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州的繁荣?而且还是将来?”卓远图以为自己听错了,只是两个花样帖子,和庆州的繁荣有什么关系?
而且,庆州从地域上来讲,就是个附庸的位置,毫无优势可言,哪儿来的繁荣?
卓静兰却很肯定:“对,就是庆州的繁荣……”
她把袁冬初说给她们的话,一一转述出来,卓远图越听越是惊讶。
待到卓静兰讲完,卓远图不由得长叹一声:“果然是后生可畏啊。这袁冬初,小小年纪,见识竟如此广博。”
顿了顿,才又接着感叹:“可惜了,如此眼界,她若是个男子,无论在朝堂之上,还是派去做地方官,都能造福一方。唉,只可惜是个女子。”
一声接一声的叹息,让方大太太觉着好笑,她问道:“老爷,这下您不会再笑话我们女子大惊小怪了吧?”
方大太太这是在说,之前她们从庆州回来,称赞袁冬初做的缎带玫瑰和立体贺卡时,卓远图那很不感兴趣的态度,好像她们女子见识很浅薄似的。
卓远图刚被卓静兰在缎带玫瑰的话题上找了场子,现在又被自家太太反问,不由得苦笑起来。
他的态度原本是没错的,问题就在于,这袁冬初太出人意外。试问这世上,到哪里再找这么个女子去?
结果就被他遇到了。
“是是是,都是我没重视你们,是我的错。”卓远图认错认得爽快,引得方大太太母女二人相视而笑。
一笑之后,方大太太端正了神色:“人家冬初给静兰的这份添妆极不寻常,若庆州的帖子真能闻名于世,说不得,静兰的名字真的会被写进庆州地方志。”
卓远图明白方大太太的意思,他说道:“我日前见到天成,听他的意思,诚运接下来会去津州开办投递行。
“津州距离京城没多少路程,咱们府上的这次婚宴,工部郎中翟大人会来贺喜。到时,我介绍翟大人给天成认识,找个机会再拜托翟大人关照他和诚运。”
卓静兰大喜,连忙起身致谢:“嗯嗯,多谢父亲。”好似要介绍重要人物给她认识一样。
方大太太也点头,说道:“这样就更稳妥了。文家虽然出了一个妃子,但听说当今圣上从未让后宫干政。若有朝廷官员关注诚运投递,想来文家做事也不敢太出格。”
卓远图冲着还未坐下的卓静兰摆了摆手,说道:“坐吧,事情还没办,瞧你着急的。”
…………
袁冬初从卓府回去,自然陪老爸去了。
而周彩兰这边,卓府也没真留她帮忙做缎带玫瑰。
开玩笑,别说卓家大族,下人多得很。即使人手紧张,又哪里敢用秦家的大奶奶?
秦睿进京已有些时日,人迟迟没回来,反而他献给朝廷的识字典籍,备受各地文人学子们的关注和肯定。
可以想象,秦睿之所以没返回延浦镇,定然是各种应酬不断,在京城备受各方官员勋贵欢迎。
这种时候,卓家居然用人家府上的大奶奶赶工做活儿……嫌日子过得舒心还是咋的?
所以,拜访卓府的第二天,没什么事情的秦公子小两口,便去了康豪租住的房子。
他们来之前,便从潘再水那里得知,康豪并不在通州,而是随通州的通判大人公办去了。
其实,康豪不在更好,反正周彩兰是去看干女儿的,康豪在不在并不影响什么,反而少了份因连巧珍而起的尴尬。
这个时代没母婴用品那么一说,周彩兰只能买些细布和颜色粉嫩的绸缎衣料,辅以粳米、白面、鸡蛋,零零总总的都堆放在马车上,主仆一行五人去了康家。
康豪租的房子距离投递总号不远,来往也很方便,不多时便到了地方。
马车停在康家所住巷子口,秦向儒的小厮进宝进去询问家里知否有人。
[507.第503章 康豪的差事]
康家除了次子夫妻两个,其他人都迁来通州。
这时,康父康母和康秀儿都在家,听说秦家大公子和大奶奶来看孙女,受宠若惊的样子。只留下康秀在房里照看阿慧,康父康母都迎了出来。
进宝进去问了康家有人在家,便飞奔出来报信,比康父康母一边整理衣裳、一边往外走要快很多。
等到他们出来时,秦向儒已经扶着周彩兰下了马车,身边站着半悦和陈婆婆。
转身看到康豪父母时,两人连忙施礼。
秦向儒拱手道:“康伯伯、康伯母安好,晚辈见过二老。”
这下子,把康豪父母慌的够呛。
秦家那是什么门第?那是前朝京城的大官,如今新朝却也不差。
前不久秦家老爷启程去京城,那动静,老大了。知县大人亲自带着县衙主要官员送行,易水县大族也不敢落后,一个个的都出现在码头。
现在,秦家大公子居然向他们行礼,还口称康伯伯、康伯母,自称晚辈……这哪儿行?
两人一个拱手,大幅度的躬身;一个屈膝,把腰深深地弯下去。
秦向儒两口子没怎么见过这等阵仗,连忙上前两步,一个扶康父,一个扶康母,嘴里也不停的说着客气话。
待到说明他们来看望阿慧,康豪父母才稍稍直起身,一叠声的请两人进屋里坐。
宾主四人往院子里走,半悦随在周彩兰身后。陈婆婆和进宝招呼马车,紧跟着进了巷子。
这里也算贫民聚居之地,秦向儒等人的到来,也引起巷子里一些人的注目。
但来往的人只是多看两眼,似乎仅仅辨认一下这几人是否见过,便各自散去,连充斥各个角落的三姑六婆都没引动。
不是秦向儒和周彩兰的排场不够,和贫民之地的人相比,只要家境稍好一些的人,就足够周围居民羡慕。
只不过,这小地方搬来的康家人,时不时的,就有一些有身份的人来他家探望,街里街坊的,已经习惯了。
甚至还有人认出,这几人中,为首的那对年轻夫妇,之前就曾来过,说是康家小孙女的干亲。
人家的干亲没白认,这不又来了吗?
进了小院儿,康父康母把秦向儒夫妇迎进正屋,待两人坐定,康母告罪一声,去侧屋招呼康秀儿,让她把孙女抱去正屋,给周大奶奶瞧瞧。
她自己则忙着去了灶房,给灶膛添了把柴,把温着的水烧开,给客人沏茶。
康家之前也是延蒲镇住民,康秀儿自然知道秦向儒和连巧珍那档子乌龙。
这时,她抱着阿慧进门,视线飞快扫过秦向儒和周彩兰两人,心中各种滋味陈杂。
当初连巧珍拼死不嫁秦家大公子,却是选了她家长兄。
当时,他们一家着实自豪了一阵子。
事后也证明,连巧珍的确能干。但这份能干于她家实在没多大好处,只可怜了她长兄和侄女。
而没有了连巧珍的日子,即使吃穿不及之前,但也没差到哪儿去。尤其爹娘,却是多了份心安。
再看人家秦大公子夫妇二人,往那儿一坐,就是夫妻和睦的富贵相。
现在想想,若是这位秦大公子当时娶了连巧珍……呵呵,怕是不见得能比他长兄强到哪儿去,夫唱妇随就更没可能了。
康秀儿这边,各种念头瞬间闪过,但看在秦向儒夫妇眼中,却只是一个比较腼腆的女孩子,飞快扫了他们一眼,便羞怯的低下头去。
周彩兰都有点担心,她这样不看路,万一一个不小心绊倒,会把她干女儿摔到。
她连忙站起,迎了上去,笑吟吟的去看小女孩。
哪知她心心念念的干女儿好长时间没见她,这时却没了之前那个亲热劲儿。只是把手指含在嘴里,圆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她。
周彩兰伸手要抱时,小家伙利落的扭身,翻回头扑在康秀儿的肩头,紧紧搂着康秀儿的脖子。
即使这样,周彩兰看到阿慧,也是欣喜不已。小孩子几天不见就不一样了,这是三个多月没见,果真长大了呢。
她笑着转过康秀儿身后,一边说话逗着孩子:“我们阿慧长大了,都懂得认人了啊,是不是不记得干娘了?”
一边从半悦手中取过一只布老虎,给小孩子看:“瞧瞧这个,喜不喜欢啊?”
她没再伸手,阿慧也不躲,眼睛看完她看布老虎,再看布老虎、再看她。乌溜溜的眼睛转个不停,看着既灵动又胆大,把个周彩兰稀罕的不得了。
秦向儒这时也跟了过来,看见小丫头这样的表情,不由得也笑了:“人家阿慧还是能记着人的,大约对你有印象,只是年纪太小,记不真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