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能出杀子、溺亡、买卖的人家也说明那些父母不在乎孩子的命,被人举报以后,
福利院会出现把孩子们“买走”,然后这户人家每生出一个,就会被抱走一个,以确保不会再有孩子丧命于他们之手。”
有人听了咋舌,“这岂不是说只要一步路走错,今后有子还不如无子么?”
“可不是,不过反过来一想,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只负责生,大秦负责养,他们还有钱拿,除了老年会凄凉一些,年轻时可就潇洒了。”毕竟没有孩子养啊。
“哪有这样算的,骨肉分离之痛是钱财不能抚慰的。”
“所以啊,要想未来不骨肉分离,那就别杀孩子。”一人道,让一直对这条律令持反对意见的人不禁一愣,对哦,只要不杀孩子,就不会骨肉分离,而杀了孩子的父母,哪里还在乎什么骨肉分离。
其实还是很在乎的,因为未来没有人替他们养老了。
不出赵燕歌所预料,民间一部分父母开始对赵燕歌所反感了起来,因为他们家中的孩子被福利院的人给强势“买走”了。
家中孩子被带走,当父母的坐在家门口哭的是惊天动地,口中不停的咒骂道,“不过就是溺死三个丫头片子,凭什么要把我们的命根子给带走啊!”
“就是,不过是卖了几个孩子,居然就把我剩下的孩子给全部带走,这是在要我们的命啊。”
周围的街坊邻居看到她们这样纷纷摇头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你们一家子当初为了一点口粮接二连三的溺死了好几个女儿,现在身边孩子一个不剩,你们不是更轻松,以后能吃更多的粮食么?”有人不禁奇怪道,毕竟朝廷只是把孩子带走,离开这样的父母,他们未来能够过的更好。
“那以后呢?我们老了以后没人照顾该怎么办啊?”他们只是大胆残忍冷血,又不是傻子。
合着是在担忧自己的未来,对孩子一点都不上心,这样他们还能说什么,只能说是报应提前来了呗。
见到没有人理会,闹腾的人声慢慢的消了,只能把怨恨咽回自己的肚子里,毕竟是朝廷把他们的孩子夺走的,他们小胳膊拧不过大腿。
想到那笔不菲的钱财,生性凉薄的父母们很快就把那些被带走的孩子们忘到脑后,就当把他们全都给卖了。
“孩子都被带走了,以后生的还会被带走,那我们还继续生么?”男人们精神颓废道,满脸悔恨。
和那些妇人们不同,孩子虽然是她们生的,但是并没有跟她们姓,男人们就不一样了,哪怕他们再没有文化,也清楚的知道自己这辈子就算生再多孩子也算是没根了,福利院的人是不会再让他们相认了。
一想到这里,男人们就悔的肠子都青了,现在回想起来,不就是几口饭的事情么,大人们勒勒肚皮也就撑过去了,也不至于现在连根都断了。
“果然,哪怕孩子都被夺走他们也没有一丝悔改,现在想想,孩子离开他们才是最好的选择。”街坊邻居们不禁感叹道,看着自家的孩子,明明是亲生骨肉,为什么就能狠得下心,下得去那个手。
因为大秦成熟的匿名举报制度,让那些残害过骨肉的父母们在街坊邻居们的眼皮子底下无所遁形,一时间,整个福利院迎来了一大批的孩子们,不禁让那些老人们忙的是手忙脚乱,对那些来到陌生环境大声哭闹的孩子们进行安抚。
福利院只抚养十八岁以下的孩子们,有的甚至还是婴儿,就在那些老人手足无措之际,有百姓们自发来到了福利院帮忙。
看到这么多的小娃娃,百姓们不禁欣喜道,“你们看这些孩子多可爱,为什么还有人能下得去狠手啊。”
在这条律令出来之前,他们这些人哪里能想得到父母杀孩子的案例居然会那么多,大部分有了孩子的父母真是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一般情况下,不该是父母给孩子们遮风挡雨,为他们铺路么?什么时候轮到年幼孩子来为当大人的省一点口粮,多赚一些供应挥霍的钱财。
底层的百姓们家庭状况大都大同小异,那些人遇到的困境他们同样也遇到过,甚至因为没有杀子和买卖子女的他们比之那些人过得还要更艰难一些,可就算那样,他们现在也都挺过来了,所以才越发的不理解和不认同。
有了百姓们的帮忙,哭闹的孩子们总算被安抚安静下来,一些年纪小一点的孩子不记事,可是大一点的孩子却很清楚他们为什么会来这里。
他们没有哭闹,而是静静的下意识的站在一起,迷茫而警惕的看着福利院。
突然,一个男孩泣不成声的哭道,“我想回家,我想要我的阿爹阿娘,我不要留在这里。”
“我们已经回不去了,因为我们的父母犯了大秦律法。”他旁边的一个大男孩劝他道。
“可是我阿爹阿娘卖的杀的是我的姐姐妹妹们,没有杀我,他们对我很好啊,我又不恨我阿爹阿娘。”男孩道,其语气凉薄的让听到的人直心惊。
合着这是一个得宠的,刚才还劝他的少年眼神立马就变了,喝道,“你个傻子,要是你阿爹阿娘以后有了新的儿子,你这个当哥哥的也会落到和你姐妹们一样的下场。”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一般人心里儿子可比女儿重要多了。
“不可能,我是男丁,我阿爹阿娘不会卖了我的?”男孩自信道。
“我就是家里面的唯一男丁,因为家里没粮了,我阿爹阿娘就把我给卖了换了两口粮食。”一旁,一个身材瘦弱的小男孩出声道。
真实案例摆在这,一下子就镇住了那个优越感十足的男孩,身为家中的男丁,他从未想过被卖和被杀是什么滋味,不过他看过她们死亡和被贩卖的场景,一想到那样的场景会加诸在自己的身上,他的脸色瞬间雪白如纸,“不,我不要回去找他们了,我不想死,我不要死。”
就算他再自信自己男丁的身份,也不敢去赌杀过自己女儿的那对爹娘。
潜意识里,一旦立场转换,他也是知道自己父母残忍的。
“老爷爷,我们以后都要留在这里了么?你们会不会把我们养胖以后,也给卖了啊?”那个身材瘦弱的男孩扒拉着一个老汉的衣袖小心翼翼的问道。
那个脆弱的眼神让老汉感到一阵心疼,道,“不会的,福利院以后就是你们的家了,不会有人再把你卖了。”
“真的么?”男孩眼睛不由亮了起来。
“是真的,要知道咱们可都是陛下的人啊。”老汉道。
“陛下……”男孩似懂非懂,只觉得那没有见过的人比他那对生了他的爹娘还要厉害。
这项严格的律令让大秦震荡,失子的百姓们恨意滋生,却也如同一计棍棒,狠狠的敲击在了天下百姓们的心中。
一想到杀子会造成那么凄惨的未来,不少人未来在怀上孩子以后,都下意识的对孩子们多了一份慎重和责任心。
当然,这是有良心和责任的父母,他们会因为这条律令更加小心的对待自己的骨肉。
而没有良心的父母呢,他们只觉得眼前一亮,宛若找到了一条发财致富之路,靠生孩子把孩子们卖给福利院的方式赚了一笔又一笔,日子过得是分外潇洒。
对于这样的人,赵燕歌自然是欢迎之至并照收不误的,也因此,曾经让人感到空荡的福利院不知不觉间已经变得非常热闹。
“家的人呢?”赵燕歌问道,家,百家之一,思想是出了名的天马行空,如果说史学家书写正史靠的是一身刚正不阿的严谨,那们写的就是趣却当不得真的野史。
“回陛下,家的人又和史学家的人吵起来了。”龙卫的人回答道,心里对那两家人的争吵已经见怪不怪。
都是靠笔杆子吃饭,严肃正经有风骨的史学家们对喜欢胡乱随意书写编排历史的家们会有好感才怪。
也是拜家们所赐,负责书写历史的史学家们已经把他们所书写的历史称之为“正史”,家们写的则是“野史”。
对于这点家们并没有很在意,因为他们也知道自己是随便乱写的,可是不代表他们不能对史学家们的文笔嗤之以鼻。
因为要负责书写正史的史学家们文笔真是太严谨了,严谨到失去了自己的个人风格,就像是超脱历史之外,冷酷平静的历史见证者一般,文笔丝毫不带有个人情绪,这对向来行事独特的家们看了感到分外难受。
白话文普及,他们家是最先使用的一批人,自从用了白话文写,他们对的痴迷又高了一个境界,一本好的就像是一盘“色香味”俱全的好菜一般,这样一对比,史学家们所书写的正史就像是一盘干巴巴,难以咀嚼咬动,却食材顶尖的菜色。
家的人看了史书,不由对史学家们道,要不,你给你们的菜添加点味道,只干巴巴的,他们实在读不下去啊。
史学家们听了直接把家们给喷了个狗血淋头,说是历史的公正不容人添加私人情绪进去,还调味,我还孜然呢。
赵燕歌过去,正在口头上争锋的两家人立马住口,赵燕歌问道,“报纸印刷一事进行的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