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啊,没事吧?你爹娘怎么没陪着你一起?”顾婆子觉得诧异。
“没事。我娘忙着做盐菜,我爹在家里削竹篾,等着将鱼田围上,他们都没有空,这又是在村里,就几步路,我就自己过来了。”顾晓对答如流。
“那我送你回去吧。”顾婆子连忙讲道。
“不用不用!”顾晓连忙摆手,另一只手却牢牢捂住肚子。
“你是不是扭到哪儿了?还是肚子疼?”顾乔特意询问。
“没有,多谢巧儿姐关心,我这就回去了。”说着她便转身离去。
“等等!”身后传来顾乔的声音。
顾晓背对站着,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地转过身来。
顾乔却拿着麻秆,绕到了田埂上,朝她走去,然后在她面前不到三尺的地方停下。
顾乔带来的麻秆立即令周围亮了几分,顾晓顿时声音发颤:“巧儿姐,怎么了?”
说着她下意识地往后撤了一步,又道:“我不小心滑到水里了,裤脚全是湿的,太冷了,你若是没什么事,我就先回家了。”
“我没事,就是好奇,不知道你去地里摘菜,究竟落下了什么东西,非得这大半夜的来找,都等不到第二天早上?我记得,你胆子可是最小的。”顾乔盯着她的眼睛,问。
火光闪烁,映得顾乔那双明丽的杏眼里仿佛跳动着两团小火苗,亮得叫人害怕。
顾晓连忙避开了她犀利的眸光,低头回道:“是我娘从小给系在我手腕上保平安的红绳,所以我才这么急切。”
“哦,是吗?”顾乔的眸光落到了她捂着的肚子上,借着火光,她还能看到有水从顾晓的肚子那里滴落下来。
她顿时轻声笑了,讲道:“我还以为,你丢了鱼篓呢。”
顾晓神色剧变,顾乔却又说道:“行了,你赶紧回去吧,不然着凉受寒了。”
说着,顾乔竟然不再追究,转身便走。
“呜呜!”小团子冲顾晓龇了龇牙,然后紧跟着顾乔从田埂回到了家门口。
顾晓看着一人一狗离开,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这才赶紧转身离开。
“巧儿,可是有什么不妥?”顾婆子不禁问道。
顾乔冷笑一声,“我一直以为她胆子小,没想到,我瞎了眼了。”
顾婆子还是第一次听到顾乔用这么讽刺的语气说话,不禁呆住,“那顾晓到底怎么回事?”
“她不是一直捂着肚子吗?如果我没猜错,那衣服下盖着的应该是鱼篓,还在滴水呢!什么找红绳压根就是借口,只怕是瞧着咱们家田里螺蛳多,趁着这夜色掩映,捡螺蛳来了。”
“这……”顾婆子一时哑巴了。
最后她长叹一口气,不禁摇头,“这孩子看着是个周正的,怎么这般行事。”
显然,顾婆子已对顾晓失望至极。
梅氏才收拾妥当,只听到了顾乔和顾婆子最后的对话,这一问才知道原委。
她不禁感叹:“我家这田里尚未树红巾,她便是想要捡螺蛳,大可白日大大方方的来,又何必……”
“我家田里虽然没有立起红布,可村里人都知道,咱们这是养鱼的田,但凡知道羞耻的都不好意思过来捡螺蛳。这顾晓,你若说她不知羞吧,她不好白日来;你若说她知羞耻吧,却大晚上的偷偷摸摸。”顾乔对这种人向来没什么好感,顿时只觉得跟吞了一只苍蝇似的难受,“枉费我当初还那么喜欢她。”
当初真是眼瞎啊。
她不由得在心里吐槽自己。
随后她蹲下身去,摸了摸小团子,“我们家小团子可真棒!都会看家了!”
“要不是这小家伙,咱们怕是还不知道鱼田被人惦记上了,看来明日得赶紧把红布立到田里去。”顾婆子也蹲下身去摸了下小团子,说着又想起什么,转头看向顾乔,“那你怎么没有直接拆穿顾晓?”
“咱们家鱼田里还没有立红巾,就算拆穿顾晓也无济于事。而且顾晓说到底不过是个小姑娘,几颗螺蛳而已,何必让她难堪。”顾乔叹气。
“你听听她这话,她自己不也还是个小姑娘?”梅氏被逗笑了,这小大人的语气,还真是……
“我们家小姑娘可大方磊落多了!”顾婆子将顾乔搂进怀里,笑呵呵地讲道。
翌日,顾乔起来放了鸭子喂了鸡,就立即背着背篓去了山脚下摘豆豉叶。
她带上了镰刀,只要豆豉的茎叶,不要根,很快就装了满满一背篓回来。
在途中恰好遇到了摘菜的顾晓,两人相遇,顾晓有些尴尬,喊了她一声就急急忙忙地走开了。
顾乔觉得这样也挺好,井水不犯河水。
回到家后,她立即按照当初洗柚子叶的方法将豆豉叶洗干净。
“巧儿,豆子是煮熟就可以了吗?”顾婆子问她。
“嗯,是的!”顾乔连忙端了洗好的豆豉叶进去,然后让她娘把之前做甜酒酿的那个木盆拿来。
母女俩往木盆上垫了两层纱布,顾乔又将豆豉叶平铺在纱布上,还把盆边也铺上了叶子。
锅里的豆子已经煮熟了,顾婆子按照顾乔说的方法将豆子用筲箕沥出来,等豆子冷了一些后,这才将豆子倒进铺了豆豉叶的盆里。
顾乔接着又将豆子表面也铺上了豆豉叶。
这样一来,豆子就被豆豉叶完完全全地包裹住了。
尔后,就跟做甜酒酿一般,给木盆盖上盖子,又用棉被把木桶给包了个严严实实。
因为天气已经逐渐热了,地炉只有吃饭的时候才会生火,所以这一次保暖,顾婆子没有用地炉,而是直接用了大灶。
只见她铲了一些米糠放进了旁边闲置的那口大锅里,然后将木盆放了进去,紧接着将燃烧的柴火放了小部分到那口锅下方。
如此一来,便能达到顾乔所说的保温效果。
“奶奶,这汤汁别倒。”顾乔见顾婆子准备把煮豆子的汤汁倒掉,连忙制止。
第191章 买到小猪,爬墙葡萄(四更)
“这有什么用吗?”顾婆子问。
“当然有用!”顾乔回道。
她请顾婆子将锅里的汤汁一并舀到木桶里,然后撒上了些盐,等冷了后方才盖上盖子,然后拎到了屋子阴凉的角落放好。
“等两日后豆子稀了,还需要这汤汁呢。”
一晃,两日时间便过去了。
等顾婆子和顾乔揭开棉被和木盖子后,果然看到豆子发酵好了。
原本黄色的豆子颜色变得略微深了一些,还变得稀了,并且豆子和豆子间有粘稠的液体。
“接下来怎么做?”顾婆子问顾乔。
“接下来就同腐乳差不多,按照咱们的口味调制佐料,与这豆豉拌做一起,然后想吃水豆豉的,便用前两日留下来的汤水泡着,用坛子装好;想吃干豆豉的,咱们得费功夫将豆豉捏成团,然后放到火上炕干。”
说做就做。
顾婆子和梅氏也不知道究竟是干豆豉好吃还是水豆豉好吃,便决定各做一半。
她们用盐、花椒、香叶等佐料与发酵好的豆豉拌做一起,然后将其中一半豆豉倒入了晾干的空坛子里,接着又掺了豆汤。
另外的豆豉则捏成了一个又一个约摸汤圆两倍大的团子,然后用筛子装着,接着将筛子吊到了灶头上。
“这没个十天半月功夫,怕是烤不干。”顾婆子一边固定筛子一边讲道。
“等半月过后,就能知道咱们的豆豉是成还是不成了。”顾乔却很有耐心。
“不过,咱们今天可以先尝一尝腐乳成了没。”顾婆子刮了刮她的鼻头,讲道。
她的手上还有黑色的烟灰,这一刮,顾乔的鼻子立即沾上了一抹黑色。
“哈哈哈哈,花脸猫。”顾婆子还笑她。
梅氏正把坛子的盖子打开,偏过头一看,顿时也笑了起来。
“呜呜!”小团子围着顾乔,尾巴甩了甩。
“你怎么也跟着瞎起哄!”顾乔说着,立即捡了一枝柴,伸进灶膛里往锅底一刮,然后粘在手上,迅速地往小团子的两腮一抹。
小团子背上的毛虽是灰色的,脸颊两侧靠着下颌的地方,以及下颌、肚皮却是乳白色的毛,这一沾灰,顿时像画了胡子一般。
它现在还没长开,毛茸茸的一团,又肥又圆,这两道胡子画上去顿时不伦不类,不但不显凶悍,反而蠢萌蠢萌的,叫人忍俊不禁。
霎时间,屋子里满是笑声。
“哎哟。”顾婆子甚至捧着肚子,只觉得要笑岔了气。
好在梅氏最终忍住了笑,将腐乳给捞了起来,用美食堵住了大家大笑的嘴。
腐乳口感细腻,风味十足,除了咸一些,简直就是无可挑剔。
但如果不咸它就放不长。
“这样的话,咱们早上就可以用腐乳配馒头了,或者年糕,这样一来就有滋味多了。”顾婆子笑道。
顾乔算了算,她家的早餐种类越来越多了。
这几日正是白菜抽薹的时候,可用年糕与白菜苔一起煮来吃,也可以煮甜酒酿汤圆,还可以馒头配腐乳,三天之内保证不重样,真好。
日子在忙碌中过得更快,这一晃,盐菜也腌制好了,顾婆子赶紧又进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