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连天日,家书值万金,隔着几千里送一封信多不容易,怎么只有短短两页呢,再怎么样也要凑够十七八张才行吧?
闻言,姜暖戏谑地开口,“惦记了?”
“毕竟西北战火之地,多少有点担心,”顿一下,谢氏直接投到姜暖怀里,“娘,我想相公了。”
“之前巴不得他走的是谁?”姜暖好笑地摇摇头,“想去西北也成,什么时候把迷阵和防御阵都学会什么时候去。”
谢氏有天赋,也有婆婆手把手教导,比姜暖少走很多弯路,阵法的进境并不慢。
饶是如此,此时的她依旧无法布置出防御阵,当即,蔫哒哒地低下头,“至少还要半个月呢。”
“所以,好好努力吧!”
“儿媳尽量吧。”谢氏的声音虽失落,却没有抱怨什么。
她也明白,婆婆是为了自己好,西北那等战火之地,没有自保之力,万不能涉足。
谢氏离开后,姜暖拿出一封暗卫送过来的秘信,眉头紧锁起来。
西北的战况,似乎有些微妙,甘丹那边,究竟出了什么事呢?
想了想,回了一封信送回去。
西北边境。
甘丹大营,姜朝和黄老二身穿甘丹服饰,猥琐而飞快地穿梭一个又一个营帐。
两人会面时,姜朝压低声音问,“老二,你那边可有发现?”
“没找到,你呢?”
“我也没找到,但是有了点线索,走,这里不合适说话,找个安全的地方再说。”
“嗯!”
少倾,两人来到一个偏僻的山坡换衣服,“姜朝,你是不是推测错了,甘丹的粮草,怎么会放在这里?对面就是大周营帐,他们不怕泄露出去?”
“就在这,不会有错,”姜朝说的很肯定,“咱们探查半个月了,甘丹兵力分布一直不均匀,还经常调动,只有这个地方,士卒从来没有少于一万,肯定有重要东西需要镇守,还有什么比粮草更重要?”
一番条理清晰的话,说的黄老二立刻哑然。
“可是过了三天咱们还没有找到,总不能继续跟个苍蝇似的乱莽吧?”
“当然不是,”姜朝眼眸眯起,一抹精光浮现,“咱们已经把东南西三个方位搜寻一遍,只剩下北边了。”
“嗯,回去再多带点人过来搜查,只有咱们两个,怕是来不及动作。”顿一下,黄老二有些肉痛,“可惜了,这批粮食只能烧掉,不然带回大营,还能给将士们加加餐。”
不到边疆来,永远不知道戍边的士卒日子有多苦。
才十月,已经成片的大雪,穿着厚厚的棉衣都觉得冷风入骨。
当然,这并不包括黄老二和姜朝。
经常练习功法的他们,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抗寒能力,都比普通人强好几倍。
“没什么可惜的,咱们吃不了,甘丹也是一样,谁也落不到便宜,但是,甘丹损失更严重。”
姜朝的逻辑很简单,都占不了便宜,谁损失大谁倒霉。
闻言,黄老二深以为同的点头,完全不觉得哪里有问题。
甘丹:老子自己的粮食关你们什么事?
少倾,姜朝抬头,看着茫茫大雪,忍不住揉揉眼睛,“这里不宜久留,咱们先回去,重新拟定一个计划。”
“行,”黄老二掏出一把肉干,“吃点东西补充体力,三十里的路呢,还要一段时间。”
闻言,姜朝狐疑地问,“哪来的肉干?怎么像甘丹的?”
“就是他们营帐顺的,”不等姜朝开口,黄老二立刻保证,“不会有人发现的,厨房乱糟糟的,没那么容易被发现。”
“那行吧!”
姜朝不再纠结,骑马扬鞭,匆匆向营地赶过去。
两人刚回营地,立刻有人迎上来,“将军、参将,你们回来了?”
“嗯,送点吃的过来。”
“是!”
吃饱喝足之后,两人才有心思询问属下。
“顺子,进来。”
“将军,参将,可有什么事吩咐?”
“我们出去的三天,营帐可有什么事发生?”
“杨将军让人传召,得知将军和参将去甘丹探查,只说让你们有空去一趟。”
“还有别的没?”
“别的,”顺子稍微想了想,不确定地开口,“最近有不少兄弟眼睛不舒服,大夫正在想办法。”
“眼睛不舒服,”姜朝凝着眉问,“可是在雪地里待太久?”
第833章 形势
“应该是,属下听人说,每年都有因为这个失明的将士。”
“这事我知道了,”姜朝摆摆手,“你先下去,把值守时间调一下,换成两个时辰一轮。”
“属下遵命!”
“另外,让伙夫煮一些驱寒的姜汤,每天不间断的唉备着,所有人隔两个时辰喝一碗。”
“是!”
“姜朝,杨将为军什么事找咱们?”
“不知道,”姜暖有些无奈,“我是人不是神,别把我想的这么厉害。”
“也是!”
黄老二没有纠结,直接大步离开。
两人的处境,比之前预料的好太多太多,自己本事不弱,又有谪仙四子的光环加身,为人也没什么架子,没用几天就融入西北大军中,甚至比杨清方翰更快。
这两人早到半个月,屁股的椅子还没坐稳,就发现手下的黄树、姜朝隐隐成了大军头头,当即心酸又无奈。
“末将黄树、姜朝,参见将军。”
“你们回来了?可有什么发现?”杨清对两人的态度非常好。
“已经探查过三个方位,全都没有粮草,想来应该在北面那侧。”
“三个方位都没有粮草,”杨清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你们这运气,也是没谁了。”
闻言,两人当即哑然,从没有考虑过如此清奇的问题。
“将军,您找我二人究竟什么事?”
“别急,等方翰过来再说。”
说话间,方翰已经来了,“黄树、姜朝,你们回来了?可有收获?”
“差不多确定了粮草的位置,准备多带点人过去再查探一遍,若是可以,直接烧掉。”
“这样也好,一直僵持局面实在对咱们不利,若是不逼一把甘丹,他们若是冬月出兵,咱们着实太过被动。”
“我要说的也是这个事,”在三人面前,杨清根本不敢摆架子,“甘丹迟迟不动,虽然不知道在打主意,却不能再拖下去,不止寒冬伤身,就是粮草也不能让我们无限期的拖下去。”
“咱们缺粮?”
“还够一个多月嚼用,”杨清凝重地解释,“然而,天气越来越寒,圣上即使能拨粮,运送到这里也麻烦。”
天高路远阻碍重重,再加上大雪弥漫,哪怕能运送,也要一两个月。
“那就尽快动手,”黄老二想了想开口,“已经平静两个月,无论甘丹那边什么打算,都正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咱们有多少人马可用?”
“抛去常驻的,大约四十万左右,但是骑兵太少,只有一万,对上甘丹的胜算并不大。”对一下,杨清郁闷地开口,“所以,烧粮草之事,还需要仔细谋划,以防甘丹逼急跳墙,不管不顾地冲过来。”
“那就设埋伏,”黄川走到与图面前,指着一个地方开口,“这边是一处绝地,三面环山,地势崎岖,即使骑兵也很难灵活动作,只要把人引过来就能翁仲捉鳖。”
“而且,”闻言,姜朝眼眸闪过精光,“此处与粮草一个方位,引君入瓮刚好不突然,然而,还是要考虑一些问题,比如长时间在雪地,将士们的眼睛会不会受不了?保暖和物资又该怎么解决?”
“这些问题确实不能忽视,”杨清头疼地按住眉心,“我之前写信送去京城,也不知道朝廷能否想出办法。”
说话间,特意往黄树身上瞥了两眼。
为今之计,也只能把希望放在护国夫人身上。
“将军可收到回信?”
“尚未,不过,”话音一转,杨清自信的开口,“不出三日,必然有答复过来。”
“那就再等三日,三日后,无论结果如何,都要雷霆出击。”
“嗯!”
京城,经历一波又一波的事情后,已经恢复平静,甚至文武百官都已经习惯跟自己一起上朝的留仙候。
姜老太下朝后,脱下官袍,换了身轻便的衣服出来,“来人,把三少爷请过来!”
“奴婢遵命。”
见状,老爷子眼眸很复杂。
自家这老婆子,待京城两个月,威严越来越重,气势也越来越凶。
家里已经彻底没有他们爷儿几个的地位,阴盛阳衰啊!
“老头子,你碎碎念什么?”
“我碎碎念?”老爷子心中一突,试探地问,“我说了啥?”
“还能有啥,”姜老太翻一个白眼,“阴盛阳衰呗,最近这段时间,你做梦都在嘀咕这话。”
老头子的小心思她一直清清楚楚,只是懒得搭理!
做家主就要有家主的担当和大气,不能跟老头子一样,小心眼小肚量。
当然,更重要的是因为自家老头只是嘴巴逞能,真没啥坏心思,不然,呵呵……
“真的?”老爷子惊恐地捂住自己嘴巴,“你肯定听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