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太后 (雁于飞87)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雁于飞87
- 入库:04.10
另外一个费信,字公晓,号玉峰松岩生,昆山人。在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时被选送入船队,先后四次下西洋,写成了《星槎胜览》。此书记述了西洋28国和地区对其位置、沿革、重要都会、港口、山川地理形势、社会制度和政教刑法、人民生活状况、社会风俗和宗教信仰以及生产状况、商业贸易和气候、物产等。
汪舜华大喜,有这三部书相互映照,了解南方就容易多了。
遗憾的是,因为现在普通人对南洋不感兴趣,这三本书都没有刊刻本,而是通过手抄的方式传播。
——简直是暴殄天物!如果没有刊刻本,全凭手抄,不知道什么时候天灾人祸就没有了!
因此,汪舜华找到机会就和景帝说了,这几部书挺有意思,要不请经厂刻印,颁示天下;另外对作者进行表彰。
景帝现在焦头烂额,对南方没什么想法;而且有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就是下西洋太劳民伤财,不管官方还是民间都很忌讳旧事重提。
汪舜华也就没说什么了。
景帝看汪舜华不高兴,心里倒是有点过意不去,毕竟汪舜华很少提要求,于是同意把三个作者都招到四夷馆办差,也算人尽其才。
汪舜华很高兴的谢恩。
接着传来南京地震的消息,好在震级不大,景帝也懒得搭理;不过为了进一步拉近和群臣的关系,同意恢复午朝;随后工部尚书兼江南巡抚周忱致仕,他已经年过七十,年老体弱,景帝命李敏替代。
周忱字恂如,号双岩,江西吉水人。永乐二年进士,选为庶吉士,进学文渊阁,擢为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永乐末任越府右长史。宣德五年以工部右侍郎巡抚江南,总督税粮。创平米法。宣德七年,奏立济农仓。又整顿漕运,进工部左侍郎。正统初年,奉命前往淮扬巡视,兼理松江盐课,仿济农仓法,置赡盐仓。朝廷委任益专。两遭亲丧,皆起复视事。周忱见利害必言,言无不听。诸所建明,忱皆著为令。宣德九年,进户部尚书,又改工部,仍兼江南巡抚。
景帝对他很是信赖,命李敏不要轻易变更周忱之法。
随后一件事更让景帝伤心:九月十三日,杨洪去世。他是景帝最信赖的将领之一,久镇宣府,号令严肃,士马精强,诸部畏惮,人称杨王;又不擅专杀。颇好文学,请立宣府儒学。于是下旨追封颖国公,谥武襄;命他的儿子杨俊承袭侯爵。
杨洪的同事罗亨信年老,历史上景泰元年七月他就致仕还乡,这回封了爵位,自然是不能回乡了,景帝免了他的常朝,参加初一十五的大朝就可以。
几乎与此同时,会昌伯孙忠死了,享年八十五。
孙继宗干了混账事,连累全家;但孙太后还在,孙家没有伤筋动骨。孙忠又已经过了八十,没有受到连累,他死后,丧事还得办。孙太后大哭了一场,又提出孙继宗是长子,应该由他回来料理后事,被景帝冷漠的拒绝了。
几天后,礼部仪制司郎中章纶上太平十六策万余言:躬揽乾纲、缉熙圣学、面议大政、为政得人、广开言路、敬畏天戒、严明考核、征讨不庭、禁止罪犯、官吏养廉、作成人材、端本风化、馈运救荒。其中一条,就是禁止夺情起复。
明代文臣夺情起复,自杨荣、杨溥、蹇义、夏元吉开其端,历经永乐、洪熙、宣德三朝,已成故事。正统以后,遂有京官营求夺情,而在外方面以下等官,往往有一部民耆老诣阙请留,动辄起复还任。
章纶认为:三年之丧,古今通制。向者朝廷因各边未宁,暂行夺情之典,所留者,都是股肱辅弼之大臣或边防之要臣。近来,各处官司相习成风,或司府副职,或州县幕司,甚至办事官吏一闻亲丧,立即保举夺情。前项官吏素非执政之臣,轻引夺情之例保留,请敕令内外官员,使之敦廉耻之节,以消奔竞之风。
景帝于是诏禁诸司起复。
当然,对章纶的这封奏疏,他实在很满意,反复的看,还下令有司部门,全部奏准执行。
章纶字大经,温州乐清人,年五十。正统四年进士,授南京礼部主事。也先议和后,请求全力修整武备,以待将来之变;回京任礼部仪制郎中,上太平十六策万余言。宦官兴安修建大隆福寺,请景帝临幸该寺,章纶上疏劝谏,景帝便取消计划。历史上,景泰五年五月,钟同上奏请求复立储君;章纶也上疏陈述十四项建议。恳求限制宦官干政,朝见两宫皇太后,修问安视膳食之仪;朝见上皇,以示兄弟之情;恢复汪皇后中宫的地位,以正天下之母仪;恢复沂王储君的地位,以定天下之大本。
景帝大怒。当时宫门已经关闭,将圣旨从门缝中传出,将章纶和钟同逮入诏狱。逼迫他们交待主使人以及交通南宫的情况。二人濒临死亡,终无一语。正好刮起大风,白昼变暗,案情稍得缓解。景帝令禁锢他们。次年,杖打廖庄于宫门之下,并到狱中杖打章纶、钟同各一百下。钟同被打死,章纶仍长期关押。英宗复位后,升为礼部右侍郎。他性格刚直,不能随俗,不为当权者所喜欢。任侍郎二十年,不得升迁,以年老请求离去。
不过现在景帝一心想做盛世明君,对于积极上言的都格外优容,加上现在确实朝中缺人,因此提拔他为礼部员外郎。;
只是接下来的一件事,景帝就笑不起来了。岷庄王朱楩儿子徽煠、徽焟造反。去年,岷庄王朱楩逝世,次子徽煣嗣位。广通王徽煠有勇力,其家人段友洪以善奇技得宠。后来都事于利宾言徽煣有异相,当为天下之主,于是徽煠谋乱。作伪敕,分遣段友洪与蒙能、陈添行前往苗族地区,用银印、金币诱诸苗,使之发兵攻武冈。苗族首领杨文伯等不敢听其遣。事发,段友洪为徽煣所逮。都御史李实报告朝廷,景帝遣驸马都尉焦敬、中官李琮征召徽煠入京师。湖广总督王来、总兵官梁珤又尽发阳宗王徽焟谋反之罪,同时召徽焟入京。十月,正式下旨除二人爵,幽禁于高墙之中,十二月,以谋逆之罪废为庶人。其时蒙能方率苗兵至武冈,闻事败,遂举旗入广西领导苗民起义。
真是不让人省心!
景帝在心里叫骂。
一边让礼部左侍郎王一宁、祭酒萧兼翰林学士,直文渊阁,参预机务。
一边看着于谦的奏疏,看到文中岳飞有言:阵而后战,兵家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又言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臣等既受重任,敢不洁己爱军,以作士气,损躯效死,以报国恩!
景帝大喜,在岳飞那里画了个圈,岳飞的遭遇不好,但于谦一定和他不一样;于是下令:卿等有警运谋战守,无事抚餋士卒,庶军国有赖,不负委托之重。
景泰二年就这样过去了。经过大半年的休养,太上皇的身体已经好的差不多,当然还是留下了相当严重的后遗症,经常幻听、视力也严重下降,好歹全须全尾的,没有明显的残疾。
景帝很是高兴,很想赏赐汪舜华,不过她还是拒绝了,想了想,仰头笑道:既然天恩浩荡,就请圣上赐福给坤宁宫,让大家都能沾沾圣上的福气。
景帝听不明白,汪舜华只好解释:请圣上赐个福字。
景帝笑道:这有什么难。
当时吩咐笔墨,浓墨重彩的写了个福字,正准备写年月日御笔之类的,汪舜华按住笔:请圣上把纸倒过来写。
景帝一怔:为什么要倒过来?
汪舜华笑道:因为福到了。
景帝念了一遍,顿时了悟,果然吩咐倒过来写,汪舜华谢了恩,让人装裱了,在年前悬挂到坤宁宫明间正中央。
第74章 内乱(景泰三年,1452年)
景泰三年大年初一,太上皇再次亮相,气势也就比不了景帝了。两兄弟依旧去叩见祖宗,回来给两宫太后行礼,出来到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太后皇后还是免命妇朝贺。
看到太上皇萎靡不振又有点不服输的样子,群臣在内心深处发出一声叹息,希望太上皇就此消停,大家的日子都好过一点。毕竟给点阳光就灿烂,两个太阳照着,谁都受不了。
几天后立春,太上皇还是和景帝一起到奉天殿吃春卷,并赏赐群臣。
当天瓦剌太师也先及头目人等所遣使臣察赤轻等辞归,赐宴及彩币表里钞绢等物有差。
但是景帝很不放心,从使者的嘴巴里问不出来什么,只好敕镇守延绥等处右都督王祯等加强戒备,一旦敌军临近,即挑选精锐官军,委骁勇头目统领剿捕,不许畏缩纵贼为患。
当然,接下来就是祭祀天地,这回太上皇是真的没办法逞强了,于是景帝独自御奉天殿誓戒,行完庆成礼,景帝想到自己的老丈人。虽然汪家胆子大,他很不痛快,但事情毕竟已经过去了大半年,爵位也削了,想来他们应该汲取教训了;又觉得汪舜华贤德,很不想让她为难,于是下旨,赐给汪瑛宛平县地二十顷,工资也恢复了,又把他叫到坤宁宫说了一通。汪瑛父子去年受到了惊吓,老实了很多,恭恭敬敬的谢了恩,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