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想,小巧的脸色就越发难看。
世子很是无奈,但现在也着实没有力气,只能安抚了两句,扶着她慢吞吞地走。
天很快就全黑下来。
只有远处似乎有幽暗的鬼火出没。
夏日里不算冷,可山间风也凉飕飕的,耳边忽然传来一声夜枭的叫声,小巧吓了一跳,忽然崩溃,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喊:“放我出去,放我出去,快放我出去!”
朱统叹气,护卫们也不禁心烦意乱,本来就乱,让她一哭就更是慌乱。
刚想说点什么,前方忽然有火光亮起来。
几个护卫伸手握紧了刀,却听前面传来一声笑:“慢一点,别摔倒了。”
“柳娘子?”
朱统一怔,一晃神的工夫,就见柳娘子从不远处的树林里穿出,她速度也说不上快,脚步却是那般的轻松,身姿也不算优雅,脚步还很大,看在人眼里却仿佛在随风起舞,朱统心里不自觉就冒出一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不是跟你说了,莫要来佛头山。”
杨玉英近前,摇了摇头,伸手从荷包里拿出两颗糖块递过去,“吃不吃?”
朱统愣住。
那是乌梅裹着蜜做的糖。
他本能地含在嘴里一块,这滋味竟然熟悉的要命。
记得以前自己小时候,最是活泼好动,胆子也小,每次自己闹出点事情把自己吓到,祖母就会拿两颗这种糖给他。
自从祖母去后,就再也没人会做这种味道的糖了,他寻了许久,遍寻不着。
杨玉英也不顾世子在发傻,轻声道:“你们遇见了个会布阵的家伙,虽然只知道些皮毛。我把对方的阵法略改动,如今他们应该被困住了,如果你们想抓人,就沿着我系飘带的路走,如果你们要下山,那只能我来带路,可要抓人?”
“当然要抓!”
一干护卫简直要气死。
如果在他们保护下,还是在扬镇大本营让世子出事,他们就是不死也无颜苟活。
“呜呜呜,我好怕,我要回家。”
小巧姑娘捂住脸轻声抽泣。
朱统有些无奈,也是愧疚,自己连累了这姑娘,年纪这般小的女孩子,害怕也正常。
他就点了几个护卫护送小姑娘先走。
杨玉英挑了挑眉,也没说什么。世子纵然无经验,王爷却一看就知这其中的问题。
小巧姑娘怕是巧不了了。
朱统领着其他人跟着杨玉英一起走。
如今他那些护卫们也紧张得很,虽然要抓人,可是自己走都没什么信心。
好在柳娘子很好说话,对他们世子也有耐心,否则他们真不好意思厚着脸皮麻烦人家至此。
杨玉英带路绕了两圈,就恰到好处地堵住满脸慌乱,和瞎兔子一般四处乱窜的土匪,一帮子乌合之众,没有阵法配合,自是被一网成擒。
不过,世子看了一眼,就发现这些人的确都是山里的土匪,不像是会专门针对他这王府世子,还设下如此局面之人。
事实上这些土匪早就吓傻了,精神恍惚,口口声声说什么大仙发怒,设了迷魂阵困住他们,要他们做祭祀山神的祭品云云。
朱统心神有些乱,只让人把这些土匪都押到县衙,再慢慢审问。
杨玉英领着他向山下走,把人送到王府门前才道:“那小丫头是个什么情况,你自己掂量着办,现在赶紧回去睡觉。”
朱统也不傻,他现在隐约察觉到小巧姑娘不对劲,乖乖一点头就进门,进门才惊觉——他刚才是不是被当成小孩儿哄了?
第229章 迎驾准备
平王府近来,上上下下都有些紧张。
毕竟自家世子接连出了两次事故,若说第一次还是意外,第二次山间迷途,那就让人很是不安。
平王大怒,当地官府各级官员也是暴怒,正值圣驾南巡,不日将到扬镇的时候,自家境内居然出现敢算计平王世子的盗匪?
一时间扬镇地面上黑道人士都缩起头,但凡消息灵通的全老老实实待在老巢猫起来。
大牢里关满了犯人,几个平时空置的牢房也被启用。
那位小巧姑娘和她的父亲李建斌也被他第一时间控制住,都没上刑,两人就全招了。
但他们两人只是碰见一半仙,半仙说与他们有缘,小巧又有紫气东来之贵相,教了她一些东西,告诉她怎么行动,如何说话,必能得世子青睐。
小巧一试,果然如此。
平王一听便知其中必有问题,看这叫小巧的姑娘对那所谓的半仙十分信赖的样子,肯定对其言听计从。
这样的女孩子,本也很好控制。
还不知对方要利用这小姑娘做些什么事!
不过目前抓不到人,只能绘影图形,四下缉拿,当然,清剿盗匪,监察陌生人的动作更是严密。
如此,扬镇治安前所未有的大好。
一时间颇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盛世风范。
大启的御前巡视人员先行一步清扫隐患时,路过各个城镇,唯独在扬镇是半点作用也没起到。
年至六十,身体矫健,眼不花耳不聋,从来严苛的齐将军都忍不住赞叹了几句。
“扬镇的县令到有能为,我看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闲话休提,几日之内,扬镇便确定要迎接圣驾。
这日,秋高气爽,万里无云。
平王世子刚和几个幕僚计算完了接驾的开销,就请几个幕僚吃饭。
平王这位世子一向随和,幕僚与他坐在一处吃饭也不觉得不自在。
“咱们那位蒋长史又出去喝酒了?”
其中一幕僚摇摇头,叹道,“虽说他堂堂大才子,高中进士是千万个辛苦不容易,结果被指派来做咱们王爷的长史,怕是一辈子回不了京,他心里可能有点憋屈,但这都三年多还是这么一副德行,王爷欠他不成?”
“我看就是咱们王爷太好性!”
同朝廷委派的长史一类官员比,显然这些幕僚才是王府真正的自己人。
那长史若是一来便积极融入,三年也足够他掌控王府一应内务,得王爷器重,毕竟身为朝廷册封的长史,他有天然优势,可他这般作,再来抱怨王爷有眼不识泰山,那就纯粹有病。
正闲聊,下面就有人来报,蒋长史求见。
朱统不禁意外。
其他幕僚也愕然。
“请他进来。”
蒋长史一进门,几人都有些不敢认。
以往蒋长史来见他们,一直是胡子拉碴,看起来像个干瘦的老头子,今日却是刮干净脸,衣衫整齐,精神奕奕。乍一看简直年轻了有小二十岁。
几个幕僚不禁暗自嘀咕:这家伙莫不是又有续娶媳妇的心思?否则怎么一脸的喜气荡漾。
众人心下诧异,面上却是淡定自若。
朱统心中赞叹,这才有当初风流才子蒋成的风范。
“世子。”
蒋成神采奕奕,“关于接驾,不知世子和王爷都有什么打算?”
他一开口,所有人都看出他眼中冒出的熊熊火焰。
此人权欲心甚重!
朱统心想,不过这也不是坏事,毕竟是朝廷指派的长史,由他来负责接驾,也能彰显平王府对陛下的忠心。
于是,一应接驾事务就交给蒋成,并让周司马协理。
不过蒋成身为长史,纵然在王府没什么存在感,可官职最高,短短数日府内有关接驾的事宜就都要请示他。
朱统大体了解了下,蒋成做得极好,再妥帖不过,好多事情连他都没想到,蒋成却提前想到了,例如请扬镇上年过八旬的长寿老人来面见陛下。
蒋成还准备了既简单又明晰大事谱,将近年来扬镇天灾人祸救济等情况一一列明,保证陛下一眼能看明白扬镇的现状。
其它像请昔年太后她老人家最喜欢的名厨弟子来负责太后的饮食,为陛下和太后准备当地有名的特产等等就不必一一列举。
平王听了几句底下人的汇报,笑道:“我们这位蒋长史的确有本事,可惜我这庙太小,容不下他这尊大佛,不过,咱们也不挡人青云路,他愿意奔,就让他奔去。”
反正留下来他也不干活。
平王府虽然事少,但整日养个吃白饭的,也影响军心。
眨眼间月余一过,圣驾便至江南,不日即来扬镇,杨玉英的客人们连日来聊的也都是这件事。
反正如今整个扬镇的人都特别激动。
只是清凉居的掌柜,还有柳苏她娘亲王金花,面上高兴,私底下却略带些愁容。
他们大半个月没收到上好的食材了。
平王府的蒋长史把扬镇方圆几十里的最好的一批食材全拿走,说是要准备太后和陛下的饮食。
“今天老牛还偷偷跟我抱怨,说他精心伺候的水蜜桃给糟践了一大半,蒋成那家伙简直是个混账,拿着太后她老人家当借口,什么恶心人的事都做得出来。”
王金花气恼道。
“要不是最近太后和陛下要到了,我不方便去王府,非要好好和太妃说道说道不可。”
王金花的酒楼这几日也老被客人们抱怨,说饭菜口味不如以前好。
只是大家都知道圣驾将来,到也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