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牙子乐得嘴都合不上了,在这样的小镇上,什么时候一下子能卖掉这么多人?这可是大生意,他半年都不用再开张了。
在早就准备好的卖身契上都签了字又按了手印后,千恩万谢地拿了银子走人,一回头却被姜家门前堵着的人吓了一跳,心里还合计着:难道在刘家峪一下子买这么多人还遭人恨了?瞧这一个个瞪着眼,横着眉的样子,这是要打架还是怎么着?
人牙子吓的出了姜家的门,一溜儿小跑就出了刘家峪,身后是打还是怎么着都不关他的事了,反正姜家一下子买了这么多壮汉,真打起来,他们为了向主家邀功,也不会让姜家人出事就是了。
姜方让夏氏去收好这些人的卖身契,如今家里有田有房还有人了,他的腰板都比从前挺的直了,瞧着门前堵着想要讨说法的前雇工,姜方对姜云娘淡淡地道:“去屋里让你娘把这些人的工钱算了,既然别人要辞工,我们家也不能亏了别人的钱。”
姜云娘应了一声进屋,没多大工夫拿了一袋铜钱出来,交给姜方,“阿爹,阿娘说之前都是五日结算一次工钱,上次的结算完了,这次还欠着两日工钱,每人每日五十文,共十二人,就是一千二百文。”
姜方接过钱袋,旁边刚买来的壮汉里走出一人,语带恭敬却不谄媚地道:“老爷,这等小事交给小人去做就是。”
姜方‘嗯’了声,之前就知道此人是这次买下的这些人里面的管事,叫徐繁,既然人买下来总是要有人管,这些人在一起久了都已经熟了,他也没想换人来管,就把钱袋给了徐繁。
徐繁拿了钱袋走到门前,不卑不亢地让人在门前排好,之后再从钱袋里面数好钱按人头发放。
原本那些雇工还想来姜家讨个说法,不能这样说让走就走了,可一看姜家新买来这些人,不但体格上不输他们,人数上也比他们多,而且,瞧那一个个的精神头和气势,可不是他们这些常年给人打工的人可比的,之前那些想要讨些便宜的心思都没了,只能暗怪自己这次是作大发了,难得遇到这样通情达理又好说话的主家,怎么就把饭碗给丢了?
虽然春耕时节短工好找,可换了谁家能顿顿白面馒头再有鱼有肉?
可不甘心又如何?人家做活的人都买好了,也没可能再雇他们了,只能拿了钱灰溜溜地走人。
姜方看了心里怪不是滋味的,他也看出来了,若今儿家里没买下这许多人来,之前那些雇工就敢跟他动手了,庆幸的同时也深深地反省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
虽然家里房子够住,可一下子有十五个壮汉,家里又多是女眷,也不好让他们住在家里,刚好离着家不远有一户人家新盖了一个院子,原来的那处院子就要卖掉,姜方就过去打听了。
虽然院子旧了些,也小了些,但好在结实,花了二十两银子买下,就让这些买来的壮汉住过去,房契等过些日子再去衙门里补也不晚,都邻里住着互相都信得过。
至于那四个仆妇和丫鬟就跟着他们一家住在家里了。
见天色还早,安顿好徐繁就过来了,想要主家带他们去看看地,闲着也是闲着,这就是要干起来的意思,姜方心里感叹这买来的人就是好用,脸上却淡淡的,点了头就带徐繁等人去看地。
徐繁等人看过之后,二话不说拿了工具就下了地,做起活来也不吝气力,不说比那些雇来的短工强,就是整个村子雇的人也没有几个这般舍得卖力的。
姜方看了高兴,果然花钱子买人是买对了,这一高兴回到家里就让夏氏中午加菜,夏氏狠狠瞪了他一眼,姜方讪讪地笑笑回屋了,他又得意忘形了。
当然,夏氏也不是那种待人苛刻的人,如今家里买了人了,往后也不用再为田里那些事烦恼,她的心情也很好。像姜云娘说的,买来的人虽然是下人,但也要讲究个恩威并施,这些人眼里有活都很不错,适当的对他们好一些也可以,当然做为主家也不能太软弱好欺,那样只会让人瞧轻了。
所以,夏氏还真就端起了当家夫人的姿态,指挥着四个仆妇和两个丫鬟干活,初时还有些不自在,可看这些人都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也就放得开了,使唤起人也没有多不自在了。
中午饭是四个仆妇合着做的,夏氏在旁看着直点头,果然大户人家出来的做事都有章法,四人合作起来也都很有默契。
这前人牙子说了这四个仆妇和小丫鬟都是在大户人家出来的,只是因主家生意赔了本钱,才不得不将府中的人遣散大半。
中午做了四个菜,虽然都是些炖白菜、炒土豆这样的普通菜色,但菜里面都加了不少肉丝,还是用昨儿姜方带回来的猪骨熬的汤,菜的味道香极了,又蒸了不少白面和玉米面两掺的馒头,拿到地头后徐繁就带着人过来,匆匆地吃过了,一擦嘴巴,又要去接着干活。
姜方张了张嘴想要拦一下,可想到之前那些人不就是被他给惯的?那些话到底没出口。
等到了晚上一看,只用了大半天的工夫,差不多就干了原来那些人两天的活,姜方更加要反思自己之前的滥好心了。
晚上,又吃着仆妇们做的精致晚餐,比起夏氏做的家常菜可要美味的多,而姜云浅虽然会做几样美食,可因着不想被阿爹阿娘怀疑,做的时候也不多,哪怕在她看来这几个仆妇做的菜不如前世陈家的厨娘,可比起夏氏做的却是强的太多。
之后夏氏按姜云娘事前教的,选了一个做饭最好吃的沈氏做厨娘,每天只管主家和徐繁等人的饭菜,忙不过来的时候就让做杂活的王氏和刘氏帮着。
而四个人里面最稳重的张氏则被夏氏留在身边,知道张氏会看账本后还让她教着自己记账,尤其是在知道那个徐繁和张氏是一家的,对这对夫妻更决定要拉拢了。
至于那两个丫鬟就让她们跟在小姐身边侍候,如今家里也使奴唤婢,称呼上也要改一改了。
老爷、夫人、大小姐、二小姐、三小姐、四小姐,二公子、三公子……除了不在家的姜兴家,这一家人身份也都跟着见长了。
姜方原本就是秀才出身,被人叫了老爷高兴了两天也就习惯了,秀才本来就是老爷,而且,家里的田地还不用交赋税,可是让人羡慕了好久。
而夏氏,初时还不适应,被人唤夫人时还会脸红一下,过了些日子也就跟着习惯了。
姜云娘和姜云浅本就不是好动的性子,又都在大户人家待过,规矩上自然是挑不出错,所以当夏氏让张氏教几个小姐规矩时,可就苦了姜云冬和姜云秋,本来就是好动的岁数,放养了好些年,一下子就要把人拘起来,她们整日都愁眉苦脸的,能偷懒就偷懒,可一旦真被张氏逮着她们偷懒,张氏虽然嘴上恭敬地叫着她们小姐,罚的时候可一点都不手软。
夏氏这个心疼啊,可架不住做爹的狠了心要把姑娘都教成大家闺秀,实在心疼了只能躲起来偷偷地掉两个眼泪。
☆、第114章 又是一年春忙季
见姜云冬和姜云秋学规矩学的辛苦,姜云娘和姜云浅虽然心疼,却没有要阻止的意思,甚至她们也以身作则带着她们学。
姜云娘这些年在温家见多识广规矩不差,姜云浅前世在陈家规矩自然也很好,哪怕她还要装出初学者的样子,却也让两个妹妹不由得认真起来。
在姜云浅看来,趁着小的时候多学点东西,长大了也不吃亏,一想到前世姜云冬嫁人之后虽然是因为三年无子被婆家嫌弃,姜云浅就忍不住心疼这个妹妹。
表面看是因三年无子,又何尝不是因为她性子太不稳重,让婆家不喜?为了她好,这辈子也得让她多学一些规矩。
如今姜家的日子越来越好,她也有信心让姜家成为阿爹心目中的大户人家,往后她们姐妹再选婆家也得要门当户对,就姜云冬那虽然有心眼,却心计不够的性子不板板怎么成?浮精浮精的人到哪里都只有吃亏的份。最好再教她一些女人间的手段,即使到最后用不上,多学学也能防身。
等家里的黄芪都收好晾干之后,姜方就要亲自把这些黄芪送到县城去卖,不想被姜云浅给拦了下来,“阿爹,这些黄芪还不能卖,我师父之前说了,今年的天儿不好,怕是会遇到春旱夏涝的年景,难保不会发生瘟疫,到时黄芪怕是就要有用了,咱们再留几个月,到时就算不遇到瘟疫,赶上秋天黄芪还没收上来,咱们的黄芪也能卖得上价。”
姜方本来还犹豫着,他对姜云浅说的师父很信服,让一个原本不会医术的小姑娘只用了几个月时间就让他的腿好了大半,这样的能人必有过人之处,既然是师父说的,他就信了。
正如姜云浅所说,若是没发生瘟疫,在新黄芪没下来之前两个月把这些卖掉也不怕卖不上价。
于是,晒干的黄芪就被堆在几间空屋子里,又放了几袋石灰吸湿,一切做好之后,姜云浅这才算是放下心里的一块大石了。
晚上,沈氏做了满满一桌子好菜,姜方带着妻儿围在桌边,庆祝这一场春忙完成了一半,剩下的就是地里接下来种什么了。
相似小说推荐
-
王爷永远是对的 (晕小七) 若初VIP2016-08-13完结都讲说女人该以夫为天,那她就做个完美柔顺的好妻子、贤内助吧!将王爷夫君的话奉为至理...
-
锦绣花缘 (苏珂安) 晋江非V高积分2016-09-06完结自打收留了小美人陆绵绵之后,包子铺老板花绫子发现一个很要命的问题,她所有的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