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养个权相做夫君 (十七纬)


  院试之后是乡试,乡试在每年的八月举行,因而又叫秋闱,也就是说,乔明渊等人还有近一年的时间来准备。
  这次明阳学馆十人出征院试,中了五人,除乔明渊他们四人外,刘秀山也考了秀才。不过因此人同乔明渊他们的关系并不亲近,无论是出去云游还是回乡都没跟他们一起,院试之后,丁宝林对乔明渊四人另有安排,刘秀山作为新晋秀才公,学馆里的夫子最高也就是个秀才,无法再教给他更深层的东西,注定了此人的行程也要跟大家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院试之后,对面修文学馆九人全军覆没,一个也没能考上秀才,对比起来,明阳学馆的名头一下子就打响了。
  尤其是听说馆主是那四人的老师,风头更是一时无二。
  院试后几人回了一趟学馆,登时被排队排到四方街上的学子吓了一跳,都是来明阳学馆求学的!
  从前学馆苦于没有弟子上门来拜师,一直不景气,夫子们肚子里有货,却没人可教,优秀的苗子都被修文学馆抢走了。如今完全反了过来,四面八方来求学的数不胜数,其中不乏好资质的。连那修文学馆里也有不少人退了学,跑到明阳学馆来排队,将杨毅龙差点气了个半死。
  人多了也产生了烦恼。
  明阳学馆不是什么人都收,进门还要考试,考试通过之后才能收入学堂。
  饶是如此,从前甲乙丙班各一个班,如今已经扩充到了各三个班。明阳学馆的地方是不够用了,好在这次朝廷奖赏给丁宝林也有些银两,中了秀才的五人也得了不少奖金,都拿了一些出来,替明阳学馆买了一个院子,扩充了一下学馆。
  人不够用,又招了两个夫子。
  哪怕是如此,每日来求学的学子还是多不胜数,明阳学馆渐渐又有了百年学馆的底蕴和地位。
  乔明渊他们四人如今也是明阳学馆里的名人了,回一趟学馆,多的是围上来讨教的师弟们,讨教的对象更多是案首乔明渊和第二名的沈秋池。
  三番四次下来,两人再不敢到学馆去,实在是怕了那种被人山人海包围的感觉。
  沈秋池这次中了秀才,还是廪生,朝廷也有补助,在他们村子里也是引起了一片哗然的。从前沈家家贫,沈秋池的爹带着他和两个妹妹生活艰难,村子里的人也没少欺负他们。族人甚至还瓜分了他们家的土地,经此一事后,那些被抢走的土地都还了回来,那些对他们不屑一顾的人,也都凑上来说好听的话,境遇一时无二。


第230章 出头了
  沈秋池他爹和高兴,听说隔壁村的乔家给那乔案首办了流水席,大掌一拍,说也要给沈秋池办。
  沈家的流水席热热闹闹的办了三天,席面赶不上乔家,用的也是自己的钱,图是个扬眉吐气。沈家在他们的村子里也出了名,因当时来捧场的人不少,连县太爷马太良去了乔家那边,也来了沈家这边,乡下平头百姓有几个见过县太爷这么平易近人的?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从此以后沈家将与他们不同了。
  沈家也确实与他们不同。
  沈秋池是廪生,他们家的地不用再交税子不说,每年朝廷还有补助。
  而且,沈秋池今年才十九岁,明年去乡试,若是中了举,就成了举人老爷,以后的前途还能差了?
  也有人动了心思,觉得沈家要飞黄腾达,便赶着上门来巴结。按照乡下的规矩,男孩十五岁、女孩十二岁就要议亲,可从前大家都嫌弃沈家一穷二白,沈秋池年过十九,连个亲事都没说,沈秋池的两个妹妹一个十四岁,一个十二岁,也没什么媒婆上门来说合,别人家都怕娶了沈家的姑娘,将来要补贴娘家这无底洞,哪怕沈家姑娘长得不差,都不曾打动旁人的心。
  可沈秋池考上了秀才,两个妹妹跟着水涨船高,一下子行情大好。
  沈秋池回到家里不到三天,就有七八个媒婆上门来,要么是给他说亲,要么是给两个妹妹说人家,媒婆说得天花乱坠,沈秋池从头到尾阴沉着脸一声不吭。
  等人说完了,他便客客气气的站起来拱了拱手,谢过了人家的好意,将人又客客气气的送走。
  回头面对爹和妹妹们的不解,他轻轻拍了拍小妹的头:“从前咱们落魄,他们都看不起咱们,如今哥哥有了前程,他们又赶着来求娶,爹,大妹,二妹,你们仔细想,这种为了功名利禄找上来的人有几分好意?真娶了妹妹们,会真心实意的对她们好吗?不能共患难只图同享福的人,一旦有了变故,还不知道妹妹们要遭到怎样的蹉跎,看看下河村的乔松月就知道了。”
  沈家老爹一阵沉默。
  他看了看女儿们,又看了看儿子,心中很沉重:“可你两个妹子年纪都不小了,该说人家了。”
  “不急。”沈秋池疼惜的看着两个妹妹:“大妹才十四,二妹才十二,还能再留两年。明年我就要下场,等我考中了举人回来,再给妹妹们说亲不迟。眼下妹妹们只能在咱们村子和周边的村子挑,也就是在矮子里挑个个高的,若我中了举,妹妹们都有机会嫁到县城甚至府城去,日子难道不会更好过一些吗?”
  他爹还要再说,却是两个妹妹齐声说:“爹,我们不急,我们信哥,哥一定会考上举人的!”
  至此,沈家人放话出去,儿子忙着科考,顾不上成家,女儿们还小,要多留两年不议亲,才绝了那些想上门来的心思。
  以后隔三差五有人来探话,媒婆上门的事情倒也没发生。
  董路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
  从前看不起董家的那些人如今都开始拍起马屁来,也有人抢着要给他说亲的,都被董路一一拒了。
  他娘倒是急:“那么多媒婆上门来,你一个都没看上?”
  “都是些庸脂俗粉,”董路坚定的摇头:“孩儿再读几年书,不急着娶妻生子,你看沈秋池和林则惜不都没急着成亲吗?”
  四人关系好,往来也密切,几家人互相都见过的。
  他娘一巴掌就给他拍了过去:“那你怎么不看看乔明渊呢,人家娶了妻的,就等着生孩子了,不照样中了案首?要我说,说不定就是因为他成了亲,没得这些后顾之忧才能考上案首,你把亲成了,指不定来年下场就中个举人回来了!”
  “娘!明渊那是家里给定的,成婚的时候他都不知道!”董路一边躲一边说。
  他娘登时眼睛亮了亮。
  董路吓得一激灵:“娘,你不会也想这么干吧!”仔细一想,还真有可能,他立即绷直了身体:“娘,我丑话说在前头,你要是真这么干,只能是耽误人家姑娘一辈子。你儿子少说也要过几年辛苦日子,赶考日日不着家,你给我娶个人回来不是让人守活寡吗?咱们不干这个缺德事成不!你有这个闲钱,还不如将家里院子修一修,多买点地,等我中了举,地都不用交税子,想想,种多少都是你自个儿的!”
  此话说得他娘心动,总算打消了这个念头。
  董路总算松了口气。
  他一转身,他娘就骂:“臭小子,以前怎么不见这么能说?”
  “娘,我觉得哥不愿意娶妻,许是有了心上人?”
  董路他妹小声说。
  他娘仔细一琢磨,有道理,又是拍大腿又是拍脑门:“这臭小子,长大了翅膀硬了,连他娘都敢忽悠!”
  于是又追上去问董路中意的姑娘是谁。
  董路红着脸始终不说,被逼得急了,索性跑回了学馆躲着。
  比起沈家和董家,林家那边反应就平淡多了。报喜人来报过,林家的左邻右舍都知道林家那胖小子考上了秀才公,好一番恭喜。等林则惜从府城回来时,这股热闹早就过了,他爹娘就笑着说了一句小子有出息,之后该干嘛干嘛,让林则惜好生郁闷了几日。
  直到有一天早起,听林母跟林父在房里聊天:“儿子怎么不高兴了?是不是咱们没给他办流水席,他心里不痛快?”
  “又不是廪生,办了人要笑话的。”林父说。
  林母道:“左不过是图个高兴喜气,别人有什么好笑话的,他们自己家里还出不来一个秀才公呢,咱们这是凭实力考的,又不是做买卖送的!”
  那语气,要多得意有多得意!
  林父道:“则惜真不高兴?”
  “你个榆木脑袋真看不出来?”林母捶了捶林父:“没瞧见他都好几天不出门了,以前最爱去闲逛,昨儿我说给他钱也没要,这样下去憋出病来怎么办?”
  “那就办吧,总归要儿子高兴才好。”林父说。
  林则惜站在门口,一扫往日里郁闷,回头时脸上挂着大大的笑——
  险些被爹娘给骗了,明明一副与有荣焉的高兴样,还在他跟前装什么平平淡淡!
  回头他跟林父林母说了,流水席就不办了,有那钱还不如给他做两身新衣服,等过了年,他们要去通山书院读书,等候来年的洛平府乡试,届时路上蹉跎,还有大笔要用钱的地方。又说让爹娘存着点钱,他以后是要讨媳妇的。
  之后,大家就各自沉浸了下来。
  下河村这边,慕绾绾和乔明渊打算待到十月再回去,于氏生了娃后亏损了身子,慕绾绾精心调理着,需要些时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