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种田文女主说要称帝 完结+番外 (云清流)


  “老大爷,你在看什么?”
  头发稀疏的老大爷有些不自在的抬起头,指着报纸上的一块板块说道:“我在看这个,很好的故事。”
  学子低头看了一眼,从那并不严谨的文字中就可以看出,这绝对是家的文笔。
  “老大爷,请问你喜欢看吗?”
  听到这样的话后,老大爷笑嘻嘻的点了点头。
  “喜欢,非常喜欢。”
  学子听到这个答案,不由得抽了抽嘴角,脸色扭曲。
  不过他很快就掩饰了这样的表情,顺便问出了自己的问题。
  “老大爷,在下能问一问,你为什么喜欢看吗?”
  “这个,”老大爷有些为难的抓起了报纸,憋了很久才憋出一句话来。“很好看,很有趣。”
  学子装作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又问道。
  “那老大爷,你平时会看论语,道德经,韩非子等这样的书籍吗?”
  老大爷笑着说:“你说的这些,我这个老头子都听说过。不过我是不看的,最多买一套收藏起来。”
  学子心中紧张极了,可是还是仿佛不经意一般的问道:“为什么?”
  老大爷毫不隐瞒的说:“看不懂。”
  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如同一座大山一样压在了学子的身上。
  他现在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家的文字简单到粗俗,可是还是有那么多人捧场。
  其实原因很简单,普通人都看得懂。
  而不是像那些文学巨著,一般人根本就无法理解。
  学子憋了很久,憋出了一句话。
  “其实你可以请教他人,弄懂文字间的含义。”
  听到这样的话后,老大爷奇怪的看了他一眼。
  “老头子我过得好好的,为什么要低声下气的求别人?”
  不配拥有姓名的学子:“……”
  我有一句妈卖批,不知当讲不当讲。
  这一群学子们走访了很多人,深刻的明白了一个道理。
  如果有些东西不接地气的话,那么捧场的估计只有一小撮人。
  诸子百家的文学巨著,难道不好吗?
  不不不不不,非常好。
  可是那又怎么样呢?
  看不懂的就是看不懂。
  大秦帝国的老百姓们虽然不是文盲,可是不代表他们就能够看懂那些文言文。
  秦始皇让人培养他们的目的,主要是让他们能够看懂大秦帝国的公文。
  话又说回来,大秦帝国的公文早就改革了。
  以前由于使用的竹简的缘故,为了节省竹简的开支,公文也是用的文言文。
  只是自从全国扫盲之后,文言文就不是主流了。
  为了让普通人也能够看懂公文写的是什么,秦始皇带头使用大白话。
  不得不承认,这么多年过去后,大白话早已经深入人心。
  大秦帝国的公文先不提,先说说家的出版书籍。
  家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套标点符号,配合着大白话形成了出版的特殊风格。
  不说里面的内容怎么样,只说这样的风格让普通人也能够看得懂。
  再加上家的故事多种多样,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学子们在了解到这一点后,准备改革。
  不说变成家那样的通俗易懂,总之是要让普通人能够看得懂。
  打个比方。
  比如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求问,这是什么意思?普通人能够明白吗?
  不用问也知道,普通人是不明白的。
  所以要有人把这句话的意思标注出来,让普通人也能够明白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些学子们说不上是胆大包天之辈,可是也是一个非常有行动力的人。
  于是他们自己给了注释,并且请人帮忙出版。
  不为别的,只为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家的学说。
  或许这样做是真的有好处吧!不少人渐渐关注于诸子百家。
  当诸子百家的人察觉到了这一点的时候,矛盾也开始了。
  不为别的,只为那些学子们的注释,难道就是标准答案吗?
  无数人不服气,给出了属于自己的注释。
  一时间,各种各样的注释泛滥成灾。
  老百姓们只觉得头晕乎乎的,完全不知道该买哪一本。
  总觉得这也好,那也好,分不清对错。
  由于注释的缘故,短短时间内,不少诸子百家内部开始争斗起来,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做内斗。
  比如说儒家,各种各样的流派数不胜数。
  一个短短的句子,也能够相互斗的明火执仗。
  比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短短的一句话,明面上就有六个观点。
  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可以让老百姓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走,没必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
  二:兴于诗,立于理,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东,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
  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老百姓,若可任使,就让他们听命;若不可任使,就让他们明理。
  四: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如果老百姓可以被支使,放任自由是不行的,必须加以引导。
  五: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老百姓可以放任不管吗不。还是要进行教育。
  六: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人民守法善良的,让他们自主行为不要过多约束。人民愚昧暴戾的,要惩戒教导使其知晓过错。
  不过是一个句子而已,云清流都看得头晕眼花,更别说是无数的典籍了。
  至于老百姓们,他们总觉得自己更懵逼了。
  以前是完全看不懂,现在虽然看得懂了,可是看得糊涂。
  同样一个句子,那些人到底是怎么搞出相反的意思来的呢?
  对于这样的情况,秦始皇表示赞赏。
  因为那些诸子百家内斗了,得利最大的却是他。
  不管是哪个方面,皆是如此。
  最重要的是这些家伙忙着内斗,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外搞事了。
  话又说回来,家的标点符号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自然是云清流搞出来的,把现代的标点符号照搬了一套出来。
  因为她喜欢看,所以希望按照自己的标准来。
  那种看还要自己断句,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不仅仅如此,她还改变了文字的书写方式。
  由于足见的缘故,人们习惯了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可是云清流不习惯啊,也不愿意去习惯。
  所以为了自己着想,她要求家从右到左,从上到下。
  如此无礼的要求,家怎么能同意?
  他们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准备按照自己的方法来。
  只是大秦的公文突然变了,变成了有人要求的那个样子。
  家们立刻就懂了,笑眯眯的从了心。
  毕竟大秦的公文都变了,那一个提出要求的人,肯定是他们惹不起的人。
  家出版的书籍从一开始瞄准的销售对象就是老百姓们。
  他们虽然认识一些字,可是却没有正经的读过多少书。
  所以对于文字的分布并不是太了解,所以也没有什么抵触的情绪。
  再加上大秦帝国的公文也是那么样的,他们只以为自古以来便是那样的,没有多少怀疑。
  反倒是诸子百家不乐意了,暗戳戳的嘲笑。
  自古以来都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格式,现在居然有人反过来,真是哗众取宠。
  然而他们却不知道,家也不想的。可是他们不能不做,要不然出版的事业都进展不下去了。
  或许连家自己都不知道,家的守护人是太华夫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云清流喜欢,并且想要看更多更多的。
  为了看,她甚至耽误了修行。
  即使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在还没有看完的时候,她都不会去休息。
  古代的照明方式非常落后,即使是皇宫也是多弄几个蜡烛。
  云清流对此非常不满意,所以翻出了自己久久不用的手机。
  那么多年过去了,手机还是那副样子。
  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仿佛时间凝固了一般。
  周围的宫女们不明白太华夫人想要干什么,只是睁大眼睛看着,随时准备汇报上去。
  可是在下一秒,她们就不受控制的闭上了眼睛。
  因为那一个还没有手掌大的玩意儿发出了剧烈的亮光,映衬的一小块地方宛如白昼。
  云清流才不管宫女们在想些什么,面无表情的拿着手机照明。
  不得不承认,这种手电筒的照明功能实在是太好用了,比那些蜡烛还要好用。
  毕竟使用蜡烛的话会产生灯火摇曳的效果,用来看书很容易伤眼睛。
  可是手电筒就不同了,无论什么时候产生的光亮都是一样的。
  有的时候,云清流不想用手电筒了,还会自己生产小光球。
  那个模样,就如同传说中的夜明珠一样,照亮了四方。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