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层面的计算机研究自然以大型机为主,涉及到具体应用的话那就是微型机,但这个微型是相对的,反正阮文是抱不动。
“你说的没错,国内研究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研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这个定位是研究超级计算机和服务器,即便研究出来也是在军事方面运用。所以我们就想着把研究方向落在民用上面,搞微型计算机。”
目前国内的确有微型计算机,但都分布在中央和地方的单位。
僧多粥少,别说是工厂没有,就连大部分研究所都一机难求。
413所还算运气好的,涂安国和四机部那边的人熟,先弄来了一台用着。
有些东西用了才知道有多好。
涂安国过去醉心研究,不太关注外面的事情。可去年那一遭让他的观念发生了转变,他开始寻求出路。
微型计算机的研发量产,就是涂安国想到的另一个路子。
如果这次的研究能成功投产,那413所的退路就又多了一条。
之前的危机让涂安国意识到,环境在变政策在变,想要维持初心实在是太难了。
科研人员不能超然物外,他们也要谈钱还要会挣钱。
不然哪天被政策所抛弃,两眼一摸瞎还怎么过日子?
涂安国最近四处跑着开会,其实就是去促进这件事。
阮文没想到,413所竟然这么快就要转型,她忽的想起了什么,“是因为去年的东京之行?”
涂安国并没有遮掩,“是啊,日本的半导体远销海外,每年能够创汇无数。咱们也在发展,可还得靠国家补贴,这样子不行啊,总得想办法挣钱才行。老话说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涂安国是怕了,所以想方设法找出路。
人到中年没了当初的意气风发,但是提到研究所的未来时,413所的所长眼睛闪亮犹如灿烂星光。
阮文又是跟涂安国聊了好一会儿,这才离开了研究所。
对半导体阮文并不是那么熟悉,可这东西多重要,阮文还是知道的。
如今研究所正在朝着她曾经设想的方向发展,这对阮文来说是比得到涂安国一台计算机的许诺还要让人高兴。
她哼着小曲往学校去,在校门口遇到罗嘉鸣时,竟是一点都不意外。
罗嘉鸣在这里等了好一会,他来到的时候刚巧看到阮文往413所去。
不知道去做什么,罗嘉鸣止住脚步,在校门口等阮文。
四月初的省城气温回暖,他等的时间有些长,索性解开了上衣纽扣,露出了里面的白衬衫。
这让好些个进出校园的学生都往这边看过来。
但也没有谁上前来搭讪。
罗嘉鸣百无聊赖的等了半个多小时后,终于看到了阮文的影子。
“吃饭了吗?”
罗嘉鸣一愣,口袋里存折一下子没拿出来。
“我请你吃饭吧。”
阮文的举动让人一头雾水,罗嘉鸣有些迟疑。
“怎么,怕我把你给卖了吗?罗嘉鸣同志你未免太高估我了。”
“不是。”阮文再怎么聪明,也只能口头上占点便宜,行吧,让他大出血未来的日子不是很好过。
怎么可能把他给卖了。
真当他这个前侦察兵是摆设吗?
罗嘉鸣跟在阮文身后,去了老常的饭馆吃饭。
“今天这位有些眼生,这是阮文你朋友?”
“不是。”
这个回答让罗嘉鸣觉得扎心。
虽然他也从没把阮文当作朋友,可这话摆明了是说给自己听的,能不难受吗?
“钱我还差一点,这里面是五万六,剩下的一万四我会尽快凑齐给你送来。”
他把能借的都借了,可就是凑不够数。
罗嘉鸣也没办法,又担心阮文非要把这件事捅出去让他姑姑难做人。他想了又想,先带着这五万六千块来找阮文了,希望对方能看到他的诚意。
“五万六就五万六吧。”阮文拿过存折,“等吃完饭麻烦罗嘉鸣同志跟我去一趟银行。”
罗嘉鸣看了她一眼,“你取那么多钱做什么?”
“关你屁事?”
罗嘉鸣:“……”他是嘴贱多问了一句,可阮文这话未免太粗俗了。
“有本事你当着谢蓟生的面也这么说。”
“那你信不信,我放的屁小谢同志都会说味道是香的。”
罗嘉鸣:“……”他就知道阮文请他吃饭肯定不安好心,这不就开始炫耀了。
对面的阮文奋笔疾书,罗嘉鸣看不出她到底在写什么,只是没反驳也没打扰。
曾经的谢蓟生比他还要冷僻。
可如今,阮文的确没说错。
他真的能说出这般违心的话,只要提问的人是阮文。
这顿饭罗嘉鸣吃的并不怎么开心,阮文没管那么多,饭后去银行把钱取出分成两份分别存到了她和陶永安名下,这桩事也算是告一段落。
阮文看着憔悴了不少的罗嘉鸣,她想起第一次见到这人。
那时候的罗嘉鸣多么的意气风发啊,哪像是现在。
罗嘉鸣以为是错觉,有那么一瞬间他在阮文眼底看到了怜悯。
而怜悯的对象,正是他。
年轻人的那点激愤在瞬间凝聚,几乎要爆炸的瞬间,他听到阮文说话,“你背负这一身债,记得早点还钱。”
罗嘉鸣:“……”不知道为什么,他宁愿阮文怜悯他几句。
这话,太他妈扎心了!
心口被接连戳了好几刀,罗嘉鸣恨恨,“要不是因为谢蓟生,我饶不了你。”
“巧了,你以为没谢蓟生,我会就这么算完?”
阮文有些后悔了,罗嘉鸣一如既往的欠打。
“你最好祈祷别再落到我手里,不然的话……”阮文哼哼两声,可不是背负债务这么简单的事情了。
单据被撕成了雪花碎片,阮文随手丢进了银行门前的垃圾桶里扬长而去。
罗嘉鸣看着那渐行渐远的身影,手背上的青筋几乎要冲出那薄薄的皮肤。
……
四月中旬,阮文交出了《双城记》的翻译稿,她让陶永安跑这趟腿,自己没再去跟罗主编打交道。
毕竟从罗嘉鸣那里拿到将近三万块钱的赔偿款,陶永安屁颠屁颠的去了,回来的时候耷拉着脸。
“你是故意的吗?为什么非要选在今天。”
“怎么了?我看了老黄历,今天黄道吉日,适合出行。”
陶永安坐下喝了口水,“那看样子我爸也看了老黄历。”
他竟然在出版社看到了他老爹!
作者有话要说:陶衍:巧了不是?
第118章 118父亲的道歉
陶永安简直疯了。
虽然他老爹也没说什么,但那眼神,就让陶永安惴惴不安。
“他挺爱面子一个人,当初又是他把咱们引荐过去的,我刚才过去,他还以为我就只是交稿,结果被我打了个措手不及,毕竟让他在我这个儿子面前丢人了嘛。”
前些年陶永安还真想着,有朝一日看到父亲跟自己服软。
可那些都是少年时期的中二,现在的陶永安挺理解他老爹这人。
那一瞬间,除了心虚外,剩下的就是心疼。
“那怎么没带陶伯伯来吃饭?在出版社有应酬?”
“还在开会,我回头去问问,看他晚上有时间没。”陶永安不明白,你就一个文字工作者,在家都能工作的那种,在首都呆着不好吗?
没事老往外出干什么。
“那还不是因为你们兄妹都在这里?”
陶永安不相信这说辞,“那也没见阮姑姑来看过你啊,难道说阮姑姑不疼你?”
“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糖醋里脊来了,阮文先吃了一口垫垫肚子,“我比你成熟稳重让人放心,起码我就不会这么脸红脖子粗的质问你,老常你说呢?”
老常就是个厨子,听到这话嘿嘿一笑,“你和小陶都优秀。”
端水大师老常又去忙了。
陶永安被说得脸都红了,“你还挺骄傲。”
“我这是自我认知清醒好吗?”阮文多吃了口糖醋里脊,这酸酸甜甜的味道可真不错。
吃着饭,陶永安说起了正事,“我跟罗主编说清楚了,不过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元生这个笔名不要了?”
其实陶永安还真觉得没必要养着了。
他们现在都挺忙的,工厂那边开始建研发室,虽然有护厂队的韩建国监工让人省心不少,但是设备的采买又是另一桩麻烦事,这件事除了阮文别人还真都办不来。
陶永安能帮忙分担一下,但他做的有限。
论谈判能力,他远不及阮文。
除了这桩事,那就是继续做研发。
产品的研发从来都是连续的,要不断的进步发展。
不然很快就会被市场所淘汰。
之前阮文还特意让陶姑姑寄来了美国市场当前流行的卫生棉条什么的,她又在进行研究。
只不过到现在都还没能找出太合适的材料,那又是一个全新的市场,对阮文和陶永安来说都很陌生。
除此之外还有血液,这学期进入中期之后课业明显加重,暑假后就是大四,他们的大学生涯也快要结束了,到时候会有各种零零散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