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明朝当太后 (雁于飞87)


  同时明确的还有公主的嫁妆。以常德公主为标准,当然嫡公主、长公主要多一些,最高就是宝庆公主的标准——以前是没有的,所以宝庆公主的嫁妆比姐姐们多出很多。
  重庆公主的嫁妆外加俸禄不少;此外,汪舜华作为婶娘,也给了添妆。因此比起其他的郡主、县君、乡君,格外醒目。
  沂王已经十八岁,由他亲自送姐姐到公主府与姐夫完婚。
  清平侯吴玺与同样养在宫里的成国公朱勇遗孤晓霞,同病相怜,自来互相倾慕,汪舜华很痛快的答应了这门婚事,赏赐丰厚;平乡伯陈政则迎娶襄城伯李珍幼女贞贤,都是忠烈之后,门当户对。
  其实汪舜华曾经打算招陈政为驸马,将隐帝的幼女宜兴公主许给他,陈政赶紧向汪舜华求娶李贞贤,汪舜华只得依了他。
  襄城伯家族都是外貌协会资深会员,不过哥哥因为貌丑无缘爵位,也很难说一门俊秀。贞贤的容貌并不出众,尤其在名花如云的后宫,好在自来青梅竹马,虽说不上情真意切,到底知根知底,想来陈政并不会怠慢了她。汪舜华叹息了一声,陈政为了避免和隐帝系扯上关系,也算耗费心机。不过这年头男尊女卑,同样是伯爵家出来的,同样忠臣之后,李贞贤进了陈家的门,就要老老实实当诰命夫人;陈政若不喜欢大老婆,可以名正言顺的纳妾,光是朝廷认证的就有一个,至于其他的,只要你养得起。
  陈政是陈怀的孙子。祖父战死于土木堡,父亲陈辅袭爵,没几年也过世。陈政和张懋同庚,自幼养在宫里,性格端方。历史上镇守两广十九年,熟诣夷情,虽不能殄绝草窃,也能杜绝货赂。
  还是让襄王带着大家去天寿山上坟,然后去太庙和旌忠祠告祭,过了端午节,大家又收拾启程了。汪舜华让襄王送了一程,回头接着商量宗室的事。
  已经定下了宗室入京定居,新封的宗室们还是回国,原因很简单——朝廷还没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这两年朝廷集中精力进行土地人口清理和妇女解放,还有打击私盐,北京城的土木工程也不少——太仓扩建、贡院改建、宗学建设等等,实在没有多余的功夫了。
  好在这些事情都已经完成,但是城墙还在拉线,外城还在规划、土地还在并购,真的不能一步到位。
  此外,宗学的书籍纂修也是个大问题。两朝实录到现在都还没有修成,《永乐大典》重录更是遥遥无期;又要抽出人去修教科书,要命的是这些书籍根本不是翰林院那几个毛头小子能修出来的,那就扔给集贤院,但是集贤院的老先生们身体情况怎么样不好说,人家还要给皇帝上课、还要参与国家大政的决策、还要培养朝廷后进;对了,这两年地方上有事,也要让他们拖着一把老骨头去压阵。
  在这种情况下,宗室们的教材遥遥无期,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但是这回考封暴露得太彻底,而且地方上的事情也差不多了,于是汪舜华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教材修好!
  此前其实已经出了要点大纲,但不等于目录,怎么出书,甚至编什么书就要好好斟酌了。
  首先,文学的范围是很宽广的,就算最粗略的划分,那也是诗和文,以下又要划分为若干小类,怎么选文章就是一个问题;然后,文学不仅包括作品本身,还包括文学史,这就比较麻烦了。每代史书都有艺文志和文苑传,但只是介绍重要作家和文集名,没有系统性。现在就要编撰一部文学通史,总结文学的发展规律、各朝代的时代和文学特征,以及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此外,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都是有的,现在被合称为“小学”,不过大家不是很感兴趣,毕竟都是学治国理政的,这种东西太花时间和精力,而且用处不是很大;但是《平水韵》是要知道的,否则你就没法写诗词,虽然不考你的写作,但要考你的基本功;还有就是文论,不过有《诗品》和《文心雕龙》就够了。
  总结起来,这部分需要四套书,一是文章选和诗词选,二是文学通史,三是韵书、四是文论,后面两种有现成的,拿来就用。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样前无古人的浩大工程,要在几年内编出来,还要让天下读书人都服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侍读学士江朝宗急的抓耳挠腮。
  比文学更麻烦的是历史。二十三本史书在那里摆着——现在没有二十四史的提法,但那么多史书,官修私修的一目了然;可这么多书,你不可能全拿去砸,就算集贤院大学士陈循和詹事府詹事倪谦,也不敢说自己以前已经通读过。
  好在历朝历代的大致脉络还是知道的,但怎么编排、编排些什么就很值得商榷了,肯定不能只把皇帝的年号之类的列上去,而要注重历史发展的规律——这实在太抽象,太为难人,写出来也不能服众,那么退而求其次,规律什么的让读书人自己去探讨,只要写出历史发展的脉络就行,那么就包括朝代更迭、重大事件和典章制度,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致情况——这也是个大工程。侍讲学士杨守陈同样大喘气。
  既然都有问题,那么一起坐下来研究探讨,顺便也把礼部、詹事府、国子监的叫回来,一起商量,看怎么来比较好。
  地理就把《寰宇通志》拿出来删改一下,再结合这两年改革的进去,这个由侍读孙贤主持就成,难度不大。
  《算学》被交给了吴敬,丘浚已经提点过,这本书编得好,就升为五品郎中。


第229章 科举改革
  头疼的不仅仅是朝廷学士,还有天下学子。
  因为另外一件事:科举改革。
  建极四年,在商辂的建议下,对科举进行了部分调整,有力的改变了科考的风气,朝廷选拔了一大批求真务实、通晓民情的官员,并通过中央地方官员的交流,改善了官场生态。
  但是于汪舜华而言,仍然是不够的。最明显的,现在科举还是局限在儒家思想;军事人才还可以期待武举,而她需要的理工科人才、法律人才,仍然没有出现在科举的科目中。
  必须要改变。
  但科举是不能随便改的。作为最重要的选人用人途径,尽管有弊病,但它仍然是当时最科学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也是国家和平稳定的重要基础——清朝灭亡的导火索之一,就是废除科举。
  因此,对待科举一定要极其慎重。
  如今机会不能说成熟,至少可以进行有限度的完善。
  因为随着改革的推进,朝廷对各方面人才需求加大。满腹诗书却没有专业技能,在一些专业要求高的部门就显得捉襟见肘,尽管集贤院会进行培训,但显然远远不够。
  汪舜华很清楚,科举是选官制度,也就是说它不同于学校教育;只不过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具有导向作用。就算是后代的公务员考试,申论仍然占据半壁江山;而申论考什么,无非就是熟练运用经典理论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因此,科举考孔孟一点问题都没有。这么大的国家,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还不乱套了?这可是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一百多年才摸索出的路径!
  首先是要加入大综合。这个其实是襄王的提议,也是宗室们共同的呼声,原因很简单:凭什么读书人都只考八股和策论,宗室反而要考这么多?——要知道考试通过可以拿爵位不假,可还是不能直接干预政事,虽然不能说多此一举,但是不是太兴师动众了?
  襄王德高望重,说话还留有余地,刚吃了瘪的唐王口气很冲:“如今街坊市井流传着一首民谣:‘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作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摇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只读得圣贤经典,却不知世态人心,如何能安邦定国?当年太祖太宗是靠经典得的天下?古代的大贤伊尹、姜尚之流,张良、陈平之辈,是不是也只靠经典治天下?”
  晋王也很不客气:“太后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想魏晋那帮名士整日作虚无之谈,尚其华藻,宛如春蛙秋蝉,以至于江山沦陷,生灵涂炭。如此虚谈废务,浮文妨要,非当今所宜。”
  周王则笑谈:“当年子路问讯,村夫说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孔子以为大贤。可笑如今书生张口经典,闭口古训,整日忙碌于笔砚之间,臣看这些人恐怕只会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
  话很不动听,朝臣还在辩驳,汪舜华一锤定音:“是该加,必须加。以前只考经义,结果很多士子不通俗务,甚至连律诗都不会写,很不象话!”
  这话一出,大家都不吭声了。
  虽然没有点名,但大家都知道,那位不会写律诗的不是一般的举子,是位传胪!就在去年,直接说就是去年二甲第一的罗璟。在西苑赏花赋诗时,他连格式都不知道,还是临时请教旁人才完工的,可想而知当时的尴尬。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