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明月如霜 [精校出版] (水未遥)


  一段往事,三个人的描述。
  一个心胸狭隘、善计较、犯口舌的狷介官吏,跃然纸上。如果从未接触过吴成海本人,仅凭前后的这些话,就已经可以盖棺定论了。
  “科道”二字,属于言官范畴。科,是六科给事中;道,则是都察院下设的十三道监察御史,负责十三省监察之职。六科和都察院里的官职都很小,却行事自主,往往能够以小搏大。吴成海从堂堂的正五品一下子降到了从七品,看似贬谪,实际上却等同于升迁。
  倘若这位前任通判当真是“心胸狭隘”又常“犯口舌”,此番掌握实权,就非常耐人寻味了:要知道都察院管的就是监察百官、巡视郡县,且不受地方牵制,是专门往下砸人的。官阶小,却连一、二品的大官都能弹劾,莫说是区区的地方官。
  孙兆康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在东川府的任期马上就要满了。作为地方知府的流官生涯挨到了头,就等着朝廷新的任命通知。选官、授衔的事,自然要经过中央、经由吏部;但是像科道那种地方,同时能够参与的,恰恰正是官员的谒选和拔擢。
  “吴公的性子是冷了些,但吾等同僚多年,即便在任时有什么,也不涉私情,是公务,是职责所在。想那吴公不会这么斤斤计较吧?”
  孙兆康这般道。
  他在阐明立场,替自己也替别人,要表达的意思却是:吴成海真的对东川旧同僚作出指摘,便是怀恨在心、公报私仇。
  那厢,李芳道:“孙知府此言差矣。孙知府宅心仁厚,顾念旧情,殊不知这世道凶险,人心难测。历来官员都靠政绩说话,尤其像那等京畿之地,无人不想鱼跃龙门、争得赏识。吴公本就要强,再加上新官上任,政绩压人;别说之前还有过误会,就算没有,也难保证人家心里是不是跟咱们一样,顾念着同僚之情。”
  李芳把话说到这儿,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于是汪大海端着酒盏起身,面朝着沐晟道:“要不是王爷途经东川,咱们被人算计了还蒙在鼓里。但求王爷给咱们主持公道!”
  铿锵的话音落地,举起杯盏一饮而尽。
  其余两人同时投来殷切的目光,那坐在明媚阳光下的年轻男子扬眉一笑,双手对顶在一起,将手肘搭在扶手上,淡淡地说道:“原来孙知府不是请本王来喝酒的。”
  站在原地的人尴尬地端着酒杯,也不知是该放下好,还是不放。李芳狠狠扯了一下他的后襟,让他落座。孙兆康讪讪地陪笑道:“王爷说的哪里话,自然是来喝酒的。”
  “既然是来喝酒的,便应只品佳酿,不谈公事。”
  孙兆康心想,想喝酒什么时候都行,把这间酒楼双手奉上都行,“王爷莫怪,汪同知是个急性子,言辞间冲撞了王爷。”
  沐晟淡淡而笑,“冲撞谈不上,只不过汪同知拜错了庙。本王管的是东川府的军政,是都指挥使司,而孙知府隶属文官,归的却是民政,有什么事都应该去找四川承宣布政使傅行之、傅阁老。”
  此趟出府名为体察民情,实际上是品酒踏青,安排的是相思坞的三楼,整层清空,虚位以待。通往三楼的楼梯也是独立出来的,从正门进,却不用经过一楼,彰显着客人的独特和矜贵,不可谓不花心思。只可惜事与愿违,不仅没有尽兴,还打了脸,让花了大价钱的孙兆康等人铩羽而归。
  然而,吴成海的事已经在孙兆康的心里埋下了猜忌的种子,尤其吴成海在东川府供职多年,最了解的就是东川任上的这些事,上至文官知府,下至衙差小吏,会不会仍有把柄在他手上?吴成海又会不会制造一些把柄、用以成就自己的政绩?职权之内,公务之便,也该有冤报冤了。
  同时孙兆康也是万万没想到,明明让他解甲归田,居然一下子把他排挤进了都察院。
  于是在那之后的第三日,孙姜氏来找朱明月。
  “还去?之前不是去过一次了吗?”
  朱明月在屋苑内做刺绣,雪白的绷布上是莲叶田田的绣样。
  孙姜氏拉住她走针的手,“明日刚好赶上相思酒起坛的日子,很多文人墨客都云集到东川府,专程来赴这场盛会,十分热闹。沈小姐好不容易来一趟,不如也去瞧瞧新鲜。”
  朱明月道:“这不好吧?王爷只是暂时经停,平白流连在坊间,恐会惹人非议。”
  “怎会呢,就算再忙也要偷个清闲不是。何况参与民间盛会也算是与民同乐,王爷又是爱酒之人,上次没喝尽兴,我家老爷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呢。”
  孙兆康想再次向沐晟发出邀约,又怕被拒绝落了面子,再无商讨余地,于是就让孙姜氏来央求沈家小姐。
  孙姜氏说到此,又趁热打铁道:“何况从曲靖出发的这一路上,小姐和王爷跋山涉水,风尘仆仆,怎能不好好休整一番。”
  朱明月面露难色,“但是小女一贯不插手王爷的事。”
  “沈小姐这么说便是妄自菲薄。”孙姜氏压着嗓音道,“妾身当小姐不是外人便说一句直的。其实像朝廷军队护送走货这样的事,可谓是旷古烁今,王爷为了小姐却都做了。小姐在王爷面前,还不都是一句话的事吗?”
  空穴来风这种事,一旦经由默认就会变假为真。朱明月望着孙姜氏笑靥如花的脸,犹豫着说道:“既然夫人都这样说了,那小女便试试。”
  孙姜氏握着她的手,“就知道沈小姐是菩萨心肠。小姐只管去说,成与不成都由王爷。”
  说罢,从腕上撸下来一枚通体油亮的玉镯,塞到朱明月手里。
  孙姜氏踏着满地婆娑的树影跨出屋苑门槛,正巧沐晟正从外面进来,那张涂脂抹粉的面上挂着心满意足的笑容,迎面见到沐晟,急忙敛身道了个万福。而朱明月伫立在琉晶珠帘内,摇曳的碎光照耀在她的发间、肩上,待四目相对时,她抬起纤细的皓腕,摇了两下,腕上一枚鲜亮的镯子明晃晃的。
  扑面而来的阳光明灿灿,连同玉镯油润的光晕一同投射在他的眼底。沐晟挑了挑眉,道:“怎的,一个镯子就把你收买了?”
  “王爷在后面装神弄鬼,小女自然就在前面狐假虎威。何况这可是良渚玉镯,白果青色,晶莹滋润。王爷瞧,年头够久了,却没有丝毫的沁色,可见价值不菲。”
  沐晟走上台阶,执起她的手端详了一下,神情还很认真,“你是不是觉得无论如何明日本王都会去,所以不介意跟孙姜氏做个顺水人情?”
  朱明月转着腕上的玉镯,“假使王爷拒绝了孙知府的邀请,就意味着对吴成海的事袖手旁观,那样不仅伤了孙知府的颜面,还会跟曲靖府的文官们交恶。王爷是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呢?”
  在相思坞酒楼中提起吴成海的,是沐晟;而后甩手不管的,也是沐晟。这种抛砖引玉的行为,难道不是在等孙兆康这只鱼愿者上钩吗?
  迎着刺眼的阳光,她微微眯着眼,两弯似蹙非蹙的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的含情目,泪痣盈盈,明媚胜却星华。沐晟望着她片刻,凑近了几分,耳畔低语道:“本王发现,你很擅长扮戏,每一次不用事先商量,都被你处理得妥妥当当。”
  那一刹的寒冰消融,都化作了他眸中、唇瓣上的淡淡笑纹。朱明月却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一层薄薄的冰,就像是春日里封冻许久即将开化的湖面,看似一踏即碎,其实冻得十分坚硬,几可伤人。那是她再熟悉不过的东西。
  朱明月仰起面颊,视线不离他那深邃的黑眸,“世人也都认为黔宁王是个不折不扣的莽夫,王爷真的是吗?”
  《军形》中说,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她一直以为这话形容李景隆再贴切不过,露拙藏巧,假痴不癫。如今看来能够决胜千里、克敌制胜的军中统帅,并非个个如她爹爹那般耿直憨厚,只懂拼命。实则更多的却是像当年的燕王、像李景隆,还有面前这位年轻的黔宁王。
  若论扮戏,怕是彼此彼此。
  朱明月忽然生出一种庆幸,庆幸自己生性谨慎,面对坦途仍步步小心。否则如身边这位,一旦先入为主,恐怕早已被拆穿了身份。
  孙兆康的心思没有白费,早早预定了相思坞的位置,一掷千金的布置,然后成功地将贵客再次请进了门。却并非是因为吴成海的事,都察院的权力再大,总硬不过六科,上下打点一下,谁都别想只手遮天。所以孙兆康不担心吴成海公报私仇,而是怕黔宁王府落井下石。
  当然,黔宁王能帮他美言一句,离任后的仕途则会更加顺风顺水。尤其这次黔宁王府护送马队走货,其间情由是不会不报到御前的,东川府作为途径的第一站,自然也会出现在奏疏上。
  两日后的天气也是极好的。和风丽日,阳光轻暖,街巷边杨柳垂垂,叶落不沾地,又轻飘飘地落进了街道两边的莲池里。一路上乘马车而来,经过的街巷都很热闹,等到了相思坞酒楼前,沿街来往的都是慕名而至的酒客,一楼人头攒动,二楼雅间早已坐满。掌柜的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桌椅,沿街摆在外面,等到美酒佳肴一上桌,整条街都是醉人的酒香。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