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力能扛鼎 完结+番外 (宣蓝田)


  唐荼荼也叫她的结巴感染了:“什、什、什么怎么办?”
  珠珠迷瞪半天,脑袋瓜子里好似亮起了一盏明灯,眼睛都瞪圆了。
  “姐,你太厉害了,有那那那个殿下,你居然还敢骑驴找马?!”
  说完就窜跑了。
  只留唐荼荼一人,在寒风中陷入了深深的迷惑里。
  唐夫人帮忙置办了行装,高高兴兴送走了杜仲。明明军营只离十几里地,她硬是塞了满满一马车吃用,跟送大姑娘远嫁也没差了。
  杜仲挤进马车里,抓着车帘挥挥手,嗓子微哑:“唐姨回吧,姑娘也别送了,外边风大。”
  唐荼荼:“他们要是礼节不周到,对你不客气,你就回来,车夫是咱家人。”
  驾着马的车夫笑了声,宽沿帽盖得低,藏住了一双狡黠的眼。
  “哎呀茶花儿你想真多,军营里有吃有喝,一群糙老爷们对文化人儿都敬仰得很,杜仲去了受不了罪!”
  和光骑在马上,扬鞭直指东头:“别磨蹭啦,出发!”
  马蹄哒哒出了巷子。
  隔日,便是腊八。
  腊八粥豆米买多了,料放得足足的,提前泡一晚,第二天再熬上两个时辰,直到锅里找不着一粒完整的米,粥就熬好了,香甜软糯,府里人人都说好喝。
  府里几个主子没一个挑嘴的——唐老爷爱吃面,唐夫人就贪一个酸甜口,珠珠小姐就爱淮扬菜里的平桥豆腐和狮子头,再没别的了。
  二姑娘,那更是不用说,大馒头配口米汤管饱就行。
  厨嬷嬷平时一身能耐没处发挥,手痒得厉害,偶尔买点精贵食材,做几道费事的菜吧,上了桌,还要被唐老爷提点一句“珍惜物力”。
  真是气死个人。
  好不容易熬个腊八粥,全家都说好。厨嬷嬷喜笑颜开,连着几天一直熬粥。
  今儿加枣,明儿加葡萄干,后儿加松子花生核桃仁,一天不落地喝了好几天,总算接完了旧年的最后一波喜。
  年关将至,街上的铺面生意全红火起来了。
  县衙周围四条街原本就热闹,临到年根,铺子不论卖什么的,米面粮油、布匹成衣、食肆酒楼,家家都打出了廉售折扣的牌子,店门恨不能从早开到晚,全是红红火火的年味儿。
  上马关几大棚的猪羊一连吃了十天饱食,吃得肚饱流油,膘肥体壮,看见伙头兵就哼哧哼哧凑上来拱手,浑然不知进锅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近了。
  这程子,来自天津的信件一封接一封,有时隔三五日,有时甚至只隔两天。
  信进了军营,十几个影卫总要厮打一番比谁手快,抢着送最后一程,就为了送信进营帐时,看看殿下今儿接着信会是什么表情。
  于是晏少昰把脸板成了面无表情,瞪一眼,一群影卫笑着窜远了。
  她像是终于找着了鸿雁传书的趣味,信里谈古论今,总有许多时人从未窥着的全新见地。
  【天津年味儿愈浓,这是我在这边过的第二个年啦。
  去年冬至才穿来,那个年关病得浑浑噩噩的,听到外头轰轰的炮仗声都觉得害怕,我们那边禁烟火禁炮竹大概有二百年了。
  眼下才后知后觉,原来那时就是新生了。
  去年我一场病,搅合得全家人都没过好年,怕我生着重病,又染上外边的病气,爹娘连远亲近邻都没走动,关起门来过了个灰头臊脸的年。
  今年我家打算去寺里进香,此地有个很有名的老寺——挂甲禅寺,临着河,叶先生说,这寺庙年代特别久,上可溯源至隋唐时,听说风景很好。
  二哥呢?你过年是不是得在边关过啦?
  也不知道年前还能不能收着你的信,提前祝新年快乐。】
  落款是:
  【——休假十天、什么也没有努力的废荼荼。】
  晏少昰看笑了。
  新年,在边城是个挺有盼头的大节。因为能换防了,四万步军分左、中、右、后四军,每三日一换防,只留一军警戒,剩下三军能好好吃喝,好好歇息。
  军营里撒了欢的疯,许多兵将都趁着轮休进内城洗澡理发、喝酒招妓了。
  营里的将官少了一半,剩下的,晏少昰都记了个名字,留意里头有没有堪用的。
  不论什么年节,尽忠职守的总是踏实人,只要不过分愚笨,提拔起来必有大用。
  元历跟中原授时历不同,但他们一年也有十二个月,蒙古的年节叫“白月节”,他们也是要过年的。
  “白月”不是白色的月亮,而是因元人崇尚白色,认为白色圣洁,所以这个月也叫圣月。
  一望无际的原上草也有枯荣季节,圣月里头,草是最枯瘠的,要是大雪连降三日,雪就会冻死牛羊。游牧民族最忌讳这个,所以这一个月里,北元人要穿白袍吉服,载歌载舞,和平地祭祀牧神,祈祷牧神让风雪远离牧群。
  而今年的白月节只比中原的大年初一迟两天。
  军营里渐渐有了风声,都说元军这一个月里不会开大战。
  晏少昰性多疑,孙知坚是老将,一听着这风向,立马紧了紧全军的战意,防着元军反其道行之。
  腊月二十五,拜马神,祭英烈。
  边城苦寒,百姓多信教,有点信仰顶在头上,吃糠嚼咸菜才有劲。佛道与各部落教义混杂,千百年下来,已经溯不着出处了。
  此地也会信仰鬼神,百姓都说尸身缺损的人是上不了往生路的。
  埋尸焚尸的地方在城外的西头,这些年大战没有,小冲突却不断,渐渐的,此地变成一片百姓避而远之的坟场。
  正红的旌旗枯槁成灰红色,残鸦低低盘旋着。
  “祭——”
  礼官高唱。
  军祭礼不撒纸钱,也不哭灵,一来不吉利,也是怕扰乱军心。生人顶多往手臂上捆一条白绳,以纪念兄弟。
  烈酒扬手泼洒,一杯祭天,二杯祭地,三杯祭英灵。
  庄严肃穆的军乐响彻大地。


第206章
  从祭马庙出来,传令官早早在营帐前候着了,信筒里的卷轴是黄封。孙知坚看见这色,立刻挥退众人,让传令兵上前。
  “殿下,宫里来的密诏。”
  皇上一天一百句话,起码一半都是圣旨,不欲叫人听的、只传给一人的私话就是密诏了。
  信上写:
  【吾儿亲启。
  今冬的十万套棉被棉服已备妥,本欲近日送往边关,京城与通州大雪却连日不断,钦天监观天象,雪停得是腊月廿八了。
  百官亦牵系边关战事如何,吾儿不若回京一叙,年后带着新粮与棉衣再上路,到时另备三军仪仗,一路缓行,挥扬国威,抚恤边军。】
  扬皇家威风,安抚人心的事儿,交给他一个主帅干。
  晏少昰胸口窒闷,懒得重读,把这密诏递给孙知坚,说:“父皇既有此意,孙伯代我回京一趟吧,上马关有我守着。”
  孙知坚面有难色,摆摆手:“殿下快别难为我了,我这两膝的寒疾,风雪里跑一趟,半道儿就得跪着走了。”
  老将军窥窥他面容神色,又笑问:“殿下为何不想回去?回宫吃顿年夜饭,好好歇上两天,快马跑个来回也就是七八天的事儿。”
  晏少昰双唇紧抿成一条线,唇锋上的干皮分了瓣。
  这地方背靠中原,吃喝都能供给得上,饭食不算糟,但男儿没那些润泽口唇、护养皮肤的脂膏,就算有,他也不耐烦费那工夫。
  俩月的大风捱下来,任他是皇子,脸上也皲得涩手了。
  晏少昰猜得到,父皇说什么“扬国威”是假,其实是想扬纪贵妃的“贤名”。
  给边关将士添寒衣一事是纪氏挑的头,让一个嫡皇子回京去接,走时还要备好三军仪仗?
  三军仪仗那是何等场面?前军骑兵,中军车兵,后军步兵,一路缓行,让沿途的百姓都看着,竟是要风风光光地把这十万床被子送到边关去。
  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孙老将军儒将出身,不似别的武将那么粗枝大叶,这老将生了一颗七窍玲珑心,他见二殿下眉头深锁,稍微转转脑子,就知殿下所想了。
  老将军颜容温蔼,竟似笑他孩子气。
  “殿下年富力强,哪里懂父辈的心思?皇上他啊,是惦记您呐——殿下这是头回在外边过年吧,这边关寒酸,连过年的馒头花糕都蒸不出花样来,家里头哪里舍得?”
  孙知坚回身向南望,唏嘘一声:“皇上他虽是天下之主,却也是个日渐年迈的父亲啊。”
  晏少昰僵怔着,半天没续上话。
  ——父皇,竟会惦记他?
  自小,他与皇兄一起跟着太傅念书,每隔几日,父皇就要过来看看,抓着他们兄弟俩口问策论。
  其实也没抓他,父皇是抓着皇兄问的,不大理会他。
  是他自个儿少时就好强,看见皇兄答得好,讨父皇高兴了,自己忙跟着作答。分明连问的是什么都听不懂,还要装腔作势乱答一气,得了父皇一个“小黠大痴”的四字评语。
  这词高深,他那时还不懂,翻着说文解字才翻出来,骂他是个“借着小聪明卖弄口舌的蠢货”。
  后来,纪贵妃生了小五,那孩子更是父皇抱在膝头上长大的,他疼爱五弟,更甚疼爱皇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