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大佬你崩人设了 (柒条鱼尾巴)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柒条鱼尾巴
- 入库:04.10
心藏忌讳,地主家的池塘就保留了下来,拆掉池塘中央的假山亭阁,用着养鱼,荷花清除了一部分,留下一部分养藕吃。
简宁担心泥鳅鳝鱼被排在前头的人家给买光,泥鳅鳝鱼比鱼的营养价值高,尤其是野生的,胆固醇少,富含蛋白质、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
穿过人群,简宁接受了一波隐隐晦晦的内涵目光,伴随着窃窃私语。
简宁目不斜视。
老太太眼刀子横扫一圈,眼看就要开启出口成章的技能,简宁轻轻碰了碰她,分鱼的大喜日子就别自己给自己添堵了。
何必嘛,一己之力根本无法阻止人们热爱吃瓜的天性。
人类与生俱来带着八卦基因,在聊一件八卦的时候大部分人其实并没有恶意,就是闲着无事喜欢找点乐子。
按心理学角度说,就像人焦虑的时候吃巧克力可以让人开心起来,这是因为巧克力刺激了大脑中内啡肽的分泌,聊八卦同样具备这样的神奇功效。
八卦别人的时候脑细胞会被积极调动起来,刺激人脑分泌内啡肽,内啡肽是人类大脑释放的一种类吗啡生物化学物质,具有麻醉和兴奋的作用,亦被称作人体自然生成的“鸦片剂”,减压、镇痛、同时让人产生一种幸福、快乐的感觉。
适当侃八卦能缓解心理压力,有益身体健康。
e…
所以,只要不是恶意中伤污言秽语,简宁懒得理,你越理群众越来劲,一天干十八场架也无法阻止人们心中燃烧的熊熊八卦火焰。
周冬玲一身污泥站在角落恨恨地剜了简宁一眼又一眼,她没有简宁那么好命,一天不是闲逛就是在家舒舒服服猫冬啥事不干。
起鱼的时候人影子都看不见,领鱼倒是积极,连队也不用排,直接享受劳苦大众的辛劳果实,地主都没她恶劣。
哪像自己,一大早就被她奶赶来池塘起鱼,又冷又累,染了一身腥臭的黑泥污垢。
太不公平了!
周冬玲面容扭曲,郁结憋屈。
干活不说,还要帮对手压制舆论,千方百计帮她开脱,免得像以前一样,江大哥迫于救命之恩,迫于流言蜚语不得已要娶她,再一次重蹈覆辙。
心累!
命苦!
鱼塘下面的坝场摆满了谷桶,大水盆…里面肥扭扭的鱼儿欢快蹦跳,坝子上到处都是水渍渍的,布满稀稀拉拉的黑色泥点。
队里负责分鱼的干部站在蜿蜒的泥脚印路面尽头,开始排号分鱼,喊到号的就过去称鱼。
村民很是自觉,没有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坝场,号排在后面的都在外围打堆唠家常。
简宁扒着三姐的肩膀垫起脚尖探头张望盆里的鱼,老太太拍了一下她背:“注意点形象,站没站象,像什么话,你给我站规矩些,听着点喊号。”
简宁抽了抽嘴角,现在知道讲究形象了,将才我不拦着你,你差点就破口大骂了。
在外面简宁没怼老太太,老太太好面子着呢。
一次叫五个号,很快就轮到简宁他们家,她大伯领的号两家人挨在一起。
“快,奶,到咱了!”简宁兴奋地挽着老太太胳膊,一手拽着三姐上前称鱼。
刚才她已经把价格打探清楚了,鱼两毛钱一斤,比肉便宜一半。
泥鳅黄鳝一毛八一斤,甲鱼最贵,八毛一斤。
都不要票,用工分抵,或直接算钱。
太划算了!
简宁先去甲鱼筐那边挑了一只九斤多重的甲鱼,这玩意错过就没有了,统共才十几只。
重量不足的甲鱼和半大不小的鱼一样,捞起来挑出来重新投放进鱼塘,让它们再长一年。
一家最多买一只,轮在后边的人想买也买不到。
第37章 简家五房
甲鱼稀缺,但买的人并不多,那玩意虽然补,却离不开鸡汤,白水清炖营养和口感大减。
还一大半都是硬壳,一般人家还真舍不得下这样的血本,不然哪轮得到简宁。
简宁称了一只甲鱼犹不满足,蛊惑老太太买一只,这回老太太打死不依,那玩意贵得咬人,壳一除没多少肉。
“奶,鳖壳可以卖钱,你不要的话帮我买一只呗。”简宁央求道。
“不成!你再作,鱼也甭想买了。”老太太气急败坏道,一只鳖祸祸了7块多,能买十几斤肉了,买回家还要搭上一只母鸡炖,败家精!
要不是当着一群干部的面,老太太早发飙了。
掐死你个败家精!
人家都是当干部的才吃那不顶事的玩意。
补,有多补?比得过肥肉吗!
咋地,吃了能原地飞升啊?!
见老太太脸下肌肉直抽搐,简宁知道老太太心里是真火了,罢了一只就一只。
惹不起!
简宁赶紧离老太太远些,蹭到泥鳅黄鳝盆边,叫人称上四斤。
负责称泥鳅的小队长看了简宁一眼,好心提醒道:“你家只四斤的量,不买鱼啊?”
简宁笑眯眯回小队长:“我奶家量多,她买了分我两斤。”
“你奶呀,刀子嘴豆腐心,对你们家好着呢。”旁边负责记数的黄会计调侃道。
简宁眉眼弯弯笑应。
“咦~这个是柳条鱼吗?”
黄会计脚边放了一盆小鱼儿。
小鱼指姆粗细,长不大,和名字很贴切,细细长长似柳叶。
“嗯,小鱼不计量。”黄会计点头:“六分钱一斤。”
不计量啊!简宁心喜:“我要六斤。”
柳条鱼6分钱一斤,就这还没人买,实在是这小鱼刺细肉少,没甚别的做法,要裹一层薄面粉,用油把小刺炸的酥酥脆脆才好吃。
裹面粉就算了,还要油炸,油比肉还金贵,全村都找不出几家人舍得这样的吃法。
疼孩子的富裕人家,至多买上半斤一斤炸了给娃作零嘴吃。
“六斤?”黄会计讶然。
“嗯,炸了拿去给我爹下酒吃。”原主有些忌讳提周振军,简宁无所谓,打架斗殴罪其实不严重,不在最严重的五类坏分子之内,只不过讲起来不好听罢了,毕竟在劳动改造。
黄会计露出一抹笑容:“是个孝顺孩子。”
没有人会讨厌孝顺的娃。
收获满满归家,路上老太太气不过掐了败家精几爪,简宁插科打诨笑着混了过去。
从老太太手上分到十六斤鱼,简宁算了钱给她,回到家欢欢喜喜在院子里清点今天的战利品。
四斤黄鳝泥鳅,一只大鳖,六斤小鱼。
外加一堆卤肉香肠,一块十斤重的板油,山上两大瓮熏肉。
她太富有了!
这么多鱼,三两天吃不完,还要留几斤过年吃。
大瓮搬上了山,家里只剩一个水缸,没了家什养鱼,简宁便在靠近屋檐下的角落挖出个小水坑养鱼。
熏鱼到底不比新鲜鱼营养,熏鱼做三四斤送去农场,其他全养着慢慢吃。
简宁力气大,院子又是泥坝子,一刻钟就刨了个比浴缸还大的坑。
她负责刨坑,德利负责担水,简明玉在灶房切板油,家里热火朝天,喜气洋洋。
鳖和鱼养水坑里,泥鳅黄鳝置换清水吐尽泥沙才好下锅,今天是吃不成了。
柳条鱼得用菜籽油炸,家里油不够,也要等明天卖掉熏肉换了油在炸。
把鱼养水坑里,简宁洗了手进灶房开始熬制板油,家养的肥猪一头能得十六七斤板油。
野猪瘦,十斤板油已经算很多了。
一斤板油可以熬制出300毫升猪油,六斤油,满满一瓦罐,外得两大簸箕油渣子。
切好的板油熬到大指姆粗就压了柴火,简宁没熬太狠,油渣炒青菜一类喷香,煮青菜汤放几块,汤立即上升一个档位。
而且放上半年都不带坏的,密封了两罐油渣,剩下半簸箕,简宁召唤长工:“德利,去唤弟弟妹妹们过来吃糖油渣。”
“诶!”德利一直在灶房外面转悠,吸了一肚子油香,早就按捺不住了,跑得飞快。
暮色四合,一翁大大小小的娃牵线一样地朝简宁家走。
简家一共五房,因为大房曹凤珍头几年怀不上娃,所以最大的孙子辈在二房,出嫁的两个姐姐分别排在第一第二。
留在家里的孙子辈简明玉最大,简欢欢排在第二,简宁第三,德利第四
大房,一女三儿,简欢欢老大,老二简德利,老三简德富,老四简德贵,从孩子们的名字不难窥见大娘一颗坚决向利的心。
二房,四个丫头,老大简红霞,老二简召笫{zi},老三简明玉,老四简宁。
也能从名字上瞧出端倪,杨桂英生下第二个女儿就急了。可惜事与愿违,老三依旧是个丫头片子,
她一寻思既然召唤儿子不来,反着来呢,那三丫头干脆叫明玉吧,召唤丫头说不定就生儿子了呢。
结果仍然是丫头片子…正反义统统不管事儿啊!
科学证明,生儿生女跟取名字没有一毛钱关系。
‘宁’心安之意,意喻吾心安宁,不要儿子了…都当儿子养了,不盼了,就这样吧,认命了!
三房,一儿两女,大女儿简琴,二女儿简丽,小儿子简学军。刘桂兰生下两个女儿之后十分焦虑不安,生怕步了二嫂后尘,幸好第三胎来了个儿子。三叔亲近老太太有点妈宝男,不像简振军那么疼媳妇,三娘要是全生丫头,日子就难熬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