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发现成王跟本靠不住,自己家人还在对面那个心狠手辣的将军手里,再加上对阵的个个都是骑兵,虽然人数少,对上他们这些步兵,却都是能够以一挡十的存在。
任凭成王与他的死忠将领们再怎么催促,这些已经心生怯意的士兵们也迟疑着不敢上前,此刻再次听到何艾的喊话,不知是谁突然放箭射中自家的将领,同时又有人高喊一声后,那些本来迟疑的兵勇,迅速往自家阵中那些将领们扑去。
两军对阵,还未正式交战,对方阵营就自己乱了起来,为了抢功,本来高高在上的成王早被人给拖下车驾,完全是被乱刀砍死。
不敢置信的看着这一幕,任由成王太妃再怎么高声哭喊着,咒骂威胁着,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继其孙子们全被杀后,她与真爱的儿子也被乱刀砍死,伤心欲绝,恨意滔天也无可奈何,什么都做不了。
张武泉与韩洵此刻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们已经做好迎接一场恶战的准备,结果对方那数以万计的大军,竟然就这样在他们眼前自相残杀,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展现得淋漓尽致。
“难怪将军平日里总教导我们,掌握信息很重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可真是至理啊!”
刚调马走过来的何艾闻言,淡淡道。
“这次只是诸多巧合下的注定结果,不管在任何时候,自身拥有强大的战斗实力,才是根本,若非看到我方都是气势如虹的骑兵,又能拿下成王府,将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变成狼狈的阶下之囚,首先就让那些普通士心生惧意,效果也不会这么好!”
何艾不知道的是,她一边让人杀那些曾高高在上的王子,一边笑着刺激老太妃王氏的一幕,所展露出那种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的态度,更让对方阵营的那些人印象深刻,谁也不想让这样一幕也发生在自家身上。
成王与那些叛军将领们全都被的乱刀砍死,剩下那些主动缴械投降的兵丁,何艾令韩洵负负责收编后,立刻派人将成王营地中的粮草快速运往奉安城中。
奉州知府打开城门迎接何艾的大军时,带着城中众人,直接跪倒在地,感谢何艾与其所率军队的救命之恩。
自打与成王军队交上手,却节节败退,最后退守到奉安城中,至今已有一月有余,城中粮食已即将断绝,幸有何艾他们即时抵达,且还解了成王叛乱之灾。
何艾亲自下马扶起奉安知府杨昊辉道。
“杨大人不必如此客气,诸位都起来吧,本将军奉圣上旨指前来川蜀之地平叛,所作所为皆是分内之事,当不得大人与诸位的如此重谢!”
旁边一位官吏抹着眼泪道。
“将军,您是不知道,附近的州府也有接到派兵救援我们奉州的上谕,我们更是在叛乱之初,就曾派人向他们求援,结果他们都是以敷衍推诿相对,个个都惧怕成王府的威风。”
对于这些宁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坚贞不屈者,何艾是心存敬重的,因此,对上这些人,她的耐心也格外好。
“好了,成王已授首,整个川蜀之地,都已被尽数收复,你们官民同心,能够合力坚守住奉安城,也是大功一件,本将军一定会如实禀报圣上!”
“多谢将军!”
何艾摆摆手道,“这是你们应得的,不用谢,这段时间辛苦各位了,赶紧准备好锅碗灶台,好好吃顿饱饭吧,先用这成王的粮草撑几天,本将军已令人从别处调来粮食,不日即可彻底解决城中断粮的问题!”
收到何艾派人以快马送加京城的捷报,在此之前,已经收到何艾派人护送回京的人证物证,知道现任成王根底的明景帝心里惊喜交加,十分激动。
当朝堂上的众位大臣就何艾阵前杀成王子嗣,又鼓动叛军内乱,当场砍成王之事弹劾何艾,试图挑起宗室们的不满时,却发现不仅明景帝不愿多提,就连那些向来最为护短,经常同仇敌忾共进退的宗室们,这次竟然集体保持缄默,仿佛都在一夜之间改了性格。
直到后来隐约有消息从川蜀之地传出,朝中这些大臣们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哪怕宗室与皇上从头到尾都不曾亲口承认过这件事。
没人知道的是,若非皇上以将成王真实身份曝光相要挟,宗室中的那些人根本不愿意这么轻松的饶过何艾,毕竟何艾杀的那些人,至死都顶着皇族宗室的身份。
可相较而言,宗室还是更看重皇族声誉,不希望这桩骇人听闻的丑闻被坐实,只得选择息事宁人,降低损失。
明景帝不顾朝堂众臣的阻止,坚持将何艾破格任命为川蜀都督兼宣政使后,就开始清理朝野内外的某些得了成王府打点,欺上瞒下为成王府大开便宜之门的大臣。
那些在成王叛乱之际,拒绝带兵支援奉州的地方官员,当然也在被清理之列。
第40章 第二集 18
又将川蜀之地的军政大权一手抓, 接下来的时间里,何艾忙得焦头烂额,先利用成王叛乱一事, 将全境清洗过一遍, 树立起自己的绝对威信后, 何艾才开始根据川蜀境内的情况,因地制宜的开始下发一些政令。
朝廷调派过来的新任官员们,何艾虽然直接放他们去各地填补空缺, 却特别重视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给他们发下由他亲自编写的《官员行为守则》,要求他们务必做到倒背如流, 还需每月写学习心得与实践总结,向不时会巡视各地的何艾做思想汇报。
力求要将忠君爱国、关爱百姓、忠于职守、不得贪赃枉法等条例,深深刻入那些官员的脑海中, 成为他们本能的行为准则。
这个时代的人,与后世那个浮躁的世界中的人们不同,在何艾看来, 他们的心思要相对较为单纯, 就算是其中一些生来就天资极为优秀的聪明人, 也很容易被洗脑,只要是用足够伟光正的理由来教导他们。
所以, 何艾的这套在这个时代属开创性的思想教导模式, 对那些官员的影响是相当深刻的, 川蜀之地的叛乱平息后, 空出来的位置, 是一块块的肥肉, 各方势力都盯得紧。
能被派来这里的官员, 都是经过各方势力角逐较量后的结果,已让何艾占据最关键的位置,且将焕然一新后的云桂之地尽数交给金兰书院出身的新任官员,纵然明景帝是皇上,也只能在其他川蜀官员的调任一事上,做出一些退让。
结果那各方势力派往川蜀的官员们,竟被何艾用三下两除二的手段给轻易降服,变得越来越不听从他们的安排,反而处处听从何艾的吩咐,在川蜀施行新政的消息传回朝中,顿令朝野上下都为之震惊不已。
“启禀圣上,那何莨在川蜀之地居功自傲,拥兵自重,以权压人,散播歪理邪学,私行惑乱人心之举,长此久往,恐会令刚刚平静的川蜀之地再生战乱,败坏朝纲,动摇国本,还请圣上明鉴啊!”
“还圣上明鉴!”
前段时间还为在川蜀之地抢地盘一事而针锋相对的众臣,此刻则是同仇敌忾的合力弹劾何艾,明景帝目光冷淡的扫视着下方这些大臣。
哪怕他在过去八年里,抓住机会就会清理一次,却因顾虑着朝局的稳定,始终不敢将步子迈得太大,没能让他们真正伤筋动骨,只是行事变得更为谨慎圆滑,尽量让他抓不住把柄。
“诸位卿家所奏的,是何莨在川蜀之地的官员中,推广学习《官员行为守则》一事吗?左修撰,给诸位大人将背诵一遍《官员行为守则》,让诸位大人好好听听,看这里边到底有哪条说得不对。”
“刘英,先去准备一下,稍后下朝时,务要必给每位大人准备一本《官员行为守则》,让他们回去既能用心比对,还能给朕朕好好学习一下何大人的为官心得!”
身为前年的新科状元,左明昌现在也是金兰书院出来中坚力量之一,十分受明景帝的信重,虽然没有封他为待诏,却也给了他在御前行走的资格。
此刻接到明景帝的谕令,左明昌立刻出列站到殿中,口齿清晰的逐条将《官员行为守则》中的内容给背了出来。
“诸位卿家都是饱览群书之士,素日里与朕奏对,都是引经据典,将圣人之言,先贤之行挂在嘴上,但凡好好看过这册《官员行为守则》,就该知道它是何大人将圣贤的言行加以实践后,总结出的为官心得,你们做不到也就罢了,竟然还将它视为歪理邪学,荒唐,可笑!”
这些大臣不是不知道《官员行为守则》中的内容,只是何艾是以白话文的风格编写的,首先就让他们看轻了几分,认为它难登大雅之堂,反感不已,根本没有耐心真正用心的去看。
又因得知何艾就是逼着他们的门人子侄在川蜀不得不潜心学这些,才会移了心性,更视这册书是能够惑人心志的歪理邪学,才会有那么大的魔力。
而古往今来,但凡被定为歪理邪学的书籍与言论,向来都会被世情所不容,让统治都十分忌讳,却没料到同样的内容,到了左明昌口中,却成了圣贤言行的注释与实践,只是被何莨以通俗易懂而又直白的方式给归纳总结出来而已。
“是臣等误会,还请圣上责罚!”