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衡又从保温壶里倒出一杯豆浆,继续说:“人一多,消耗的粮食也多,虽然于家存粮不少,也搞起了温室种植的,但短时间内,绝对是坐吃山空,所以他们那里,日常收粮食,只要手里有粮食,都可以去换武器。”
“价格呢?”
“看粮食的成色,我本想给他们看看土豆的品质,不过想想还是算了,等红薯成熟了,直接给他们看红薯好了,不过能不能给到十斤红薯一把枪的价格,不能确定。”
秦暖听完思索道:“要是能讲得到这个价最好,但青州牧的人都是普通人,吃不出红薯真正的好,单单是味道好和吃完后身体舒服这一点,未必能让他们另眼相待,那再想别的办法。”
“要么直接告诉他们,红薯里富含元气,以此来抬价,要么,就让他们真正受用这些红薯的好,让他们心甘情愿给高价。”
第二个选择,自然就是让青州牧的人成为修士了,至少让主要掌权人成为修士。
严衡点头,是这样。
现在就看选哪个了。
其实就算是第一个选择,最终也会走向第二个选择。
因为告诉对方,这红薯里富含元气,人家势必要问,这红薯怎么来的,要是你们自己种的,为什么会种出含有元气的东西?用了什么办法?
人家肯定要追根究底的,人家人多势众,县城离小镇又不很远,到时候一大群人杀过来,他们这边扛得住?
难道还真拉出修士和他们的子弹硬拚?
倒不如让他们也成为修士,到时候大家就是同一阵线的人,为了共同的利益,也不能拆伙。
其实这种结果,是卖红薯的必然结果。
这样不凡的东西往外卖,肯定是会带来麻烦的。
青州牧目前看来是和鸟人对着干的,这已经是最好的买家人选了。
秦暖说:“到时候我和你一起去吧。”一起去见识见识这个青州牧。
严衡知道,她这是要到时候再决定,便没有再说什么。
接着秦暖又跟严衡说了说郑氏兄弟的事。
“两个人都是修士,不知道是异族人派来的,还是人类派来的。我昨天晚上让人守着几个路口,又去城堡那边守了一会儿,他们没有偷偷摸过来,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放弃了。”
严衡道:“接下来我让人继续留意。”
严衡既然回来了,秦暖就不在镇上呆着了,她赶回森林,正好赶上了要收土豆。
这第二批土豆,是前天的凌晨一点钟种下去的,到今天的中午一点钟,正好是两天半,60个小时。
成熟的时候,谁都愿意来凑热闹,所以根本用不着种植团队的人动手,其他人就跟玩儿似的,把土豆都给挖了出来,一称,还是一万五千多斤。
和上次差不多。
有了这一批土豆,人们都很高兴,感觉不用再担心粮食问题了。
不过镇上那么多人,每天做工赚粮,每天耗费的粮食都不老少,所以还是要马不停蹄地继续种。
不过这一次,人们把土豆块埋土里,土地上却冒出了红色的泡泡。
这一次,这个泡泡里的不是图案,而是文字。
【土豆不宜连作,否则将影响产量】
人们一愣,老胡一拍脑门:“土豆确实不适合连作的,不仅产量会降低,还会容易发生病虫害。没想到在这里也一样。”
种植团队的一人问:“那就不种土豆,种红薯了?”
老胡皱起眉头:“红薯怕是也不行。”
秦暖在一旁,就摇头说道:“土豆不仅不宜轮作,还不适合和红薯、萝卜这样的块根作物轮作,倒是比较适合和禾谷类、豆类这样的作物轮作。”
这都是那些书上写的,她当时看得挺认真,所以记住了不少,就是没想到还真的能用到这2.0的农场里。
其他人面面相觑:“我们没有别的种子啊?”
“其实种子有也是有的,但种到地里,不知道能不能快速生长。”
说的是普通种子,但这普通种子,在这么寒冷的气温下,能不能生长都是个问题呢。
而且大家已经习惯了几十个小时就能收成,并且超级高产的作物,换回从前那样几十天上百天才能收成的效率,那就很没劲了。
老胡看向秦暖:“你看这该怎么办?”
秦暖道:“减产总比没有产出好,还是接着种土豆吧,等到有了别的种子,再种别的。”
等到红薯成熟,并且卖出去,就能得到白菜种子了。
于是种植团队还是种土豆下去。
土豆的成熟倒计时依旧是60小时,但每一颗土豆上方,都出现了一片小阴云,上面写着【减产30%debuff】
人们看得都不由得笑了,这还真是直接明了,一目了然。
减产30%,那一亩地还能收成一万多斤,也不少了。
大家还是很乐观了的。
等到土豆植株长出来,一株株都蔫哒哒的,人们看着就更乐了,这没精打采的,真的就跟生病了不舒服一样,怪有意思。
不过时不时就冒出要捉虫的红色泡泡这一点,就不怎么美丽了,种植团队的人更忙碌了。
等到红薯地里,红薯长得茂盛起来,事情也多了。
浇水要浇得勤快起来,追肥、除草,一样都不能落下,这一次,还会冒出翻藤的红泡泡,于是老胡便要带着种植团队,手里拿着长棍子,把蕃薯藤翻一遍。
而餐食团队的人边在张琴的带领下,进红薯地摘红薯叶,作为一道菜肴。
秦暖见他们忙忙碌碌,等老胡翻完藤,从地里出来,秦暖问他:“现在种植团队才二十个人,会不会人手太少了?”
老胡道:“暂时还忙得过来,什么时候需要做什么,红泡泡都会提醒,很省心的,就是地比较大,一旦忙起来会比较忙,忙过了,又可以歇着了。”
老胡看向元气裂口的方向:“现在,能回森林的人,吸收元气、练习元气是头等大事,练完了还得回镇上帮忙,也很忙。”
他又看回田地里,说:“我准备弄个喷灌装置,弄个水塔装雪水,连上抽水泵,再连上水管,缺水的时候一开开关,就能完成所有浇水这个环节了。”
秦暖笑道:“这挺好的,正好这两天,镇上人们发了不少电,正好弄一点用在这地方。”
老胡说干就干,很快就带着人搞这个喷灌系统。
他从镇上弄了许多白色的水管,布置在田间,又是电锯又是焊接地忙活起来。
忙活了大半天,终于搞定了,等到红薯地再一次密集地冒出缺水的红色泡泡后,他一打开水塔下面的总开关,那些竖起来的白色水管顶部的喷头,就能喷出细细的水雾。
喷上一段时间,红色泡泡便能消失。
种植团队欢呼不已,这真是省了老鼻子事了。
喜事还不止一桩,董琛终于晋升为元徒了,这是木星组织中,除了秦暖之外的第二个元徒。
接着其他人也陆陆续续地觉得到了瓶颈,秦暖拿出来几十个萝卜,就放在打饭处,让人们觉得需要授礼的,自己去拿一个吃。
等到红薯要成熟时,已经有好几十人成为元徒了。
红薯成熟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好□□休也想轮到这个时间点回森林。
早上九点,人们整整齐齐地等在红薯地边上,等到倒计时泡泡消失,出现熟悉的金色泡泡,人们一阵恍惚,然后,红薯收割机入场。
是的,因为十亩地太大了,人工挖的话要挖好久,所以这一次用上工具了。
这个收割机,其实就是一种收获犁,是从收割机上卸下来的,毕竟要弄一台拖拉机进山,那目标实在太大了,弄一些收获犁倒还行。
这玩意卸下来后,改造成了手推式的,小小的一台,两个轮子,后面是一个V形的犁铲,能够深入土层,将红薯从地里铲出来,暴露在土地表面,然后人们就能很轻松地去捡了。
因为是人力的,所以需要很大的力气,需要后面有人推,前面有人拉,也是个费力气的活,不过比用锄头一点一点刨,那效率是高了不少。
秦暖拿了个编织袋,在后面捡红薯,这红薯果然大得很,大的有排球大小,小的也有俩拳头大小,轻轻松松就装满了一个袋子。
一时间,犁地挖红薯的,捡红薯的,扛红薯的,称红薯的,忙得不亦乐乎。
“一亩的量,我靠,加起来是两万斤。牛逼!”
“居然有两万斤,正常红薯亩产多少来着?六七千斤就很了不得了吧?”
大家都很高兴,秦暖却默默地想,亩产两万斤,比起亩产一万五千斤的土豆才多了五千斤,可生长周期却有土豆的两倍。
虽然红薯叶这一项,前前后后也摘了千斤多,但粮食缺口很大的时候,还是种土豆更合适。
严衡已经把粮仓还给她,秦暖当即就往粮仓装了两万斤红薯,离开了森林。
来到镇上,先放下五千斤红薯,然后她便和严衡一起,离开小镇,朝县城而去。
……
半个月前,秦暖从市区来到林山镇,是坐着小巴车的,当时小巴车车轮捆上防滑链,开得不快不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