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明朝当太后 (雁于飞87)


  九月中旬,五天之内,官军放火焚烧756处村寨,缴获米仓所,斩首1590人有余,生擒300余人,所获马、牛不计其数;到了年底,大战基本结束,斩首3017颗,生擒953人,焚烧村寨1457处,俘获铜鼓63面,所获牛马猪羊以及各类兵器不计其数。
  程信等上书表功,恳求班师,汪舜华因为云贵那边还没完全平定,担心都掌蛮与其合流,于是下旨继续进剿,以免死灰复燃。
  接下来的仗不是那么好打的。幸存的都掌蛮盘踞九丝城、凌霄城,依靠天险与明军周旋。九丝城四面峭仄壁立,险峻不可攀,方圆三十余里仅有一径羊肠小道可出入,都掌蛮却能如履平地,在草丛、荆棘里来回穿梭,人皆莫测其踪。
  在这里,明军遭遇了都掌蛮最顽强的抵抗。历史上,经过四年苦战,仅能攻克大坝,二十万大军忌惮九丝天险,不敢前进。
  程信和李瑾商量:“都掌蛮所恃巢穴极其险要,欲破都掌蛮,必破九丝城;欲破九丝,必破凌霄。”
  今年三月,五万大军经过修整,再次出发。
  军中有个壮士张显,南昌人。生而膂力绝伦,稍通文义,被宁王招徕。宁王妄图造反失败,他和同伴被朝廷收编,因为武艺出众,送到禁军,次年武举第一,授了从六品试百户。
  这次他跟随大军出征,只身与都掌蛮肉搏,诛杀数百人,都掌蛮闻名丧胆。官军一鼓作气,高歌猛进,凌霄城、都都寨很快易主。都掌蛮失此二险,只得退守九丝城。
  明军旋即兵分五路扑向九丝城,不分昼夜攻打,都掌蛮以死相拒,明军伤亡惨重,无计可施。
  九月九日是都掌蛮的赛神节。这天,天降大雨,山路湿滑,都掌蛮酣战方休,认为明军绝不可能来袭,于是在九丝山上杀牛庆祝,尽情痛饮。不想张显带领数百壮士乘夜攀岩,杀入九丝城,四处放火,杀声撼天,都掌蛮从睡梦中惊醒,见明军从天而降,无不束手就擒,混乱中,被火烧死、坠落悬崖者不下万人,酋长阿大、阿二、方三皆为明军擒杀。明军缴获铜鼓93面,擒斩4615人。
  捷报上报至京师,汪舜华大喜,下旨对负隅顽抗的都掌蛮继续剿杀,同时对其老弱妇孺放一条生路,把他们迁到平原,拨给土地,和其他人一样进行管理。
  然而,作为一个族群,都掌蛮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


第218章 绯闻(上)
  在南方一片血雨腥风的时候,朝堂上同样满城风雨。
  原因很简单:就在年初“荧惑守心”发生不久,京城内外,突然流言纷纷,甚至小儿传唱着歌谣。
  歌谣的主角,是汪舜华和于谦。
  汪舜华和于谦的故事,其实很多年前就开始流传,只是时间不同,其中的褒贬也就不同。
  从最初的美人仰慕英雄,到明君贤后与忠臣的风云际会,再到贤后忠臣的君臣相得。
  打住,汪舜华不是君。
  不是君,行君权,但她毕竟不是男人;却赏识于谦,这里头就有故事了。
  如果说建极初年于谦进安国公,塑像旌忠祠,让天下人感受到太后的求贤如渴;那么,建极三年以后,风向开始改变。
  一种声音开始蔓延,太后如此胡作非为,为什么安国公不阻止?
  ——太后免了安国公故乡杭州的处罚,可惜咱们这里没有这样的重臣啊。
  ——呵呵,如今能够劝说太后的,也只有安国公了吧?
  尤其“荧惑守心”事件发生后,风向急转。
  ——天象示警,太后要遭天谴!
  ——太后宁愿上天降罪自己,也不肯让安国公替罪?
  ——太后宁愿自己死,也不愿于谦死?
  也就是在朝堂之上的大臣们感激涕零的时候,市井坊间传诵着另外一个小道消息:太后为什么如此看重于谦?
  ——未出阁时就仰慕于谦的才气;
  ——身为皇后时,于谦一举封侯,并且空降为内阁首辅;
  ——身为太后时,于谦进世袭公爵,独揽朝政;甚至上天降罪,太后宁可违背天意,也不肯归罪于谦。
  哈哈,真的是朝里有人好做官呐!
  ——一个是寡妇,一个是鳏夫。
  ——一个三十来岁风韵犹存,一个花甲之年宝刀未老。
  ——很好。
  不仅是童谣,已经有小黄文开始传抄。
  ——多么荡气回肠的爱情。美人仰慕英雄,可惜无缘相守,于是在皇帝面前百般替他周旋,直到皇帝死后大权独揽,终于可以比翼双飞鸾凤和鸣。
  ——多么惊天动地的壮烈。最难消受美人恩,为了这么个美人,曾经铁石心肠的英雄也愁肠百转,黯然销魂,甘心驱使。
  当然没有直接说汪太后。皇帝的年号、太后首辅的名字都换了,但那些事情摆在那里、那些话摆在那里,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写的是谁!
  百姓茶余饭后开始议论:这书里说的是真的吗?
  ——怎么可能?太后那么贤德,安国公也是朝廷重臣,怎么可能做出这种事?
  ——怎么不可能?再贤德她也是女人,先帝都去世七八年了,干柴烈火的,可不一点就着?
  ——安国公成天在宫里晃悠,可不近水楼台吗?
  ——当年先帝把太后皇帝托付给安国公,可他怎么都没想到,安国公白天伺候完了晚上接着伺候,都伺候到龙床上了。
  ——嗨,要不说知人知面不知心!
  锦衣卫是朱骥在管,他不好意思说话;但东厂提督张永把这件事捅到了太后面前。
  就算他不说,言官已经开始上书了。
  汪太后不畏惧天象,那么她会恐惧流言吗?
  听说外头现在已经沸反盈天,汪舜华静静地翻书,又把奏表翻了翻,这才说:“我知道了,把这封奏疏交给安国公。”
  再过几个月宗室就要进京了,必须把这件事情压下去,否则到时候更难收拾!
  第二天早朝,于谦面色凝重,出班恳求辞职。
  汪舜华看他一脸倦怠,知道他昨夜一宿没睡。
  也难怪,由来这些事是最说不清楚的!
  编造这些故事民谣的,其心可诛!
  汪舜华心里恶狠狠地骂,面子上仍然一团和气:“这是怎么了?好好地为什么辞职?”
  于谦不知道汪舜华心里怎么想,但这件事他实在说不出口。
  他不说,自然有人说,言官们等这一刻已经太久。
  马上言官贾宇就跳出来:“太后,如今市井坊间,谣言纷纷,请太后为了朝廷脸面和您的声誉,放于谦归田。”
  接着出来几个人,都是这个说法。
  汪舜华很是无辜:“什么声誉?出了什么事我怎么不知道?”
  ???!!!
  合着昨天的奏疏您没看啊!
  贾宇等人在肚子里暗骂了一通,只得说:“如今坊间传唱着一曲童谣:‘一凤并一龙,相将入汉宫’。”
  后面的,汪舜华已经听不进去了:“小儿唱歌有什么新奇,我小时候还唱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呢。”
  这样就想蒙混过关?做梦!
  言官许构就说:“臣前日得了一本小说,太后一看便知;听说如今民间纷纷传抄。”
  汪舜华笑出声来:“小说?看来这些年我朝的小说业发展的不错。都能登堂入室了。拿来我看看。”
  内官呈上,汪舜华一看,题做《白华传》。
  小说女主人公叫白华,既含汪舜华的名字,也隐含了北魏胡太后与情人杨白华的恩怨纠缠。
  书汪舜华早就看过了,如今不过走过场的翻了翻,朝代换了,人名换了,事件没换,场景没换。
  这哪是含沙射影,就差指着鼻子说了。
  但是不能生气,否则就真成了恼羞成怒了。
  汪舜华强迫自己笑出声来:“有趣。”
  群臣交换了一个眼神。
  于谦再次恳求辞职。
  汪舜华笑道:“起来吧。一本小说而已,即便有什么问题,也是礼部审核把关不严的事,与你有什么相干?何况手抄本,原就不好监管。”
  于谦没有起身,但别人已经忍不住了。
  不仅是贾宇等低级官员,即便是彭时等也忍耐不住,劝太后允许安国公辞官归田,保全名节。
  甚至襄王也开口:“为了朝廷和天家脸面,太后宜忍痛割舍。”
  汪舜华道:“朝廷和天家脸面,与安国公是否在朝有什么关系?”
  ——还装傻!
  汪舜华很明白,装傻充愣是过不了关的,翻了几页,脸色也越来越严肃:“这书是说我呢?”
  ——合着您现在才看出来?
  哪知道汪舜华不仅不生气,反而把书翻回去:“呵呵,有趣,真有趣。”
  ——有趣?
  殿上所有宗室文武官员无不想要暴走。
  彭时忍不住:“太后,此书流毒甚广,干碍太后名誉,不能不禁;只是……。”
  他委实有些难以启口。“怎么了,接着说?”
  彭时说不下去,汪舜华却开始说了:“这书里那个叫余谦的,影射安国公?”
  王诚就说:“此书含沙射影,不堪入目,太后就不要看了,污了您的眼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