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主家落实政策回平城,吴强一家也跟着一起回来,那主家的人似乎挺又本事,顺带着连小晚的户口也一块解决了。
小晚又悄悄的告诉小翠,据她猜测,吴强就是一直跟着那主家在做生意,这些年,他们悄悄的挣了不少钱。现在回到平城,吴强估计不会再做这些了,说这边管的严,风险更大。
小翠听了小晚的话,心里大定,既然吴强抱住了”金大腿“,以后姐姐家的事情都不用操心了。
姐妹俩又说了一阵闲话,看快到中午了,小翠就到隔壁卤肉店切了一段卤大肠,夹了三个卤鸡蛋给小晚带回家尝尝鲜。
小晚晓得这妹妹这店子是和黄秀莲合伙的,马上掏出钱要给钱,被黄秀莲和小翠联手推拒出门回家了。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小翠的卤肉店生意越来越好,天冷东西劲摆,每天卤的量更多。
住在大集旁的齐大爷已经被小翠发展成了卤肉店的“采购”。每逢大集,齐大爷就会帮小翠买些卤肉店需要的食材送过来,小翠一回给他两块钱的路费。齐大爷十分负责,经常有惊喜带给小翠。
比如今天齐大爷除了送来两副猪下水外,还送来了一个牛肚和十几根沾满泥巴的藕,看来明天卤肉店除了增加一个卤藕片外,还会增加一个卤牛肚卖。卤牛肚十分的美味,小翠想着就直咽口水。
第102章 准备搬家
黄秀莲是个闲不住的勤快人, 她看到卤味店生意好,早中晚学校放学时也有许多孩子奔出来买茶叶蛋,和小翠商量了下, 又做起了包子馒头和煎饼。还把自家做的酸菜每天炒一大碗做免费赠送的配菜,没多久卤味店门口除了卤味飘香外, 也开始人来人往,特别是在孩子们上学的日子,愈发的热闹。
月底小翠盘账,两人每人多分了大几十块钱。小店生意渐上正规,黄秀莲和小翠两人愈发忙碌, 做糖的事情已经无法兼顾, 小翠和小李子说好后就放弃了。钱是赚不完的, 小翠并不想年纪轻轻的就累出一身病来。
小晚的服装店不温不火, 上回她给星星做了一件双排扣灯芯绒风衣,是小翠画的样子,小晚花了两天的功夫做出来后,星星穿了两回,问的人特别多,倒是给小店打了个小广告, 因此附近也有些条件好时髦的人上门来询问做衣服。
小翠的那件阴丹士林蓝布旗袍看得人特别多,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惜条件受限,大家也就是欣赏一下,饱饱眼福。
“等开春去买几段的确良,我给你画个样子,做几件连衣裙挂在这里, 姐,保准来做衣服的人特别多!”小翠安慰姐姐。
“小翠,不着急,我婆婆说开缝纫店就是要看口碑,这得慢慢来。”小晚的心态特别好,有空就自己拿李春兰从老家寄来的蓝色土布练手,小翠画了好几款民族风的衣服,小晚看了特别的喜欢。
吴强买了部汽车挂在一个汽运公司名下,现在专门跑长途运输。还请了个人和他一块干,是部队退伍的汽车兵,农村户口没安排工作,还是李建给介绍的呢。
跑长途运输是很辛苦,但是挣得多。吴强一直跟着的老东家也买了车跑长途,不是他,吴强既买不到车也挂不上运输公司,所以吴强和小晚说,再辛苦两年,给儿子闺女挣点房钱。
小翠听说吴强经常跑沪市,就托他找关系买些的确良布或者棉布回来,准备开年和小晚摩拳擦掌大干一场。
等吴强把布带回来,小翠惊呆了,好家伙,吴强带了两卷的确良布回来,一卷浅蓝色的,一卷是鹅黄色的,还带了一卷宝蓝色的雪纺,小翠爱得不行。
这些布别说做成衣服裙子了,单单卖布都会有很多人来买,主要是现在买布都要布票,没有布票有钱也买不到,也不知道吴强从哪里弄了这么多布来。
小翠连夜画了样图,幸好家馨前世喜欢“钻研”时装杂志,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这半桶水晃起来也挺有个样子。她不仅给小晚画了几件衬衣,还画了半裙,连衣裙的样子。
两姐妹又大概加估计确定了大中小三个码的尺寸,准备做一批衣服出来,每个码每个颜色都做几件。
幸好现在大家的衣服都是以宽松为主,并不太注意修身,小翠看着正认真裁剪的姐姐心有点虚,不过想想实在卖不掉还可以自穿,或者到明年再卖,反正的确良布是俏货,这几年都不愁卖不掉。
等学校放了寒假,卤味店的事情少了很多,小翠有空就去小晚的工作间打下手。黄秀莲的二女儿晓丽对做衣服特别感兴趣,昨晚作业就守到店里看小晚裁剪。
黄秀莲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干脆提前和小晚说好,等晓丽读完高中,如果安排不了工作,就跟着小晚当学徒,学门手艺,做裁缝。
1975年这一年的除夕,小翠家,李建家和小晚家三家人一起过的。大人们一起做饭有说有笑,孩子们就跑到胡同里或院里放炮仗,屋里屋外都弥漫着年的喜庆。
小晚家和黄秀莲都是今年才乔迁新居,自然要回家里去守岁,吃完年夜饭几家人就散了。小翠多喝了两杯自酿的葡萄酒,有点醉意,索性早早就上床睡了,还趁着醉意歪缠着方光辉不放,两口子恩爱到后半夜小翠禁不住告饶,累极睡到第二天天大亮才被一声接一声的炮仗声吵醒。
自己做生意最大的好处就是自由,辛苦了一年,小翠给自己和黄秀莲放假一直放到正月十五,过完元宵卤味店才正式开业。
小翠的新家也弄得差不多了,唯一就是花坛和花园里的树还没栽上,张师傅说等天气暖和点去买几颗西府海棠和玉兰,小池子旁再栽颗柳树,加上原来就有的几颗柿子和红枣也差不多了。
一家人迫不及待的跑去新家参观了一回,真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经过李工指导的装修就是不一样,确实达到了小翠要求的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来四合院古色古香的要求的同时,又增加了房屋居住的舒适度。如房屋采光更好,房间愈加的宽敞明亮,主卧和三个孩子的卧室、客卧、会客室旁都改造出了卫生间,以后大冬天寒风凛冽的晚上再也不用跑到院子里的公用卫生间上厕所了。
这回院子里就没再修公用卫生间,只在靠花园的一个小角落挖了化粪池,化粪池不远处新挖了一个小池子,里面铺了细沙和小石子,种了睡莲,化粪池里面经过两次沉淀净化的污水会流进小池子再经过植物的净化后,溢出流到院外原来的城市下水道里面。等于不仅把院里原有的下水道疏通利用起来,还增加了下水道。张师傅说最花钱的就是这个,因为不仅要开挖,还要复原,挺费事的。
看完新家后,小翠赞不绝口,张师傅和李工都挺高兴,没有比自己的劳动得到了肯定更让人自豪的事情。
要住进去除了得摆家具进去外,还得做窗帘,没有窗帘总感觉睡到幕天席地一样。
家具就准备利用原来的老家具,原本房间就有家具,不够的话旁边的杂物间里还有一屋子的家具呢,都是原来的房东友情赠送的。小翠去看过,都是好东西,件件再过二三十年都可以当古董卖。
至于窗帘,小翠准备拜托姐夫吴强帮买几匹天蓝色的麻布和碎花棉布来自己做,有多余的再做几套床上四件套。这个做起来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小翠自己都能弄好。
这天等店里的杂事忙完,小翠跑到吴师傅那里去取蓝花冰的首饰,上回紫罗兰的手镯和挂件,耳钉做出来后,看着手镯里如梦似幻的紫色,小翠真是爱得不行,对吴师傅也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把蓝花冰也拜托给吴师傅了,准备打一幅手镯送给小晚,在做一个玉佛的小挂件给小晚的女儿小铛铛。
到了吴师傅家,看到他家里兵荒马乱,人来人往,才晓得吴师傅的儿子带着一家四口从外地插队回来了。他儿子在当地找了媳妇结婚,已经有两个孩子了,还算有良心,没有为了回城抛妻弃子,都给带回来了。
吴师傅笑容满面的在屋里忙乎着,倒是一点没嫌弃农村的媳妇。反正他家地方够住,这些年一直在私下断断续续的接活,又节俭,手上也存下了不少的钱。儿子写信来问他回城带不带老婆孩子时,也是他做主要儿子一起带回来。
“小翠,不好意思,我儿子回来了,这几天忙乱得很!都做好了,你来看看!”兴许是家里人多有了生气,吴师傅也比平常显得多了些精气神儿。
小翠跟着吴师傅到了他的工作间,看了成品,一共做了一幅手镯,两个玉佛挂件,两幅耳坠子。
“真漂亮,吴师傅您老的手艺可没得说!”小翠边夸边从口袋里取钱给了吴师傅手工费。
“谢谢!”吴师傅接了钱,吞吞吐吐的问小翠,她开的店里需不需要人打杂?
小翠以为吴师傅给他农村来的儿媳妇找事做,哪知道吴师傅叹着气说,“我是给我儿子找事呢!回城的知青太多了,工作压根就解决不了!”
“我看您老是灯下黑了,抱着金饭碗讨饭吃,您儿子一个大男人到我们店里打杂没前途,还不如跟着您老学这打磨玉的手艺!吴师傅,您儿子要是能继承您老的手艺,这辈子都不愁吃不上饭!”小翠笑呵呵的建议吴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