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东宫女官 完结+番外 (张佳音)


  众人悲痛不已,痛哭着哀送苏麻喇姑的离去。
  容歆握着苏麻喇姑清醒时送她的佛珠,亦是泪流满面。
  “皇阿玛节哀……”
  “请皇阿玛节哀顺变……”
  皇子皇孙们纷纷劝慰康熙,容歆等到众人散去,便低声对康熙道:“皇上未回来的那些日子,嬷嬷口中念得最多的,除了您便是太皇太后。”
  康熙悲泣声一顿,注意力稍稍转向容歆。
  “对嬷嬷来说,死亡并不仅仅是离别,还有重聚,她期待着和旧主的再次相逢,因而解脱多于苦闷,想必不希望您为她悲极伤身。”
  苏麻喇姑的寿数在这样的时代几乎是祥瑞一般,可再洒脱的人也无法从容面对死别,更何况康熙还算不上洒脱。
  不过康熙或许是早有准备,或许是认可容歆的劝慰,他很快便收整心情,为苏麻喇姑办隆重的丧事,并且定下陵寝规格,停灵数日后由十二阿哥胤祹亲自扶灵前往遵化,到太皇太后的身边。
  罗马教皇的使节多罗便是在苏麻喇姑病重期间抵达京城,康熙无暇召见,只命礼部和鸿胪寺简单安置他们,便再不过问。
  而他们再次被提起,是这些传教士不准教徒参加祭祀活动,引得许多人不满,便闹将开来。
  再加上教会不许教徒尊孔圣人,言语之间竟是要将中原传承多年的习俗皆打为异端,这教满朝读书人如何能够忍受,很快便有人借题发挥,甚至引申到苏麻喇姑的丧事上。
  康熙与苏麻喇姑之间形同母子,亦不能忍受这些异族在朝事上指手画脚,大怒之后,连见都不愿见,便欲将他们赶出京城。
  朝中有一些人,认为大清应有“大国风范”,如若这般毫无缘由地驱赶,待传教士们回国,恐会有不利于大清的言论,纷纷进言劝阻。
  大阿哥、四阿哥都是雷厉风行地性子,认为恶人若有恶言,与旁人态度并不相关,皆不劝阻皇阿玛,还在大臣们进言时反驳一二。
  最后康熙决定暂缓,是因为九阿哥胤禟重提太子先前的折子。
  “大清历来对传教士的态度便是求同存异,驱赶也要在碾压之后。”九阿哥甚至建议,请京中所有大儒和有识之士汇聚一堂,与传教士面对面分辨此事,“届时,可教鸿胪寺官员即时记录,印刷成书,待大清商船出海时,带至各国。”
  如此一来,大清便一定要在这场传教者之间的辩论中赢得体面,这样传扬出去,大清脸上才好看。
  谁都没想过大清的读书人会输,本就自诩是天朝上国,面对异族时自信心从来就没低过,本朝的读书人又一向没在嘴皮子上认过输,哪里会惧一群他国传教士?
  甚至朝廷举办这一场盛事的风声传出去之后,京城附近的读书人纷纷涌至京城,其中不乏有大儒大家。
  四阿哥严谨,和三阿哥一起在源源不断增加的名单中选取最合适的人选,报到康熙处,由他最终确定。
  八阿哥擅与人交际,九阿哥听得懂传教士的语言,两人没少和传教士打交道,几番交流便摸清了这些传教士的为人。
  其余阿哥们亦有分工,皆摩拳擦掌地等着收拾那些傲慢无礼之人。
  待到朝廷举办的交流会当日,由于朝廷允许人进来观看,康熙所选的露天举办地人山人海,对多罗等传教士造成的压迫感十足。
  正式开始后,鸿胪寺组织地翻译人员一贴一实时翻译,记录人员和画师更是将大清的饱学之士和传教士围在中间。
  康熙未出面,太子不在,大阿哥作为主持大局的人,坐在上首听了一会儿,见翻译之人个个眉头紧锁、汗流浃背,便提醒大清这一方的人:“少咬文嚼字。”
  在场之人无一不是聪明绝顶之人,立时便明白大阿哥的意思,在稍后的“交流”中有所更改。
  随后的“战况”,大阿哥十分满意,间隙时,冠冕堂皇道:“我大清大国风范,并非想要在两国信仰之间的碰撞上拼个高低,只为求同存异,文化交流。”
  然后又单独对他们这一方的人道:“气势上必须碾压,务必教他们哑口无言。”说完,回头对记录的人道,“这一句不用记。”


第234章
  怀念历史往往是赢家所书, 与之道理相同,如今笔在大清手中,待到润笔后成册, 必然是倾向于大清。
  这一场嘴皮子上的胜利,就像预期一样毫无意外。
  大清汇集士族中众多的饱学之士, 其中甚至很多是心高气傲不愿入朝之人,从前满人和汉人乃是异族,以后也会是, 但这一日, 对于尊奉孔夫子的中原人来说,那些传教士才是异族。
  大阿哥胤褆坐在上首, 听的是头昏脑涨, 多年之后再一次涌起困意,却还要强撑着精神表现大清国皇长子的气度和面貌。
  容歆和东珠也在现场,一看到大阿哥双眼睁大, 好像炯炯有神实则眼不对焦的样子,便知道他此时的神思早已不在此地。
  而传教士们一开始讷讷无言, 大阿哥精神顿时一振,笑容满面道:“求同存异、求同存异……”
  坐在他旁边儿的三阿哥胤祉惊得瞳孔放大,凑近四阿哥胤禛,低声道:“大哥这是怎么了?这笑的怎么这么……这么教人瘆得慌?”
  四阿哥侧头看了一眼, 轻声回道:“像一个人。”
  “像谁?”四阿哥默不吭声,三阿哥便仔细打量着大阿哥, 嘀咕道:“这道貌岸然的样子……嗬?!”
  正在发言的大阿哥听到他的声音,箭似的眼神刷地射过来, 三阿哥立即正襟危坐, 腆着脸笑。
  等到大阿哥收回视线, 三阿哥马上靠近四阿哥,威胁道:“老四,我告诉你,我可什么都没说,你莫要胡言乱语!”
  四阿哥瞥了他一眼,一边随着众人起身一边回道:“只三哥那般,我从不胡言乱语。”
  “嘿?”
  他的声音又没控制住,四阿哥在大阿哥眼神射过来前,迅速向右挪了一步,远离他。
  三阿哥气愤,气愤后跟着赶紧一阵正经起来,表现他的正义凛然,可惜大阿哥根本没有看他,枉费他一番表现。
  然而交流会结束,众人回宫复命,康熙已知道在场众人的表现,心情颇好的同时,也对三阿哥在那样的场合下没有皇子的庄重,感到不满。
  最终,三阿哥受命成为编纂书籍的主官,并且成为这场交流会下唯一受到惩罚的人,满腹委屈无处发。
  这场盛会造成的影响并未因为它的结束而停止,京城皆在讨论,并且随着人们的流动,越传越远。
  许多未在现场的人,听到那些口耳相传的内容皆不满足,在现场的人,也对未能记下大儒们所说的全部内容感到遗憾。
  朝廷准备为那日盛会编纂书籍的消息传出后,众多读书人纷纷请求书籍早一些面世。
  另一边,罗马教皇的使节们并未能立即离京,康熙要求书籍要几乎与他们一同回国,因而一边压着这些使节暂时留在京中交流,一边督促三阿哥和翰林院鸿胪寺尽快完成书籍的编纂。
  三阿哥的压力颇大。
  这些事儿传到后宫的影响便是,荣妃马佳氏半点儿不心疼儿子,反倒得意非常,甚至为此还特意邀请容歆和宫里几个高阶嫔妃到御花园中赏花。
  容歆也挺想像钮祜禄贵妃一样拒绝她的,可荣妃派人请了她两次,再拒绝便有些说不过去,只得来了。然后她就见到荣妃在德妃乌雅氏面前,恨不得尾巴都翘起来的样子。
  惠妃呐喇氏和宜妃郭络罗氏也在,宫里的四妃倒是凑了个齐。
  容歆挺从容地坐在明显留给她的凳子上,安静地听荣妃挑衅德妃。
  “我们胤祉最是孝顺,当额娘的盼得是日日来晨昏定省吗?是孩子跟咱们亲近,是吧,德妃?”
  德妃自获准从永和宫出来,三个阿哥几乎日日去晨昏定省,可母子之间的关系却并没有突飞猛进,教其他人看遍了热闹。
  而且在荣妃眼里,三阿哥才不是受罚,一个差事不断的皇子显然是受皇上重用。
  “诶呀,我差点儿忘了,德妃这么些年一直在永和宫里静修,几乎没参与几个阿哥的成长,很遗憾吧?”
  真欠啊……
  容歆看向手里捏着帕子,指甲都快要掰断的德妃,心说荣妃当年得亏遇到的是讷敏和孝昭皇后那样的中宫之主,否则还没等冒头呢,就得被早早厌弃了。
  下一刻,德妃小指上的指甲断裂,血瞬间浸透帕子,被她迅速攥紧收进手中。
  荣妃没注意到,容歆和惠妃却是看得清清楚楚。
  而德妃受到疼痛刺激德妃,立时清醒过来,身体轻晃了晃,眼睛一闭便栽向地面。
  荣妃吓了一跳,直到德妃的宫女在她撞到地面之前,接住了她,脸上才有了些许血色。
  宜妃也惊了一下,容歆和惠妃全程脸色都没变过分毫,显然没被德妃的把戏糊弄过去。
  “愣着干什么?”荣妃轻斥道,“还不将你们主子扶回去!”
  等到两个宫女动起来,扶着德妃渐渐离开这里,荣妃才色厉内荏道:“真是扫兴……”
  宜妃捏了颗花生,边剥皮边嘲笑道:“人家在永和宫里不见天日这么久,哪能没点儿毛病,谁教你邀请她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