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明是个藏不住话的人,尤其是面对阮文。
“我妈也真是的,昨天就红着眼睛,哭了一晚上,今天又折腾我跟小谢,还没完没了了。”
这件事周建明是相当无语,他昨天跟着阮秀芝去河坊街那边的小宅子,不曾想那院子里竟然住着人。
周建明想着来都来了,那就进去瞧瞧,跟主人家说两句好话,看一眼昔日住所,也算是了了当初的心愿。
他现在悔得要死,当初自己一定是猪血蒙了心,所以这才提出这么不靠谱的提议。
要是能算未来发生的事情,周建明是绝对不会提出这个建议的。
小宅子里住着人,一个三十出头的男人,还有个六十来岁的老头。
开门的老头看到他妈的时候喊了声“姐”,周建明当时还想说老伯你认错人了,你看着比我妈年纪还大,好意思喊她姐?
谁知道这老头竟然是他舅公!
这谁能想到呢?
阮秀芝这两年来跟着季教授整天跟书打交道,没了往日的操劳,年过半百的人又多了几分娟秀,像极了她母亲那会儿的模样。
“姑姑的舅舅,那个年轻的是谁?舅公的儿子?”
“不是。”周建明叹了口气,“我妈同母异父的兄弟。”
阮文:“……”您确定?
周建明也不信啊,前面就有冒名顶替的前车之鉴,现在忽然间来了个他妈的同母兄弟,这跟开玩笑似的。
然而还真是这回事。
“据舅公说,当时阮家不是被灭门吗?那些小鬼子还四处找阮家人,我妈她妈也险些被找到,亏得被隔壁邻居藏了起来,结果……”
结果那邻居也不是啥好人,知道这个城中的阮先生没了,便是见色起意。
霸占了人不说,又是把那宅院给占了。
“她一个女人家也没啥好办法,就只能这么过,后来就给那男人生了个儿子。”听说还生了个女儿,不过没养活。
宁做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若不是性格刚烈些,一个柔弱的女人是活不下去的。
周建明想,若他的外婆但凡有文文三分性格,也不至于让自己沦落到这般田地,可这也不是她的错。
谁不想活下去呢?
“后来□□,那男人把她给卖了。”
阮文听到这话觉得自己心口憋着一口气,“这些都跟你们说了?”
“哪能啊,就小谢觉得这其中可能还有隐情,找了左右邻居,又去问了一些老人,后来又审了一番才问出来。”
这还真是谢蓟生的手笔,阮文觉得也难为他了。
这件事别说是谢蓟生,就连阮文去管都有些作难。
这是阮姑姑的家事,最有资格做决定的莫过于阮姑姑。
在过去的认知中,阮文觉得阮姑姑很是要强,实际上是不得不要强。
周姑父是不远千里来投靠亲戚的可怜人,阮姑姑是背井离乡的女人家,这两人若是不要强点,怎么在村子里过活?
后来死了丈夫,她又怎能不要强?不然岂不是要被人欺负。
看似要强的人,其实是生活逼得没办法。
如今面对着这一笔荒唐帐,阮姑姑彻底没了主意。
昨晚还震惊自己多了个同母异父的弟弟,感慨竟然有生之年又见到了小舅舅。
谁知道隔天下午才知道原来这事另有隐情。
而且她那个可怜的母亲,如今也不知道去处,更不知道死活。
“文文,你说怎么办才好?”
周建明是有怨的,这么一个人说卖就卖了,他们还有没有点良心?
他对这个舅公没有半点情分,对这个比自己大了几岁的小舅舅更没有半点亲情。
甚至很想要把这俩人打一顿,那可是他们的妹妹、母亲啊!
“让谢蓟生处理这件事。”阮文深呼吸了一口气,“你带姑姑回来吧,等会儿让他给我打个电话。”
怪她之前没打听清楚,贸贸然的带着阮姑姑回去,结果就遇上了这事。
“我这边走不开,哥你别管了,这件事全权交给谢蓟生处理,你就当没发生过这件事就好。”
周建明很是过意不去,“这样成吗?那边的邻居都知道了的。”
“没事,处理这种事情,谢蓟生最擅长。”阮文忍不住苦笑了下,“不然你打算把这俩祖宗认下来带回去?”
“怎么可能,那就是俩畜生!”
如果说那时候他这个小舅舅还小,那舅公呢?
正值壮年,就眼睁睁看着自己亲姐姐被卖掉?
看到他妈后,舅公心虚的要死,后来知道这是当年逃出去的外甥女,又变了脸色。
大概是觉得他们娘俩是来抢房子的吧。
后来邻居多嘴一句,问前些天阮家老宅的事情,这位舅公反应过来,原来外甥女发达了,就又是提出想要外甥女养老的意思。
“……他也没说的那么直白,就是说一直念着我妈,也不知道当年逃出去过得咋样?过的好与坏又关你什么事?也没见他出去找过人。”
当然后面这事,是谢蓟生打探出来的,街坊邻居倒是都熟悉的很,瞧着这两个混不吝的竟然要攀上高枝去享福了,不免又是多了几分唇舌。
言语间,就十分刻薄。
周建明戴着个帽子在一旁偷听,险些把自己气死。
“要不是小谢拦着,我肯定打那两个王八蛋一通。”
人与人的感情是处出来的,他和文文不是亲兄妹,可一起长大二十多年比多少亲兄妹还亲。
河坊街那边的固然是亲舅公,可除了血缘上有那么一点羁绊,哪里又是什么亲人!
虽然小表哥没明说,但阮文大概也猜了出来。
“让谢蓟生去处理,姑姑她人呢?”
“那个薛梅嫂子觉得我妈心情不好,就带她出去看灯会了,她女人家比较细心,会照顾人。”
阮文承了这个情,“那行,等会儿谢蓟生回来,让他给我打个电话,我不在这边就在陈主任家里。”
挂断电话,阮文忍不住叹气,人啊同样吃五谷杂粮长大,可……
“怎么了?”
阮文这通电话打得长,以至于陶永安忙活完回来就看到她苦着一张脸,很少见阮文这样。
“遇到点小麻烦,弄完了就去吃饭。”她现在也没心情继续忙活,还是吃点东西分散注意力的好。
陶永安觉得阮文不太对,他想了又想,“你真没事?”
“有事啊。”阮文想了想,“如果一直跟你没什么交际的亲戚找来,你会怎么处理?”
“打秋风的亲戚啊?心情好就花几个钱打发了,心情不好就不管呗。”这还不简单吗,曹公当初不就给了答案?
阮文忍不住笑,“起码刘姥姥还是个知恩图报的。”日后也救了巧姐,可阮姑姑的那两个亲人……
依照小表哥的说辞,就没觉得这俩人有良心。
“那就别搭理呗。”陶永安话说的轻巧,但压根不是这么回事。
荣国府那是高门大户,刘姥姥不过是个小老百姓,拦在门外刘姥姥也无计可施。
可现在不一样了,阮文还打算在杭州那边开工厂,若是不把这两个人弄出杭州,指不定哪天就来搞些事情呢。
怎么弄走?
这是个麻烦事。
在陈主任那里吃了晚饭,阮文回到家后接到了谢蓟生的电话。
“放心吧,过两天就能处理好。”
“你打算把人送到哪里去?”阮文还是不安心,没听到一句准话,她就不可能安心。
“送到乡下他也能跑回来,所以最好的办法是送到一个他们进去后就出不来的地方。”
阮文头皮一紧,“你是说丢到监狱里去?”
永远不说话的是死人,而进去后再难出来的地方,则是监狱。
“这样行吗?”她又是多了其他顾虑,平白无故把人丢进去,会影响到谢蓟生。
谢蓟生的声音温和,仿若春风化雨,“不是诬告,别担心。”
他早些年行事的确大胆,可谓在刀尖上跳舞,不过如今成了家,不再是孤身一人,自然会稳重一些。
怕阮文不放心,谢蓟生细细说了这事,也就是傍晚时候,周建明没明说的事情。
“前几年刘根娶了个媳妇,那女人小时候发烧脑子有些痴痴傻傻的,本来女方的兄嫂就不太想养着这么个闲人,拿了刘根一笔钱就把人嫁了过去,前两年这人没了,听说那边娘家来闹了一通最后不了了之了。我去找了女方的兄嫂,让他们去公安局立案,不算师出无名。”
一个嫁出去多年的傻子忽然间死了,过了几年再算旧账。
想要找出证据来还真有些麻烦,但谢蓟生让那娘家人控诉的还有一条,那就流氓罪。
一个流氓罪,一个组织卖.淫。
左右邻居作证,这一老一少两个男人,怕是要在监狱里过后半辈子了。
他这也不是诬告,和邻居聊天时,有人提到了这事。
骂刘根不是个男人,自己媳妇被舅舅强.奸连个屁都不敢放,又骂那娘家不是人,明明知道这家不做人还把女儿卖过来。
刘根爷俩没什么口碑,左右邻居也有受其害的,如今只传出风声,让女方家里人来求两句,邻居们都热烈起来,纷纷表示愿意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