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书之裕妃升职记 [金推] (华卿晴)


  那能死一片儿。
  可现在呢。
  玉荣已经临朝听政。
  皇帝也有手腕。那么,改革盐业,得利的是百姓。
  煮盐成盐田。
  这盐的价钱能降下来。
  盐的价钱能降下来,这就能让百姓吃得起盐。
  一旦百姓吃得起官盐,那么,税自然就多了。
  说白了,这是一个好的循环。
  前题就是朝廷的掌控力要够,能撑得住盘子。
  若不然,一切虚妄。
  “只这上面的盐田……”正统帝看着上面的提议,有些不解,他道:“如何把盐田承包给私人。”
  皇帝当然不高兴。
  如果可以的话,皇帝当然想把一切都是揽入皇家私有。
  这便是官营,也是皇帝愿意的。
  玉荣笑道:“圣上,这盐田让盐商竞价承包,一则可以分化盐商。二则也是减少朝廷的压力。”
  玉荣这话的潜治词。
  正统帝当然懂。
  好住皇家和朝廷全吃下。
  真当那盐业背后,那些食利者,都是吃干饭的?
  砸人饭碗,也是代价很大的。
  这里面牵扯太多。
  玉荣还是觉得分化一下的好。
  “再则,圣上,盐田是承包,又不是一直承包下去。五年一换,又或者十年一换。每一回在鉴宝阁上拍卖,也能让皇家收回一批现银。”
  玉荣的话,只是的说了一个道理。
  这主动权,还是在皇家的手中。
  “最主要的,圣上,咱们的人手未必足了。皇家官营的,并非是盐田。而是销售。每一家县城,当有一家盐栈。”
  玉荣的话中,点出了最关键的。
  “天下的驿站与盐栈,这其时是很好的补充。圣上,这里面关乎的,也是国朝命脉。人人都是要吃盐的。”
  最后一句,玉荣咬了重音。
  人人都要吃盐。
  从消耗的盐量上,就可以看出很多的东西。
  当然,最主要还是官营盐栈,有皇家的旨意,好官盐的价格,可以真正的下来。
  盐税上收一笔。
  承包盐田上收一笑。
  最后,官营盐栈上,哪怕是收支平衡,不挣多少,小小的积赞,也可以积少成多。
  那是合成一笔大数目的。
  正统帝眸光微动。
  想到了钱,正统帝当然想了很多。
  “是啊。皇家的力量,还是在盐栈的经营上为好。”
  这等盐栈,也可以成为了暗卫的窝点。
  这等经营。
  那布网络于天下。
  皇帝想得多。
  同时,也是明白皇后的意思。盐田这一个大头给出去,分化了盐业背后的食利者。
  这改革盐业,那么,阻力会小些。
  至少,一批人得到拉拢。
  他们肯定会站在了皇家这一边。
  利益面前,人人都会很现实的。
  而盐田,对于食利者而言,那跟地上捡钱,有区别吗?
  没有。
  这玩意儿,那是旱涝保收。
  谁都要吃盐的。
  这就是现实。
  “此事,朕在筹谋筹谋。只梓橦你这儿,真惹得把这一注大财,那是扔出去?”
  皇帝笑问道。
  “我乃发起人。圣上若是怜惜,不若赏我一处盐田便是。”
  玉荣笑着说了话。
  盐田,既然要承包。
  自然就是皇家给发了牌子。有朝廷认可的,就是合法的。
  这才可以行销天下。
  若没有的?
  往后,必要要打击。
  那些有盐田的人,那些背后的食利者,肯定不想私盐出来。毕竟,私盐多了,官盐的利益就要少了。
  正统帝笑道:“这一份赏,梓橦,你当得。”
  皇帝又不小事。
  一份盐田罢了,他给的。
  “就是要承包。皇家留与一处盐田。梓橦,你予一处。剩下的,再是承包出去。”
  皇帝说的简单。
  “不过,对于盐田一事。朕目前看法如此。却也还要暗卫,再去核实一下。”
  正统帝笑了。
  这话中之意更简单。
  玉荣那一处小岛上的盐田,这是要见光的。
  玉荣自然没二话。
  她还是有一份光棍儿的精神。
  这开头了,肯定要收尾。
  御书房内。
  皇帝、皇后在商量盐业的事情。
  这事情当然很大,关乎天下百姓吃盐的事情。也关乎朝廷的一大笔税收。
  当然,盐田更关乎了皇帝、皇后的小金库。
  京都。
  东宫,太子结束一天的忙碌。
  一回了东宫。
  他整个人挺压仰的。
  他没去了太子妃那儿。
  他怕,他压不住自己的火气。
  其实,一切早有预兆的,只是当初的太子不敢相信。
  毕竟,皇帝在位,就把皇后拱上去,那是二圣称尊,这真正的千古奇闻。
  至少,历朝历代,太子没听过。
  这不,这头一回见到,那是伤害自己的利益。太子很伤心。
  可偏偏太子不敢表现出来。
  皇帝拔了一些人手,把一些京都与承天府的武官给调了职。要么,转到地方,要么,转去了边疆。
  总之,这些人都跟太子有关系。
  太子心慌慌。
  这等时候,都是忧惧甚重,哪能跟皇帝硬顶?
  太子没底气。
  今个儿的朝堂上,那些朝臣们的腿一个比一个利落的跪了。
  太子可是瞧一个清楚。
  特别是韦首辅,那一脸的高兴与得意。
  这让太子隔应的慌。
  “父皇……”
  太子压在喉咙里的话,到底没说出来。
  “……”
  在书房里,太子跟一个头受伤的狼一样。
  他似乎受了伤,又被困住了。
  过了许久。
  太子平静下来,他练了大字。
  可那些字,没有了往日的镇定。
  他的笔风里,还是带上了他的情绪。
  把那些练的大字,全部的烧了。
  太子没想留着,这些泄露了他情绪的东西。
  屋里烧了东西。
  那味儿不同。
  太子妃进来时,她闻到了。
  可她没说。
  太子妃递了一碗燕窝粥。
  “殿下,听说您没用晚膳,可是小小用些粥。”
  太子妃劝了话。
  太子见着进屋的太子妃。
  坐了书桌后的椅子上,他点点头。
  然后,才是起身。
  在歇息的小榻上坐了。
  太子拿了粥,慢慢的食着。
  屋中安静。
  等太子用了了一碗粥。
  他才发现,他其时并不是不饿。
  而是气糊涂了。
  一时间,忘记了饥饿。
  “殿下,但有万事心忧,也当爱惜了身体才是。”
  太子妃见太子的神色缓和下来。
  此时,劝了此话。
  “孤一时想差了。你放心,今后必不会。”
  太子给了肯定的答案。
  太子妃听后,就是笑道:“我自然是信了殿下的话。”
  “走吧,去你那儿,孤去看看孩子。”
  对于他的儿子,太子自然在意的。
  只是这一位皇长孙若有什么不得意的地方。
  就是在现在,一岁半的皇长孙还不会讲话。
  至于担忧不担忧皇长孙不会讲话?
  毕竟,皇家可有一位得了哑疾的四皇子。
  可皇长孙是会讲话的。
  只是他喊的全是“啊啊”的婴儿语,也没人听得懂。
  正紧的喊了人。
  皇长孙还不会。
  哪怕是“父王、母妃”,他现在也不会。
  到底小孩儿,三岁前小会讲的话。
  民间皆有。
  所以,太子妃有些急。
  却也没太担心。
  因为奶嬷嬷也是劝话,让她不必过于担忧。都说贵人语迟。
  是也不是?
  太子妃自然拿这话安慰了自个儿。
  东宫,太子、太子妃一起去看望了皇长孙。
  京都。
  韦府。
  韦首辅一归来。
  他就见了他的儿子们。
  朝堂上的消息。
  瞒不了人的。
  韦首辅上朝,韦大姑娘的亲爹,韦大老爷也是上朝的,毕竟,韦大老爷也是三品大员的官位。
  一家子皆在。
  韦首辅的目光是望着长子。
  他说道:“咱们府上与三皇子的婚约,这是圣上赐下。这一桩婚事,来年就将举办。皇家迎亲,咱们府上的嫁妆不可薄了。”
  “薄了,就是慢待了皇家。”
  韦首辅肯定不会说,他就要嫡长孙女的嫁妆,那是备的丰厚。这是显示了韦府想与皇家结一门善缘。
  “父亲放心,侄女的婚事,肯定不能薄待。”
  不待韦大老爷说话,韦二老爷就肯定了老爷子的话。
  侄女要成为三皇子妃。
  今日皇后娘娘可是临朝听政。
  这里面意味着什么?
  不傻的,都懂。
  韦府上,自然是得利的一方。
  这肯定想把三皇子、三皇子妃的大婚,那是办的越加的隆重。
  女方想隆重,如何做?
  自然就是添了嫁妆。
  于是,韦大太太很高兴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