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找上“六芒星少女”的时候,甚至还松了口,说是除了许春秋以外,还可以允许她再带一个上节目刷脸。
《如琢如磨》是多么高大上的节目啊,和传统文化挂钩,三观正,再加上大制作,乐文传媒显然没有想到,许春秋竟然以一己之力,为团队拉来了这么好的资源。
然而在这个前往录制的人选上,乐文传媒与许春秋却又出了分歧。
向荣是在早餐时间来到“六芒星少女”的宿舍的,她机械性的念完了一整天的工作安排以后,独独把许春秋一个人留了下来。
“关于《如琢如磨》的人选,公司这边有一些小小的想法,希望你决定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
许春秋仰脸对着她,表示自己洗耳恭听。
面包机传来“叮”的一声,麦面包烤得焦黄,脆脆的,许春秋啃得咔嚓咔嚓响,可是才啃了半块,向荣一个眼刀甩过来,她默默地最后咬了一大口,把剩下的半块放下了。
“综合来看,我们觉得秦梦是最合适的人选,”向荣说道,“或者按排名的话,你带吴含星去也行。”
可是许春秋的洗耳恭听也就只是听听而已,她的心中早就有了心仪的人选。
她摇一摇头,拂了对方的面子。
她咽下口中的面包,不急不缓的说道,“我打算带谢朗。”
《国民偶像》的时候谢朗相当够意思,第三轮导师合作舞台她空翻摔在地上的时候,她忙前忙后的折腾,想方设法的到医院来看她,比自己的事情还要上心,许春秋懂得知恩图报这个道理。
向荣听在耳朵里,着急在心里,她暗骂许春秋这孩子觉得跟头驴似的,没有眼力见儿,可是饶是再怎么苦口婆心的劝,磨破了嘴皮也没能说动她。乐文那边也没有办法把这个资源截下来,毕竟《如琢如磨》节目组找上的不是她向荣,而是许春秋在华娱那边的经纪人唐泽。
人家摆明了是冲着许春秋来的,她许春秋爱带谁就带谁,乐文传媒充其量也只能施压,塞不进去人。
一顿早餐吃得双方都不痛快,许春秋到了最后也没有松口,《如琢如磨》的最终人选就这么定下来了,“六芒星少女”派过去参加的除了许春秋以外,额外附加的人选是谢朗。
第五十二章 傅家班
傅家班是现在少有的专业戏班子,当然现在的戏曲行业总是要讲究现代企业化,因此它的名其实是北京傅家班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管理公司化了,人事关系合同化了,可是戏班子内部的教学总是带着些传统的味道。京戏像是凝固的文物,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与习俗就这么一代一代的往下继续着,总还是窥见得到过去的影子。
戏园子里学戏最是如此。
不出多少时日,傅家班的孩子们便听说了《如琢如磨》将要进园子里来取景的事情,学戏的孩子大多也就十几岁,正是血脉贲张、喜欢新鲜事物的年纪,一个个的掩饰不住的兴奋,一边耗着腿撕着胯,一边趁着管事的师兄不在,窃窃私语的交头接耳起来。
“许春秋你知道不,就是那个《国民偶像》的c位,听说她要过来录节目啊!”
“我的天真的假的,我从来没见过她真人!”
“听说真人特别漂亮,又白又瘦!这回算是有眼福了!”
“也不知道老班主是因为什么转了性,居然同意接了综艺节目,他不是最嫌弃这个吗?”
“是因为傅南寻回来了吧?”
“我看网上还有人说,是因为这个许春秋不光做偶像,而且还特别会唱戏!”
“快别说了,十三师哥回来了!”
“……”
傅老爷子年纪大了,戏班子里的学徒没有余力亲自教,因此这些约摸十三四岁的学戏的孩子们便都是入门早的师哥师姐在带。
十三拎了个板子回来,赶鸭子似的把这些三两个一撮的聚在一起说笑话的孩子们赶回去练功,嘴上也不客气,“不就是个水货偶像吗,能有多少真功夫!”
“咱们都是从小长在戏班子里的,七八岁就入行,吃了多少苦头,流了多少汗,她一个做偶像的半吊子,也配和咱们比!”
“倒立,”他拎着板子照着长凳上打了几下,权当是示威,孩子们一窝蜂的靠墙翻上去,双手支撑着,脚底板朝天。
……
傅家班的学徒们正练着,《如琢如磨》这边已经打好了招呼,进了戏园子。
浩浩荡荡的一大票摄影团队外加上跟拍导演,中间簇拥着许春秋、谢朗,还有一个负责控场外加cue流程的主持人。
傅家楼带着传统戏楼独有的建筑特征,戏楼三面敞开,一面留作后台,舞台台面空间相对简洁,但是外延空间很大。屋脊、壁柱、梁枋、阑干,这些细小的构件上面都带着细致的雕刻和彩绘,屏风和门窗的框上甚至还贴金洒银,看上去大气而有韵味。
一进傅家楼,院子里十来个学徒在耗倒立。
许春秋看了不禁莞尔一笑,她也是这样过来的,数不清的回忆涌上心头。
“耗着!”
十三拿了个板子在手里,时不时的就往哪里打一下。
“一刻钟,一点儿都不能少!”
“但凡是有一个人坚持不下来,甭管是谁,都一起挨罚!”
这所谓的“挨罚”指的是什么,叫人一看就不言而喻了。
十三四岁的孩子们正在抽条似的长个子,骨节突出,时不时还能听到“咔哒”的一声,是骨头在响。这些孩子们倒立在墙边,稍微体弱一点的已经满脸苍白,从额头上的汗倒着滴下来,汇成一条细细的、蜿蜒的“溪流”,可是他生怕所有人陪他一并挨罚,于是只是咬着嘴唇挺着。
谢朗看着这些艰难的耗着的孩子们,又看看背着手踱来踱去,仿佛扬眉吐气、媳妇儿熬成婆一般姿态的十三,不自觉的皱了皱眉头。
许春秋的脸色也不大好看。
诚然,她那个时候也是这样过来的,可是那个时候是什么样的环境,现在又是怎么样环境。
旧时候的戏班都是家里养活不下去的孩子卖到戏园子里,班主的手里都拿着孩子们的卖身契,不唱戏便没有了别的活路,所以师父教的方法土一点,极端一点,便也是有情可原。
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九十年过去了,那些附着在传统里的糟粕非但没有经过时代的淘洗逐渐褪去,反而在现在优越的生活环境的衬托下,显得越发变本加厉了起来。
“您好,我们这边是之前说好过来取材的《如琢如磨》节目组。”主持人主动上前沟通了起来。
倒立着的孩子们齐齐的松了一口气。
十三冷哼了一声,斜着眼看了孩子们一眼,“行了,甭练了,都松劲儿吧。”
“那咱们就给您演上一段儿《游龙戏凤》吧。”
主持人和跟拍导演连连点头,摄像老师四下散开来布置机位准备拍摄,要不了多久,大幕就拉开了。
《游龙戏凤》是生、旦合作的传统戏码,之前倒立在墙边的年轻演员们纷纷扮上了妆,许春秋认出了戏台上饰演老生的,正是之前那个拿着板子的十三。
锣鼓敲着,胡琴拉着,台上的演员们调门儿或高或低,台下的几个人除了许春秋以外几乎都是彻彻底底的门外汉,权当是看个热闹、听个响亮。
谁知唱着唱着,台上那老生头上顶的盔头竟然忽忽悠悠的松动了起来。
许春秋心叫不好,怕不是要掭头了。
果不其然,那盔头没能坚持太久,不光是帽子,连同头上的水纱网子也跟着一并飞了出去,在空中飞成一道抛物线,掉在了许春秋的脚底下。
台上台下一片沉寂,胡琴也不拉了,锣鼓也不巧了,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这是货真价实的车祸现场。
许春秋信手把那盔头捡起来,笑着打圆场,“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呢,谁都会有失误的,再来一遍就是了。”
跟拍导演连忙反应过来,指挥着摄像老师说,“是啊是啊,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呢,快,各部门准备,我们再来一条。”
十三把那盔头从许春秋的手中抢过来,他觉得丢面儿,前脚还在跟师弟师妹们说许春秋这样的偶像艺人是多么的没用,多么的废物,后脚他就在人家跟前儿出了车祸,掭了头。
《游龙戏凤》重新开演,许春秋被这莫名其妙的敌意搞得有些摸不着头脑。
第五十三章 掭头
一场戏演完了,演员们重新回到了后台,半天没有了动静。
跟拍导演和摄像老师面面相觑,主持人领着头,他们一行人浩浩荡荡的进了后台。
“我这盔头怎么回事?”
许春秋撩开帘子走了进去,人还没进去就听到了甩锅的声音。
只见那十三箕踞着坐在衣箱上,盔头让他摘下来扔在地上,他单手执着一个紫砂制的手把壶,直接对着壶嘴儿就往口中灌茶水。
“呸,烫死了。”
他烫得龇牙咧嘴的,正骂骂咧咧的骂着上台之前负责给他勒头的学徒,“这么点儿事情都办不好,就让你勒个头,戴个盔头,你都能给我办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