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池春眉眼一抬,他还不知道自家妻子心里原来这般高远的想法,竟然想着多行一些世间路,看遍世间的美景。他在闻春意望过来时,立时端正神色,说:“十八,等我把池南小城的事,稍稍理一理后,有闲时,我陪着你四处转一转。当然,峻弟说的那些地方,太过偏远的地方,是不适合女人家去的。”闻春意从钟池春的话里,渐渐能听出他的好意,而不是如从前那般的直接曲解他。
当然,钟池春也比从前会说话许多,两人渐渐的能对上话头。没有钟家三老爷夫妻横在两人之间,他们的关系渐渐的亲和起来。钟池春在闻春意的面前越来越随和起来,在夜里,两人相处时,他越来越无拘束放得开起来。他自从跟闻春意说了第一句哄她高兴的话后,仿佛如同开了窍的人,一下子寻到夫妻相处的妙处一般。每天都能想法子借着事情跟闻春意说上一句几句甜言蜜语。闻春意要是脸不红心不跳,他绝对一定要说得她脸红起来才罢休。
闻春意直觉得有些受不了,再这样下去,只怕她都要误以为钟池春是情深意重难得的好夫婿。难怪女人在爱情里面,会沦陷得特别快,每日里被人这般的哄着,身子骨头肯定早早就软了下去。闻春意的心里其实并没有那么相信钟池春,她只觉得他在有些方面,如同一阵风一样,兴趣来时,狂飙一阵子,兴趣去后,只怕要淡漠多年。而她却不一样,她喜欢细水长流的感情,总觉得温水煮青蛙,才是男女相处之间的最高境界。
天气暖和起来,仿佛转眼之间就到了夏日。钟池春生日这一天,闻春意在圆周的帮助下,煮了一碗长生面,早餐时,端过他用时。钟池春欢喜得把一碗面连带着汤水都吃尽,他满脸欢喜的跟闻春意说:“十八,我母亲都不曾亲手为我做过一碗长生面。只有祖母在我小时,有一次我生日时,她为我煮了一碗亲手做的长生面。可是我们家兄弟多,祖母偏我一次行,不能次次都偏我。那一年,祖母忙坏了,家里每一个人生日,她都亲手做上一碗长生面。”
钟池春提及钟家老夫人时,眼里明显有着孺慕的神情,他见闻春意一脸倾听的神情,又瞧一瞧时辰,他笑着说:“祖母其实是极其不擅长厨事的人,她只是觉得哥哥们的母亲,都会为他们亲生煮上一碗长生面。只有我们兄弟三人,因母亲记性不太好,总是有些记不得为我们安排煮上一碗长生面。我们兄弟三人生日这一天,只有祖母记得最为清楚,早早吩咐下去,早晨给我们上一碗长生面吃。”
钟池春嘴里的美味,大约是因那些美好的记忆,而更加的美味。而闻春意每一次生日时,金氏亲手为她做的长生面,她总觉得也不过是那般滋味。只是等到去年,她生日到时,她回想起金氏为她煮的长生面,才觉得那种滋味是那般的美好。闻春意瞧着钟池春的眼神软和起来,去年她生日里,两人相处得不好,可是钟池春依旧记住了,吩咐让为她煮了一碗长生面。当然,钟家三老爷夫妻是不记得她生日这么一回事,反而别的家里人都送了生日礼物。
钟池春伸手轻握住闻春意,低声说:“十八,我父亲母亲的性子,生来如此,已经无法去改变。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只要不太过份,我们做儿女就多容忍一二。”闻春意轻叹息一声,缓缓的点头。说:“应该的孝道,我一样会做得周全。再说父亲母亲将来是跟着大哥一家生活,也用不着我去容忍什么。”闻春意一直庆幸钟池春不是老大,用不着一定要公婆住在一处,她的日子,可以自在一些。
钟池春想起钟家三夫人写来的信,他的眉头皱一皱,想了想,终究是没有开口说什么。而闻春意想着钟家三老爷夫妻是钟池春的父母,就是为了钟池春,她都要在面子上放宽心去对待他们,至于心里想什么,用不着明摆着出来。L
ps:多谢书友:ttoohc投了1票粉红票,多谢书友们的支持!
☆、第四百八十一章 封
七月到,池南小城阳光灿烂,阳光虽然然炎热无比,闻春意还是比平日睡意深浓起来。她觉得难得的日子清松,心情跟着松散下来,才会这般的好睡。她就是闲坐在院子里屋檐下,都能沉沉的入睡过去。
方成家的瞧着她的精气神,悄悄的跟冷若商量几句话,两人格外关注起闻春意的动静。池南小城,瞧着就是一个安乐的城镇。雨季过后,钟池春对公事上手之后,每天都能准时归家,陪着闻春意一块用晚餐。夫妻两人经过这些日子的磨合,两人关系比从前是要进了一大步,至少互相说话轻松自在许多。钟池春在晚餐后,会陪着闻春意在院子里漫步,顺带说一说这一天的小事情。
方成和三子平安抵达安城时,两人来过一封信,对一路上的所作所为做了交待。果然如他们意料一样,等到安城时,池南小城的干菜余下不多了,这还是两人都手紧的原故。他们一路上购置许多的物产,到了安城之后,主动寻闻朝青出来商量货物事件。两人按闻朝青的意思,直接把闻春意的一间嫁妆布料店铺转为杂货行,他们写信时,店铺已经开始整理得差不多了。闻春意这些事情,她不会隐瞒钟池春。
那间店铺,当初选择做布料店铺用,凭的就是青寻夫妻的关系。而在闻春意离开前,特意跟闻朝青商量过,父女两人都觉得如果闻春意不在安城。她手下的人,就没有那么好遇事去麻烦青寻夫妻。而且那间店铺的生意平平,如果有别的门路。不如就势改做别的生意。而店铺里的布料,一事不烦二主,不如先早早去跟青寻夫妻说一声,听听他们的意见。闻春意是有心不想去麻烦青寻夫妻,然而她又觉得这些事情要听闻朝青的话,他比她懂得人情世故。
闻春意去那一个时间,跟青寻夫妻说了离开的事。又说了因为店铺位置不好,生意一直只能持平的事情。青寻夫妻自小瞧着闻春意长大。自是明白她的性子。两人都觉得闻春意成亲之后,为人处事还是成熟了不少。要如从前那般,只怕会自个直接处理了事。青寻姨当既笑着说:“你那店铺里布料什么的,我们都知晓有什么。店铺里生意继续做着。货品我们会帮着你控制一二。等到你寻到别的门路,你店铺里面货品,我们这里全盘原价位接手过来。”
闻春意是不好意思占青寻夫妻这么大的便宜,脸红着推诿说:“不管如何,布料花色到你们接手时,总会有些过时,还是按折旧价位给我就行。”青寻男人懒得跟小女子说这些事情,他直接把事情交给青寻。他一走,青寻姨直接瞧着闻春意摇头说:“小小姐。你怎么能跟小姐一样的性情,事事为他人着想,结果最委屈的就是自已。这种性情不好。我们愿意接手过来,总有法子当成新花样卖出去,你尽管放心,有青寻姨在,不会让你吃亏。”
方成信里也说明了,店铺掌柜明言。青寻夫妻是原价位把货品清点回去,包括那些边角料也算在内。钟池春听闻春意这么一说明。自是明白青寻夫妻待闻春意的情意。他很是感动的说:“我们身边常能遇见好人。”闻春意笑笑瞧瞧他,轻声说:“我母亲一直是宽待人的性情,当年在她嫁进闻府最需要身边有得用人时,青寻姨夫家里人瞧中了青寻姨的能干。我母亲为了青寻着想,早早青寻姨离开,宁愿自已慢慢的摸索着夫家情况。”
金氏当年的两个陪嫁丫头,当然青寻要比青妮来得精明能干,青妮是实心眼的人。这些年,嫁了人之后,闻老夫人活着时,每逢过年时,青妮都只托人送礼进来给金氏一家人,她和家人轻易不上门,她自觉得日子过得紧张,担心她和金氏来往的多,让金氏在闻府的日子不好过。直到闻老夫人去后两年,金氏让青寻转话给她,她一家人才在过年时一块上门来瞧金氏。夫妻两人都是老实人,男人家里兄弟多,个个日子都不好过。
金氏瞧着青妮面色,觉得她眉头舒展,虽说日子难过一些,夫妻两人还是互相能体谅。金氏嫁给闻朝青多年,轻易不开口为难他,而为青妮,她开了口。闻朝青在闻老夫人去后,在管庶务的事情随意了许多,闻大夫人原本就不是一个会为难人的性情,他此时也能随意安排一些人,他顺带把青妮男人安排去茶楼做粗活。他瞧了青妮男人几月之后,觉得他品性不错,也不是一个笨人。闻朝青又瞧了瞧青妮男人的兄弟,同样随手安排进别的店铺里做粗活。
按闻朝青跟闻春意的解释,青妮男人知恩,瞧着兄弟品性不错,用一阵子,瞧一瞧,能不能往上提一提,如果行的话,闻春意出嫁之后,店铺里需要忠心的人时,也还能用一用。闻朝青的信,比方成的信要晚到几天,他夸了方成和三子的稳实,同时也跟她说了,店铺里原掌柜不能用了,签约期也快到了,他做主给了一笔银子放人离开。他认为方成和三子这样的人,不如就由着他们在路上奔上几年,等到路走熟了,再来安排他们合适的位置。
钟池春其实不太了解闻朝青夫妻,他的印象里面,闻朝青是闻府六兄弟里面,最不打眼的人,就是闻老太爷的院子里,过年时,都难得碰见他一次两次,而金氏就是一个特别少语的妇人,他只记得别人说金氏性情特别的温和,偏偏生的女儿,没有一个传了她的好脾性。钟池春和闻春意成亲之后,见了闻朝青夫妻几面,只觉得夫妻两人待闻春意太过亲近,完全就是溺爱最小的这个女儿。偏偏他们别的儿女,仿佛都习以为常,没有人妒忌这种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