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太后 (雁于飞87)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雁于飞87
- 入库:04.10
会试是在农历二月举行,这时天气依然寒冷。贡院里为了取暖,每间考棚里都要设置火盆;整个会考期间,考生都要住在考棚里吃喝拉撒,所以在考棚周围设置有烹茶热饭的炉灶,还有招募来的服务生,称作号君,负责为考生烹茶热饭;晚上写卷子还必然会用到蜡烛,这一切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火种;兼之京城的农历二月依然是大风肆虐的时节,一旦起火就是火烧连棚。因此尽管贡院内也备有饮水兼灭火的水缸,但火势迅猛时仍然无济于事。
有明一代,贡院火灾频发,而其中最能得火神青睐的,就是明英宗。历史上,他两次在位,都发生了贡院火灾,又以后一次最为惨烈。有九十余名举子遇难。
能让国家的精英一次折损近百人的,居然发生在贡院,实在令人瞠目。要知道,让明朝伤筋动骨的土木之变,官方盖章的重臣,也就五十多人。
此外,大风、大雨、大雪、沙尘暴都可能影响考子。偏偏这些在北京经常遇到。所以要想当上明朝的进士,不仅需要好的文采,还要有好的身体。
已经发生过火灾,自然会有人关注到这个问题。事实上,提出重修贡院的就是一位当事人,不过他的身份很特殊,是一位武进士,叫陈文伟。
陈文伟在历史上籍籍无名,但他干过一件了不起的事。他是武昌人,力大无穷,臂力惊人,曾赤手空拳打死过猛虎。正统十二年,他参加了当年的武举,不料考场起火,他用右手撑着墙头,左手托扶同场的考生,踩着他的肩头逃出考场的有近千人。最后火势逼迫,臂力耗尽,只得向后来者作揖道:“吾力只此矣。”当时这件事天下传颂,汪舜华身为郕王妃,自然也听说了;只是陈文伟没有贵人赏识,只担任了山东安丘的县令。后来因事被罢官。
景泰年间,汪舜华除了一些原则性的事,对于外朝并没怎么指手画脚;但是她执政之后,很快召见了陈文伟,授锦衣卫千户,随侍皇帝;后来他的妻子亡故,还把身边的大宫女许给他。
陈文伟很是感激,尽心尽力的保护皇帝;有次就跟汪舜华提到了贡院的事,汪舜华记在了心里,只是先有“三年不改制”的规矩,后来忙着改革,没有顾上。
这次她亲自到贡院走了一遭,确实问题太大。她是经历过各种考试的,这样一人一个小号棚,出现火灾不好逃生不说,土地使用率不高、浪费面积太大而且容易导致作弊!因为你不可能一人身边配一个考官。还不如像后代一样,修得宽敞明亮一点,几十个人在大的考场考试,多几个考官们来回巡视;考完以后一起到食堂吃饭,回宿舍睡觉——当然这时候就是通铺了,统一用火,免得出现意外;另外老规矩,进贡院之前就要搜身,不许带进去片纸,甚至文房四宝都不用准备,朝廷友情提供,免得有些人在食盒、砚台乃至笔筒等一切可以想到的地方夹带。考生轻松,朝廷也省心。
因此,送走了宗室,提到了宗学建设,汪舜华也就提出了这件事,当然招到了不小的反对,但是赞成的声音很多——毕竟大家都是从贡院里走出来的,儿子子孙很多也要从贡院里走出来,万一辛辛苦苦几十年,却因为火灾没了,简直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况且真要说规格,奉天殿的考试才是真正的规格高。
于是蒯祥又开始设计了,其实和宗学就差不多了;而且因为只有考期只有几天,所以连绿化也省了,主要是为避免火灾,不过还是在墙边种了很多荆棘——为了防止考场内外的串联作弊,贡院的外面建有两道高墙。两墙之间有一丈多宽间距,形成一圈环绕贡院的通道。围墙的四角又建有四座两丈多高的岗楼,围墙的外面也留有一圈空地,严禁百姓靠近和搭建,墙边还种了荆棘,这就是贡院被称作“棘闱”的原因。
重建贡院很简单,本来面积就相当大,是国子监的三倍,而且靠近城墙,周围也没什么权贵,户部拿出款项,又拆出了一个国子监的面积,差不多是宗学面积的一半,旁边还有个明智坊草场,也给贡院做场地,留着也是火药引子。80平米标准考室2000间,按每间20人计算,能够容纳8万人;主要是汪太后要求标准要高一些,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考生——话说都多少人不能苦了?好吧,这句话掐掉。
相对应的每个考室一间通铺,考室在东,宿舍和食堂在西,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压力不大。——很多人觉得没有必要,那先把地方占着,以后有的是用途。
汪舜华有点遗憾,这可是寸土寸金的北京二环以内!还是后代的钢筋混凝土节省土地啊!
贡院不仅是会试的考场,也是顺天府乡试的考点,今年八月就要举行乡试,怎么都来不及了;但是明年的会试前一定要完工,给天下的考子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让天下人看到朝廷招贤爱才的决心!
此外,还有一项工程也亟待上马:皇史宬,或者说叫皇家档案馆。
汪舜华知道有那么个建筑——就在天安门附近,很显眼的;只是上次问起,才知道现在居然还没有,她不知道这建筑是嘉靖初年建设的。
不知道也不要紧,现在各项改革全面推进,各种制度变化很大,急需整理。因此,建极三年底,翰林院学士丘浚提出,要收集整理历代的经籍图书,立卷保存。他建议:“仿照古代石室金匮,在紫禁城文渊阁附近,建造一所不用木植,全用砖石垒砌的重楼,上层用铜柜存放各朝皇帝的实录和国家大事文书,下层用铁柜保藏皇帝的诏册、制诰、敕书及内府收藏可用于编修全史的文书。”
历史上这是他在弘治五年提出来的,现在提前了三十多年;实在是因为汪太后高度重视档案工作,这些年来吏部已经初步建立了官员人事档案。
档案建立起来了,就要找地方放。吏部是六部之首,办公地点也比较优越,把库房收拾出来放档案,一时半会儿也能放下。
但这真不是吏部一个部门的事,吏部负责文官,兵部负责武官顺带勋贵,宗人府负责宗室,这些人都是要有档案的!皇子公主降生,命名之后就建档,未封时由司礼监负责,册封以后移交宗人府——主要是太后看实录的时候,看到居然宝贝女儿出生没有记一笔,很不爽,要求加进去。
可以想象,这是何其浩大的工程。
第197章 北京的发展规划(三)
这么庞大的群体,自然生老病死都是常态。事实上,一些人可能刚建档就撒手而去,那么档案就要移交。
移交到哪里?肯定是国史馆,但翰林院就那么大,真的放不下。
不仅是人事档案,还有每年朝廷的各类档案文书,都要妥善存放。
汪舜华同意了这个提议,下旨翰林院会同户部、工部商量。
“金匮石室”制度古已有之。所谓金匮,就是铜制的柜子;所谓石室,就是用石头砌筑的房子,其目的均是为了防火,让珍贵档案能永久地保存下去。
汪舜华直接圈定了地点,当然规模更加宏大。不仅以后皇帝的实录修成以后要送此存档;中央和地方每年编撰年鉴,连同当年所有制敕诰诏以及官员奏疏、考核、答卷等各项资料,逐一编号造册,送正本到此存档;副本存翰林院,以备平时查用。以后重录《永乐大典》、编修《四库全书》以及其他大型书目,也要将正本送此存档;此外,宗室玉牒存放于此;至于赏赐功臣的丹书铁券,也要存放在此。
蒯祥和丘浚等几经讨论,最后呈上了方案。还是在承天门东的南池子大街南口。占地30亩,建筑面积12亩。主殿坐北朝南,通体为石屋。其台基、墙壁均由砖石砌成,门窗、梁坊和斗拱等传统上应该用木料的地方也用的是仿木石料。殿内大厅无梁无柱,南北墙厚为2.2米,东西墙厚为3.8米。地面筑有1.8米高的石台,其中有302个金匮石室,为首的两间,供奉历代皇帝像,存放累朝皇帝的实录、圣训;其余每间屋子排列2余个外包铜皮雕龙的樟木柜,具有防火、防潮、防虫、防霉的特点,且冬暖夏凉,温度相对稳定,极宜保存档案文献。
放下笔,汪舜华非常怀念从前的档案数字化。
可惜,只有怀念了。
城墙就只有过两年再动工了。
考虑到接近前线和整体效果,还是采用砖包土的取巧方式,就是用花岗石作基础,中间用土与碎砖掺杂夯实,城墙内外两面用每块80公斤重的城墙砖,在砖缝里加上桐油、糯米汁和石灰汁,这样的城墙非常牢固。里子面子银子都好说,群臣也没什么话。
主要是烧城墙砖是很费力的一件事,当年修南京城都动用了五省一百二十县来烧,这回工程量大得多,得省着用。之前实在没办法,还设想过搞成凸字形,现在不用,直接回字形!
只是汪舜华想起看穿越小说的时候,经常提到古代城墙和堤坝都是用糯米做黏合材料,当然穷地方只能用土堤,比豆腐渣还豆腐渣,新闻里还报道过南京城墙坚固,就是因为用糯米汁筑城,没想到居然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