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太后 (雁于飞87)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雁于飞87
- 入库:04.10
青玉道:“正是如此,妾更要作表率,否则会伤害太后的名声。”
汪舜华道:“我的名声我自己知道,不在乎多这一件。——倒是你,要做什么表率?作逆来顺受、忍辱负重最后香消玉殒的表率?你这样做,不仅是害了自己,更是坑了所有的女人。以前,男人们要求女人,也就是三从四德;以后人家会要求有你的才华,能够入朝为官,养活一家老小,还要伺候公婆和丈夫,还要打不还口骂不还手,哪怕你丈夫是个暴徒赌棍或者其他什么人,哪怕人家活活打死你,你都得忍着。否则就是不温良不贤淑。稍微不如意,人家就会说‘人家何尚宫都能做到,你凭什么不能做到?人家何尚宫的丈夫可还是个文盲呢,我比他强多了,你不应该比何尚宫强?’——你觉得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做不到就该被打死?你可给女人一条活路吧。”
这话说的很重,青玉张大了嘴:“原来这么严重?”
汪舜华口气缓了缓:“有了你的例子,天下当爹妈的才知道,原来生女儿也是有用的,让女儿读书也是有用的;才能让天下的男人知道,别以为结了婚就可以为所欲为,要是仗着自己是男人就敢随心所欲打老婆,哪怕是嘴里的鸭子也是会飞走的;天下的女人也才会明白,遇人不淑也是可以改正的,所以不用太过恐婚。”
妙玉也劝:“太后是一番好意”;一边是玩笑:“我是没什么,你可别吓唬到姐妹们,别都不敢成婚了。”
青玉红着脸叩头。
此后,青玉的精神状态明显好多了,甚至胜过从前。她容光焕发,全力以赴投入工作,很得汪舜华的赞赏。
江南的事情相继落定,看着她和妙玉的年龄不小,汪舜华想着在朝臣中为她们选择合适的。
当时让吏部把名册拿过来,王越两度丧期,倪谦也两度亡妻。
王越三十七岁,倪谦四十八岁。
商妙玉二十五岁,何青玉比她小一岁。
考虑到妙玉毕竟是商辂的女儿,汪舜华把她许给了王越,让青玉嫁给倪谦。
倪谦是个标准的士大夫,才华横溢,禀节直谅,希望他能好好对待青玉。
青玉呆了,她和倪谦认识,知道那是当之无愧的国家栋梁,儿子倪岳也是人中龙凤,实在不敢作此非分之想。
青玉跪在地上恳求太后收回成命,汪舜华笑道:“有什么当不得的?你是我的人,怎么就配不上了?”
倪谦也呆了,他两次亡妻,本没有续娶的打算;青玉品貌出众,他也看在眼里,但毕竟她是改嫁,而且人家前夫还在,是被太后拆散的。
倪谦跪在地上称不可以,汪舜华白了他一眼:“行了,回去准备婚事吧。青玉是我身边的人,婚事不能太草率了。”
倪谦只能搬出圣人大义,妇人从一而终之类的;青玉也不肯。
汪舜华打住他们的引经据典:“读过《诗经》吗?”
倪谦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正儿八经的探花,被人这样问话,还不如一头撞死了便罢。
倪谦不屑于回答这个问题,青玉却老实的低着头说:“读过。”
汪舜华问:“《诗经》里头有一篇《氓》,背给我听听。”
青玉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能背了。
汪舜华击节:“好一个‘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就这一句话,胜过无数后代诗人戏曲小说家妙笔生花的铺陈,也胜过无数道德家慷慨激昂义正辞严。它明明白白的告诉你,婚姻是人生大事,一定要三思,别被感情蒙住了眼睛;但就算遇人不淑也没什么要紧,及时止损、回头是岸。当年孔夫子更定《诗经》,都没有删除这一篇,可见他是认同这个观点的,他是真正宅心仁厚的圣人,不是慷他人之慨的伪君子。”
汪舜华转过脸去看倪谦:“孔夫子尚且觉得可以回头是岸,你们却认为必须一条路走到黑,撞了南墙也不能回头,撞死了才是贞洁烈女。是不是你们的境界比孔圣人还高,如果他在世,还应该拜你们做老师?”
这话实在太重,不独倪谦,所有朝臣全跪在地上,口称“不敢”。
汪舜华哼了一声:“青玉要是死了,一定是被你们这些人逼死的。她不想从一而终?你看那个李大成,像是能和她相伴终身的人?人家怎么说的‘关起门来打老婆,太后都管不着!’你真想让她回去送死?孟子怎么说的:‘无恻隐之心者,非人也。’你们整天子曰诗云的,见死不救甚至推人入火坑就是圣人大义?行了,你也别多说,我是看你才学出众,人品端正,才把青玉许给你;你若是对她不好,打她骂她作践她,我也会下令义绝的。婚约是责任状,可不是卖身契。”
这时候就知道鲁迅的伟大了,可惜《我之节烈观》原文太长,真心记不住,但大体意思还记得,因为实在说得好:“世道浇漓,人心日下,国将不国这一类话,我听得够多了;表彰节烈这一类事,我看的也够多了。表彰忠臣孝子,固然没什么说的;但是表彰节妇,我觉得很没有必要。我看有些人的意思,女子死了丈夫,便守着,或者死掉;遇了强暴,便死掉;将这类人物,称赞一通,世道人心便好了。如果治理天下这么容易就好了。”
“我倒想问问,女子失节,怎么就害了国家?外贼内盗水旱饥荒,哪一样是因为女人不守节造成的?何以救世的责任,全在女子?照你们说起来,女子是阴类,是主内的,治世救国,正须责成阳类,决不能指望阴类。再说,节烈的人,得到表彰,自是品格最高。但如果女子立志极高,万一丈夫长寿、天下太平,是不是就只好饮恨吞声,做一世次等的人物?”这话一出,大家脸上都不好看了。
倪谦顶着口水娶了何青玉,婚礼当天,外头锣鼓喧天宾客盈门,但杯里的酒什么味道,连他自己也说不清。
与王越和商妙玉同时,倪谦带着何青玉进宫谢恩,青玉被封为淑人。
王越和倪谦互相看了一眼,挤出一个同病相怜的笑。
第210章 太后的关爱
两对新人各怀心事的回去,朝廷里还有的是事情。
正月二十是天穿节,纪念女娲补天的日子,也是民间唯一由主妇担纲祭祀的节日。宋朝以来渐渐过得少了,如今只有陕西、山西和河南等少数地方还过;汪舜华此前听晋王妃提起,觉得很有意思,正好办了件压在心头多年的事,也就奉太皇太后和孩子们一起过节;还招了周贵妃和几位公主,也包括新婚的常德长公主。
太皇太后对她这段时间的工作不甚满意,尤其是常德公主的事,还曾经说过,但是汪舜华坚持:“薛桓不敬公主,若是由着他,恐怕下面会认为是咱们的意思,故意虐待公主。”
太皇太后见她主意已定,看常德长公主气色还好,关切的问了几句,也就不说什么了。
汪舜华自然是没时间做煎饼的,也不大会做,好在有小厨房代劳。
永安公主和重庆公主都已过笄年,力气大些。她们将宫人用红丝线系上的煎饼抛上屋顶,效仿女娲补天,抛不上去也没关系,撕成小块撒向天空,意思到了就行;其他的公主年纪还小,也没关系,撒向地面,意为补地。
周贵妃带着女眷们行礼,致辞:“今年一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永安长公主兴高采烈的和姊妹们比试射箭,跟前两年张懋等人自然没法比。永安还好,有一箭射到靶子上,重庆等连箭也不知道飞到何处;几个年纪小的,连弓都没长开。
太皇太后看得好笑,皇帝却拍着腿笑:“姐姐好没出息。”
他从姐姐手里拿过弓箭,轻轻一射,正中红心,胸脯挺得高高,接受着周围人的赞叹和恭维。
太皇太后也很高兴,夸奖孙子:“我孙子真能干!以后一定能和女娲一样,杀黑龙、断鳌足、拯生民于水火。”
皇帝重重的“嗯”了一声。
刚到南郊祭祀完天地,得到辽东急报:东宁伯焦礼去世,享年八十二岁。他是蒙古人,守备宁远三十多年,保持了边境和平和安宁。
汪舜华下旨辍朝一日,追封东宁侯,谥襄毅,遣官谕祭营葬;他的儿子已经去世,孙子焦寿还没通过去年的考试,正在东苑补课,只能先回去守孝,看下次能不能过;于是让宣城伯卫颖前往镇守。
接着,得到了固安伯汪泉去世的消息,享年八十五岁。
不管有过怎样的不愉快,他是汪舜华的祖父。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不是当年他攀龙附凤,也就没有现在的汪舜华。
因此,他的后事还需要慎重对待。
汪泉被追封固安侯,赠太保;汪舜华按照制度率领太妃太嫔女官们在宫里哭了一回,又带着孩子们到汪家奔丧。
20年了,汪家早已今非昔比。当年不过是中等之家,如今却已经成为京城一等一的豪门。
她的异母弟弟志骧去年考封没有通过,但在景泰五年娶了成国公朱仪的妹妹。汪舜华有意让他到前线锻炼,但汪泉父子不肯,只能留他在北京。长妹明华则在景泰三年嫁给了安宁伯罗亨信嫡长孙罗通,次妹春华许给了衍圣公孔弘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