起来,这一二年间宁家的风评查了很多。
何珩觉得这其实是一个隐患。
相比于宁家,秦家的背景就简单许多,秦家是书香世家,祖祖辈辈在海州经营上百年,出了三个海州县令,虽说不是什么豪门世家,也是有一定名望的。(未完待续。)
相似小说推荐
-
正史二三行 完结+番外 (凤久安) 2017-04-30完结多年后,拾京问南柳:“你说,你同我若能过完一辈子,死后写进史书,大约能有多少字?”&ldquo...
-
帝宠 [金推] (卯莲)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7-04-16完结 全本软校 4.27补全缺章有一对荒唐糊涂的父母,是知漪的不幸。遇到宣帝,是她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