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绑着反派做种田玩家[系统] (棠湖鹿)


  “在的在的,小娘子怎么过来了?”
  方婶出来开门时,粗糙的手指上还戴着一枚顶针,攥着绣了一半的针线绷子。
  “婶儿家的蜂蜜卖到县里了吗?我想买些蜂蜜。”
  养蜂是方婶家的副业,种地之余,勉强补贴些家用。
  方婶把姜晓让到凳子上坐下后,她转身进了里屋,而后捧出一个幽香四溢的蜜罐。
  “这是刚割的蜜,还没来得及卖到城里。”
  方婶取了小木勺,舀出一些,让姜晓尝尝合不合心意。
  淡淡的花香味,却非单一的花香。
  “甜得钻心,后味微苦……这是百花蜜呀!”
  姜晓抿了一小口,在舌尖反复回味不忍吞下,直到醇香浓厚的蜂蜜自行化散。
  真没想到,方婶家的小蜂桶,产出的不是单蜜,竟能是百花蜜。
  此时正是暮春时节,这个时间段花朵繁盛。
  而土法养蜂的人家,也会将割蜜时间集中在春夏,现在正是食用蜂蜜的好时节。
  一旦进入秋天后因花朵减少,养蜂人便要对蜂蜜割三留七,留足过冬耗用的蜂粮。
  姜晓坚持按市场价格付了蜂蜜钱,美滋滋地捧着蜜罐回家。
  “姜姐姐,十只鸡都在冰窖里存放好了……屠三哥家的冰窖可真大,怪不得还能靠卖冰块挣钱。”
  木槿提了一只被开膛破肚的鸡,已在院子门口等着了。
  “辛苦了,姜姐姐进屋给你做炸鸡吃!”
  若是换了别户人家,可能会担心存放在冰窖的东西被替换,但姜晓倒不担心屠户会替偷换那些鸡。
  她家出品的鸡,个个肉质紧实,与其他人家的土鸡相比,有肉眼可见的明显差别。
  姜晓提着白条鸡,一头钻进厨房里。
  在院子里给绝尘喂马草的木槿,便听着厨房一阵叮咣作响。
  随着“滋啦”下油锅声,若有似无的鸡肉香气,悠悠飘散到院中。
  木槿忍不住咽了下口水,不住地朝厨房张望。
  院外往来的村人,经过时无一不是行缓了脚步,使劲嗅嗅食物的香气,然后依依不舍地走开。
  “金黄酥脆的炸鸡,蜂蜜芥末酱还有辣酱,登场了。”
  姜晓笑嘻嘻地端了一盘子炸鸡块,放到了后院的石桌上,刚出锅的酥脆表皮还在“噼啪”作响,凌空溅起些许油花。
  “姜姐姐,我洗过手了。”木槿捻起一块放进嘴里,咔嚓一声爆出鲜嫩的汁水。
  香!脆!嫩!
  真想躺在铺满炸鸡的床榻上,翻滚一圈。
  木槿顾不得多说话,学着姜晓沾了些蜂蜜芥末酱。
  听姜姐姐说,这酱选取了土生土长的黄芥末,黄芥末本身微苦略带辛辣,但百花蜜抵掉了芥末的辛辣。
  制成的酱料色泽漂亮,香香甜甜。
  黄芥末被蜂蜜裹挟地香味浓郁,和皮酥肉嫩的炸鸡,太般配了!
  一阵风卷残云后,木槿慢吞吞地打了个饱嗝,珍惜地吮了吮手上的酥渣。
  “小槿,你的手指头今天都要被吮秃噜皮了。”姜晓笑着一把拍开木槿的手。
  木槿不好意思地抿嘴回味,“还不是因为……炸鸡实在太好吃了,那么脆的酥皮,里面的鸡肉怎么还会是鲜嫩多汁的呀。”
  姜晓从厨房拾了一碟子炸鸡,解释道:“因为鸡肉在下锅前,用十种以上调料腌制过,外面裹的面衣还掺了牛乳、鲜鸡蛋。”
  姜晓把碟子放到木槿手边,“这个若是用食盒盖住,捂潮后就不好吃了。”
  碟中的仍散发着勾人的香气,还洒了些许的胡椒粉。
  “我又吃又拿,怎么像是来打秋风的……谢谢姜姐姐!”木槿想要开口拒绝,但手很诚实地替她做了决定。
  “你以为姜姐姐家的秋风,这么好打吗?干活!”姜晓说着,饮了口解腻的沙棘汁,又吞下了一块炸鸡。


第34章 消息
  姜晓把装蜂蜜芥末酱的碟子, 刮得干净锃亮后,才抬眸观察日头。
  “时间差不多了。”
  在乐平县城联系好的园户,应该快带着匠人和包裹好的林果树上门了。
  昨日在县城的粮行, 木槿瞧着满仓的米粮袋子,突然忧心起茶田今年的收成。
  木槿提到紧邻的南州地区有几处茶园, 正在闹病虫害, 她很担心茶田采完这一批春茶后会出状况。
  姜晓立时就想到了,以前每期都要追着看的农林节目,有两期专门讲过茶树与林果树、绿肥等进行间作。
  通过建设这种生态茶园, 实现多物种相互促进,以此强化茶树的自然调控力,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茶树的间作套种,是华国传统农耕文化一大精髓。
  姜晓从木槿口中得知, 大历的茶园也有茶树间作这种操作,只是形式比较粗放。
  热衷于一切种田活动的系统,怎么会错过这个好机会?
  “叮咚”提示音立刻响起。
  【商店已上新,内容丰富的茶园培育手册, 为您拨开迷雾指引前进方向。新品售价:300积分】
  手册的可预览部分,内容丰富知识脉络清晰,姜晓痛快地付款, 入手了茶园培育手册。
  但姜晓很好奇, 久居在小村庄里的瑾丫头, 是如何能迅速得知南州消息的。
  大历幅员辽阔,天下共划分为十个道, 全国设有三百六十四州, 下辖一千五百个县。
  而泰康村所归属的安州, 虽与南州是邻州, 却是相距甚远的。
  木槿先四处看了看,没有发现往来巡街的官府人士,她这才对姜晓解释:“这消息是上一期江湖小报上写的,段大哥买来看完后,说后面的话本子很有意思,就转送给我了。”
  经过木槿的一番解释,姜晓才弄清楚,这江湖小报是何方神圣。
  与姜晓所熟知的很多朝代相似,大历的官媒是朝廷发布的邸报,发展至今已很成熟,会定期在民间公开发行兜售。
  可大历虽是政治经济强盛,江湖各大势力百花齐放,多元文化繁荣发展,但这里终归是皇权统治下的封建社会。
  邸报多是刊载当今圣上的诏令谕旨、官员升迁罢黜等一些基本的政令信息。
  因是服务于维护王朝统治秩序,邸报自然要匹配严格的审核制度。
  不仅发布的内容受限,很少涉及水灾、日蚀等自然灾害及天象,此外在坊间缓慢的流通速度,也不能满足百姓对信息知识的关心渴求。
  而民间组织私自发行的各类小报,里面写的东西花样繁多,沿街叫卖很受百姓的欢迎,江湖小报就是比较受欢迎的一种。
  朝廷虽经常下达禁令,遏制小报流通,但因市场潜力巨大,各类小报发展屡禁不止。
  有需求便会有市场,这个道理自古颠扑不破。
  “差点忘记给姜姐姐看了,这就是江湖小报。”木槿从袖子里掏出一份折叠齐整的竹造纸。
  姜晓接过边角已被翻阅的有些毛糙的小报,认真查看上面的信息。
  雕版印刷术在大历已经开始盛行,这小报的版面简洁大方,内容多种多样。
  江湖门派的动向、朝廷不便公开的消息……甚至还有一小块,写了富家小姐破庙逢落魄书生的话本段子。
  “姜姐姐,那我先回家,待会在茶园见。”木槿小心端着炸鸡,起身同姜晓告别。
  “姜姐姐?”木槿又唤了一声,姜晓这才从江湖小报中抬起头。
  “啊?去吧……小报质量不错,这话本子虽然狗血但很感人。”姜晓眼泪汪汪地感慨道。
  木槿:“???”这话本写的小姐书生,与狗的血有何干系。
  又等了些时候,园户带着几名匠人,拉了几车大树登门了。
  夜间刚下过一场大雨,乡间道路有些泥泞难行。
  个头矮小的常园户,随意跺了跺靴子上的泥水,把树根被包裹严实的大树,一一介绍给姜晓。
  “姜小娘子,这是您要求的香椿树还有板栗树……我们店里的匠人敢说是大历一等一的,大树移植成活后,当季就可以收获香椿板栗。”
  常园户对自家的技艺很自信,他边说拍着胸脯作保,黑亮的两撇小胡子,随着大幅度的手势一颤一颤的。
  “那就辛苦各位了。”
  姜晓锁好门,正打算带着一干人和车,赶往自家茶园。
  “哎,姜小娘子,你在这里呀!真让我一通好找。”
  听到来人上气不接下气的声音,众人都回头看去。
  “赵叔怎么寻到这儿了?出什么事了?”姜晓看了眼匆忙赶来的赵临,他正抬手抹了把额上晶亮的汗珠。
  雨后的温度并不高,还能出这么多汗,难道是出什么事了?
  “实在太累了,我先吸口烟缓缓……算了没带烟袋。”
  但赵临还是庆幸地舒了口气,幸亏姜小娘子没有去城里,这要是去了城里,他靠这两条老腿怎能赶得上?
  方才赵临从外面刚进门,放下手中的东西,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自家婆娘从家里撵出来了。
  往日从不离身的旱烟袋,也没来得及抓到手里。
  “这事儿说来怕各位笑话……我家婆娘说正坐月子的儿媳妇,在屋里突然闻到一股肉香,我婆娘总忧心儿媳妇吃不下饭,所以赶到院门口去看是谁家飘来的饭香。”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