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女皇攻略 (若然晴空)


  黑狗拼命吃喝,只想早日养好身体为国出力,脱离这千百年来深深烙印在血脉里的奴籍。
  做一个人!
  三兄弟之中,想得最多的是黑羊,黑羊虽然也不认识几个字,但他的心思最细,头脑最聪明,早就发觉了这个临时奴军的不对劲,带着他们三兄弟的领头人虽然说是奴子,却处处都不像个普通人,有一回他甚至窥见这人在写东西,写东西!谁家的奴子还会写字?黑羊见识不多,但他本能觉得不对劲,不动声色地观察了许久。
  直到有一天偷听到来自两个不同士族的奴子领头背着人用他听不懂的方言在交流,黑羊终于确认了,鲁地的奴军是有人在背后一手推动的!
  谁在推动奴军,谁能控制官军,谁能左右天子心思?
  想通了关节,黑羊一下子就明白了,他感到浑身发颤,一方面为自己的猜想而激动难言,另一方面心中隐隐有些畏惧,他这辈子的眼界只在王家这个小士族里打转,第一次接触到外界的风云诡谲,帝王心术,一下子就被震慑住了。
  近来姬越一直在忙鲁地的事情,但其他的事情也没有落下,头一件就是雇佣大量羌人养马,一部分愿意离家的羌人送至各地马场,另外大部分的羌人则在义渠替她养马,义渠草场凋敝有各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草地被牛羊啃食严重,百姓不可能只靠养马维生,养得最多的还是羊,羊这种东西是会吃草根的,每到一处草场就会吃得寸草不生。
  羌人并不是不明白这样的道理,但不养羊他们就无法生活,姬越直接给出了第二种选择,禁养牛羊,一律养马,义渠国小人稀,以前是被晋商压榨太过,事实上只靠养马的收益,就足够她把义渠国当个穷郡养起来了。
  珍珠公主听闻这件事,哭得不能自已,几代之前的义渠王雄心勃勃,不肯替晋人养马,甚至时常派遣骑兵劫掠晋人,直到后来被武帝打怕了才真正臣服,但也就是武帝之后,羌人的境况就一年不如一年,现在哪还有什么雄心壮志,莫说楼兰想献国,义渠难道就不想?谁不想让子民过上不愁吃喝的日子?谁是铁打的心肠,愿意眼看着族里年年有人饿死?
  晋人的陛下真是一位英明又仁慈的圣君!
  这一点上楼兰的明月王子是有不同意见的,他在驿馆提心吊胆了很长时间,又被姬越召见了两次,商定了具体在楼兰绿洲开垦田亩,教导种植,乃至派兵驻扎的大小事务,这些会由明月王子直接转达楼兰国王,等楼兰王到了,姬越大概只会象征性地见一见,毕竟她真的是太忙了。
  明月王子对这个时间点发生的事情印象不深,但他知道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好的,他从那巍峨富丽的晋宫走出来时,心情一度宛如阳光般明媚,直到迎面有个脊背略弯的中年官员和他擦身而过。
  那名官员还对他行了一个小小的礼节。
  明月如坠冰窟,熔金般的双眼倒映出人间地狱之景,他不可置信地回头看向那个之前被他遗忘掉的,那个被时光之神藏去踪影的,屠灭楼兰的魔鬼。
  随行的官员用不太熟练的楼兰话说道:“那位是我们朝中的九卿之一,粟官窦英,陛下召他应该是为了分拨一部分农人到楼兰教导农桑。”
  明月怔愣了很久,这才点了点头。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改变,他不应该再拘泥于预见,只有真真正正接受命运,才能进入魔王的天国。
  姬越召窦英确实是要分拨人手到楼兰,楼兰作为一个绿洲中的国度,百姓基本上不通农桑,青壮靠给商人运货为生,明明占据一块肥沃绿洲,却要靠着苦力维生,姬越初步打算把楼兰建设成为一个进入沙漠之前的补给站,一旦开战,粮草是大问题,莫说中原粮多,运输先要一批人手,这批人手路上要吃掉一部分,回来也要消耗一部分,楼兰就算不能成为真正的粮草供应点,至少也不能让晋国贴粮补给。
  姬越毕竟不是专业人才,她只是有一个大致的设想,具体还要看粟官署怎么实行。
  窦英对此提出了几点意见,大部分都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姬越的设想,基本上只要姬越提出的要求,他都会努力想办法解决,而不是推脱责任,姬越很喜欢窦英这种脚踏实地又老实肯干的臣子,并且他不光有能力,还很懂得感恩,第一批提拔上来的寒门里,唯有窦英真正算是她的心腹之臣。
  关于楼兰的事情,君臣商议了小半个时辰,越商议越是合拍,正好到了饭点,姬越便道:“卿不必拘泥,一起用膳吧。”
  窦英有些惶恐地应下。
  姬越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个人吃了两碗精米饭,一大盘白切肉,一张面饼,吃相普普通通,不算很文雅,也没有太粗鲁,窦英则是很注重礼仪地低头用食,但他心里很沉重。
  天子尚俭,士族却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他做小吏时就听闻上官请客,席中珍馐无数,号称“赛御宴”,本是夸辞,但如今见了才知道,原来天子吃得尚不如一介士族郎君精细。
  窦英的心里有一种难言的愤怒,仿佛能燃烧一切,他想为自己的陛下做点什么。

  ☆、第30章 没有奴子的未来

  秋收刚过, 四野空旷,也成了最好的屯兵场所, 如今反叛主家的奴军分散成三路, 虽然他们没有盔甲和刀兵,更没有战马,但无论怎么看,都已经像是一支成型的军队了。
  三路奴军人数加起来超过三万人,并不都是青壮, 像黑猪这样一家几口人都在军中, 且到了战时从不手软的有很多, 一旦把人逼到绝路上, 老弱妇孺也能爆发出难以想象的力量。虽然奴军这些天从上到下,都觉得自己充满了希望。
  黑猪不识字也不懂局势, 全靠另外两路奴军的领头人派遣探子报上泰山那边传来的消息,没有人不热切盼望着官军来接收鲁地,接他们去组建传说中的奴军, 虽然也有老一辈人说奴军很苦,甚至比在士族手里谋生的时候更苦, 但几乎没有人退缩, 就连不在征调范围内的女人和孩童都很想试一试。
  姬越没有让这些人等到生出绝望心思的时候再行征调,眼看着鲁地收复得差不多了, 掐着时间提早通知了泰山军向鲁地进发, 并提出三条铁律, 其一不得打骂奴子, 其二不得贪占士族家财,其三不得扰民,违令者上不避,下不饶,以军刑杖杀示众。
  这三条都是姬越在仔细观察过军队情况之后提出的,募兵还好,原本都是百姓,大多数老实本分,最重要的是武卒,几乎所有的武卒都兵家子世代从军,战力强横的同时也养成了一种兵痞风气,除了良家子不敢惹,基本上在军中横着走,这种兵好用,却也麻烦。
  没有一个镇得住的上将军,军中各分阵营,御下松散,就会导致这样的情况。
  官军来的时候,黑狗正在替张寡妇晒麦,鲁地通常是种粟和麦,张寡妇家的地里种的都是麦,今年收成不错,张寡妇平时是雇了短工,从收麦到晒麦全都包了,但黑狗不喜欢张寡妇雇短工,他知道这个女人贪省,会少给短工一些工钱,然后晚上陪他们睡觉,现在她怀上自己的孩子了,他是准备如果能活得下来,得一个良籍,回来的时候就娶了张寡妇的。
  官军在村庄里没找到人,还是募兵一拍脑袋,带着人来到了晒谷场。
  奴军基本上都住在村庄里,大部分平民人家是不给他们借住的,为了不扰民,奴军们白天帮忙收晒粮食,晚上就睡在地里,尤其这会儿天气也不算冷,秋高气爽少蚊虫,躺在野地里,反而令很多生下来就待在四面围墙里的奴子感到新奇和心安。
  领头的官军率领五千武卒和一万募兵,军衔为宣武校尉,姓魏名威,是魏雍的堂兄弟,远远地见到了大批正在忙碌的奴子,魏威身后跟着两千骑兵,其后是步兵,声势浩大,他一骑在前进了晒谷场,扬声道:“吾乃天使,奉命收复鲁地,接收奴子,尔等奴子快快集结,齐听御旨!”
  黑狗甚至没听懂军爷的官话,傻愣愣地握着个耙子站在原地,还是不远处正在给粮食称重的黑羊反应过来,连忙用鲁地方言大声叫嚷起来,让众人集结过来,又去把给村民扛粮的黑猪叫了过来。
  魏威在魏家的身份可比魏雍高多了,但他一直记着陛下的铁律,虽然很不耐烦,还是骑在马上等着纪律松散的奴子集结过来,跟着黑猪的不到一万人,老弱妇孺什么都有,还有不少看热闹的村民,魏威根本看不上这些人,带着一丝高高在上的傲气,他展开一张书帛,军中很快有几个会说鲁地方言的士卒挤出人群,给这些奴子解释起来。
  姬越对于奴子的安置有自己的想法,她想要培养一支能吃苦,肯打仗,且悍不畏死的远征军,就一定要在其他方面给予足够的补偿,首先是军饷,奴军的军饷待遇是募兵的两倍,武卒的八成,参军之后一日三餐,战场上有斩获可以分别以不同的人头数目换取籍贯,五颗人头就能换一个平民籍,十颗人头能换一个良籍,一旦战死,自身还有一个抚恤名额,以这个名额可以换取一个良籍。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