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木兰竹)


  陈标隐约记得,自己还非常非常年幼的时候,好像有风声说常遇春的女儿和朱元璋的嫡长子指腹为婚。但他爹说是无稽之谈,让自己别信。
  之后,他再也未听到类似的传言。
  所以常遇春到底还是不是太子的岳父?难道是太子及冠后,洪武皇帝才选了常遇春当亲家?
  陈标细思之后,认为很有可能。
  以常遇春地位,洪武皇帝……
  等等!
  陈标又想起一件事。
  常遇春现在只有一个女儿,就是常葳。
  陈标曾听亲娘提过,常葳因为力气大饭量也大,被家里人饿着,每天顶多只能吃半饱,以减小饭量和力气。
  常遇春夫妇俩不是迂腐之人,更不会养不起常葳。他们如此虐待女儿,是因为女儿将嫁入一个他们护不住的人家。如果常葳不减少她的饭量和力气,就不会得宠,甚至会招来厌恶。
  “原来是这样啊。”陈标自言自语,“原来指腹为婚确有其事,只是现在没了。”
  造孽哦。
  陈标摇摇头,叹了口气,然后闭眼睡觉。
  朱元璋的家事,和我陈标有什么关系。睡觉睡觉。
  几日后,陈理和明升习惯了常森的教导,初步进入了学习状态。
  这两人因为身份特殊,所以心智较为早熟,也很能隐忍,所以常森的教导很顺利。
  倒是常遇春学得很暴躁,几次和儿子吵起来。
  常森理直气壮,叉着腰比常遇春吼得还大声。
  蓝玉和蓝氏又在一旁帮腔,让常遇春颇为没面子,只能闷声继续学习。
  陈标看着好笑,笑着笑着又有些心情低落。
  看到常遇春一家人和乐融融的模样,他想起了自家爹娘。
  他本以为大明建立,他们一家人就能团聚,不用时常天各一方。
  但大明建立了,他们一家人的距离好像更远了。
  爹娘总有许多秘密不想告诉他。陈标知道,他也知道如果自己稍稍努点力,就很容易知道爹娘隐藏的秘密。但陈标选择了不去打探。
  爹娘对他非常好,如果有事瞒着他,那就是有不让自己的知道的必要。
  就像是好的父母会给予孩子保留隐私的权力,一个好的儿子也不会去打探父母特意隐藏的秘密。
  只是偶尔想起来,陈标还是有些寂寞。
  陈标摇摇头,使劲揉搓自己的脸,恢复了活泼。
  哎嘿,怎么突然矫情起来了!
  陈标:“今日放假一天,我们上岸逛逛?”
  学得头疼的陈理、明升、常遇春:“好!”吼得超级大声!


第157章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
  陈标下船的时候,学生们都在码头等候。
  他们见陈标船上没有自己的长辈,都松了一口气。
  只有常葳和常茂的脸色很僵硬,就像是做错事的孩子,丝毫没有见到父母的喜悦。
  “爹。”常葳和常茂上前,低着头道,“我……”
  常遇春板着脸打断道:“先回去,回家再说。”
  常葳勉强挤出笑容:“陛下赐了宅子后,我已经把宅子整理好,就等着爹回来。”
  常遇春道:“你把这事交给下人就好。你的心思不要用在后宅上。”
  常葳肩头一垮:“是。”
  常遇春见才十三岁(虚岁)的女儿可怜兮兮的模样,心头一软,语气也不由变软:“晚上让你娘多做些你爱吃的。”
  常葳重新展现出小女儿的笑容:“好!”
  常葳身边的同窗们都忍不住抖了一下。
  即便他们已经和常葳很熟悉,看着常葳与力气不相符的神态,仍旧忍不住颤抖。
  常遇春注意到了这一点,横着上前一步,挡住那些人看向常葳的视线。
  常葳收在袖子的小手捏了一下拳头,眼神黯淡了一瞬,但很快恢复正常,不敢让父母看到后担忧。
  陈标驱逐迎接他的学生:“好了,挤在这里干什么?今日没事做了?我走这几天,你们的功课有拉下吗?实习干得如何?明天考试。我在应天已经出好了卷子,你们……”
  陈标话还没说完,学生们就已经发出崩溃的怪叫声。
  陈标立刻笑出声,连旅途的疲惫都一扫而空:“看来你们很期待明天的考试。”
  学生们:“……”不,我们一点都不期待!
  陈标拍了拍手,让嘀嘀咕咕的学生们安静下来,为他们介绍新师弟。
  “张一张二还在启蒙,暂时不会来上学。陈理和明升将与你们一同上学,你们都当过助教,知道怎么教学生。”陈标道,“他们俩轮流跟着你们实习。怎么安排,你们自己商量。”
  学生们立刻道:“是!”
  他们热情地迎上来,将陈理和明升围在中间嘘寒问暖。
  陈理和明升第一次和这么多同龄人相处,都十分拘束。
  陈标不担心他们俩不能和自己的学生们友好相处。经过这大半年在北平的实习,他那些天真鲁莽的学生们已经磨砺出了好几个心眼子,陈理和明升不是他们对手,可能很快就会被他们“收服”。
  陈标很欣慰。
  陈标回到官邸的时候,朱文正和李文忠已经在烤全牛等着了。
  陈标告诉了李文忠“听说表嫂很漂亮”的好消息,李文忠都快感动哭了。
  看到李文忠这副表情,朱文正都不好意思再嘲笑他,于是不好意思的朱文正笑得更加大声,并抵在李文忠耳边狂笑。
  李文忠今天心情好,懒得和朱文正计较。
  朱文正大喊“没意思”,说要写信给四叔,还是让李文忠保持单身更好。李文忠这才和朱文正打起来。
  陈英护着烤全牛,免得他们污染了今天要吃的牛肉。
  陈标一边烤火,一边为两人鼓掌,让两人再打一个。
  弟弟们跟着陈标一起起哄。
  虽然爹娘不在,家里还是这么热闹。
  陈标这么一想,自己倒是不寂寞了,就是有些心疼爹娘。
  不过听说明年北平可能就能升格为北京,一家人应该就能团聚了吧。
  在家里舒舒服服睡了一晚,除了途中被摸上床非要同睡的四只弟弟给踩醒了一次,陈标第二日恢复工作状态,带着一脸不怀好意的微笑,给学生们考试。
  学生们坐在考场上的模样都如丧考妣,看得陈理和明升也跟着紧张起来。
  学生们考前状态非常不好,人人都像荒废了功课。一阅卷,陈标就笑出了声。
  这些人啊,个个都是演技帝!
  陈标摇摇头:“有好好自学功课,难道是羞耻的事吗?非要装出一副没读书的模样。”
  陈樉板着脸为久别重逢的大哥磨墨:“他们不是给你看,是给其他人看。我猜他们都是私下偷偷学习,以为可以超过同窗。”
  陈标笑得直不起腰:“这可真是……不知道成绩公布的时候,他们的表情有多难看。”
  我以为我骗到了别人,结果人人都是骗子?
  这学生们之间的“勾心斗角”,还真是可爱。
  公布试卷之后,学生们的脸色果然都很不好。但他们还是虚伪地向同窗道喜,并坚称自己是运气。
  陈标再次笑得直不起腰。
  “好了好了,别演了。”陈标笑道,“这段时间储备过冬,还需要你们忙一阵子。明年开春,河水化冻后,给你们两月的假,你们好好回家陪陪父母。”
  学生们的表情又高兴又忐忑。他们确实有些想家,但并不想回家挨揍。
  重新安排了学生们的功课和实习内容后,陈标开始着手处理积压的公务。
  有陈麟、朱同、刘琏、宋璲四个副手,朱文正和李文忠也经常来帮忙,留给陈标的事不多,大部分都只是让他过目一下。
  虽然北平仍旧不能自给自足,但情况已经好了许多,需要从南方运的粮少了一半。
  这种政绩,陈标在全大明知府中都能名列前茅。
  明年海港建立起,陈标希望漕粮的一半由海外贸易补足,继续减轻南方的负担。
  放在陈标面前的公务中,除了屯田、海港两件事最重要之外,还有教育和边市。
  洪武皇帝没打算立刻科举,他想先实行推举制,让已经扬名的隐士和元朝旧官吏先来大明做官,这几年推行适合大明的教育,培养一批适合大明的学子,再进行科举。
  洪武皇帝还准备改革科举制度,不再考作诗。至于考什么,他还在和心腹大臣们商量。
  应天小学的课程很好,能培养出较为实用的人才。但这样复杂的功课,恐怕贫苦人难以学习,最后科举只会成为富人的角逐。
  洪武皇帝正和大臣们一起头疼,要怎么取得平衡。
  陈标也写了建议。不过他不认为自己的建议会被采纳,因为这样增加了国家培养官吏的成本,而大明没钱。
  陈标认为,科举和在各地建立基础学校并重;科举只是当官的第一道门槛,将翰林院的官员培训职业化,让进士都要经过类似应天小学的综合学习之后,想进什么部门就自己考试。
  说白了,就是后世一些公务员考试根据现在的实际,揉揉凑在一起,不过是把申论和行测改成科举而已。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