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补充道:“再说,咱们招的都是能读会写的人,上手很快的,晚一些来人也赶得及。”
张掌柜看起来放心了点,但问话时依然小心翼翼:“敢问小哥,贵号只收在读学子吗?有读过几年学堂,现在不读书了,还能来投递行吗?”
“这个啊?”二笙有点明白了,他笑道,“我们投递行招人,要求能读能写,并非一定要收正在学堂读书的学子。咱不能耽误人家学业是不?”
他顿了顿,问道:“张掌柜有好的介绍吗?”
张掌柜不自在的笑了笑:“我是帮人问的,具体要不要来,等我给了回话,还得看那人考量之后的结果。”
他家有个侄子,早年读过几年书。因家中日子紧巴,也只是让他认得几个字,算是睁了睁眼。待到年龄稍大一些,便出去做事了。
要说这种做法其实也很明智,读过书能识文断字的,不但找活计容易,不受累,工钱也好。
只是一直没机会找个大商号的差事,很是遗憾。
这次听说诚运投递要招读过书的,便有些动心。
诚运投递在大河沿岸已经有不少分号,整体看起来,投递行的确是个很大的字号了。
能进这样的字号做事,没准儿就能奔出个好前程。
在大商号做事时间长了,论资排辈也能当个小管事什么的。若再做的好些,或者直接升了掌柜也不是没可能。
他唯一担忧的是,文家和诚运的关系是真的缓和,还是文家的权宜之计,留后手等机会收拾诚运投递。
那可是文家,文家的姑奶奶是皇帝的爱妃,不敢等闲视之。
二笙见他这犹犹豫豫的样子,便不再多说什么,当下客气的笑了笑,借口做事,便进店里去了。
还要考量?呵,以二笙的经验,投递行那张很有煽动力的招聘启事一旦宣传开,有的是贫家学子上门。
通常情况下,学子们补贴家用和学资的路径,基本上都是抄书。
抄书的要求挺高,字迹要好,还要保证不手误。
写字潦草的,书铺和金主压根不会雇佣。
就算字迹出色,也得发挥很稳定。若时不时的就会写错一个字,抄三页、毁一页的,抄书的人怕是得赔钱。
而且抄书一坐就是一天,也是很累人的。
来投递行做事就不一样了,即使是写单,也比抄书容易、要求也低。
更重要的是比抄书赚钱多。
以前做跑腿营生怕不好听,但现在不一样了,那份招聘启事便是给了打工学子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只要勤奋,只要能体谅家人艰难、肯吃苦,来诚运做事那都是有意义、有理由的。
到那时,就是投递行选人,在应招的正经学子中,选取更好的。
而张掌柜说的那个不知什么人,在这其中能不能脱颖而出,还真不好说。
因为昨日唐管事的高调来访,不但杂货铺掌柜对投递行态度不一样。这条街不少人都借机来这边搭讪询问,就是路过的人,也有几个询问投递行何时开业。
其中也有上来亲眼看招聘启事的,询问招聘细节,例如工作时间,工钱多少等等。
这时候,就轮到卓家调来的二笙几人出面了。因为有之前的系统培训,加上庆州投递行的经验,这几个人的回答详细清楚。
他们回答问题期间,还依照袁冬初的吩咐,对招聘启示做了进一步讲解。
几番言语下来,硬是把来诚运投递做事,讲成了学子应该具备的一种品德。
这样忙碌了半日,还真有学子自己上门询问的。
有两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相携而来,详加询问之后,当即便报了名。
一众观望的见有人行动,当下便有动心的人寻了两个年轻人套话,询问他们是否已经不在学堂读书,或者已经放弃了科举。
一问之下才知,这两人自小读书,十余载寒窗,已经参加过两次县试,都是连童生试的那道门槛都没迈过。
近两年都是在家闭门读书,却不见有多少进益。
正巧昨日听说诚运投递的招人告示,心有所感,所以前来应招。希望能像招聘启事中所说,通过做些实在事务,冲破如今的困局。
当然,两人也做了达不到效果的准备。但家中供他们读书已经穷尽财力,出来做事好歹能补贴些家用。
古代能进学堂读书的人很少,但真正考取功名的,不要说进士,即使考个秀才也是难上加难。
其中绝大多数人都面临这两个年轻人目前的状况,更有三十岁、四十岁、乃至五十的童生,多少年在科考这条艰难的路上挣扎,却不见寸进。
前来诚运投递围观的人,主要是询问招收条件、工作时间和收入。
二笙和另两个人力资源培训的班底,干脆在还未完成修缮的门店里摆了三张桌子,分别给询问的人做详细解答。
[562.第558章 大当家出去做客了]
这一天还不算热闹,到了第二天,知府大人对诚运投递招聘启事的态度渐渐传开,很多还在迟疑的人便也下了决心。
于是,投递行成了这条街上前所未有的热闹店铺,人流如织。
依然有打问消息的,但前来报名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还有很多人充满了好奇,是来看热闹,来见证立志科考的学子们是否真愿意做跑腿送信的差事。
诚运还未开业,需要招的人并不多。这种情况,没让许多人犹豫很久,只两天时间,诚运计划招收的人便满了。
等隔壁张掌柜终于替侄儿下定决心,再来问时,诚运投递的招聘启事已经揭下来了。
再去问二笙,被告知第一批招人已告一段落。
张掌柜倒是想说几句好话,二笙却是满脸为难之色:“我们才刚开店,投递事物本就利薄,前期实在用不了很多人。”
实在是他也没想到招人这事儿会如此容易。以他所想,这里招的人和别的地方不一样,招收学子做工,怎么也得给学子们一个考虑转圜的时间吧。
谁知这个时间被知府大人隐隐的表态,和津州上层对那份招聘启事的赞赏给大大缩减了。
张掌柜无奈,说出了那句很脍炙人口的话:“你看,远亲不如近邻嘛。咱们邻里邻居的不比旁人,那个,你们顾当家在不?要不我去找顾当家说说看。”
二笙对他的套近乎行为很是不耻,前两日也没见你拿远亲不如近邻说事。还不是怕惹麻烦上身,躲得老远。
这话他倒是不会说出来,只微笑解释:“今日有人邀约我们大当家,他出去做客了。”
“做客了啊……”张掌柜心中万分遗憾。
一个是遗憾自家侄儿误事了。他一直注意着诚运的招人事宜,找最先报名的两个年轻人搭讪的人里面便有他。
人家一心科举的人都没敢嫌弃诚运投递,他和侄儿却跟那儿瞎犹豫,把大好的机会耽误了。
另一个就是遗憾作为邻居,他没能在诚运备受冷落的时候和顾天成攀交情。
再看如今,顾天成被人约出去做客了。不用说,邀约的人一定很有身份。以后再想攀附,只怕难了。
顾天成的确出去做客了,约他的是津州知府贺之进的儿子贺景云,邀约地点是津州最大的酒楼知誉酒楼。
贺景云不但请了顾天成,另外还有姜成华和陈子更。
作陪的是津州几家大户和官员的儿子,把雅间一张十人桌坐得满满当当。
贺景云甚至都没见过顾天成三人,却如此突兀的宴请他们,自然是因为他父亲贺之进的吩咐。
顾天成没怎么参与投递行店面的修整,很多时候都是在津州城内溜达,主要是打探这里有哪些强劲的地头蛇,以及津州码头是个什么状况。
贺景云请他吃饭倒是不怎么耽误事,看着时间差不多了,他便带着星辉去华庭酒楼,和姜成华二人会合,一同应邀。
知誉酒楼号称津州最大,占地面积比华庭酒楼多了三分之一。三层的砖木结构,门窗雕饰和油漆等装潢很显豪华。
如今正是饭点儿,酒楼门前光是马车就停了好几辆。各种人在门前打着招呼,大声的寒暄着,然后互相谦让着走进酒楼,一派生意兴隆的景象。
姜成华、陈子更各带了一个小厮,加上顾天成和星辉,一行六人也是临时找了马车过来的。
酒楼门前,几人一下马车,当即便有眼尖的伙计上来招呼。
顾天成应邀做客,今日也是穿了锦袍过来的。伙计倒是多看了他几眼,依然觉得眼生,却依稀记得姜成华和陈子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