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此剑拔弩张之状,右相王忻誉领群臣跪下为左相求情,更有近来在隆昌帝面前炙手可热的吏部侍郎杜士祯直言不讳禀奏道:“顾侧之言,不过是为了博一介清名,好叫这举朝文武和天下读书人都景仰于他,若皇上将他斩了,便是助他一臂之力,反倒是成全了他。微臣以为,如此大逆不道口出狂言之人,不如将他投进刑部天牢,叫他睁大眼睛好好看着,陛下的圣德武功和天下万民归心慑服,最终叫他心服口服!”
隆昌帝闻言思虑良久,终于作罢,下旨将顾侧罢官革职问罪,以谋逆之罪发入天牢候审。因顾侧一贯与瑞亲王郑溶交好,并与朝中数位身居高位的官员来往密切,隆昌帝继位以前便有“瑞王党”之称,在这节骨眼上头,顾侧突然当庭发难,逼问得隆昌帝措手不及,隆昌帝自然是雷霆震怒,因此此事越发牵连甚广,朝中近三成官员因此获罪,或降或革,或杀或流,一时间血雨腥风,人人自危。
此事一出,无异于一条滋滋发声的火索,一时间物议如沸,便是如何掩饰太平也再掩不住。盛怒之下的隆昌帝下诏,命人快马加鞭,八百里加急传至宛城,叱责瑞亲王郑溶拥兵自重,图谋不轨,恭亲王郑清与郑溶沆瀣一气,结党营私,着郑溶革亲王爵,郑清削兵马大将军之职,令两人接到圣旨之时,即刻押解归京,不得延误。
没想到郑溶并不跪下听旨,只命人押了那传旨之人上来,当着那人的面,捻起那轻飘飘的一领黄绫,随手将那圣旨抛于黄土之上,冷笑一声,昂然道:“此等弑父窃国之贼,有何面目呼喝本王?”
当即将那传旨之人斩于帐下,即刻传令三军:“郑洺之罪有六,一乃私通外敌,擅借他国之兵,助长西凉野心,战乱四起,致孝仁长公主丧于非命,致我朝大好男儿伏尸千里,血流若河。二乃罔顾人伦,弑父杀君,指使妖人惑主,吹鼓金石之功,折损圣躬,以图不轨。三乃独坐朝纲,先帝圣躬大渐之时,把持前庭内宫,封锁内外消息,君父榻前一无亲贵二无良医,亲贵诸人咸不能见,狼子之心可得窥见。四乃矫拟遗诏,篡窃国本,所用遗诏乃尔令人精心矫仿,非先帝之遗命,为求先帝遗命而毁之,检抄先帝寝宫,侵扰先灵安宁。五乃戕杀手足,离间兄弟,不念同为先帝至亲血脉之情,只兴萧墙兵刃之灾。六乃迫害忠良,以好恶夺人命,朝中忠良下狱流徙,革职戮害,不一而足,人心所背。此等不孝不仁之贼,天亦不容,以至久未降甘露,吾今替天伐之!”
遂举兵于宛城,结三十万人马,挥师南下,直捣京师。瑞亲王本就声誉如日中天,一路上,郡县州府易帜相从者十之有五六,收编之兵马达四五十万之众,不过月余,征讨之师直指京师,兵临城下。
虽是兵临城下,可讨伐之师并不曾有下一步的动作,只是围而不攻,瑞亲王郑溶只命人连夜印制数万份写有檄文的黄纸,命军中的弓箭手将檄文射入城中,一时间城中如雨纷纷,人人争相传看,城中本军力空虚,京郊三大营又业已归顺郑溶,唯有野河营尚可听候隆昌调遣,不过三万来人的人马而已,城防调度本来便人手紧张,现下又要分出人手来抓捕传看檄文的百姓,更是疲于奔命。一时间哪里顾得上来?一夜之间,那檄文竟然如同雨后春笋,遍地都是,便是连同京中牙牙学语的黄口孩童也能念得出一两句:“此等不孝不仁之贼,天亦不容……”
至此,隆昌帝已失了民心,破城之日不过是指日可待罢了。可不知为何,瑞亲王却久无动作,人人都道瑞亲王乃忠厚之人,便是这等光景,也留给那窃国之贼一个活命之机,待那隆昌负荆袒肩,出城而降,以全兄弟之情。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日更,小麦非常抱歉,小麦争取快一点再快一点。争取周三更。谢谢大家啦
另外:小麦下篇文准备调戏调戏顾大人,童靴们可喜欢?
☆、千帐灯
入夜,大营中灯火犹亮,辛七在大帐帘外徘徊已久,文九低声问:“还无消息?”
辛七双眼通红,脸色却微微发白:“我已派出几十个高手潜入城中,这几日苏大人竟然半点消息也无。”
文九朝着大营的方向望了一望:“从你传来消息之日算起,苏大人已经消失了三日。殿下他……三日未曾合眼。”
辛七心下跟灌了水银似地,一直沉了下去,只哑声道:“你引我去见一见殿下。”
两人走近大帐,辛七揭开猩红帘子进去,只听里间传来顾侧焦虑的声音:“殿下,现下民心所向,城内粮草几尽,郑洺已失民心,此时乃是攻克京城的最好时机.”
辛七不由停驻了脚步,里面却悄无声息,良久方听得郑溶的声音低低地道:“辛七被人暗算,派在她身边的三个影卫,除了辛七之外,都是一剑毙命……”他声音中压抑着巨大的疼痛,“她已经有三日没有消息……此番却是我轻敌了,我想着将她放在京城,越是不将她放在心上,那她便会越安全,我只提防那郑洺对你们几个下手,却不曾料到他狗急跳墙,竟然连她也不放过……”
顾侧低声劝道:“殿下切勿太过忧虑,虽说现下城中内外已是不通消息,可毕竟杜五在里面,便是情况紧急,他多少也能照应一二。昨儿夜里他买通天牢看守放辛七进来救我之时,我特别嘱咐过他,请他千万周全苏萧。”顾侧沉默片刻,终究还是开口:“殿下,若是再等下去——京城迟早会发生饥民易子相食的惨剧。无论如何为着何人为着何事,殿下都万万不可再等下去了!”
郑溶立在帐中,他脚下的鹤首红泥香炉里头焚着一把宁神的兰青香,那一日在别院,她素手点燃一把兰青香,香炉上头冉冉升起袅袅薄烟,整个房间都透着一股子沁人心脾的味道,窗外的芭蕉树上本停着一两尾喜鹊儿,此时也抖了抖了翅膀飞远了去。
他只觉整个心仿佛浸在了兰花那素雅而悠长的香气之中,上好的香料果然是能让人安神静心的,她见他在看她,只转过头来朝着他扬眉一笑,什么都没有说,只朝着他指了一指桌上的茶盅,便轻手轻脚退了出去合上房门。她一向话不多,仿佛所有要紧的话都抵不过她为他点的那一把静谧温和的兰青香。
那样的日子仿佛还在昨日。
“京城迟早会发生饥民易子相食的惨剧。无论如何为着何人,为着何事,殿下都万万不可再等下去了!”
他慢慢地阖上眼睛,良久方缓缓地吐出四个字:“明日攻城。”
翌日,瑞亲王郑溶身着玄铁铠甲,腰佩宝剑,目光坚定,气度雍容,缓步登临金虎台,高台之下三军铁甲整齐划一,静肃无声,数万的将士目光崇拜而狂热,无不誓死效忠。瑞亲王郑溶立于金虎台之上,傲然环视四周,沉声道:“隆昌无德,吾替天行道,兴兵讨伐之。今日乃吾破城之日!”言罢拔剑而出,生生斩断香案案角,“传令三军,击鼓攻城!”
三军闻言欢声雷动,这场景恍若送仁孝长公主出嫁那日一般,只不过今日气势更为雄壮,那日全城为一场盛大的婚礼而欢腾不已,此刻却是三军铁骑为见证王图霸业的开创,那一日他为化解数年干戈而去,今日他却只为成就千古伟业而来。
郑溶负手肃立于高台之上,猎猎风声,衣袍翻飞不已,目光沉沉地扫过下头的三军铁骑。正在此刻却见辛七营门外飞驰而来,他挥汗如雨,跃身下马,将缰绳扔给一旁的士兵,高举一封书函奔上金虎台,高声报道:“禀殿下,隆昌派人传来信函一封!”
郑溶目光沉郁,单手接过信来,展信一看,脸色却微微一变。顾侧在郑溶身旁斜觑一眼,隐约看到信中有苏萧在此,独身前来等字样,他本以为大军压境,此信左不过是隆昌的降书,并不曾料到此信尚且有别的内容,此刻他见郑溶脸色微变,只在心中暗叫不好,担心郑溶在三军当前失了分寸,忙低声道:“殿下……”
郑溶并不曾理会顾侧,捏着那信函的手指一节节的泛青,几要将将那信函捏成粉齑,顾侧挡在郑溶身前,只急切道:“殿下,高台之下三军陈列,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殿下一言一行事关军心,不可任性而为!”
“三军听令,传本王军令——”郑溶的声音沉沉响起,竟是灌足了十足十的内力在这话语之中,三军竟然不需传令官也能清清楚楚听到他的声音在头顶响起,那声音甚是沉稳有力:“此番攻城,许进不许退,许前不许后,破城有功者,本王重重有赏!京师乃龙脉之所,不可烧杀淫掠,不可伤及无辜,有违军令者,本王军法定当严惩不贷!为鼓全军士气,本王将为第一先骑兵,为我军将士开道!”
一时间三军如滚水沸腾,下头众人高举手中剑戟,呐喊声震天裂地,直穿云霄:“我等誓死追随瑞亲王殿下!瑞亲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顾侧心中苦笑不已——千金之子不坐危堂,堂堂的亲王殿下,未来的皇帝陛下居然要担任第一先骑兵,在这一场恶战之中身先士卒,不过——不过是为了那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