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木兰竹)


  边疆不能只有标儿镇守,不能只让标儿承担一切。他要在北边建造更多的边塞。
  文英的策略正戳中朱元璋的心坎。不能屯田,那就放牧。
  至于拥兵自重,至少在他和标儿这一朝不用担心这个问题。至于后人如果管不住边镇,那他们自己再想解决方法。
  如标儿所说的那样,一代人只能依据当前实际情况,做好一代人的事。
  天书也说了,所有事物都在不断变化,后人的应对也要不断变化。
  朱元璋脑海里已经浮现出他需要的政策。
  朱文正、李文忠、陈英,还有他的几个儿子,可以封为塞王,由太子带领,藩王戍边。
  藩王没有领土,只有边镇。若想要领土,就自己去草原打!
  如周朝分封诸侯一样,只给开拓权。拥有开拓权的藩王自己打下的土地就是他们的诸侯国!
  这样的后果,就是几百年后,恐怕又要来一次“战国”乱世。
  但正如战国后有秦始皇一统天下,大明后期的“战国”也一定会有人出现重新一统疆土变得更大的乱世。
  唯一的问题是,他的子孙后代能不能将这个政策坚持到“诸侯”蚕食完草原部落的时候。
  ……
  北平到了十二月初,才飘起了初雪。
  在残元的岭北行省,早已经被大雪覆盖。
  重逢的残元皇帝太子父子俩已经执手相看泪眼,重归于好,拧成一根绳索。
  陈标预料的皇帝和太子争斗并没有出现。因为陈标那时候对草原不了解,还以为草原是“黄金家族”的一言堂。到了草原,皇帝和太子仍旧会争权夺利。
  但陈标虽然预料失误,但他误打误撞,也造成了同样的后果。
  残元皇帝和太子单独一人都很难与虎视眈眈的草原蒙古贵族抗衡,他们二人合力,终于能勉强稳固“黄金家族”在草原的地位,没有被其他贵族架空。
  只是当瓦剌东进的时候,残元皇帝和太子都有些慌张了。
  他们都知道,瓦剌一直有野心,只是被他们的先祖给打没了。现在瓦剌要来抢他们蒙古王的位置了吗?
  当残元皇帝和太子决定立刻南下,转移蒙古贵族的视线,将矛盾转移到大明身上时,却听闻大明居然劫掠了草原贵族的牛羊,许多牧民都往王帐附近跑。
  这些牧民丢掉了牛羊,只能靠贵族接济。贵族自然不肯接济,快要饿死的牧民和小部落首领引发了很大骚乱。


第159章 草原北平不同冬季
  草原部落对根脚的过分重视,让草原部落的阶级固化比封建时代的汉地更加严重,类似于后世某国。
  牧民们是贵族的资产,和奴隶差不多。他们一般情况下,就算境遇再凄惨,都不会生出对贵族的反抗之心。
  但朱文正毁掉漠南草原过冬的草原部落,遭受损失的并非只有牧民。部落的首领,也在南方过冬。
  当牛羊被抢后,将在这个冬日被饿死的不仅是牧民。
  草原各部落的情况和西欧封建领主制度差不多。
  西欧封建领主制度,国王、大领主、小领主、骑士不能越层下命令,即骑士手下的兵只听从骑士,骑士只听从领主,国王再命令领主。
  当大元制度崩坏后,蒙古部落制度也是如此。蒙古王“黄金家族”能够命令大小部落首领领兵协同作战,但每个首领手下的骑兵只听从首领的命令。
  这就是说,就算是小部落,他们也拥有自己的骑兵。这些骑兵就是青壮牧民。
  蒙古大贵族可以饿死牧民,却不能饿死部落首领。因为当他们不想接济的时候,这些部落首领立刻率领牧民掠夺他们牧民的牛羊财产。
  哪怕有些部落首领只能凑出十几个骑兵,他们也会勇敢地去当强盗。
  反正都要饿死,为什么不拼一把?
  他们都知道,如果现在软了,就只能饿死。拼一把,赌这些高高在上的大贵族不想打,至少他们这群小部落首领就能有吃有穿。
  牧民?等他们吃饱了,这些随他们英勇作战的牧民自然也能有一口吃的。老弱自然就随他们去死了。
  正好阿里不哥后裔想要夺忽必烈后裔,即残元皇族的权。这些展现了自己勇武的小部落首领,迅速被他们收编。
  阿里不哥后裔的部落兵力扩充,引起残元皇族的警惕。
  他们也立刻收编北逃的部落青壮年,以免阿里不哥后裔反叛。
  残元皇族和阿里不哥后裔还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不听警告、坚持东迁的瓦剌部落。这促使他们更疯狂地吸纳小部落的青壮年骑兵。
  但能吃的粮食就那么多。他们将口粮、帐篷、牛羊赐予了失去一切的北逃部落,那么他们自身统治下的百姓就会失去口粮、帐篷、牛羊。
  此刻,残元皇族只能抛弃中原皇帝和太子的外皮,回归残暴的草原奴隶主,将不能为他们制造利益的“奴隶”悉数抛弃。
  老弱病残,都成了草原上飞禽走兽的冬季食粮。
  如此残忍的事,让跟随残元朝廷北逃的官员无法接受。
  残元朝廷的官员大多接受了儒家教育。儒家教育有再多不足,至少给了他们身为人的道德底线。比如饥荒的时候,他们好一点就赈灾,坏一点就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但再坏的官员,也没有做过“既然粮食百姓不够吃,那就杀一批百姓就好”的事。
  这就是封建社会对比奴隶社会的先进性。
  元朝官员纷纷谏言,他们都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这些建议可能会稍稍麻烦一点,但至少在道德上不会如此恶劣。
  比如,这些老弱病残可以为贵族做工,每日给口粮。哪怕最终他们被累死,至少比直接将他们杀死强。
  可残元皇族为了能在草原部落中稳固“蒙古王”的位置,连这点麻烦都不肯背。
  青壮牧民既能成为骑兵,也能为他们干活。他们为何要耗费粮食让这些老弱病残活下去?
  有些元朝官员再次放低底线。
  能当骑兵的青壮牧民都在十五岁到二十岁的样子,能不能把年龄放宽一点,三四十岁也能干许多活。养活这些人,只需要贵族们每日少吃一只羊。
  甚至大贵族们吃剩的东西加上水和干草,就能养活许多人。
  残元皇族告诉跟随他们北逃到草原的官吏们,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在中原,贵族将自己吃剩的东西给百姓,会被人歌功颂德;但在草原,只有勇士才配吃贵族们吃剩的东西。
  贵族吃一遍,勇士吃一遍,剩下的喂给牛羊,喂给草原的猛禽野兽,也不能给卑贱的牧民中没有用处的人吃。
  谁如果这样做,就会失去“民心”。
  跟随皇帝和太子北逃的官员们这才恍然发现,当他们来到草原的时候,一切都不同了。
  残元已经不是大元,而是蒙古了。
  朱文正十日后满载而归。
  他们的刀都换了一批,变成了草原部落的武器。
  陈标为他们庆功,并送了一批牛羊和毛皮回应天报喜,顺便向朝廷乞讨。
  看我们北平多可怜,屯田吃不饱肚子,还要惨遭草原部落劫掠,求朝廷明年多运点漕粮。
  饿谁也不能饿边疆将士,否则谁来戍边!
  至于打云南和扫平匪患也需要钱粮,陈标可管不了。他是北平知府,他只管北平的事,只负责让北平的百姓和将士吃饱肚子。其他地方的事,由他们的地方官去考虑。
  朱元璋左手陈标哭穷的奏折,右手陈标给亲爹的厚颜无耻的家书,骂道:“你等着!等你及冠,我就退位当太上皇,等你自己头疼去!”
  马秀英哭笑不得:“国瑞,标儿弱冠时你也不老,让标儿多休息几年。他说不准会怨你好几年,你总要让标儿消消气。”
  朱元璋继续骂道:“消什么气!给他当皇帝,他还和我生气?!”
  马秀英道:“当然,他肯定和你生气。”
  朱元璋:“……”
  朱元璋转移话题,双手使劲抓挠头发:“为什么当皇帝后有这么多麻烦事!我哪有那么多钱粮!难道要学大元印纸钞,先让百姓救济一下?”
  马秀英道:“标儿不是在想办法吗?或许我们能从海外运粮。”
  朱元璋叹气:“海外运粮的成本多高啊。从南方运到北方的漕粮都只余十之二三,从更遥远的地方买来的粮食,真的能抵得过耗费吗?”
  马秀英道:“金银珠宝又不能吃,哪怕只能留下十之一二,能解得了燃眉之急,就是赚。”
  朱元璋想着从北平运来的大批珍宝,强忍着心疼道:“说的、说的也是啊。算了,现在苦一苦百姓,等标儿登基之后就是给标儿制造麻烦。还是我们自己苦吧。”
  马秀英开玩笑道:“我们一家人能用多少东西?只要你不养后宫三千,子孙成群。”
  朱元璋没好气道:“我就算想养,最后不还是变成标儿给我养?标儿气性那么大,肯定会气出病来。”
  朱元璋一脸唏嘘。
  自从标儿开始赚钱之后,他打天下的钱至少有一半都靠标儿赚。虽然陈家用的“朱元璋的资源”,但如何用这些资源,都是陈标说了算,他再安排李善长等人执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