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明朝当太后 (雁于飞87)


  这是件正事,准了。
  按照汪太后的命令,不仅集贤院的几位学士忙起来,督察院和六部也忙着编写自己部门的教学内容。
  文官们忙着修书,武学忙着招人,整理装备。兵部年初行文全国,要求选拔年轻将佐;同时要求天下世袭武职,都要前往武学学习,通过考试之后才能袭职。
  现在,命宁阳侯陈懋、靖远侯王骥,还有刚退下来的兵部尚书石璞——对,他也是兵部尚书,旱的旱死、涝的涝死,不是一句空话,前往武学进行前期准备。
  七月初,得到云南方面急报,总兵官右都督沐璘去世。他是沐昂的孙子,字廷章,在镇七年,境内晏然。他刚镇守的时候,因为年轻,都觉得毛孩子不成事,结果号令严明,凛然不可犯;他还擅长诗文绘画,号称儒将。
  汪舜华很是伤感,下令追赠太保,谥“武僖”。
  只是沐琮年幼,还不能回云南,于是和于谦等人商讨,决定让沐琮的堂兄沐瓒代镇,授右军都督同知,佩镇南将军印。他是沐英的曾孙,沐英第三子沐昂的孙子,今年刚二十岁,六年前袭锦衣卫副千户。
  八月初二是世宗的忌辰,汪舜华带着孩子们到仁智殿祭了一回。
  日子真快,都一周年了。
  周年的祭礼就是小祥,此前疏食水饮,不食菜果;在此之后可以是用菜果。只是汪舜华担心孩子们的健康,没有严格要求他们,只是自己和先帝嫔妃都坚持了而已。


第128章 前尘入土
  中秋节前,得到了建庶人朱文圭去世的消息。他两岁入狱,被放出来的时候已经五十七岁了,连牛马都不认识,大喜大悲,大病了一场,没了。
  汪舜华很是唏嘘,下令厚葬,同时再次收紧了发条:这就是政治,成王败寇,容不得半点儿戏,所以,一定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否则她和孩子们的下场连建庶人、吴庶人也不如。
  随后得到了南宁伯毛胜的讣告,汪舜华有点庆幸当时没把他派到广西平叛,否则打了一半,将领没了,实在是泄气。
  当然,后事是要办的,下令赠侯爵,谥庄毅,其子毛荣出孝后嗣爵。
  因为于谦、郭登等人都在,今年北方防线局面大体稳定,瓦剌几个部落前来劫掠,没有得到便宜,回头又混战去了。
  九月里,荆王祁镐上书,恳求照着母妃珠冠,赐给其妻魏妃博鬓。
  汪舜华当了四年的王妃、八年的皇后,自然知道博鬓是只有皇后以及太子妃才能用。她当年身为皇帝唯一的弟媳妇,都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
  果然,阁臣都反对,汪舜华加了一条:“命罚俸三年,以儆效尤。”
  其实很想彻底收拾荆王府,但是没办法,荆王府的名声据说还不坏,而且为了这么点小事发作人实在是难堪;更何况,刚刚才把辽王府办了,现在办另外一个藩王,难保宗室人心惶惶,甚至狗急跳墙。
  汪舜华当然没有想到,这件事只是开篇,荆王府将来更热闹。
  世宗的寿陵八月里已经竣工,九月十二日,世宗发引。礼部呈上了梓宫出葬仪注。汪舜华批复同意,心里有点抖。
  百官按照仪注各自下去办事了,汪舜华带着孩子们来送他最后一程。
  一年多了,世宗终于可以入土为安,但是,从此以后,再要相见就很难了。往事历历,禁不住扶棺痛哭;永安公主和永宁公主也跟着哭。
  发引当天,皇帝衰服,率荣王、齐王诣世宗灵位,行启奠礼,继行祖奠礼。
  梓宫升龙輴,皇帝率荣王、齐王哭随至午门,梓官升大舆。皇帝行遣奠礼毕,回宫。
  梓宫由午门中门出,荣王哭送;灵驾出端门外,行朝祖礼;梓宫由承天门出大明中门,亲王以下衰服步送至德胜门外土城,文武官员大部分返回,沿途皇亲及群臣命妇各祭如仪。
  荣王还好,已经九岁,懂事了;皇帝才五周岁,到底一年多没见到父亲,隐隐知道什么,加上周围的感染,也跟着使劲哭;齐王才三岁,什么都不懂,由覃吉抱着,代为行礼。可能是被周围的场景吓倒了,也跟着使劲哭。
  群臣百姓看了一眼:到底是龙子凤孙,有孝心啊!
  太皇太后年老,也不可能再送儿子;汪舜华身率文武官员,送了一程,周围人等都哭的昏天黑地,她只是默默饮泣。
  她知道,自己这辈子唯一真挚的感情就这样,彻底落下了帷幕。
  没有以后了。
  以后她是母亲,是太后,但不再是女人,虽然也没人拿她当女人。
  直到帝国不再需要她。
  汪太后带着荣王和两位公主出京,护送先帝灵柩入葬,英国公张懋、黔国公世子沐琮、魏国公世子徐俌等帅兵跟随太后,大家都知道,这是让女婿最后送老丈人一程。
  京城戒严,于谦辅佐皇帝料理政务。其他胡濙等老人,随同出京。
  当天晚上,梓宫停留清河;十三日,停留沙河;十四日停留凉水河。
  十五日,梓宫到达山陵献殿,遣张懋等人告祖先陵寝和山神土地。
  历史上,景帝是明朝迁都北京后,唯一没有葬在十三陵的皇帝。然而眼前的德陵,规模宏大,虽然比不上太宗的长陵,但超过了仁宗的献陵和宣宗的景陵;反倒是隐帝的怀陵,规格缩减很多。
  十三陵汪舜华上辈子来过,现在到这里,自然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景,完全不一样的心情。
  九月十六日,正式奉世宗梓宫葬德陵。
  德陵是仿照长陵兴建的,呈前方后圆形,含有天圆地方的象征意义。外围有一道将宝城、宝城前方院一包在内的外罗城,这是仿的永陵,以前没有的。城内面积约180亩。
  外罗城内设有三进方形的院落。
  明朝的帝王陵比起前代,其实要节俭很多。当然作为大一统王朝,帝王陵再节俭,也不是凡人能够仰望的。在位最短的光宗,陵寝很省事,历时四个月,耗帑银180万两。
  汪舜华跟着进了地宫,这是世宗的长眠之地,也会是她将来的归处。陪葬物很是丰厚,不仅有世宗身前使用的金银玉器,衣服宝冠及文房四宝等日用品、工艺品,还有大量宣德炉、景泰蓝等带有时代特点的东西;此外,还有刚刚刊刻成书的《寰宇通志》和《续资治通鉴纲目》,以及不少内库藏书。
  走出地宫的某一瞬间,汪舜华想到了《永乐大典》。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伟大的作品,也是五百年来国家命运跌宕起伏的缩影。
  她应该感到庆幸,遇到了最合适的人,如果换做别的皇帝,别说太祖太宗这种暴脾气的,就算宪宗孝宗这种脾气还不错的,即便是他们的真爱,她都不敢对朝政指手画脚,一个后宫不得干政就足够把她打入万劫不复之地;唯有景帝,因为要和哥哥竞争,所以信任和依仗她。如今,又彻底把舞台给了她。让她不用像其他的后妃一样,患得患失,整天为着宠爱、子嗣等问题发愁;更不用像宫斗戏里的嫔妃一样,变成毫无底线、草菅人命的怪物。
  她应该感到庆幸,赶上了最合适的时代。经过土木之变,国家内忧外患,朝野上下都有通过变革实现富国强兵的愿望;经过建文太宗的大力削藩,如今的藩王不仅不能干预国政,甚至连行动都被约束起来,手下的兵马更十分有限,所以只要处理得当,应该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武装暴动;江南的资本主义萌芽还没有产生,专门为资本代言的东林党还没出现,朝堂之上,大多数人还是把希望寄托给皇帝。
  这番际遇,不容辜负。
  这一天,商辂题主毕,奉神主,诣献殿,行安神礼,而后荣王行初虞礼。
  九月十七日,大队人马起行,汪舜华奉神主行,沿途所至,行舟虞、三虞、四虞礼。都是接引先帝精魂回去。
  下山的时候,汪舜华回望山陵,今日一别,不知道再见何期。
  随着张懋扬鞭,车轮滚滚向前,一时间尘土飞扬。
  这是她这么些年来第一次出京,以后机会恐怕也不多,因此还是很注意看周围的环境。没有经过工业文明污染的天空真是湛蓝如洗;然而即便是北京周边,可稀疏的村落、低矮的土屋、飞扬的尘土、补丁的衣服还是昭示着前工业时代的贫穷和孱弱。
  汪舜华想到网上无数人眷念田园牧歌,咒骂环境污染,心说你开车跑风景区呆两三天算什么本事,有本事到山里呆三年五载——等你到一个没有水电气,没有网络电视电话,没有汽车列车飞机,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好年景只能勉强吃饱饭、荒年就得卖儿鬻女的时代,再来跟我扯什么青山绿水、优雅古典。
  回来的速度快了很多,天寿山离北京毕竟只有100里,第二天下午就入城。
  当然路上还得行五虞礼,入城前行六虞礼。
  她到的时候,文武百官具衰服出城奉迎,行五拜三叩头礼。
  皇帝则衰服,带着齐王,奉迎于午门。进了宫,太皇太后并嫔妃宫眷已经等候了。
  行安神礼毕,汪舜华看着皇帝行七虞礼。
  九月十九日,皇帝服素翼善冠,素服,御西角门;百官黑冠带,浅淡服色,行奉慰礼。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