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家甚至一直没有给孙嬷嬷传信,一直到孙嬷嬷离宫,才知道自己的儿子没了。孙嬷嬷想要发疯,但是最终却是忍了下来。
孙嬷嬷长得并不差,皇宫里头挑人,自然得挑品貌端正的,便是乳母也不例外,她忍了几年,最后又有了身孕,再次产子,那玉姨娘虽说心里头恨得咬牙切齿,但是孙嬷嬷在宫里待了那么多年,手段心计都是有的,尤其,玉姨娘也到了人老珠黄的时候,孙嬷嬷又花钱专门给甄沛选了两个从小被人教养的扬州瘦马,甄沛本就是个喜新厌旧的,很快就将玉姨娘抛诸脑后,沉迷于新人的怀抱之中。
这些事情,是圣上成年开府之后才知道的,只是他一个光头皇子,哪能给孙嬷嬷撑腰,何况,那时候,甄家老爷子已经过世,甄家回了金陵守孝,因此,圣上那时候能做的,无非就是教人给孙嬷嬷送一些东西过去罢了。
等到圣上做了太子,才能对孙嬷嬷有所照应,而等到圣上登基之后,甄沛因为酒色过度过世,过了孝期之后,孙嬷嬷后来生的那个孩子甄应嘉也大一些了,圣上干脆赏了甄应嘉一个出身,给了他一个国子监的名额,有了这个名额,甄应嘉就有捐官的资本,甄应嘉也还算是能干,如今在江南那边做个小官,也算是做得有声有色。
这会儿想着儿子身边伺候的不靠谱,圣上又开始感念起孙嬷嬷来。
第13章 (大修)
作为一个感性的皇帝,他能因为觉得失去了生母的次子可怜,为了让次子不再被轻视,直接册封次子做太子,也能因为乳母当年的照顾,而给乳母一个超品诰命。
册封太子的事情并不急于一时,这又不是后世,官员任命,按照固定的几个流程过去,就可以走马上任!册封太子,是有着一套固定的程序的,要让钦天监计算吉日,内务府还得加紧赶制太子的礼服,常服,还有一应仪仗。太子宝印是现成的,但是就像是皇帝,大大小小的玉玺就有二十几个,除此之外,每个皇帝还有一个甚至更多的私印一样,太子也是需要私印的。或许等到太子成人之后,可以自个选择私印,但是在这之前,还是需要内务府准备。
而给乳母一个诰命的事情就很简单了,按理说这种事情要皇后做,不过,如今皇后薨逝,圣上暂时也没有另外立后的意思,越权敕封一个诰命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朝廷命官要考虑着给实职,给相应的待遇,相应的权柄,一个诰命有什么呢?圣上生母早逝,养母不慈,想要推恩乳母,本来也是正常的事情,就是圣上给的诰命有点高,直接就给了个“奉圣夫人”的超品诰命,但是,一个诰命,又能做出什么事情来,无非就是每年多支出一点钱粮而已。尤其,这位新鲜出炉的奉圣夫人远在金陵,年纪也不小了,想必这辈子也没什么机会进京了,跟他们根本不搭界,因此,这道旨意压根没人阻拦,顺利发往金陵。
至于京中那些夫荣妻贵,母凭子贵的贵妇,心里头有什么想法,那些自以为自己是做大事的男人们是不会去想的。
至于徒景瑞,如今算是准太子,就等着祭告过天地宗庙之后,就可以入主东宫。
但是,这种事情,暂时其实与他并无太多关系,因为,他马上就要上学了。
徒景瑞的伴读团队可比徒景平豪华多了,原本作为嫡子,徒景瑞的伴读应该是六个,比徒景平多两个,如今徒景瑞都是准太子了,待遇自然也要跟上来,他的伴读数量是其他皇子伴读的两倍。
作为早就被内定的顾衡暂且不说,勋贵之家就贡献出了两个名额,一个是贾赦,一个是北静郡王家的世子水昕。
北静郡王这一脉也算是倒霉,他们子嗣有点艰难,也不知道是不是当年作孽太多,以至于不仅子嗣艰难,而且身体还有些问题。像是如今这位北静郡王,他父亲原本身体还算可以,但是他当年在北疆作战的时候,不慎被流矢射中,伤了肾水,身体也有些虚弱。
看了不知道多少大夫,大家异口同声表示,先北静郡王这个情况,子嗣定然艰难。那时候先北静郡王还年轻,刚刚成婚,还没有孩子,五服之内也没有合适的过继的对象。何况牵扯到一个异姓王的王位,哪里是能随便过继的,宗室尚且不能通融,何况是对异姓王。
因此,先北静郡王就老老实实将兵权奉上,回京做了个富贵闲王,一直求医问药,终于在而立之年才算是让王妃有孕,生下了如今这位北静郡王,之后再也没能生出第二个来。
交出了兵权之后,皇室对北静郡王也算是优容有加,即便没军功了,也允了北静郡王这一脉原级袭爵,三代以降!算是给了其他异姓王一个信号,你们要是老老实实跟着交出兵权,也有这样的待遇。
问题是,北静郡王是没办法才放弃了兵权,其他几个异姓王可没有自私方面的问题,人家身体好着呢,为了一个看起来风光的爵位,将自己的生死放在皇家的仁慈里面,这也不划算啊!因此,其他三家继续把握兵权,在外镇守,就是不接这个茬。
北静郡王呢,也觉得这个样子不行,没了兵权,总得有点别的护身符吧!他们当日交出兵权的行为,实际上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背叛了勋贵这个集体,因此,在勋贵之中,名声并不是很好。他们这些年倒是一直养着一些文人,跟不少文臣走得比较近,在朝中名声也还算是不错,可是光是这样也不够,因此,如今这一任的北静郡王当年便求娶了先太子妃的妹妹,跟先太子成了连襟。
他想得倒是挺好的,谁能想得到,先太子英年早逝,登基的是他以前根本没放在眼里的七皇子呢?
等到当今登基,北静郡王就老老实实表示了臣服,但是怎么样才能表露北静王府的诚意呢?既然圣上要立太子,北静郡王立马跟上,他是少有的上书赞同立太子这事的。然后,圣上要给儿子选伴读的时候,就想到了水家。
北静郡王家这一代又是单传,唯有一个世子水昕,年纪也就是比太子大了一岁,年纪相当,北静郡王不曾想到,自个一个拍马屁的行为,最终将自己给坑了,但是圣意已定,他哪里敢违抗,只得老老实实接了旨,准备将儿子送进宫学给未来太子做伴读了。往好处想,总不能这个太子也出事吧,说不准就是给儿子找了个好大腿呢!
宗室里面,要论资格老,是没人比得上齐王这一脉,但是却有一个辈分比较高的,那就是楚王。楚王若说能力,是真平庸,架不住人家是真长寿。他是□□之子,太宗的兄弟,□□儿子不多,所以当年个个都封了亲王,其他几个儿子这时候陆陆续续都已经过世了,而楚王呢,如今还活得很硬朗,尤其,楚王这一脉,那叫一个子孙繁盛。
楚王是个平庸的,对于权势也没太大野心。有也没用,他生母位份不显,自个生得也有点晚,轮到他开府的时候,就算有什么好处,也轮不到他。何况他开府没两年,老爹就没了,太宗皇帝继位,他这个兄弟也没什么地方能被太宗皇帝看重的,因此,继续在自个王府里头混吃等死。
不能做别的事情,也没别的地方可去,那不就是可劲地造人嘛!楚王王府里头,编制都是全的,这家伙还是个奇葩的,当年刚刚开国没多久,又一直在打仗,国库里头并不充盈,因此,他这个皇子开府的时候也没分到多少安家银子。为了敛财,他除了正妃是上头赐婚不能换之外,侧妃还有庶妃之类有品级,能上玉牒的名额都暗中拿去卖钱了。
也就是这事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现在没几个人记得,那时候,楚王一度就是宗室里面的笑话。
但是,没用又如何,人家就是比其他人活得长,而且活得滋润。
只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楚王如今年纪也不小了,他在圣上那里也没什么存在感,等到他过世之后,嫡长子袭爵,其他的儿子,能混个什么样的爵位,就得看上头的意思。尤其,楚王府人丁繁盛,府里头大大小小的主子加起来,已经超过了百人,就算是楚王再能敛财,给家里的儿女结亲的时候,也是借着宗室的名头,找的多半是有钱的人家,但是这么消耗下去,也的确有些吃不消。加上嫡长子只能继承一个郡王爵,其他的嫡子顶多就是一个国公,至于庶子,就得看运气,到了孙辈,就有很大一批要自个自谋生路了。
因此,楚王也琢磨着要给自家儿孙找一条出路,正好圣上要给准太子选伴读,楚王直接选了自己嫡长子一脉的重孙,算是表示,宗室里头,我这把没用的老骨头,就站在圣上你这边了。
另外一个就是乐成公主的儿子,跟徒景瑞当年一样,乐成公主当年在宫里头也就是个小透明,而尚主的江澈身份也尴尬,江家也是开国勋贵,祖上也是封侯的。江澈的生父就是这一代的宜春侯,原本这个侯爵之位是轮不到他身上的,但是,江澈的伯父头一次跟着父亲上阵就战死沙场,只留下一个望门寡的夫人,世子之位就轮到了这一代宜春侯身上,宜春侯兼祧两房,为此还娶了两房妻子。江澈是大房夫人所生,按理说,他才是继承爵位的人选,但问题是,他是次子,大房夫人也,也不为宜春侯所喜,因此,最终宜春侯选择的世子是自己的长子,江澈在家就有些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