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静平最终还是没能说出什么话来——他既无法狠心抛弃拴儿,也无法狠心舍弃妹妹。所以,哪怕心里几乎滴血,他也只能死死抿着唇一言不发。
陶静平从端王府回去之后,便是越发的用功了起来,几乎废寝忘食。吓得那夫子都有点儿紧张了:不会是压力太大,精神上出了问题罢?从那之后,倒是对陶静平不敢那么严厉了,颇有点小心翼翼了。
不过这都是后话。陶君兰送走了陶静平之后,当天夜里依旧是亲自带着拴儿睡的。不过,却是禁不住哭了许久——几乎泪都流干了,眼睛都麻木了,这才止住了哭泣。
但是眼泪止住了,心里的疼痛却是怎么也止不住。
第二天带着拴儿进宫之前,陶君兰忍不住的用自己的脸颊去蹭了蹭拴儿,低声喃喃:“拴儿,你别怕。娘会很快接你回来的。”
陶君兰依旧是先带着拴儿进宫给太后请了安,这才又动身去了皇后宫中。
皇后一如既往,面上带着和煦的笑意。不过话一出口便是让陶君兰双拳一紧。皇后问:“关于上次我说的事儿,你考虑得如何了?”
陶君兰抬起头来看着皇后,并不掩饰自己的已经红了的眼眶,口中却是恭恭敬敬的应了一声:“是,妾已经想好了。娘娘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为了妾好,为了拴儿好。这是在替拴儿将来坐上世子之位做铺垫。是妾之前糊涂了。”
皇后面上一片平静,眼底却是泄露了些微讶然的情绪;皇后还真没料到陶君兰竟然会这样快就想明白了,而且还会说出这样的话——她以为,这件事情最终陶君兰就算被逼着妥协了,可是也一定会恨她入骨。她甚至之前都想好了如何在陶君兰恨她之后又将对方拉拢回来的方法。
皇后看着陶君兰面上那副恭顺的神态,有点儿不相信,便是起了试探的心思:“可是你又如何舍得拴儿?”
陶君兰眼眶更红了,却是依旧恭顺;“舍不得是一回事,可妾心里明白娘娘是为了我们母子两个好。娘娘是心疼妾的。拴儿就算在王妃身边养着,可是也是我生下来的,将来难道还能不孝顺我?反之跟着我,万一将来王妃将别的妾侍所出儿子记在名下养着,拴儿就只怕不可能再有那个机会继承家业了。”
这番话听起来合情合理,更是显露出了陶君兰的野心——不过皇后还是不大相信,“那日你不还说不愿意?说让端王妃养别人的孩子呢。”
陶君兰有些尴尬的低下头去,声音嗫嚅:“是妾一时糊涂,没想明白。回去之后仔细想了想,才算是明白过了娘娘的意思。娘娘是为了我们母子着想,我却误会了娘娘……”
“你母亲对这事儿也不大乐意。”皇后叹了一口气:“原本我还想着,要不就算了——”
陶君兰哪里会相信这句话?若真的皇后愿意改变主意,昨儿也就不会有那样的话传来了。所以当下她心中纵然愤懑,也是勉强一笑:“母亲也是见我着实舍不得的缘故。况且当时我没想明白,只一心想着留下拴儿。这才请了母亲出面求情。”
“这么说,你是真想明白了?自愿将拴儿给端王妃抚养了?”皇后的声音里隐隐带了几分笑意,似乎十分舒畅欢喜。不过这样的笑意,落在陶君兰耳朵里,可想而知又是个什么感受了。
陶君兰克制的攥紧了拳头,指甲刺进掌心的肉里,制造出一片刺疼。不过,唯有如此她才能压制住心中的怒火,面上继续维持平静和恭顺:“是,妾身想明白了。这是好事儿——再说了,以后纵然养在端王妃身边,妾身也能常常见到。算不得骨肉分离。而且,妾也相信王妃一定会好好养育栓儿的。”
“拴儿是她唯一的指望,端王妃肯定不会不尽心的。她真敢疏忽,我第一个就是不答应的。”皇后言语中笑意更甚,随后又涌上来一抹担忧:“只是端王那头,怕是未必同意。”
陶君兰低下头去,努力使得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诚恳:“到时候王爷回来,我会好好同他说的。拴儿本是长子,若再占了嫡的位置,也是对拴儿最好。王爷心疼拴儿,一定会理解的。”
皇后满意的点点头,夸奖了一句:“你是个聪明懂事的。也不枉费我这一番心思了。你妹妹那边,将来我会帮着留意好人家的。刘家那边,既然成了拴儿嫡亲的外祖,自然也就不好再将你妹妹嫁过去了。况且,刘家家底的确不丰,不能委屈了你妹妹。”
陶君兰微微松了一口气,抬头看向皇后。
皇后微微一笑,眼底一片自信。那种高高在上的神态,只刺得陶君兰心里一片疼痛。只能越发攥紧了手,来压制心中的愤懑。
皇后,欺人太甚!;
第一卷 第250章 心甘情愿
看着从帘子后头走出来的,一脸灿烂笑意的刘氏,陶君兰这才明白为什么刚才进来根本没看见刘氏。原来是暂且回避了——不过看这个架势,却是什么都听见了什么都看见了。
也怪不得刘氏会笑得这样灿烂。想必,看着她这样顺从委屈,心情一定是很好吧?
陶君兰垂下头去,很好的掩藏住了自己的情绪。
可架不住刘氏笑盈盈的上来,站在了她面前,然后笑着握住她的手,柔声道:“好妹妹,我就知道你是心软的。是你心疼我。拴儿是你十月怀胎生下来的。我知道你心里肯定不好受,所以我一定会好好待她的。你只管放心就是。”
这哪里又是保证和安慰?这分明是在赤裸裸的炫耀。
陶君兰借着拿帕子按眼角的动作将手从刘氏的手里抽了出来,垂着眼角道:“我相信王妃一定会好好照顾拴儿的。”
刘氏的声音听起来既柔和又欢喜:“我一定会的。就冲着拴儿将来叫我一声母妃,我也会倾尽全力的照顾他的。以后拴儿就是我儿子了。我又哪里会不尽心?”
如果说刘氏之前的行为是在陶君兰心上割了一个大口子,那么这会子这句话,就是又往伤口上狠狠的洒了一把盐。疼得陶君兰的心忍不住的缩紧。甚至于到了最后,心上的疼都快要麻木了。对于这句话,她选择了沉默不回答。
可她更清楚,这样的行为,怕是又一次的取悦了刘氏和皇后。不过,不要紧。这一切都是暂时的。
这句话,陶君兰在心里说了一遍又一遍,唯有如此才能减轻她心里的疼痛。才能帮助她将心里的愤怒死死的压抑在心底。
“这件事情回头我跟皇上说一声,尽快办了罢。”皇后看着风云暗涌的两个人,微微一笑,又警告了一下刘氏:“刘氏,虽说拴儿记在你名下,却也是君兰十月怀胎生下来的,你们两个都是拴儿的母亲,可要和睦相处才是。”
刘氏和陶君兰均是敛目肃容的应了。
这件事情算是尘埃落定,至少只缺知会众人了。至于玉谍——现在拴儿还没上玉谍呢。事实上,至少要等到拴儿有六岁才会记上玉谍。毕竟孩子太小的时候是容易早夭的,所以一般都是会等到六岁之后才会上族谱宗谍。
也就是说,其实拴儿现在就算记在了刘氏名下,事实上不算是完全定死了。要等到正式上了宗谍之后,这才算是正儿八经的成了刘氏的儿子。若是在那之前事情发生了什么意外,那么只要一日没记上玉谍,那么一日就能更改这个事情。
陶君兰所谓的机会也是在这个上头——暂时先将拴儿让刘氏养着,等到机会合适了,再夺回来。
刘氏显然看起来显是已经是迫不及待了,笑道;“今儿回去之后,就将拴儿挪到我院子里去吧。”
陶君兰自然是只能低声应了。这个时候,她已然不可能再反悔了。
“拴儿还在太后那儿,我去寿康宫将拴儿带回王府罢?另外,这事儿也要和太后说一声;。”陶君兰低声言道,又看向皇后:“这事儿到底是大事儿,太后如此喜欢拴儿,若是瞒着只怕太后生气。”
皇后笑着点头:“是这么个道理。那便是这样,不如今儿就在太后那儿蹭饭吃罢?再请了人将皇上请来做个见证,这事儿也就算是过了明路了。”
陶君兰闻言微微挑了挑眉——她以为这么大的事情,虽不说昭告天下,却也不可能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过去的。如今看来,这是皇后不愿意将事情往大的办?为什么呢?微微一想之后,她倒是也明白了过来:是了,这事儿还真不是什么喜事儿好事儿。这其实算是开了先河了。之前可是从没有过这样的例子的。所以,应该是皇后怕人诟病,不愿带来什么麻烦。
这样也好。不闹大,将来再将拴儿要回来的时候,也不必怕人拿出来说了。毕竟,都从未正式的和旁人说起过。
接下来皇后领先,陶君兰和刘氏跟在后头,一行人就去了寿康宫。
拴儿被放在一个凉塌上,上头摆了许多小孩子的小玩意儿,什么拨浪鼓,布老虎,各色各样的东西让拴儿一个人也玩的不亦乐乎。他这会子自己已经坐得住了,所以也不用人扶着。太后等人在边上围了一圈看着,时不时的笑着逗两句。
皇后笑盈盈的上前去给太后问了安,又看一眼拴儿笑着夸道:“拴儿可是越长越好了。他上头两个姐姐可都没他长得好。”
听见皇后这样说,太后面上也是露出几分笑意,“可不是?等康王府里那个生了,也照着拴儿这样,给取个贱名。兴许也就好养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