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槐花伸手拦住宝珠的肩头亲热的说:“这就是珠儿吧?呦!都这么大啦,都是一家人,不用这么生分。”
宝珠低头不语,一扭身子,轻巧挣脱了,卫槐花眼神闪过一丝恼怒,转头又继续笑着对张氏说:“这不是大兰要定亲了么,我来裁件衣裳,怎么说也是亲姑姑,我也得穿件体面衣裳去不是?待会儿还要给大兰看几件布料做添妆呢。”
张氏低着头,涨红了脸呐呐的应和着。宝珠看着别扭,一把拉住张氏的手转身冲着陈老爹说:“爹,咱们走吧,我都饿了。”
陈老爹刚才不知道想什么,站在铺子里也跟着张氏一起呐呐不语,宝珠这一喊就回了神,连声应了,抱起买好的布匹就先走了出去。
宝珠拖住张氏的手回头冲卫氏道:“卫家婶子,你慢慢挑,我们先走了。”
卫槐花张嘴还想说什么,却看见一家三口先后走了出去,头都没回。愤愤的转身去拿刚才挑好的布料。
“掌柜的,这个给我量四尺。”
“好嘞您,一共十六文。”
“我和刚才那一家是一起的,买这么多你给便宜点儿。”
-----------------------------------------------------
出了铺子,张氏脸色还是呐呐的,也不说话,宝珠无奈:“娘,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你理她做什么?”
张氏叹气:“总归是....总归是同个村里的,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太撕破脸了也不好....”
宝珠白眼:“李家婶子揪着我打的时候可没想过这些。”
张氏立刻又红了眼圈儿:“珠儿...”
宝珠扶额:“好了娘,我不说了,爹--咱们吃饭去吧。”
陈老爹半响没吭声了,在前面默默走着,听到宝珠召唤,立马应了。带着张氏和宝珠来到一家混沌摊子前,叫了三大碗芥菜猪肉馅儿的混沌,五个芝麻烧饼,一家三口热乎乎的吃了起来。张氏一直期期艾艾的,宝珠一边吃着一边不停地叽叽喳喳,好半天才把张氏哄得脸色好转。
吃完了午饭,一家又在街上逛了逛,张氏买了些针头线脑,油盐酱醋之类的东西,还称了二斤带皮五花肉。看着天色不早了就奔城门口,刘老二的骡子车还等在那里,一家人上了车,路上无话,傍晚时分就到了家。
简单吃了一口晚饭,张氏把猪肉用粗盐腌了,挂在灶上风干,现在气候凉爽了下来,腌过粗盐的肉食这样悬挂着也能保存三五天。
宝珠快速收拾完碗筷,插了院子大门,拖着笑呵呵的陈老爹和张氏来到堂屋。
张氏也笑着看陈老爹。
宝珠早就按耐不住:“爹,快说说,今天卖的木菌子多少钱一斤啊?沈老板说啥了没?”
陈老爹也不卖关子,直接从炕角掏出今天背着的褡裢,敞开口往炕上倒,哗啦一声,一整贯的铜钱和一大把散钱就洒了出来。
陈老爹一张黝黑的脸笑的都是褶子,跟宝珠说:“今儿个我一进去就寻到了沈老板,给他看了咱们的木菌子,沈老板二话不说就全要了。”
张氏坐在炕头一把把的摸着铜钱,欢喜的问:“那到底是啥价收的呀?今儿个还花了一百多文呢,咋还剩这么多。”
宝珠也兴奋,急着追问:“快说啊爹。啥价钱啊?”
陈老爹说:“沈老板说咱们的货好,个头大,又齐整,晒得也干,所以按上等货给的价,二百个钱一斤!呵呵..”
一家人围坐在炕上兴奋的计划着花销,张老爹说:“农具要修补下,冬麦种子也要买了。”。
张氏说:“明年开春还要再多养几只鸡,再养头猪仔的钱也够了。”
宝珠说:“剩下的攒起来,盖新房子,买田地!”
张氏陈老爹都乐了
张氏把整贯的铜钱放进陶罐,藏进了炕洞,余下的六十几文散钱就收到了柜子里。庄户人家粮食青菜都自己种,无非是买个灯油酱醋啥的,平时没啥大花销。
宝珠这一夜睡的最踏实。
吃过早饭,张氏取了新买的布料给宝珠做衣服,衣样子摆好,石粉画线,干脆利落的几剪子下去就裁好了。挑了同色的丝线,慢慢缝起来。
柳芽儿娘过来串门,看见了新裁的衣服直夸张氏手巧。张氏拉她堂屋里坐下来。
闲聊了几句家常,芽儿娘问:“宝珠娘,老卫家的大兰闺女要定亲了你知道不?”
张氏怔了下:“嗯...我听...听说了,这请王婆子上门也有一阵子了,说了个啥样的?”
芽儿娘一拍大腿叹道:“要么说好人有好命呢!老卫家这三个闺女就属大兰最懂事,又能干又孝顺,就是给生生给耽误了....这下好了!千里姻缘一线牵呐!”
原来,给大兰说的正是王媒婆娘家村子里的一个后生。那村子隔了牛头村二百多里的山路,那边距离城镇远,土地薄,出产更少,比牛头村要穷的多,大半人家连饭都吃不饱。前阵子王媒婆回娘家探亲,正好遇到了老邻居赵家的大儿子,赵大郎。一问才知道,这赵大郎都二十五岁了还没说亲。
要说也是可怜人,老爹早早去世,兄弟姐妹四个,全靠老娘一个人拉扯。大郎是长子,老爹去世那会儿就他刚刚成年,帮着老娘照顾弟弟妹妹,长兄如父。眼看着弟弟妹妹们成家的成家了,该出嫁的也出嫁了,以为能松口气,结果老娘又瘫了。在床上一躺就是两年。
大郎一个人悉心照顾,端屎端尿。直到送走了老娘,发完丧,这家里就剩大郎孤零零的一个人呆着了。
王婆子也是热心人,立即答应了给他说门亲事,找个媳妇一起过日子。赵大郎也不挑捡,讲明了只要人好啥条件都行,就算是小寡妇也不要紧,带了孩子过来他也当自己亲生的养。
王婆子心说那哪成啊?这赵大郎虽然过了岁数,但是人长得可不差,高高壮壮的脾气也好,家里家外的活计都能干,怎么着也不能给说个二婚头啊。
心里有了成算也没多说,满口答应让他放心等消息。结果回家路上一拍大腿就想了起来,卫大兰啊!
王婆子一回到牛头村就马不停蹄的去了卫家,把赵大郎的情况一说,卫守业皱眉,李氏撇嘴,刁老太太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王婆子也赶紧的托人给赵大郎捎信,大郎也满意,一来二去,两三下回合就说成了!
张氏感叹:“这还真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啊!”
第十三章 亲事
更新时间2013-12-14 22:03:52 字数:2136
那边张氏在家里裁衣裳和柳芽儿娘聊家常,宝珠抱了衣盆去河边。
张氏心疼闺女,总是舍不得让她干重活。做饭时候只让她烧柴禾看火,他们夫妻的大件衣服也不肯让宝珠去洗,说她小细胳膊小细腿的,哪来的力气搓衣服?
几回争执,宝珠也不再坚持了,好在陈家人口简单,也没太多家务要做。但是宝珠自己的衣物却坚持要自己洗,毕竟也十二岁的半大姑娘了,总不能一点家务也不做不是?
宝珠来到河边,远远的就跟河边洗衣服的婆子媳妇打招呼。今儿个宋媳妇也在,看见是宝珠过来,忙招呼她过来跟自己一起洗。
宝珠笑着应了声,正要过去,旁边有个温和的声音怯怯的说:“宝珠妹妹,过来这边洗吧。”
宝珠转头看过去,见是个年轻姑娘,容长脸,杏仁眼,纤瘦的身材一件半旧蓝裙子穿的干净利落,虽然肩膀上打了补丁,但是针脚细密平整。
宋媳妇说:“对对,宝珠妹子快过去,跟大兰妹子一起,你们姐俩一块儿也亲近亲近。”
宝珠心道,这就是卫家的大兰?
自从上次和李氏动手,然后揭露身世立契约以后,宝珠在村里也见过几次李氏,互不理睬,还被李氏的白眼瞪过几回。
有次还遇到个细眼睛的白皙姑娘,远远走过来就一脸嫌弃的瞪宝珠,柳芽儿旁边悄悄的说那是卫二兰。
但是张氏和陈老爹每次看见卫家人却都要招呼一声。宝珠虽然不爽,但是也明白冤家宜解不宜结的道理。
这还是宝珠第一次见到卫大兰,既然对方表示友善,自己要是还迁怒她不肯答话,那也显得太记仇了些。于是就冲卫大兰点头轻笑下,抱着衣盆过去,在卫大兰身边蹲了下来。
宋媳妇拍手大声笑道:“这就对啦!饭勺哪有不碰锅沿的时候?一个村儿住着,咱们不都是吵过就忘啦?”
“是啊,是啊”周围几声附和。
“前年我还和大兰她娘打过一场架呢!现在怎么着?还不是有说有笑?过去的事儿早就忘啦!”一个粗壮婆子大声的说。
有人问:“那到底为啥打的架啊?”
那粗壮婆子呸了一口说道:“还不是那臭娘们儿不讲理,偷捡了我们家鸡蛋还....啊..哈哈不说了不说了,早忘了哈...”
婆子自觉失言,马上又住了口,周围一片哄笑。
卫大兰轻声说:“宝珠妹妹,娘........她就是那个脾气,其实也没啥坏心的。”
宝珠笑笑,没说话。
卫大兰抿了下嘴:“其实....那时候家里穷,实在是养不起了,所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