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明朝当太后 (雁于飞87)


  因此,汪舜华下旨,官员只有在家乡的土地才能免税。如果你是河间府的人,即便你入仕后通过正常的交易在顺天府又买了两百亩土地,也不能免税;督察院每年进行抽检,一旦抓到了,就什么也别说了。
  户部有各县的土地数量,吏部有各地的士人数量,该纳多少税,一清二楚。


第167章 厚道的太后
  北直隶的土地清理在六月轰轰烈烈的拉开了。
  一时间,原本已经冷清下来的北京温度骤然提高了好几度。
  清丈田地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活,因为田地不可能都是方方正正的形状,反而有很多边边角角,不是多一块、就是少一块,形状也是歪七扭八,三角形、扇形、弧形,没有一点数学知识,根本不可能精确测量出面积。
  农民们欢天喜地的带着官差去测量,比划着自己已经量过有多少土地;地主们则拼命的划拉着“这里是下等田”;这边厢说“这地儿是他的,去年还问我要租子”;那边说“这地儿不对,我好像以前替别人交了租子”;这个学生问“你这名儿这么写?”那个学生说“这地没主,就该充公了。”
  有胥吏勾结地头蛇想搞点花样,被急着立功的太学生抓了;那边又有参加清量的壮士打听到消息,联合乡邻绑了,直接送到宫门外。
  汪舜华也很爽快,问明了,查实了,很爽快的把顶风上的剁了。
  你这么诚心诚意的送人头,我要是不爽快收了,也太不大慈大悲了。
  这样一来,大家干活也就更卖力了,田野里经常能听见“你要敢欺心,信不信老少爷们绑了你,去求太后做主!”
  当然鱼鳞黄册也要连夜的编。
  这不是个容易的活计。
  鱼鳞册分为鱼鳞分图和鱼鳞总图。鱼鳞分图以田块为单元编制,每张分图上绘有田块形状草图,旁注坐落、面积、四至、地形及土质等级,按照《千字文》顺序编号;另外还设“分庄”一栏,用于土地买卖分割及父子兄弟分家时填写。
  鱼鳞总图由各分图田块组成,田块内注有田块编号、面积及水陆山川桥梁道路情况。
  各图的图册经过汇总,形成以乡为单位的总图,再汇总而成一县之图。县图汇总之后,逐级上报到户部,管理全国土地征收田赋。
  这不是电脑操作,复制粘贴完事,而是要求一笔一划手工抄录!
  可以想见,这样下来,实在劳师动众,费时费力;但是没办法,规矩就是如此。
  历史上太祖从洪武十四年开始搞人口普查,洪武二十六年人口土地数据统计完毕,花了十二年;当然,确定鱼鳞黄册制度是在洪武二十年。也就意味着,即便前期准备多年,正式动工也差不多用了六年。历史上张居正用了三年,但他是以税粮漏失是否严重作为标准。如果完纳没有漏失,表明土地控制权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转移,没有出现豪民转嫁税收给小民的情况出现,因此暂时不行清丈;相反,如果严重,必须展开清丈。
  而这回是全部清量,工程量更大。
  汪舜华本来想直接把图画到乡一级算了;但是张凤坚持“祖宗自有制度”。
  没办法,鱼鳞黄册就慢慢画吧,估计没十年八年收不上来;先把土地丈量清楚了,各地按照新的标准收税要紧——这个有严格的时间要求,今年北直隶试点,明年内地各省报数据;偏远地区可以慢点,后年完成,所以从现在开始,各地都要准备好前期工作,以便一声令下,马上开工。
  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八月初,京城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说不大,是因为没有掀起什么浪花;说不小,是卷入事件的人不少,有的位阶还不低!
  各府县都有中央的人,敢闹腾的还真不多,但是不满意的还真是不少;不过勋贵们基本上都被派到各地削藩去了,家人有委屈有不满也只能忍着;不过留守的一部分就不那么想了,其中就有崇信伯费钊。
  他在景泰七年下狱,后来又遇到反腐风暴,免不了吃了很多枪药,言官还挖出他在正统初年,督官军牧马,结果死亡三千匹;成国公朱勇还弹劾他偷惰不习骑射的的旧事;而正是在他镇守福建期间,当地叛乱此起彼伏,不能平息。
  汪舜华觉得人年老,也没什么本事,于是让他回家闲住。
  既然没有正事,那就办点闲事。于是费钊就开始求田问舍、买房置地,这也是当时习惯的做法;但是既然是权贵,除了接受投献、低价购买甚至直接侵占之类的也免不了,短短三年,他名下的土地多了不少。
  按照最新出台的规定,他每年需要交纳不少的田赋。
  玛德欺人太甚了吧?当年我父亲跟着太宗皇帝打天下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里呢?现在可好,居然一而再再而三的欺负我!
  费钊是崇信伯费瓛的儿子。祖父及父亲都在燕王府上任职,跟随太宗起兵,后镇守甘肃十五年,历仕三朝,境内安宁,因此进伯爵。
  和费钊一样有不满情绪的人还不少,大家都觉得,汪太后就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自从她上任以后,大家的日子就都不好过了;于是在酒酣耳热之际,一个大胆的计划火热出炉——干掉汪太后母子,另立新君!
  这种事三年前徐有贞干过,没有成功,但那是因为汪太后引蛇出洞,请君入瓮;现在朝廷忙着削藩,忙着开关,忙着清理土地,勋贵重臣都到外头去了,别说翰林院国子监之类的清水衙门空了,连禁军都走了好几万人,此时不动,更待何时?
  于是费钊就打算趁着中秋节宫里没有防备,和同伙带领家人杀进宫里,扶立荣王为皇帝——当然,费钊也不是简单粗暴地认为几家加上手下的小股部队起来上千号人就能办成事,也做了周密的计划——约内宦举火为号,到时候就以救火的名义,杀进去,先杀了汪太后和皇帝,再挟持太皇太后,然后扶立荣王。
  ——想错了!
  别说夺门之前,景帝大幅加强了京城的守备,眼下朝廷削藩,大量臣僚外出,汪舜华和于谦自然会料到有人想整个大新闻,毕竟这回得罪的人不少,因此锦衣卫除了跟着去各地,在京城的活动也密集了很多。费钊时常邀请武官聚会,又有家丁向锦衣卫密报,于谦自然准备妥当了。
  宫里的火如约燃了起来,费钊等冲进去,马上就被禁军围住了——身上都带着家伙,解释是没有用的;汪太后站在午门上,月光下,分外清冷,她旁边站着的,可不就是约好防火的内应!
  费钊等人跪了。
  汪舜华淡淡的挥手:“下去吧,不要惊扰了太皇太后。”
  费钊等人自然是死罪难逃,家资抄没,家人也流放了。
  只是锦衣卫在费钊家里找到了他派人起草的荣王登基诏书,除了声讨她擅变祖制、任用奸党、盘剥民财,还声讨她加害隐皇帝,逼死孙太后,甚至煞有其事的说世宗皇帝也是被她害死,还有世宗皇帝之所以乏嗣,也是她造成的。
  汪舜华禁不住笑出声来,她怎么不知道自己有这么大的能量,身处内宫,居然有这么多杀人的法子?
  ——这位崇信伯到五百年以后,倒是可以作宫廷剧的编剧,想象力够丰富!
  只是笑过之后,汪舜华的眉毛皱了起来:这还只是开始,未来又会有多少流言蜚语?
  她派人把荣王和沂王唤进宫来,把费钊的登基诏书交给他们。
  沂王今年已经虚岁十四,半个大人了,何况这几年发生了这么多事,天生敏感,非常早熟,当时就吓呆了,忙跪在地上,说:“臣只知在家读书,实不知情,这也不是臣写的,甚至根本就不认识费钊。”
  沂王口吃,满脸通红,说的着急了,眼泪也就下来了。
  十二岁的荣王也傻了,他一直养在太皇太后身边,真的不知道外头的事!
  于谦暗暗捏了把汗,萧镃等人倒是觉得,趁此时机彻底消除后患,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汪舜华吩咐舒良扶他起来,命他近前:“二婶知道你是无辜的,也知道你不认识费钊。”
  沂王微微舒了口气,不敢抬头,等候命运的宣判。
  汪舜华道:“只是这诏书里头,提到了很多东西,我不能不跟你解释清楚,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有的事情,没有必要瞒着你。”
  她看着于谦:“麻烦安国公来告诉他,都发生过什么。”
  于谦只能大致的向他解释了从正统十四年以来发生的种种,其实沂王从父亲的埋怨中,能够听出不少;从刘定之等人那里,也得到了不少消息;他妈周贵妃也会把来龙去脉告诉他,知道确实不能埋怨汪舜华,只能低着头,说:“都是臣父的错。太后若能容臣不死,便是恩深似海了。”
  汪舜华摸了摸他的脑袋:“只要你不怪我就好,回去读书吧。”
  沂王磕了头就退下了。
  汪舜华又看着荣王:“你如今也是小大人了,住在宫里不方便,去十王府吧。你母亲自然有人照顾,不必担心。”
  荣王磕头。
  于谦等人实在不明白,汪舜华为何如此看重沂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