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天不上工,相比损失了全部家当以及老人和孩子的性命,孰轻孰重,这还掂量不明白吗?
就这样,短短三天时间,城中的大部分百姓都搬到了城南高地。
好在现在天气炎热,搭个简单的棚子,并不耽误人们日常生活。
有钱人家就比较费事了,光是打包家中细软和值钱的摆设,就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相比家徒四壁的平民百姓,有钱人家搬家反而落在了后面。
康豪和他那一干兄弟,一边分头散布各种消息,劝说相熟、不太熟和一点儿不熟的人搬家。
一边让人找各种摆渡小船的船家,劝他们日子若还过得去,最好近期歇工,尽量把船停在船坞或者小水湾,以求安全。
就在这种混乱而又焦灼的气氛中,又过了两天, 各种搬迁已经接近尾声。
就在这日的申时初,已经冷清下来的通州城中,依然有零星的人在街巷之间来往, 也有个别固执的人还守在家中。
谷楆
所有这些人、在这一时刻,无一例外的,都听到远处有隆隆声传来。
这种沉闷而又巨大的声音,似乎重重敲在了人们的心头。
不同的人神色都有变化,不约而同的放下手中活计,侧耳倾听。
那隆隆的沉闷声,像是有万马奔腾,就在倾听的过程中快速的迫近。
紧接着,震得人心颤的闷响,夹杂了嘈杂的惊呼尖叫。
这种尖叫传得很快,似乎一转眼,就传进了所有人的耳中:
“发水了!”
“洪峰!洪峰到了!”
“决堤了!”
“逃啊!”
“逃啊!”
“……”
而就在人们明白过来怎么回事的时候,那摧枯拉朽、人力完全无法抗拒的洪峰,像近在咫尺的大厦倾倒一样,劈头盖脸的向着通州城压了下来。
巨大的洪峰和洪峰过境的倾轧,把人们的惊慌呼叫全部淹没。
转瞬间,通州的半个城和万顷仓所在的那片地方就成了一片汪洋。翻滚的汪洋中,夹裹着瓦砾、树干等多有能靠蛮力带起来的杂物……
…………
通州以南的那片高地上,站了无数的人,一个个全都脸色发白、面色惊惧,看着眼前惨象。
若不是亲眼所见,他们谁也不敢相信,几天前还无比繁华的通州城,顷刻间就灰飞烟灭了。
在那一片汪洋中,也只有通州城南的少半个城池,能看见密密麻麻的半截墙壁和屋顶。
“真的毁了啊……”李长治心有余悸。
幸亏他们想了办法,幸亏朝廷派来了廖相爷。不但清空了万顷仓的粮食,还转移了绝大部分百姓。
否则……他看着被洪峰余波冲击的通州城,感觉自己的腿都有点软了。
他之前想过昌河的洪水也许会波及通州,但也没想到灾祸会如此巨大。
如果百姓和众多商家还如往常那样在城中居住生活,现在的眼前,将会是怎样的人间惨剧?
出来避祸的百姓更是后怕,惊惧的人群中已经有啜泣声响起。
虽然他们已经把家中大部分物品带了出来,但在他们的内心,还是希望通州城能平平安安,他们的家也依然还在。
但现在,一切都没有了。
[741.第737章 戒心很重]
各地的灾报,像雪片一样送进朝廷,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这次水患受灾的,不单单是通州。昌河下游也有部分堤坝被冲垮,大量民居和良田被淹。
加上昌河中上游近两个月的阴雨连绵,可以预见,昌河两岸大部分田地会因此颗粒无收。
各地灾情已经如此严重, 但通州的局面相比之下,更加触目惊心。
一天过去了,五天过去了,八天过去了,通州城的灾情没有丝毫减缓和降低,还维持在原来的水位。
通州府衙是最早搬迁的那一波, 甚至在彻底搬迁之前, 已经开始把各种卷宗文书、桌案箱柜移至新址。
如今, 府衙上至各级官员,下至捕快、杂役,人员及物品都很齐整。
在洪峰下去的第一时间,府衙就派出快马,给京城送去灾报。把通州的受灾情况做了简要说明,请求救灾放粮。
接着便是组织人手,一边安抚避难出来的百姓。一边派人征用能够在洪水区域中行驶的小船,去救助洪水冲击下的幸存者,并打捞遇难者遗体。
康豪和他那一众兄弟,在这上面便起了很大作用。
早些时候,便是他们劝告摆渡小船的船家,把他们的船只停靠在安全区域。
府衙统计下来,发现可用的小船居然很多。而那些被朝廷征用小船的船主,见到康豪等人,都是冲上来千恩万谢。
从第五天开始,通州南城的民众,开始通过各种能漂浮在水上的筏子和物品,返回自己的居所, 想去看看, 能打捞些什么。
毕竟,南城的地势较高,很多民居只被淹了半截。
即便如此,他们打捞些可用之物的想法也无法实施。
在很多人多次的努力试探之后,大家发现,淹没他们房屋的不仅仅是水,水下还沉积了很厚的淤泥。
家里、院子里的大多物什,全部被掩埋在淤泥中,根本无法辨识。
衙门也没闲着,官员衙役乘载摆渡民船,在通州城内各处进行试探勘察。
各处回禀的情况,让廖相爷和李长治都是脸色难看。
大约是这次水患的冲击太大,带起了昌河和大河的大量淤泥。通州城不仅仅被水淹了,还被厚厚的淤泥掩埋。
知道了这个状况,无论是朝廷官员、还是平头百姓,所有人都冷汗淋淋。
幸亏万顷仓提前清空,幸亏通州十之八九的百姓早一步搬离。
否则, 整个万顷仓、和仓中近二百万石粮食,将会被埋在厚厚的淤泥之下, 再也没有出头之日。
而通州损失的人口, 在洪水的冲击和大量淤泥的掩埋下,就算没有十之八九,怕是也会近半。
通州撤出来的百姓,基本上把家中粮食全部带了出来。而周围淹没村落的村民,却都是只身逃出来的,并没有粮食傍身。
虽然通州守着新仓偌大的粮库,但没有朝廷的允许,粮库却是不能私自开仓。
面对越来越紧迫的饥民,无论廖相爷还是李长治,都在焦急等待朝廷的公文。
…………
通州遭灾的消息很快流传出去,各种流言散播,说什么的都有。
和通州郡紧邻的庆州并未被洪水波及,但通州全城被淹的消息,也让人们唏嘘不已。
已经嫁入闻远伯府的连巧珍,如今正在庆州的一座大宅子里,过着她荣华富贵的伯夫人的好日子。
去年九月份,她出嫁到庆州府虎平县闻远伯主宅。
一个月之后,闻远伯冯达和连巧珍夫妇二人,双双前往庆州的一座宅子,开始了余庆酒楼和余庆点心铺子的经营。
酒楼和点心铺子开张时间都不算太长,但生意却好的很。
余庆酒楼位于庆州一条繁华街道,三层砖木结构,比连巧珍当初那个酒楼大了三倍不止。
这么大的酒楼,能接待更多的客人,需要的厨子、帮厨、伙计自然也更多。
除了她陪嫁过来的赵掌柜等人,其他大部分都是闻远伯府的下人,少量伙计是伯府管家雇来的。
点心铺子和酒楼在同一条街上,两层的门面也很是宽阔。而在用人上,掌柜、点心师傅和伙计,就都是闻远伯府的人了。
连巧珍的戒心很重,虽然到目前为止,冯达并未插手酒楼和店铺的经营。但这样的用人方式,让她的内心充满了不安全感。
当时在通州,她通过冯达转卖梅瓶和砚台时,因为被康豪的衣着和态度刺激,便答应了冯达关于结亲的条件。
条件便是她继续经营酒楼和点心铺子,替伯府、同样也是替她自己的儿女积累财富。
连巧珍当时把握到的关键词句,是她能继续经营酒楼和点心铺子。
至于赚到的银子需要纳入闻远伯府公账,她到也没什么异议。只要生意是她在掌管,赚多少银子当然就是她说了算。
[742.第738章 视察灾情]
但是,让连巧珍没想到的是,冯达要她经营的酒楼和点心铺子的规模,竟然会如此大。
于是,实际操办起来之后,她发现,在酒楼和点心铺子那么多伯府下人眼皮子底下, 经营上的所有事务,根本无法藏匿丝毫。
连巧珍着实没想到,她一出手,面对的就是这么大的场面,直接导致她带来的人无法控制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