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现在材料有限,小翠又希望最大的保留四合院的原貌,所以这些改造都是十分简单的,唯一工程量大的就是要在北屋旁的空地修建卫生间和化粪池,还要把厨房重新改造及换玻璃。
李工看过房子后,对小翠说道:“这房子维护得挺好,其实也不需要做大的改动,我和老张尽量按照你的要求搞。”
“李工,张叔说您对园林也有研究,麻烦您帮把旁边的小花园也弄弄,但是我囊中羞涩,先紧屋里弄,弄完屋里我还有钱再搞园子。”小翠红着脸说。
“花不了多少钱,我估计最多花六七千吧,我们会尽量少花钱的。”李工十分理解小翠的心情,听老张说着宅子不过买了六千多,现在重新弄弄也要六七千,一般的人都舍不得。
“那谢谢李工和张叔了!设计费多少我先给您?”小翠想擦擦不存在的冷汗,幸好还在自己预算的范围内。
“你这屋改动不大,姑娘,你看着给吧!”李工也是急着需要钱给老伴看病,才肯接这个活儿,但要多少钱他其实心里没底,毕竟才第一回 做这种事情。
“两百块?少的话我可以再加点!”小翠犹豫片刻后出了价。人家以前是建筑师呢,这个价小翠自己觉得有点心虚。
“可以,不用加了!”李工喜出望外,两百块已经相当于有些干部两个月的工资了,不少了。
小翠早就听张师傅说李工的老伴生病了 ,急着要钱,赶紧从口袋里取出了一个信封,递给李工,“李工,您数数,里面是两百。”
“不用数,老张说你们两口子都是实在人!谢谢啦,姑娘,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李工拿着信封的手都是颤抖的,这下老伴抓药的钱有了。
“李工,这是您劳动所得,应该的!要谢也是我谢您和张叔,我的新家就拜托给两位了。”小翠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看看自己新家的模样了。
把装修费扣除后,小翠算了算家里的存款,已经不足三千了,赚钱大计必须提上日程。
小翠和黄秀莲商量好,以后做糖还是摆在老院子,主要是怕放在新院子被人偷,那里晚上没人住。做卤味也是在老院子加工好后,再搬到新院子去卖。小翠还专门写信要老家的李老爹采些不咋值钱的老茶叶,炒好后寄来,用来做茶叶蛋和自家当凉茶喝。
卤味现在小翠开发的品种是卤猪肚,卤大肠,卤心肺,在卤豆腐干,卤鸡蛋。能买到猪头肉时,就卖卤猪头肉,碰到毛豆和藕上市时,再卤毛豆和藕片卖。
小翠和黄秀莲的新店开业时,把一大锅卤汁放在炉子上开煮时,简直就是十里飘香,不断有人“闻香而来”。不得不说,这年头不是人们没有钱吃不起,而是有钱也没有地方买去。
卤味店一开业,生意就挺红火。附近家里条件好的来买卤下水或者卤猪头肉当菜吃,条件不是很好的也买两个卤鸡蛋或者卤豆腐干给孩子们解解馋。
小翠和黄秀莲不小气,都会给买卤味的人加上一小瓢卤子。用街坊大妈的话说,那一小瓢卤子她孙子能拌着吃上一碗饭。
就是洗猪下水的工作量挺麻烦,幸好猪下水的供应不是很稳定,要不小翠觉得自己和黄秀莲已经洗得快麻木了。幸好几个孩子都懂事,做完作业后都会帮妈妈做事情,特别是黄秀莲的两个女儿,都已经是大姑娘了,能帮上卤味店不少的忙。
等卤味店开业一个月后,小翠和黄秀莲一起盘了账,除去房租外,一共赚了两百多。已经很不错了,天热小翠和黄秀莲卤的东西不多,每天不到下午基本上就卖得干干净净。
和黄秀莲商量后,小翠给每个孩子都发了“工资”,当然晓慧和晓丽拿的最多,因为她们做的事情最多,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
第101章 小晚一家到平城
多劳多得政策充分的调动了李志军和健健康康的积极性。李志军, 就是李建家的宝贝疙瘩,以前被黄秀莲惯得很,自从知道在卤味店帮忙能赚钱后, 一放学就拉着健健和康康回家里帮忙。
“小翠,有钱能使鬼推磨, 这话可真有道理!”黄秀莲看到以前放学就不见人影的儿子每天准时回家,笑得合不拢嘴。
“这三个小的勤快起来,本来想请个打杂的都不用请了。”小翠看着坐在小板凳上认真清洗猪下水的三个孩子,觉得自己有做资本家的潜质,才做生意就开始请“童工”了。
“颁布一项新规定, 你们三个必须做完作业温习好功课才能打工赚钱, 由星星负责检查你们的作业。”小翠生怕李志军为了赚钱作业都不做了, 本来他就不爱学习, 不像健健和康康学习自觉。
“阿姨,等我做完作业都十点钟了!”李志军悲催的对小翠喊道。
“没商量啊,洗手做作业去!”小翠淡定的挥挥手,三个小家伙乖乖的洗手去做作业,健健和康康一会儿就通过了姐姐的监督检查,又出来打工挣钱了, 而李志军同学正在房里苦大仇深的对着作业本咬铅笔头……
七四年的国庆节时, 李建一家搬进了新家,姐姐小晚一家由东北搬回了平城。
小翠到火车站接人时,看见丰腴不少的姐姐手上还抱了个襁褓,里面是一个粉粉嫩嫩的小女娃。看来这几年小晚在东北一点没闲着,已经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有三个娃了。
吴强搬着大包小包下了火车,胡大婶牵着两个孙子笑眯眯的和小翠两口子打招呼。
方光辉和小翠先送小晚一家人回到新家简单洗漱, 小晚的家已经被小翠一家人里里外外的打扫过一遍了,昨天晚上还来烧了炕和炉子,灶上热水都是现成的。
等他们简单洗漱过了,小翠就带着小晚一家人到自己家,黄秀莲和李建正在厨房做饭菜,包饺子,好给小晚一家人接风洗尘。
三家人痛痛快快的大快朵颐了一顿庆祝在平城团聚后,小翠和小晚的服装店正式提上日程。
小晚送了小翠一件阴丹士林蓝布做的旗袍,是她按以前小翠的尺寸做的,幸好这几年小翠也没有长胖,旗袍还挺合身的。
“姐,你可真行,这几年在东北没白忙乎,孩子生了,手艺也学了!”小翠看着镜子里自己被旗袍包裹住的纤秾合度的身材,忍不住调侃小晚。
“看你说的,是损我呢还是夸我?”小晚嗔怪的看了小翠一眼,大眼睛水汪汪的,一点也不像生了三个孩子的女人。
“夸你学手艺和生孩子两不误!”
“我婆婆就喜欢孙子,生了三个孩子我也对得住他们老吴家了,所以婆婆教我手艺一点没有保留。”小晚自己可一点没觉得憋屈。她知足,婆婆有孙万事足,也不难伺候。丈夫吴强能赚钱养家又体贴,比起从前再老家的生活,小晚觉得自己是掉进福窝里了。
姐妹两合计了一下,觉得现在还不具备大张旗鼓开门做生意的条件,不如先开个裁缝店,接单做衣服。
“姐,我攒了一些布票,明天先去买几段布,给家里的几个娃先做衣服,款式到时我们商量一下,务必要与众不同,但是又不能太出彩。”小翠把身上的旗袍换下来,长叹一口气,接着说道:“这年头,穿件衣服都还要注意影响,真是难!”
“是呀,就我给你做这旗袍,现在哪里有人敢穿?”小晚看着自己一针一线缝制的旗袍,觉得十分的可惜。
“这件旗袍先当样品挂在这里让大家伙欣赏欣赏,让她们见识一下我姐的手艺。”小翠想不到姐姐这样有天赋,几年就能学出师,十分为姐姐自豪。
商量好店里的事情,姐妹俩又说起这几年的事情,吴强在那边的生意似乎一直很红火,老家的茶叶生意也一直都在做。
“小翠,你嫂子娘家应该赚了不少钱吧?这几年经我手卖的茶叶起码也有三四千,不过老人家很客气,年年都寄腊肉来拜年。”
“何止?在平城我也给他找了个卖茶叶的路子,他们家啊,早就闷声发大财了!”小翠小声告诉姐姐。
“那你们到平城了姐夫准备做什么?”小翠心想吴强难道继续在这边做倒爷?
“我也不晓得,他生意上的事情我不过问,不过家里的钱是够用的。小翠,你又买了两个院子,我是不是也得再买两个,就像你说的,家里不是有三个孩子吗?“小晚老老实实的问小翠。
小翠心想姐姐手上还有闲钱买房子,应该不差钱,姐姐手上的钱估计只是她们家的小头,大头应该在吴强手里面。用湘南老家的话来说,小晚属于“哈人有哈福”,在家里安分过日子就行,其他的事情全部不用操心。
“你有钱就买呗,随着落实政策回城的人越来越多,房子只有涨价的份,钱存着也没有多少利息!”小翠自然要鼓动姐姐买房。
“好,我晚上和你姐夫说说。”小晚点点头,觉得妹妹说的有道理。
小翠又问了小晚户口的事情,小晚说这回都搞好了,原来胡大婶解放前是在平城一个大户人家里做事的,后来才嫁给了吴强爹。嫁给吴强爹后也没和原来的主家断了来往,主家后来落难下放到东北,吴强父母毅然跟着一块离开了平城,到东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