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东宫女官 完结+番外 (张佳音)


  太子摇头,坚持道:“若人无责任可背负,岂不可怜?”
  但太子背的东西太多了……容歆知道有些事,非三言两语能说通,一定要亲自经历,才能找到合适的方向。
  钟声响起,容歆提醒太子:“亥时了,您快去皇上御帐吧,早些歇下,免得明日精神不济。”
  “恐怕避免不了。”太子叹息一声,起身走出帐篷。
  容歆好笑,难得看见从来都稳操胜券的太子这般,想到大阿哥、四阿哥他们几个估计也是一样浑身不适,好笑之余,又在心底叹息。
  分明是父子兄弟,可这都拘谨成什么样子了……
  另一边,太子回到皇阿玛的御帐,其他人都已经到了,他是最后一个。
  康熙要求皇子和皇孙各一边,此时他们坐在榻边,已经自行分配好位置,离康熙最近的,是太子和皇长孙,依次便是大阿哥和弘星。
  在地位之外,才是按照年龄排序。
  太子见皇阿玛还未出来,没有靠近床榻,而是径直坐在桌子边,随后便感觉到有人坐在桌子另一边。
  他一抬头,便见是大阿哥、四阿哥和八阿哥,他们四人各坐一方,两两对坐。
  大阿哥拎起一坛酒,放在桌上,八阿哥翻过杯子,亲自为三位兄长倒满酒。
  太子端起一杯酒,抿了一口,杯子拿在手里慢慢转动,问道:“大哥宴上还未饮够?竟然到皇阿玛这儿还要饮一杯。”
  “喝就喝,少废话。”大阿哥一饮而尽,拂开八阿哥要倒酒的手,自顾自地拎起酒坛满上,动作豪放,几滴酒溅在桌子上。
  暴躁恐怕是因为不安,太子微一耸肩,慢慢品着手中这一杯酒。
  八阿哥看两人的神色,然后又转向四阿哥,见他若无其事地喝酒,便也充耳不闻一般,低头默默喝酒。
  康熙是在他们半坛酒下肚后出来的,他一出现,太子等人便起身,茶水漱口后,方才上榻。
  三张床榻,康熙,太子和大阿哥躺在中间那一张上,而康熙的右手边是皇长孙。
  每一个人和另一个人之间,只有一尺左右的距离,近的甚至能听到身边人的呼吸声,这样的体验对他们是新奇的。
  康熙亦是,睡意不增反减,他便张口关心起每一个人。
  皇子们的回答恭敬有节,皇孙们的回答清脆活泼,许久之后,孩子们率先撑不住,渐渐只有呼吸声,没了说话声。
  帐篷内再次安静下来。
  太子抬起左手臂,垫在头下,看着床榻不远地烛火晃动,听着烛芯偶尔“啪”地一声脆响。
  这么长时间,除了右边的孩子们和左边最末的十六、十七皇子,其余人连翻身的声音都没有。
  太子知道,他们其实都没睡着。
  许久,不知道具体过了多久,太子突然轻声问道:“这世间,为何两全其美总是不易?”
  没有人回答他。
  太子借着夜幕的遮掩,又喃喃道:“或许是因为得到的比所有人都多,意外又意料之中的,舍不得失去……”
  之后,太子闭上眼睛,再未出声。
  而他身侧,康熙睁着眼睛,大阿哥、四阿哥、八阿哥亦毫无睡意。
  第二日,康熙、大阿哥几人,眼底都有些青黑,显然是未睡好,反倒是太子,看起来气色尚可。
  精神奕奕的弘晴却冲着康熙撒娇道:“皇玛法,今晚我还能和您一起睡吗?我要将阿玛的份儿也睡回来!”
  康熙满脸掩不住的疲色,眼神复杂地看向太子,随后拒绝道:“皇玛法睡不惯,日后有机会吧。”
  至于何时有机会,应是无期。
  众人出了御帐,大阿哥再憋不住,追问太子:“你昨晚的话什么意思?”
  四阿哥、八阿哥的脚步下意识变慢,耳朵听两人说话。
  太子作出茫然状,“什么话?我喝多了,并不记得。”
  一杯酒会喝多?谁相信谁是傻子。
  然后就听四阿哥一本正经地叮嘱道:“太子二哥若酒量不济,日后便少饮些酒。”
  大阿哥:“……”故意的吧?
  正常人宿醉之后是什么状态的呢?
  太子再出现在人前时,便一副精神不济,浑身无力的模样,可是已有其他人的神态作对比,太子此时的模样完全不具备说服力。
  蒙古的王公们和朝中大臣见到爱新觉罗家的父子们,有志一同地略过太子,皆关心康熙的身体。
  大阿哥、四阿哥和八阿哥正在壮年,精力恢复也快,即便略有些疲色,也都被忽略,更何况晚间睡得不错的太子。
  远在塞外,所有人皆着一身骑装,太子没有折扇在手,便颇为扫兴地把玩一把短刀。
  大阿哥嫌弃地瞥了太子一眼,移开眼神,正好瞧见阿日斯兰。
  阿日斯兰与未来岳父对视,立即躬身行礼,却只得到大阿哥没有表情的一张脸,顿时生出几分忐忑。
  大阿哥却是更加嫌弃地转开视线,然后就又对上了太子。
  太子方才瞧了个全,此时见大阿哥看过来,便支着头作出头疼状,关心道:“大哥若为宝娴侄女好,还是待阿日斯兰友善些为好。”
  大阿哥瞪他一眼,“本郡王不屑与矫揉造作之人言语。”
  太子被轻易戳穿,看向依旧在皇阿玛身边问候的人们,然后就见阿日斯兰走过来关心大阿哥的身体。
  没有人看出他“宿醉”……
  容歆晚间听太子说起,才知道他想装作身体不适,但是并没有成功。
  “……”
  她都能想到,太子这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行为,给众人造成多大的困扰。
  不过,“您好歹知会我一声,我给您上些粉,这样才会显得脸色苍白。”容歆“助纣为虐”道。
  太子下意识地抗拒,但随后想到什么似的,又好奇地问:“装病的话,只要上粉就可以了吗?”
  “当然不是。”容·表情管理王者·歆解说道,“还可以穿宽大些的衣服,显得人瘦弱,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眼神。”
  “眼神?”
  容歆点头,“生病的人,眼神都带着病气,越是严重的病,眼神越没有光彩,有些长期生病的人,气质也会有些阴郁。”
  太子摩挲手里的匕首,若有所思。
  ……
  八月,塞外开始转凉,干燥和大风,使得容歆常常咳嗽,康熙便在此时打道回京。
  太子和大阿哥的商船再次检修完成,准备购置完货物后,在年底出海,而此次因为九阿哥胤禟的加入,太子又添入一艘船。
  这一艘船,太子刻意放纵,船上货物的主人,有五阿哥胤祺,还有胤禟不知道的康熙。
  康熙之所以会如此,全赖于皇长孙。
  皇长孙想要尝试,可他的月钱没有多少,偶然之下透露给康熙,康熙自然要支持孙子。
  于是太子劝说无解后,便勉为其难地接受。
  而船刚一出海,正在宫中还在为年节忙碌时,云南地震的折子快马加鞭送入京中。
  这些年,大清各地天灾人祸不断,年初时刚赈济过山东等地的灾民,云南又有大灾,朝中宫中过节的气氛,顿时一跌。
  康熙当夜便在懋勤殿召集大臣,准备点钦差前往云南赈灾,太子初时沉默,待考虑清楚后,便躬身请示道:“皇阿玛,儿臣愿亲往赈灾,代皇阿玛安抚民心。”
  “太子殿下不可啊……”
  康熙还只是稍稍皱眉,大臣们便纷纷劝阻,这个说“长途跋涉,辛苦不已”,这个说“民风彪悍,恐有不妥”。
  在某一哥大臣说“震情未止,太子亲往实在危险”后,康熙反对道:“太子乃是大清储君,身份紧要,不可涉险。”
  康熙依旧决定派钦差前往。
  太子想做什么事,从来便不会轻易放弃,他回毓庆宫后,连夜赶出一份折子,历数他,一国储君,亲自前往灾区,对大清的好处。
  不一定会发生的危险和已知的好处,太子全都罗列的清清楚楚,无一遗漏,第二日一早便亲自呈给康熙。
  康熙只匆匆扫一眼,便明白此折的内容,没有继续看下去,而是严肃道:“太子,你理应以安危为重,怎可如此莽撞?”
  “皇阿玛,请您听儿臣一言。”
  太子躬身,从四十一年苗民之乱往前,到四十年广东瑶民起义,再到三十八年的琼州黎民被逼起事,一桩桩一件件,皆摆出来。
  大清入关以来,内乱未曾消过,这些年经过康熙和太子的努力,百姓的生活已比从前好上许多,可天灾人祸无法避免。
  而且南边儿实在有些地方,朝廷无法企及,很多消息滞后,管理也不得力,有些官员到那边任职之后,仗着天高皇帝远,便横行霸道,中饱私囊,苛待百姓……
  甚至可以说,朝廷和当地百姓的矛盾,很大一部分,是那些贪官酷吏造成的,如若不想办法解决,想必日后这样的民乱不会断绝。
  太子有根有据地将事实摆明,最后道:“皇阿玛,儿臣以为,皇阿玛南巡之意义,与儿臣今日所言之意义,异曲同工。”
  康熙南巡,不只是巡河道,亦会惩处贪官污吏,为百姓张目,太子的名声极佳,代天巡狩,收拢民心的效果定会非同凡响。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