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破碎空间 [金推] (打瞌睡的田园猫)
- 类型:穿越重生
- 作者:打瞌睡的田园猫
- 入库:04.10
汪管事连连点头。
沈家就开始了在京城的生活,而何家受了冷遇,似乎也不想再上门了,明辉帝得知后眼睛眯了眯。
家里的师傅是第三天后来的,一个四十多岁的清矍先生,和一个一丝不苟的嬷嬷,也是胡公公把人送来的。
说到那位先生,胡公公咧嘴:“学问好的很,就是运气不好,蒋先生十八岁中秀才,刚中了秀才祖父就没了,他得守孝,过了孝期想继续赶考,祖母又没了,只能继续守孝。好容易祖母的孝守完,他考乡试,这乡试刚刚考过,父亲没了,这又是三年孝,三年父孝守完,京里恩科已过,他只能等着,谁知道刚要赶考,老娘又病了,他得伺疾,老娘在床上躺了一年,没了,蒋先生得继续守孝,守完母孝,好容易能进京赶考,路上遭了灾,听说是正好遇着发大水,好容易千辛万苦赶到京城,又过了会试时间,只能留在京里继续等,这不,蒋先生是去年会试第八名,现在在吏部挂名等着铨选,陛下见过蒋先生,这次得知舅老爷家要先生,就让奴才问问看,他是否愿意来,奴才一问,蒋先生一口就同意了。”
“关嬷嬷是娘娘宫里的老嬷嬷了,也到了放出来的年纪,关嬷嬷规矩礼仪都来得,针线工夫也极好,还认得字,娘娘觉的两位小姐跟着关嬷嬷定能学到一点得用的东西。”
那蒋先生的经历实在让人一言难尽,他是孝期间隙里见缝插针的赶着考试,单看他的成绩,几乎是考一次过一次,可惜这运气实在不行,他中进士的时候年纪大了,京里高门大户也看不上他,又听说人家家乡还有个青梅竹马的糟糠,这种女婿就没多大稀罕了,而吏部授官,先要铨选,上头有人的那就既有好位置也能快些,要是没人没关系,铨选个两三年四五年也不稀奇。
哪怕成了进士朝廷有俸禄发放,一天天在京里等着,可不心里忐忑,而这点俸禄又没法把家人接来安置,勉强够自己糊个口,所以胡公公一问,蒋先生就点了头。
而沈家如今是穷人乍富,也不会挑拣先生,敢来的都是好汉,他们不计较。
因着沈家全家文盲,蒋先生讲课的时候是全家都要听的,沈原先给家人做了动员,爹和娘只要会认得一些账本上的字还有自己的名字,以后看得懂账本和自己的印章就行了,我和大姐也是这样,能学多少是多少,只有大郎得认真些,将来家里的门庭得靠大郎撑着呢。”
正好关嬷嬷也认字,基础学习沈家也就能分开学。
蒋先生和关嬷嬷听了雇主的诉求,一合计那就因材施教吧,沈大郎和两个姐儿要从头开始基础的教,沈大寿和李氏就学自己的名字如何写,然后直接拿账本教,能看懂账本就行了。
沈大郎学了几日偷偷找沈原:“二姐,能请白师傅来我家教我拳脚吗?”家里的事都是二姐做主,所以要来问二姐。
沈原看着沈大郎:“你要学拳脚?”
沈大郎点头,一脸的憧憬,大姐你在村里的时候多威风,一拳就能干翻沈胖子!”
沈原:“……”当了个不知道是好还是坏的榜样,不过请了白都尉,自己也能借口去学个一招半式,以后假如自己武力值冒出来的时候也能解释了吧。
沈原先去问了蒋先生,问一下大郎的天赋如何?
蒋先生很实诚,公子的资质中等。”
不好不坏,普通人标准,那也就行了。沈原一听就知道蒋先生为什么仕途不顺,授不了官,这种性格确实不大适合当官。
要是换个圆滑一点的,肯定不会这么说沈大郎,不知道有多婉转,或者干脆会说沈大郎天资过人,当父母的肯定喜欢听孩子的好话,哪怕知道是谎言也不会觉得不高兴。
好在沈原并不计较,沈家人现在对读书人还是心怀敬畏的,更加不会说蒋先生什么,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能脱离文盲对沈大寿夫妻来讲就是很好的事了。
沈大寿备了礼去找白都尉,汪远一开始想劝主家别去碰钉子,沈家虽然是‘外戚’但是身份太尴尬,没见京里没一家递帖子拜访吗?
而且贸然去请禁卫军都尉当武术师父,人家答应了不甘心,不答应就怕得罪沈家,最后也得不着好啊,最重要的是,外戚接触禁卫军的人,那可是犯忌讳的事,但是沈家又很特别,最后汪远还是憋住了,只用心备了礼,和沈大寿去请人。
白都尉果然吃惊,不过他并未一口回绝,而是道:“舅老爷,在下有公职在身,不能天天去府里指导令公子,三五天去一次可否?”
当然行,沈大郎还要念书呢。
白都尉倒是想的不多,他小小一个都尉,当舅老爷公子的武术师父,又不是拉帮结派,谁会在意。
于是沈大寿欢欢喜喜的回去了,沈原也给整理了一个习武的场地出来。
沈家的日子就这么热热闹闹的过了起来。
外头的裁缝铺子把衣服用最快的速度送了来,一家人试穿新衣兴致勃勃,沈原又让他们把蒋先生和关嬷嬷的尺寸量了过去,还让他们去量白都尉的尺寸,都是老师,就得一视同仁。
家里的马车也备下了,牙婆领着人过来让沈家过目。
沈原也不用怕有心人插手,因为沈家真的毫无底蕴,没看见京里都没一家把他们放在眼里么?
何家也就意思意思来了一回。
不过挑仆人,沈原就两点,要么一家子都要,要没就要无依无靠单蹦一个的,外头有家人的除非能力特别出色,否则她一概不考虑。
就这,已经让领人过来的牙婆心里惊讶了,这可是贵人们挑人的潜规则,人家一个泥腿子都明白,可见沈家绝不是外界想的那么粗鄙不堪。
挑了人,沈大寿出门的小厮等人备齐了,李氏身边贴身的丫头也齐了,沈原和大妮也各有了大小四个丫头,沈大郎还在父母院子里呢,服侍他的人都是李氏负责,目前没给他配丫头。
蒋先生也给配了个小厮,关嬷嬷配了个丫头。
这么一来,原本空荡荡的府里,顿时热闹了,李氏还感慨:“原本觉得屋子这么大,哪里用的完,如今一看好像还小啊。”
沈原笑道:“娘你等着,以后咱们家肯定能换更大的!”
汪远听了心里暗自点头,这是肯定的,哪怕如今太妃娘娘位份不动,将来陛下亲政也会给母亲往上挪一挪,到时候沈家就是名正言顺的外戚,而外戚是有爵位的,有了爵位就能换更大的房子了。
其实只要皇帝登基,就可以加恩生母母族,沈原那个小妾的比方在皇家是不用的,但是明辉帝还未亲政,手里半丝权利也无,内阁自然会压制皇权,连皇权都能压制,一个出身低微的太妃娘家,又算的了什么?能让你们进京享受荣华富贵就已经很好了。
沈家人在京里其他人家眼里是奇葩,为什么呢,你们进了京不代表就能融入这里的上流社会,那些寒门出身的官,在京里十几年了还都小心翼翼着呢。
为什么?想要融入,就得世家大族把你看在眼里,有事请你赴宴,家中女眷会互相来往,这样一点点接触着,直到有了联姻等关系,才算被人家认可。
沈家呢,至今是个孤岛,但是人家活的乐呵的不行。
京里的冯男爵,和沈家很相似,但是人家在京里已经扎根三十多年了,那时候冯家因军功封的爵位,冯家老太爷用命给家人挣下了这个爵位,换来子孙的荣华富贵,可那时候冯家进京,花费了多少手段才勉强得到世家大族的认可。
冯家的夫人小姐那时候还被人家说成厚脸皮的,什么场合都要掺和一下,冯家还求娶世家大族家里的闺女当媳妇,当然,正房嫡女那别肖想,求的是人家出了五服的旁支的女孩儿家。
就这样,冯家才算堪堪挤了进来,现在有时候还会被人耻笑家里没规矩。
反观沈家,人家好像压根就不知道这点。
沈大寿和李氏确实不知道,沈原有点概念,可真的不好意思,咱们家挺忙的,别看现在不下地了,每天的事都忙不过来,活可以让下人干,学习只能自己来,而且还要时不时进宫看一下太妃。
有了马车,沈大寿和李氏还得去城外看看自家庄子,自己家里的事都忙不清,沈家哪里还能想到要和什么旁人家来往啊。
沈原还和汪远开玩笑:“汪管家,以前那位我不稀的说 ,如今我可不希望咱们家今天吃些什么,还没过夜呢,外头就全知道了。”
汪远腰都不敢直,一个劲:“那不会,小的拿头担保!”
沈原笑道:“我不要你的头,我们家也不会打骂人,谁都是人生父母养的,我央求关嬷嬷给弄了一份规章制度,根据我们家的情况,改了一下,以后就按照这个执行,你呢,就是把这上面的工作落实,一旦哪里出了问题,直接就处置了。”
汪远就得到了一份下人规章制度表,上面的惩罚看起来确实不严重,也就是罚钱,不过贪墨数额巨大的,上面写了交衙门,京里谁家下人不贪墨,主妇还不是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沈原偏要送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