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氏、韩氏、金氏三人,那都是头埋得低,态度越恭敬。
三人都清楚。
中宫皇后的赏赐给足了。
那么,她们办差,也得把事情办好了。
若不然,赏得多厚。
罚时,必是加倍的罚了。
皇家的板子,要真挨了身上。
那是死了,家族都要脱掉几层皮的。
“必不敢辜负了娘娘的恩典。”
白氏先回了话。
“娘娘厚恩,必是挑了族中出挑的女子。能陪伴公主,那是三生之幸运。”韩氏也是赶紧的回了话。
“必是听了娘娘的吩咐,不必皇恩。”
金氏也是赶紧的回了话。
“嗯,就是如此。你等跪安吧。”
玉荣笑着,结束了这一回的谈话。
三人得了皇后的话,一起跪安。然后,告退。
离开了坤宁宫。
这一回,送了三人的是小桂子手下的小黄门。
三人很客气的。
“多谢小公公了。”
不管是白氏、韩氏、金氏,哪一人都够客气的。还是给小黄门塞了红包。
“三人赞善也是客气了。你等也在桂爷爷的手下办差,咱们都是一家人。”
小黄门收礼,那是不客气的。
这礼收了,也是要上交一部分。
自个儿还是有收些好处的。
至于小黄门嘴里的桂爷爷,那自然就是小桂子。
能在坤宁宫办差的。
自然都是投了小桂子的门下,当然也有一些年老的,投了于进忠的门下。
总之,坤宁宫里,小桂子的势力,可比于进忠的大多了。
这二人没明争,也没暗斗。
可就是井水不犯河水的样子。
小桂子是清楚了,于进忠不敢与他斗。
他才是皇后娘娘的心腹。
那是最早跟了娘娘的。
于进忠呢,人老了。
没多少年好活的。如今就是守着一份好差,然后,养老的。
白氏、韩氏、金氏三人,那是更客气了。
三人的态度摆的很低。
别看在内务府当差。
她们如今在宫外面,也是有身份的人。
毕竟,内务府的虎皮搁那儿。
三人在自己所在的家族里,如今也是赫赫威名。
没法子。
权利有了,这地位自然也有了。
当然,在宫里,三人亦是低调的。
因为,三人都很清楚,三人的身份,搁宫里不起眼。
莫说宫里的尊贵人。
就是内务府里,她们办的也只是自己那一摊子事情。其它的,她们可没资格插手了。
真正管事的。
还是小桂子公公。
“奴才给曹妃娘娘请安,给三公主殿下请安,娘娘万福金安,殿下万福金安。”
小黄门瞧着路过御花园时,就是撞见了要到御花园赏景的曹妃与三公主,这赶紧的行了礼。
白氏、韩氏、金氏三人。
在此时,也是跟着行礼问安。
“你等三人进宫,不知道是哪家的诰命?”
曹妃瞧着三人陌生的样子,在宫里没瞧着面熟,便是问了话。
“回娘娘的话,臣妇乃是内务府当差的赞善女官白氏。”
白氏先回道。
韩氏、金氏也是接着回了一样的话。
提了自己的当差的衙门,以及目前的身份。
“原来你等就是皇后娘娘得用的赞善女官。你等倒是京都多少妇人的榜样。”
曹妃夸了话。
“不敢当娘娘的夸。”
“娘娘过誉了。”
“娘娘的夸,当不得。”
三人皆是回了话。
显然,态度还是谦虚的。
“当得,当得。”
曹妃连连说道:“本宫可不讲假话,你等三人确实是不少人羡慕的对象。”
就是曹妃扪心自问时,也是羡慕的紧。
这三人做了女官,却是自己有了前程。
在宫外自由自在,哪有敢管?
毕竟,这可是内务府的虎皮在身。
只要得皇后娘娘的重用。
能给家族争光添彩的。
便是家族里,也只有捧着的份儿。
等过些年,小辈们都是培养起来。
一个家族可不是又兴旺起来。
做寡妇,做到这份上。
在这个时代里,只有让人羡慕的份儿。
毕竟,这些机遇,不是谁都有。
也不是谁遇着机会,也能抓住的。
要知道内务府,那可是要给皇家搂了银子的。
这三人在曹妃眼中,也是有真本事的。
“你们这是要出宫?”
曹妃瞧着三人的态度,恭敬的紧,却是态度谦逊。也不会与她过于亲近了啊。
“回娘娘,臣妇刚聆听了皇后娘娘的教诲,此时,正是要告退离宫。”
白氏回道。
“正是要告退离宫。”
“不敢打扰宫中的贵主们。”
韩氏、金氏也是回了话。
曹妃听得如此。
她便说道:“即然如此,本宫就不叨扰了。”
得了曹妃的话,白氏、韩氏、金氏三人在小黄门引路下,自然是告退了。
曹妃瞧着离开的三人。
她的眼眸子里,一片的清明。
这三人啊,在曹妃瞧来,就是给皇后帮衬的帮手。
“倒是三个得用的。皇后娘娘的夹袋里,可不缺了能干的。”
曹妃小声的呢喃一句。
“母妃。”
三公主喊了话。
此时,没了外人在。
三公主还是挺活泼的。
“走吧,母妃的小公主,咱们去赏景。”
曹妃哄了女儿。
关于白氏、韩氏、金氏三人的相遇,自然也被曹妃搁在了脑后。
出了宫门的白氏、韩氏、金氏三人。
若论三人的关系多好?
不存在的。
三人一出宫,就是各自坐了自家的马车,然后,各自回了各府。
三人可还有要事,关于给公主选伴读的。
这要回了府上,去好好的与家中商量。
这等机会,是要抓紧的。
次日。
宫中。
关于五皇子的拭儿礼,这自然操办的热闹。
玉荣也高兴的。
这一日,可是小儿子的一辈子大事。
拭儿礼,一个人的一生,就这么一回。
哪怕当事人长大了,可能不太记得。
可参加了观礼的人,却会记得的。
若是出了丑,那会让别人笑话的。
所以,小孩儿的抓周礼。那也是有潜规则的。
内幕嘛?
就是提前让小孩儿多练习一下。
习惯成自然。
拭儿礼上,也是能取一个好兆头。
第105章
吉时到时。
玉荣亲自抱了逸哥儿, 让这孩子去挑了他的拭儿礼。
结果嘛,也是不辜负了玉荣的期盼。
逸哥儿果然跟前面训练时的一样,那是拿了一本《孝经》。
“五皇子选中《孝经》, 此是好兆头, 皇家出了一位孝顺的龙子龙孙。”
在人群中, 诰命堆里, 耿武氏听到了旁边的一位宗室夫人赞了话。
“是啊,五皇子必然是孝顺圣上、皇后娘娘。”
耿武氏还是附合了话。
此时, 在五皇子拿了《孝经》时。
已经有赞者,在唱了吉祥话。
“孝子孝孙, 宗福绵延。”
“承兆龙孙,万福万安。”
“……”
赞者唱的全是吉祥话。
这等场面里, 自然没有不会看眼色的。人人都是附合着,一起说了吉祥的话。
五皇子一个周岁小儿,这时候, 还是拿着书籍,那是摇晃着走了几步。
小步伐走的不那么的稳。
一摇一摇的, 还是挺让当娘的心里发紧。
可玉荣知道的,这等场合里,她不能表现了她的心里着急。
一直到逸哥儿离着她的距离不那么远。
小孩子一高兴, 就往前扑。
玉荣赶紧的走上前两步,接住了扑过来的逸哥儿。
“咯咯。”
小孩儿笑的高兴,还是把《孝经》往玉荣的手里塞。
“呜呜……”
他不会怎么说话。只是嘴里说了婴儿语,还是笑着把书籍往亲娘手里推。
玉荣自然收下了。
“逸哥儿将来必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正统帝也是夸了话。
玉荣听着这话, 也是连连点头。
“是啊,就像圣上讲的,逸哥儿将来必然是孝顺的好孩子。”
玉荣伸手, 还是摸一摸小孩儿的小脑袋瓜子。
对于亲娘的抚摸,小孩儿是享受的。
他还是哼哼两声。
“贤哥儿、礼哥儿,来,你们也是陪一陪你们弟弟。今个儿,母后把他交给你们照顾,可好?”
玉荣招招手,把哥俩唤到了近前。
“母后放心,我和四弟一定照顾好五弟。”
司马贤应了这话。对于照顾弟弟嘛,司马贤觉得挺好的。
司马礼也是连连点头。
在此时,见着四哥了,逸哥儿很高兴的伸了手,还要四哥抱抱。
瞧着怀里,这是在扑腾的逸哥儿。玉荣有点儿小无奈,这一个活泼的小家伙,这样子看起来很喜欢他的四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