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逸一到母后跟前,就是一个跪倒。
那等虔诚的态度,玉荣往日可没见到。
“你又惹祸了?”
玉荣轻声问了话。
她算怕了这小破孩子。
这真是一个折腾的性子。
总归,这是自家的娃,能如何?
只能原谅他。
哪怕他是缕教缕犯。
总归,这心眼儿不是坏的。
小孩子可能就是活泼过了一些。
“母后,父皇偏心眼儿。明明我跟三哥、四哥一样是父皇的儿子。为什么三哥、四哥都得了爵位,就儿子还是一个光头皇子。我不服……”
五皇子小脖子一挺。
那是还有点儿小气势的。
总之,那一股子倔强,还是表演了出来。
玉荣一眼就瞧出来,这小破孩子,跟她这母后演起来。
这是她生的。
又是她亲自养大的。
这小五是什么性子?
玉荣跟掌上的纹路一样,那是天天看,看的太清楚了。
“你不服吗?”
玉荣轻声说了话。
“真怪你父皇偏心眼儿?”
玉荣再问。
“我不服。本来就是父皇偏心眼儿。我不服,我也要做王爷。”
司马逸说道:“都是父皇的儿子,我也能给父皇分忧的。我可是皇子,是天家的男子汉。”
一挺小胸膛,司马逸还有点儿小骄傲的。
“哦。”
玉荣意味深长。
“你三哥、四哥的功课非常好。学文习武从来得了师傅们的夸赞。逸哥儿,来,跟母后说说,你哪处比你的哥哥们强?”
玉荣摆摆手,仔细数一数的模样。
“别给母后留面子,来,狠狠落了母后的体面。你可得说说,你哪处都是比哥哥们强的。”
玉荣笑弯了眼睛。
那笑的,特假了一点。
然后,小五皇子就是缩了缩脖子。莫名的,他感觉母后的笑容,好像有点儿“危险”?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9-21 23:53:28~2020-09-22 23:45:0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怡然自得dolphin 20瓶;麒林 10瓶;我选择狗带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7章
人生得有乐趣。
玉荣的乐趣就是教育小五这小破孩子。总之, 还是觉得有些趣味。
倒是关于三子司马贤,四子司马礼,这哥俩的婚事, 也得操办起来。
特别是三子司马贤, 来年的春,他就将大婚。
春时,三子司马贤大婚。秋时, 四子司马礼大婚。可以说, 明年的玉荣要吃两回媳妇茶。添丁进口,自然是喜事。
正统十八年, 秋。
皇帝筹谋已久的事情,那是登上历史的舞台。
初一,大朝。
这一天, 玉荣起的得很早。
她穿着皇后的朝服, 服带着朝冠,她的一切都是合乎了一位皇后的礼仪。
在梳妆镜前,玉荣打量了自己。
这一切等待了许久,终于还是来了。
朝食只是简单的用了些。
是玉荣和正统帝一起。
此时,一切妥当。
正统帝立于玉荣的身侧,笑道:“梓橦这般慎重, 朕瞧着,万无一失。”
“圣上多翻筹谋。我自然亦是无惧。”
玉荣给了答案。
她的三子司马贤指婚的嫡妻,是韦首辅的嫡长孙女。
皇帝指这一门婚事,也是跟韦家的掌门人通过气。目的何在?
自然是给皇帝、皇后二圣称尊,也是扫清一些障碍。
至少,皇帝的心腹臣子,一般人不敢反驳。
这韦首辅再一压阵, 那么,朝堂上也可以风平浪静的撑过了一场。
一旦开了头,后面就是顺利成章的事情。
“走吧。”
正统帝伸了手。
玉荣执了上去。
她笑道:“嗯。”
轻轻一个字眼。
玉荣面上淡定,心中可不淡定的。
这一天,一定会记在青史之上。
她也在会青史之上,留了一个姓名。留了属于她的重重一笔浓彩。
至于后面会是什么评价?
那就得千古以后任由后人评说。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玉荣不介意的。
她得了大好处嘛。
从坤宁宫,一直到乾清宫。
在太和宫中。
玉荣听到了太监的唱名。
“圣上驾到,皇后娘娘驾到。”
然后,皇帝、皇后登场。
那高高的云台之上,那一尊龙椅挺大的,大的可以当一个小榻。
一把龙椅。
这是帝后称尊,二圣并立。
可谓是一时间,整个大殿内安静的一些过份。
等着帝后二人落坐。
小太监喊了话。
这些重臣们相视一眼。
韦首辅打头,那是跪了下来。
“臣参见圣上,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臣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韦首辅跪了,其它的臣子。
如陈次辅还是迟疑了一下,可最终,在越来越多的都是跪下来后。陈次辅一咬牙,也是跪了下来。
这大殿内。
此时,有谁没有跪着?
唯有太子。
太子也是上朝听政的。
这是皇帝给的权利。
最后,满殿的臣子皆是跪下贺礼。
正统帝的目光就是盯着他的太子。
太子在正统帝的目光直视下。
也是跪了下来。
“儿臣参见父皇,母后。”
太子表面服软了。
可心中呢?
太子不甘心。
皇后这一位嫡母上朝称尊,那么,他这一位太子算什么?
太子心中是恨得牙痒痒了。
这可是权利之争。
他是太子,太子岂有退路?
权利的美味,只要人尝过滋味,就没有人会乐意放手的。
太子知道,他与坤宁宫的争锋,往后只会越来越烈。
没谁可以退出。
一退,就只能以死还尝还。
进一步,海阔天空。
退一步,万丈悬崖。
太子行礼时,他的态度是恭敬的。
至少,表面是如此。
可心中,那是一颗心跟冰里泡过一样。
冷得让人心头一片冰凉,跟冻僵了一样。
“宣旨。”
皇帝摆摆手,没有让朝臣与太子起身。
他对小太监吩咐了话。
“奉天承运,天子诏曰……”
一封长长的圣旨,就是宣读了出来。
这一道圣旨就是官面文章,其上的内容华丽。本质还是要讲了,二圣称尊的合法与合理性。
总归,这是堵住天下人的悠悠非议。
在这些朝臣中。
若论了谁最高兴。
除了耿老爷,这一位皇后的生父外。
那便是韦首辅。
韦首辅能想到的,便是他的嫡长孙女会成为三皇子妃。
要知道,这意味着一旦三皇子上位成功,他的嫡长孙女会成为太子妃,未来的皇后娘娘。
而三皇子能成功吗?
原来希望有三成。现在皇后都能临朝听政。
这肯定添了三成,有六成。
总之,胜面很大。
这能不让韦首辅高兴嘛。
“……钦哉。”
一直到圣旨的收尾。
群臣再是行礼。然后,得了皇帝的宣话。
方是谢了后,一同起身。
皇帝的脸上很淡定。
对于朝臣们的反映,他已经做了最多的预案。
可以说,应该被拉拢的,皇帝都拉拢了。
大势之下,少数的反对派,是不敢站出来的。这些人能做的如今的官位,没一个傻的。
玉荣此时,整个人还是严肃而认真的。
她一直在努力的做了一个合格的泥塑雕像。
如此,才能保持了端庄。
她怕,她一开口,会漏出了她的紧张。
群臣跪拜,这当然不是头一回享受。
可在太和宫的正殿。
这却是第二回 。
一般的情况下。
哪怕是大节庆,皇后会出现时。
她受朝拜,也是与皇帝一起在太和宫外的大广场上。
那时候,跟在大殿内,受下这些群臣的跪拜不同。
因为,皇帝的龙椅,可是在她的屁股下面。
帝后称尊。
二圣临朝。
玉荣正大光明的坐在了,只有帝王能坐的龙椅上。
这可不得狠狠的让人非议吗?
可现在呢。
现实的情况就是这些朝臣们,全是纸老虎。
在皇权面前,一个一个低头的很流利嘛。
这一场大朝会。
只是玉荣的一个露相。
这是表明了她的身份,已经与以前不同。
大朝会上,其时,不会讲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便是有,也是皇帝与重臣的默契,只会说一些已经拟定了方案的事情。
真正的要务与朝政。
是在小朝会上,皇帝与重臣商议的。
毕竟,真是国朝大事,在这等人多嘴杂的大朝会上议论?
这可以能吗?
明显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