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明朝当太后 (雁于飞87)


  吴开先真的傻了。
  户科给事中童轩笑道:“不过是让你抄写文书,太后每天还要侍奉太后、照看圣上、召见臣工呢。”
  吴开先不敢说话了。
  大家笑笑,各自散了——汪太后每天批的奏疏,少说二百封,奏疏带批示怎么说也得五百字吧,每天抄十万字?弄死他也做不出来!
  吴开先竖起耳朵,这才知道,汪太后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收拾人了——当然收拾的不全是他这样的人。
  事实上,早在建极改元,汪舜华要求严守各项纪律,其中就有一项是严肃文风。
  明朝的官样文章其实是很有特色的。太祖太宗的圣旨以大白话闻名,但后代帝王接受了严格的宫廷教育,自然圣旨也就四平八稳起来;上行下效,文风渐渐华而不实。
  面对每天堆积如山的奏疏,汪舜华没有逃避,也没有待毙,而是强调文风要实,别学茹太素废话连篇,不得要领。
  但是大家都懂,文风转变没那么快。
  很快汪舜华就抓到几个反面典型,其中有几个言官,觉得太后要堵塞言论了,洋洋洒洒万言,从道路以目一直写到王振乱国景帝尚贤,意思只有一个:您要是不让我们说话,就要国将不国了!
  汪舜华看了奏疏,想了想,没有扔到一边,也没有学太祖打板子,而是把这几个人叫进来,说:“你们的字写的不好,我眼睛不好,看不清楚。罚抄三遍,以儆效尤。”
  转头吩咐左右:“抄写完了,再给他们吃喝。”
  用毛笔抄写万言书三遍,这可真不是个轻松的活计。
  果然,言官们老实了——抄书没啥要紧,关键说你字写得难看,对文人来说,还不如打屁股。
  小样,还治不了你们了。
  汪舜华拿起双瓣合尖竹管笔,蘸着用朱砂调成的红墨水继续写字,心里叹了口气,好在有硬笔,这些年来干活才不至于太吃力;但是什么时候才有蓄水钢笔或者签字笔啊,这样写几个字蘸一下真的很累!
  吴开先接着干活去了,只是这样实在吃不消。结果第二天又昏了过去,这回整整睡了一天——没人给他泼水啥的,就是把他抬到一边去,又饥又渴,实在熬不住,还得醒过来。
  但这样也不是办法。吴开先上书请罪,果然三天后汪舜华在文华殿召见了他。
  看到宗室阁臣都在里头议事,吴开先定了定神,把心一横,跪下便哭,磕头流血,自陈“臣少不更事,利令智昏,犯下这等罪行,着实该死,恳求太后宽宥”云云。
  果然,这种为了几两银子便敢撰文诽谤太后重臣的书生,不仅脑子不清楚,骨头也没几两重,不用“三木之下”,便能“何求不得”。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不把你变成笑话,我就成了笑话。
  汪舜华看了他一眼:“这才几天,便知错了?”
  吴开先磕头:“学生犯下如此弥天重罪,实乃名教第一罪人,敢不知罪。学生本是山野书生,身未到过大都,目未接见名士,见闻浅陋,胸襟狭窄,只有一点功名之心。偏踟蹰科场多年,竟不见用;又兼家境贫寒,从前倒有几十亩薄田可以养家,后来佃户们都去种植官田,官府也严格收税。因此心怀怨恨,被一干奸商蒙蔽,受他们驱使,诋诬太后,专以捏造妄幻、惑人观听为事,全不知食本朝之粟,履本朝之土,食德服畴,反而无所顾忌,相视如仇敌。”
  “太后如天之仁,赦免建文旧臣,优礼隐帝子嗣,绍封功臣子孙,废殉葬、除贱籍、清田税,真乃圣德巍巍,福泽天下,浑乎天理之公,无一毫人欲之私。”
  不错,求生欲很强。
  吴开先接着哭诉:“况且太后日理万机,能烛照心肝,洞悉民隐,弥天重犯当此盛会,怎敢隐忍回曲,而不直供其所以然。”
  汪舜华静静地看着他把自己骂的狗血淋头,心里有点好笑,不知道当年面对雍正,曾静是否也这样剖白心迹?
  等他哭完了,群臣都不做声。
  汪舜华道:“你这厮在六科不过十日,便能悟出这许多道理,看来也不是完全冥顽不灵,不可救药之徒。以前写这种东西,一来是无知者无畏,以为皇帝都是拿金扁担挑水,国家大事都是儿戏;二来是心术不正,只有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没有国家社稷、也没有天下万民。看在你认罪悔罪的份上,我给你一条出路:去海南种地,好好看看一下大好河山,好好感受一下民生疾苦。”
  吴开先大惊,还想哭诉,汪舜华一拍椅子,一挥手,只得磕头。
  吴开先走了,在众人的嘲笑声中,留下满地的骂名,不带走一片云彩。
  汪舜华则看着群臣:“吴开先这等鼠辈,为了二百两银子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犯下这等重罪,不仅自己前途尽毁,还要牵连家人。你们要引以为戒——这世上最神圣永恒的,除了天上的星空,还有心中的道德。就算有人要买你的灵魂,最起码也要找一个出得起价的人!”
  下面擦着汗。
  就在朝野上下议论太后绯闻的时候,另外一条消息彻底让文人士大夫的耳朵炸裂了——太后要给一个女人授官,不是女官,而是真正的朝廷命官!
  好吧,不是一般衙门,而是科学院的研究员,但那也是吃皇粮的!
  在农耕文明时代,最重要的创造发明无非是耕作和纺织,另外加上火炮;发明的主体不是满腹经纶的士大夫,而是一线工人。这是两次工业革命的启示,也是明朝的经历。
  这些年来,几乎所有重要的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因此科学馆的授官很多是普通的工匠、兵士甚至大字不识的农民。
  这些无一例外遭到文官集团乃至所有朝臣的一直反对,但汪舜华亲自观看发明后,仍然坚持了想法,并让翰林院为发明者立传。
  如今,又产生了一位让朝臣捶胸顿足的文盲发明家,一个叫李阿婆的太仓妇女,快六十了,家境贫寒,丈夫早亡,为了养活几个孩子,在官办的纺织厂做工。
  因为官府的推广,棉纺成为明朝最重要的纺织方式。棉纺有轧花、纺纱、织布三个主要过程。纺和织大体是利用了麻纺和丝织的技术成果,轧花就是除去棉子,是棉纺织独有的。
  在黄道婆以前,松江都是用手剥棉子,费时费力。黄道婆做出了搅车用两人各摇一轴,另一人喂棉,效率很低,但比以前提高了几倍。
  李阿婆没有读书的经历,但她自幼纺织,尤其进入纺织厂后,厂里鼓励研发,甚至专门设置了基金,她也很用心。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她在今年初成功制成了轧车,用三脚架,高3尺,有径3寸和1石寸滚轴一对,水平装置;大轴木制,用手摇,外旋;小轴铁制,用脚踏转,内旋。利用两轴摩擦力、转速和旋向不同,将棉与子分开,子落于内,棉出于外。这种轧车,一个人坐着操作,每天可以轧百十斤。
  主管大为诧异,鼓励她进一步改良,甚至一人可当四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前些时候,主管抱着试试的想法把这件事报了上去,汪舜华大为惊诧,招她们进宫展示,和平常用的搅车一比,效率提高了将近三倍,大喜过望,当即下旨在所有官办的棉纺厂推广。
  如今李阿婆也受到了重赏,不仅赏了三十两银子,不过这是她在工作时发明的,专利权属于工厂,但有厂里的发明奖励,并不算亏。
  李阿婆伏地拜谢,没想到更大的意外是授正六品的研究员,她惊诧不已,赶紧说:“当不得当不得,老身不识字,做不得官;再说,从古到今,哪有女人做官的道理?”
  汪舜华拉着她的手:“你虽不识字,却为国家和百姓做出了贡献,有什么当不得的?——这官不是让你到衙门坐堂,而是继续研究。而且有了这个官位,以后你再想要银子搞研发,也就容易多了。”
  她发出感叹:“我没有见到过黄道婆,但是能见到你,不遗憾了。”
  李阿婆这才叩谢。
  只是这真的让官员们很难受——寒窗十年,居然和一个不识字的乡下妇人同朝为官!
  这个时候就管不了什么绯闻了,这可是石破天惊的大事,突破了男女大防的大事。
  无数人争先恐后的上书,甚至到左顺门外痛哭,汪舜华置若罔闻:“我以干成之事评定干事之人。不管他什么出身、什么资历,只要做出了贡献,就要赏。今后你们如果有了重要的发明,我也会这样坚定的支持你!”
  她的语气很是坚定:“如今国势衰微,只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促进国家强盛、有利于促进百姓富足,不管什么难事,我都要做;不管什么人,我都要用。这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她是女人又如何,并不妨碍生产效率提升,带动百姓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国库收入。现在正值用人之际,我凭什么把占国家人口一半的女人拒之门外?你若真有本事,怎么不把里里外外的事情都做全了,免得你娘你老婆你女儿操劳?——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过分了吧?”
  小剧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