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标道:“记得加钱!”大晚上找人干活,必须加钱!
李贞失笑:“好,会记得加钱。”
……
朱元璋沉默地走在最前面,徐达跟在他右后侧,后面坠着三个义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满心的忐忑。
其实陈文正和李保儿不是很忐忑。他们俩是朱元璋亲戚,不当义子也没什么。
但陈英是父母不详甚至祖籍都不祥的孤儿,又和陈标那么亲近,若离开了陈家……应该不至于,标儿也对文英很亲近,大帅会考虑标儿的心情。
快看到临时大帅府灯火辉煌的议事大厅时,徐达开口道:“大帅,找个借口让你的义子们早点回归本籍,否则等你当皇帝的时候再下命令,恐怕你已经立了许多功劳的义子会不满。”
朱元璋点头:“我颁布新的井田制的时候,就同时以看到扬州城多户人家被灭门,心生感慨为由,让义子回归本家,延续家中烟火。”
“四叔,那文英怎么办!”陈文正焦急道,“文英不记得他本籍在哪!”
朱元璋看了陈英一眼:“你真不记得?”
陈英立刻跪下磕头:“我真的不记得!”
朱元璋叹了口气,道:“如果沿着你乞讨的路打听,应该能打听到。”
陈英再次磕头:“我只是义父义母的孩子!”
朱元璋还想说什么,陈文正把陈英一把拉起来,埋怨道:“四叔,你就别折腾文英了。就算你想把文英往外推,标儿他会同意吗?标儿对文英,可比我这个堂兄还亲。”
朱元璋本来在装深沉,被侄子一堵,深沉就装不下去了:“那就先改成陈姓,等标儿登基再赐予你朱姓吧。文正!你的脾气需要改一改……”
陈文正:“嗯嗯嗯,我也先改回陈姓。嘿,只有保儿以后姓李,孤立他!”
李保儿给陈文正翻了大大的白眼。
朱元璋冷笑:“陈家势大,怎么也要出一个质子,才能让朱大帅安心。我看你就很好。你就跟大帅姓朱,叫朱文正好了。”
陈文正:“……”
李保儿大笑:“对,你代替标儿去当大帅的质子。”
陈英也忍俊不禁。
徐达笑着道:“好了,你们别闹了,到地方了,把该装的样子装起来!特别是大帅你,该变成朱元璋了!”
朱元璋轻笑一声,右手往腰间大刀一按,脸色一沉,虎步龙行;
徐达收敛神色,回归冷静自若面瘫脸;
剩下三个义子……还没立功劳的小将把头低着就成,谁会看他们?
大厅中,已经有将领等候于此。
宋濂和叶铮作为新加入的文臣,因为在场缺少会写字的人,也参与其中,负责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是陈标随口一提,被朱元璋记住的事。以后这些会议记录都会成为史书的一部分,免得后人胡编乱造。
三位义子自觉进入了小将们的队伍里。朱元璋坐在最上首处,徐达和常遇春分别坐在他的左下方和右下方。
宋濂和叶铮看着这阵仗,嘴角微抽,总感觉自己进入了哪个山大王的地盘。
朱元璋没什么寒暄,开门见山道:“现在我地盘变多,该考虑分田的事了。”
将领们立刻把身体坐直,耳朵竖起来。
朱元璋麾下将领基本都是些穷苦人,就算现在家中金银无数,也对田地十分渴望。
大帅要分给百姓田地,肯定也会分给咱们这群功臣田地吧?
宋濂和叶铮一愣,也打起精神,随时准备提意见。
分田是政权建立基础中的基础,基本就能确定这个政权百年内的走向。
当年元朝建立之后,除了自己贵族圈地,并没有沿袭华夏以前封建王朝的统治规矩,而是实行包税制,类似于欧洲那边的封建领主制度。
包税制的意思是,中央政府不管理地方,只收税。他们把税额承包给地方豪强、豪商,对方只要缴纳足够税额,就不管对方在地方做了什么。
元朝如此做法,让自秦汉起建立的中央王朝对地方的管理完全崩塌。从此王权不下乡,地方上由地方豪强说了算。
这也是为什么元朝末年,北方的穷苦蒙古人都在反元,而南方的汉族地主士绅都支持元朝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在元朝时候,地方豪强就类似于欧洲的封建领主,对自己的地盘有实质上的控制权。
这一点余毒无穷。朱元璋未来将实行的“粮长制”,就是为了重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权。
可惜粮长制一旦少了一个英明神武且刀子锋利的帝王,就迅速腐化,给百姓造成了许多苦难。
再加上之后皇帝不断剥夺粮长的权力,将其权力给地方长官,粮长制名存实亡,无法起到抑制地方豪强的作用,反倒成了地方豪强迫害贫苦百姓的工具。
历史中的朱元璋只是本能地明白,中央需要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以抑制豪强盘剥民众。但他不明白这个问题的核心。
宋濂和叶铮明白这个问题的核心。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所有问题的核心,都可以归结于粮食,也就是能产出粮食的土地上。
所以一个政权能不能管理好地方,首先就要拥有一个可行的、能让中央插手地方的土地政策。
朱元璋他没读过几年书,真的能拿出这样的政策吗?
宋濂和叶铮审视着朱元璋。在他们心中,这是他们给朱元璋的第一个“考验”。
坐在上首处的朱元璋拿出一叠纸,清了清嗓子:“我决定,执行井田制!”
朱元璋的声音震耳发聩。
但只有宋濂和叶铮被震耳发聩,身体微微颤抖,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其他将领都在挠头,满脸茫然。
“大帅啊,你说的那个井田制是嘛玩意儿?”一个将领道,“俺们读的书没大帅你多,听不懂啊。”
大部分将领都点头,小部分将领在不懂装懂。
朱元璋拍着桌子破口大骂:“我不是让你们赶紧读书吗!读书你们不读《孟子》吗!井田制中《孟子》一书中就有!”
徐达眼观鼻鼻观心,在心里吐槽。啊对对对,你们不读《孟子》吗?大帅你读了《孟子》,不还是问标儿井田制是个什么东西。
将领们被朱元璋骂得脖子一缩,纷纷点头哈腰拍着胸脯保证。
读,我们明天一定开始读书!所以井田制是个嘛玩意儿!
朱元璋看着自家这帮战场上凶神恶煞,一说读书全变傻憨憨的将领,觉得很丢脸。
他深呼吸了几下,把想挨个踹这群将领屁股的想法压下去,沉声道:“宋先生和叶先生应该知道井田制。你们可否为这群无知的蠢货讲解一二?”
宋濂和叶铮对视一眼,叶铮做了个“请”的动作。
宋濂所研究的学派,就是支持井田制。他对井田制再了解不过。
观察了一番这些将领,宋濂了解他们的知识有多匮乏,所以用尽可能最直白的话将井田制讲解了一遍。
讲解完之后,宋濂犹豫了一下,又夹带了一点自己的思想输出,说了井田制的好处和弊端。
井田制的好处自然是抑制土地兼并,让百姓们都能有田耕。至于坏处,自然是全天下的富人肯定会不同意。
将领们都傻眼了。
土地全部归公?咱们只能耕作,地不归咱们?
如果咱们还只是贫苦人,这个井田制倒也不错,不用担心哪天田被地主豪强抢了。
但咱们现在不是贫苦人啊,咱们也想抢别人的土地啊!
他们心里虽然这样想,但肯定不敢这么说。他们只能纷纷发言,说阻力太大,那些地主士绅肯定强烈反对,总不能全砍了吧?
说完后,他们忐忑不安地看向朱元璋。
因为以他们对朱元璋的了解,如果朱元璋非要实施这个井田制,还真可能做出把反对的地主士绅全砍了的事。
宋濂也看向朱元璋。
井田制是他的希望,是他认为的能解决天下不公的理想制度。
但这个理想制度经过许多儒家大贤的推动,仍旧不能重新在华夏大地上出现,其弊端和阻力显然大到宋濂也只认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
朱元璋真的要执行井田制吗?
宋濂攥紧拳头,心里不抱希望。
朱元璋敢得罪程朱理学的文人,却绝对不敢得罪天下所有士绅豪强。因为士绅豪强有钱有粮有人,被逼急了各个都能在乱世拉起一支队伍。
但宋濂心中又存着一丝奢望。他想,如果朱元璋敢实行井田制,哪怕朱元璋注定成为众矢之的,未来可能万劫不复,他也会陪着朱元璋,哪怕万劫不复。
宋濂声音颤抖:“大帅,你执行井田制,就是与全天下富人为敌啊,请……三思!”
他双手拱手平举,狠狠弯腰,身体几乎与地面平行。
朱元璋环视了一圈那些焦急的反对的将领们,脑海中闪过天书中的话。
为什么农民阶级无法推翻地主阶级?因为当他们起义,变得有权有势之后,他们的阶级就会发生变动,从农民阶级变成地主阶级。
他曾经疑惑,为何弱者变强后会欺辱弱者,人心怎么这么容易变坏。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森林生活 (溶雪) 2018-05-08完结600 2050 一对情侣意外的穿越到了一个奇幻大陆在异世森林里努力生活下去的故事在这里南瓜是...
-
[穿书]徒谋不轨 (秦灵书) 2019-05-16完结356 3010文意外得到“主角光环”的终极炮灰,跳进一本师徒文的坑里填坑。在读者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