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龙又想了半晌,一颗心兀自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他折身进了厨房。
厨房里,庄善若正在准备晚饭。她穿着一身家常旧衣,梳着随常发髻,光线从小窗子斜斜地射进来,衬得她的侧脸温婉光润。此时,她正低着头专心地在锅里搅拌着什么。
“妹子……”王有龙张张嘴,艰难地道。
庄善若闻言,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愕。她忙放下铲子,盖上锅盖,将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沉静道:“大哥。”
“妹子,那件事你别怪我,是大哥糊涂。”
庄善若轻轻地摇头,这话该让她怎么说?
“那个刘全也是我先打的。”王有龙急急地道,“让你嫁给这样的,我不甘心。”
庄善若微微笑道:“我知道,大哥二哥都是为我好。”
王有龙睁着圆圆的眼睛看着庄善若,又颓然低下头,讷讷道:“是大哥没本事,护不了你。”
“大哥为我做的,我都知道。”
王有龙骤然抬起头来,眼中闪过一丝异彩,正想再说些什么,听到王大姑在院子喊:“善若,晚饭成了吗?”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深深地看了庄善若一眼,缩着身子从厨房出去了。
庄善若没料到今日王有龙竟会和她说这些。对王有龙,她心里是毫无芥蒂的,真正地将他当做哥哥来爱来敬,怕只怕反倒是他解不开这个心结了。
第二日,王大姑急着催着庄善若,理了个小包袱要去连家庄老姐妹张婶子家。
连家庄离榆树庄约莫有十里地,走路得走个小半日,幸亏日头不热,走在路上小风吹吹,倒也爽快。庄善若也不问为什么,只是跟在王大姑的身边,低着头专心走道。
昨日王大富打听了些县城许家的事,大面上果然和刘福婶说的不差,只是有些东西不好问得太细惹人生疑。倒是打听来说这徐掌柜本来是土生土长的连家庄人,在连家庄还有宅子和田地,十几年前机缘巧合进了县城,生意越做越好,干脆就在县城里置了宅子住了下来。连家庄的宅子由族人看着,田地也赁出去给人种了。
王大姑一寻思,她老姐妹张婶子不就是连家庄的吗?干脆就找她打听打听,自家好姐妹,倒也不用特意避讳什么。这不一大早便巴巴地拉着庄善若出了门。
“善若啊,我给你说个事。”王大姑见路上没人,想着这事情也打听得差不多了,怎么的也得给闺女透个底,“刘福婶成日地往家跑,虽然没见着你问,大体上也该知道为的什么。”这刘福婶一天往王家跑几趟,是在王大姑耳边煽风,更是想讨了准信好去回那许家。
“嗯。”庄善若经历了刘全的风波后,对自己的婚事更是淡然了许多。
于是王大姑便将刘福婶说的和打听来的一五一十,事无巨细地和庄善若说了。
庄善若听得倒是一惊,她根本是没想到刘福婶这次说的是这样的人家,心里慌乱一时不知道是如何是好了。
王大姑拉了庄善若的手,道:“本来我是不同意的,两家差的太多,总是不好。可我转念又想,恐怕这是你这孩子的福气也说不定——你这些年过得也忒苦了些,老天爷看在眼里补偿你的。既然好姻缘上门了,哪有就将它生生推出去的道理。”
庄善若垂头,这样悬殊的婚事,任谁乍一听来,总是有些不安。
“刘福婶这人你也知道,有些话是可以听的,有些话却是万万听不得。”王大姑娓娓道,“我已经托人去打听过了,基本上差不离,今儿我带你再去你张婶子那里探听探听。我寻思着,万一这事真成了,你爹娘一准是高兴的,说那许家的儿子也是个秀才呢!”
庄善若不语。看了秀才爹留下来的那么些书,她总觉得人的命运总是被安排好了的,“尽人事,听天命”。现在王大姑已经帮她尽了人事,接下来的事就让命运推着往前走吧。况且,她也相信,只要是勤谨能干的,倒哪里都不能吃了亏去。再说了,与其嫁给刘庄之流的,这许秀才怎么说也是个更般配的。
王大姑见庄善若只是听着,不说话,知道她心里不是不愿意,便喜道:“万一这事成了,也是你这孩子自己修来的福气了,干妈也可以沾沾你的光了。”
庄善若想的却是,嫁进县城表面上虽然风光,但是个中辛酸只有自己知道了。如果这门亲事也黄了,那她可真的是高不成低不就了,也不知道还要在王家吃多少年闲饭。另外,可千万别耽误了两个哥哥的婚事才好。
所以,庄善若走在连家庄的半道上就下了决心,只要这一切所言不虚,前面即使是火盆,她庄善若也得咬着牙嫁了,不为了自己,也得为了王大姑和王家兄弟俩。
第27章 打探
更新时间2014-1-19 20:02:08 字数:2555
连家庄是个大村子,人口比榆树庄多了有一倍。连姓是村里的大姓,连家庄里五人里面有两人姓连。据说是老早以前,有户姓连的外来逃荒的人家来到这块地上最先开垦出了几亩薄田,才慢慢地聚集起了人来。连家庄靠近柳河,连接十里八村的柳河在连家庄弯了一个大弯,连家庄自此风调雨顺,田地肥沃,成了远近有名的富庶的村子。
进了连家庄,王大姑熟门熟路地往张家走去。路上一个大嫂子打招呼道:“这不是王家嫂子吗,咋今天有空,来找老根嫂啊?”张婶子的丈夫叫张老根,连家庄的人都称其老根嫂。
张家的房子在村子中央,是座白墙青瓦的小院,农家院子的格局类似,不外也是一溜正房,旁边两排的厢房。
老根嫂早得了信,一早就在院门口张望了,好不容易盼来了王大姑,忙不迭地迎进了房。
张家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两个女儿顺英和彩英早早地嫁了出去,大儿子得财前个月刚娶了本村的姑娘连淑芳,二儿子得福也订了亲,只等着娶进门了。
这会子,家里的男人们都去地里忙乎了。王大姑姑侄俩刚在厅房坐正,新媳妇连淑芳便过来上茶了。
连淑芳也就十六七岁的样子,鹅蛋脸,大眼睛,两颊有几点细细的白麻子,倒是显得俏丽。因为还是新媳妇,穿了一身桃红的衫子,头上簪了两根扁扁的银簪子,手上还套了一个玉镯子。
连淑芳规规矩矩地上了茶,举止利索,毫不忸怩,却也不急着下去,倒在一旁细细地打量起庄善若来了。
老根嫂笑道:“淑芳,看啥呢?”
连淑芳笑道:“我见这妹妹面善,大概就是婶子家的善若妹子吧?”
庄善若也朝连淑芳微笑着,心想,这就是那三十六抬嫁妆的新媳妇吧,看起来倒不是娇惯的,也是能干的人。
王大姑瞅着连淑芳道:“我咋看着淑芳倒是比成亲那天还要俏丽些呢。”
连淑芳转了转一双美目,道:“婶子说笑了。”
“淑芳长得也好,只是善若一来,就被比下去了。”老根嫂道。
庄善若微微地红了脸,她很少外出到别人家做客,不知道该如何把握分寸。连淑芳却上前拉住庄善若的手道:“妹妹也是个腼腆的。听说妹妹做得一手好针线活,今儿好不容易来了,可得给姐姐看看。”
庄善若连忙说好,看了王大姑一眼任由着连淑芳拉着进了内室。
老根嫂嘱咐了一句,道:“淑芳,仔细着点,双身子的人了。”
王大姑喜道:“这么快?”
“可不是?我们也都没想到,怕是白欢喜一场,去郎中那里看了,真真是喜脉。”
王大姑恭喜了几声,见连淑芳和庄善若不在跟前,便道:“当着你我也不绕弯子了,今天实在是有急事找你商量。”
老根嫂也正色道:“啥事?你先说。”
王大姑便将这几日的事情细细说了一边,老根嫂皱着眉头听了半晌,待王大姑说完,倒是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道:“这可不是天大的喜事?该轮到我恭喜你了。”
“啥喜事?我这心啊是悬在半空慌得我呀!”
老根嫂沉思道:“这连家庄虽然大,但有名有姓有头有脸的也就统共那几个人。这许家我知道,是个厚道人家,特别是他家当家的许掌柜,虽然是个生意人,心肠最是绵软。他们家是十几年前搬到县城里的,在村子里的时候也没见和谁红过脸。”
“那就好,那就好!”王大姑迭声道。
“他家的大小子我也见过,那个时候还小,不过总是长得端正的,听说六七岁就进了私塾,极聪明上进。”老根嫂突然笑道,“也不怕你笑话,我家得财也上了几天私塾,和那许秀才还同过学呢——看现在人家这出息!”
王大姑又细细将许家的事打听清楚,家里人口事物,一件也不落下。
“进了县城,回来的就少了,不过一年也总回来几趟,不外乎看看宅子,收收租,祭祭祖。”老根嫂笑道,“没想到倒有这一桩缘分,俗话说三岁看老,按我看这许秀才像他老爹,也是个和善可靠的。”
王大姑听得喜不自胜,一颗心早放大半下来。刘福婶的话是只能听一半,这个和她有了半辈子交情的老姐妹可不会诓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