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神色微变,刘焱亦挑眉,他看向薄若幽,眼底带着几分审视。
“不知捕头在说什么。”
吴襄好整以暇道:“中了黄金膏的毒,也不算罪责,看四公子模样,中的毒不算重,实在不行,可以去城南要个汤药的方子,反正如今那药方已昭告天下。”
刘恒面色几变,末了冷嗤了一声,“捕头还是问正事吧。”
“初五初六这几日,四公子可曾出城?”
刘恒淡然的道:“初六出了。”
“去了何处?”
“去相国寺拜佛——”
吴襄扬眉,刘恒淡声道:“你也看到了,我有病在身,平日里能起身走动之时便想着去拜拜佛上上香,要祈求佛祖保佑早些痊愈,且那日我回来的途中便身体不适,回府门的时候,是被人抬进来的,这一点大家都知道,而从那日到现在,我一直在府内养病,这院子都不曾出过。”
吴襄唇角微抿,“好,别的也没了。”
刘恒到底是世家公子,不愿与衙门好言配合,吴襄便也不在他此处浪费时间,便与刘焱道:“请公子带我们去七小姐的院子瞧瞧。”
刘焱从善如流带他们出门,去的路上,吴襄又道:“还要劳烦公子将府内门房,诸位主子的贴身侍从,以及府内管事嬷嬷们集合在一处问话。”
刘焱应声,令身后小厮去传话,不多时几人停在了一处偏僻院落之前。
这院子在府中西北角上,若按风水算,当真是最不好的一处,且院落狭小,门庭之上朱漆斑驳,似乎多年未曾修整,刘焱也有些不自在,“因七妹妹早前被送走,因此这院子荒芜下来了。”
进了院内,里头的确荒草丛生,然而也遮掩不住刘府内对刘瑶的苛待疏忽,吴襄和薄若幽也不揭破,带着几个衙差进了中庭。
房门已经上锁,刘焱开了门,一行人进了屋子,半年不曾住人的屋子已经落满了灰尘,房梁之上偶然可见蛛网,薄若幽看着这一切,几乎怀疑刘家将刘瑶送走之后,并没有把她接回来的打算,她暗暗走过正堂,而后转入暖阁。
暖阁内堆着几个箱笼,正是从水月庵搬回来的刘瑶遗物。
刘焱便道:“还没有收拾,是打算等七妹妹遗体送回来,跟着遗体一起下葬的。”
箱笼胡乱的堆放在地,侍从只将几样稍微值钱一些的摆件拿了出来,而打开的箱盖子半敞着,能看到笔墨纸砚和书册子堆压在下。
薄若幽又去看这暖阁,因院子狭小,刘瑶没有单独的书房,这暖阁内书册颇多,倒也算是一处书房,她书案之上也落满了灰,桌角砚内的浓墨早已干涸,再想到刘瑶已经身死,不由给人凄清之感。
薄若幽问:“当初事发之后,府里人可曾来她这里搜过?”
若是当真与人有了私情,说不定会有信物之类的东西在。
刘焱听得明白,便道:“搜过的,将她这里里里外外搜了个遍,可也只是些她自己的东西,因为一无所获,这才令我们格外生气。”
“你觉得她是因为什么才不说?”
薄若幽望着刘焱,刘焱便也看着她,见她明眸深秀,从容却又透着审视,他心头一紧,竟然颇为认真的回想了片刻,“说不出来,似乎是害怕,又似乎是想护着那人,我们思前想后,只怕是哪家亲戚家的公子,后来也或多或少试探过,却也未试探出什么来。”
又像护,又像怕,薄若幽眉头皱起,去细细打量书柜,柜子上放着许多帖子,似乎她十分喜欢临帖,而一旁的桌案之上放着棋盘,棋子就放在十分趁手之地,又像她很喜欢对弈,可她在府内不受宠爱,也不受欢迎,平日里谁会来此与她下棋?
薄若幽看了片刻,又问了刘焱,得了准许之后,往刘瑶卧房而去,卧房是寻常女子闺阁的布置,靠着西窗的长榻上还放着一个针线盒子,薄若幽蹙眉,“她喜欢做女红?”
刘焱一愣,而后才点头,“是,她其实十分乖巧,也常常喜欢给我们兄弟们做鞋袜。”说至此处,又看着这屋子,刘焱仿佛才有两份后知后觉的悲戚,“只是她做的东西……”
他没说完,薄若幽却知道他要说什么,“她做的东西,你们觉得十分晦气?”
刘焱微讶,没想到薄若幽直接用了“晦气”二字,他面上似乎还想掩饰,吴襄已道:“听说她在你们府中,有个克父克母的名头,因此才不得喜欢。”
刘焱一时讷讷难言,“也并非……”
见薄若幽洞明的看着他,他只好苦笑一声,“这不怪我们,当年的确因为生她的缘故,五婶才故去,后来又生了些事端,我们小辈倒是不觉得什么,可长辈们说的多了,再加上一些和尚道士的言辞,不信也会觉得膈应。”
吴襄直接问道:“三公子穿过七姑娘做的鞋袜吗?”
刘焱面上更是青白交加,轻咳了一声之后道:“比较少……”
听到这话,薄若幽心底一动,“那几位公子之中,谁会穿的多些?”
刘焱仿佛想找补些什么,很快便道:“二哥和五弟就会穿的多些,我虽然穿的少,可……可平日里也是十分疼她的。”
薄若幽想起二公子刘诩在衙门便说过他从前对刘瑶十分关心,听到此处,不免沉思了片刻,这时,她眼风一扫,看到了一把小小的短剑挂在墙上,刘瑶这样的小姑娘,哪里来的短剑?
她上前看着那短剑,“这是何人所赠?”
刘焱看着那短剑,忙道:“是二哥所赠。”
刘诩?
薄若幽仔细去看,只见那短剑剑鞘乃是青铜所造,其上雕刻着古朴繁复的凶兽纹样,看起来颇有些煞气,刘诩见她看的专心,便道:“这短剑乃是宝器,只是因剑身太短,不好用于实战,二哥便将此物送给了七妹妹,因这剑有辟邪的功用,他怜惜七妹妹身世坎坷,自小又体弱多病,因此想用此剑为七妹妹镇宅。”
说至此,他眸色微沉,“虽说府里人都有些介怀她,可也都有对她好的时候。”
“如此说来,七小姐当真是和二公子关系最好?”
刘焱颔首,“是,因我大哥一早便去了军中,二哥便算我们兄弟中的老大,所以对我们兄弟都十分照顾。”
薄若幽和吴襄对视一眼,刘焱被他们此举弄得有些茫然,“怎么了?”
薄若幽摇了摇头,“那长辈们呢?全都十分介意她?”
刘焱为难的苦笑了一下,“也不能这样说,府里也并未短她的吃穿,只是有些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罢了,除了二哥待她好,我们其他兄弟也会赠她礼物,偶尔得了小玩意,也会记得她,只是她本就有那名头,后来又闹出这样的事,总归叫人失望厌弃。”
薄若幽不知想到了什么,忽而问:“我看她看的话本戏文极多,可也有你们相赠?”
在水月庵之时,她便看到刘瑶的书册极多,想她性子内敛寡言,这样时兴之物,不似她主动寻得的,刘焱闻言果然道:“会,我们兄弟都会帮她寻来,我便为她寻过两册。”
这答案有些出乎意料,既是都送过,薄若幽便没了深问下去的理由,这时吴襄道:“去外头找下人问话吧。”
第137章 七娘子07
吴襄和刘焱离开, 薄若幽却还想在刘瑶的闺房内多留片刻。
刘瑶有孕乃去岁之事,后来显怀被发现,生下孩子后又被送入水月庵, 时隔这般久,要想找出直接信物或证据实在难上加难, 可薄若幽不想轻易放弃, 看着这屋子灰尘满地, 想到刘瑶再也回不来,她更想知道刘瑶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刘瑶平日里极少在府内露面,这小院便是她的天地, 她整个十九年的人生, 大多数时候都在这几间屋子里徘徊,临帖习字、看书下棋、做女红,是她最常用来消磨光阴的三件事, 薄若幽在她卧房床榻上寻到了几件绣品,这些绣品花纹繁复明艳, 针脚细密齐整, 鸟兽花卉皆是栩栩如生,便是外间铺子里的绣娘也比不上她绣的好。
薄若幽又去看她的棋盘, 黑白棋子温润如玉,质地上品, 棋盘边角的木纹,有着被主人常年把玩消磨留下的温存旧气, 可以想见, 那些不得出门的日子,刘瑶在此对弈弄棋,也是自得其乐的。
她又去看刘瑶的书案书柜。
她临过的帖子整整齐齐放在柜阁之上, 有娟秀小楷,又有旷达行书,而一旁放着的百多本书册更明目繁多,都说字如其人,薄若幽亦相信文可养人,一个人的阅文习惯极大程度上表明了她的喜好与内蕴。
薄若幽仔仔细细将刘瑶读过的书册看了一遍,莫名觉得令刘瑶喜爱的,定然不会是粗莽下人,只是如果刘瑶当真与堂兄有了不伦之情,那又会是谁呢?
薄若幽蹲在地上,在刘焱留下的侍婢眼前,翻看起了从水月庵带回来的刘瑶遗物。
这些东西在水月庵之时她便检查过,只是彼时多是为了找线索,并未看的仔细,如今在刘瑶住过十多年的屋子里看这些小物,又是另外一番心境。
刘瑶在水月庵的日子过得十分寂寥凄苦,可薄若幽还是找到了她二月末临的字,她写的是前朝书圣的一片游记,全文写下共有十来篇,每一篇皆有日期落款,从起笔至写完,共用了快一月功夫,后来便只默写诗作,偶尔自己亦写一两阙诗词,言语间多有悲苦哀思,如刘焱说的那般,她当真有厌世轻生之念,可她最终并未伤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